专题0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_第1页
专题0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_第2页
专题0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_第3页
专题0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_第4页
专题0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文档1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个人死去。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 B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C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 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答案】B 2中餐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和做法,比如川菜、湘菜都以辣为名,据考证,辣椒的原产地是墨西哥。据此推断川菜、湘菜等菜系的出现应不早于()A唐朝 B南宋 C明朝 D清朝【答案】C【解析】辣椒的原产地是墨西哥,16世纪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扩张,他们将辣椒带回欧洲,同时随着他们在亚洲进行的殖民活动,又将辣椒带到中国,逐渐成为川菜、湘菜等菜系的食材,依据时间16世纪前后可知,川菜、湘菜等新菜系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明朝时期,其他时间不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3新航路开辟后,来自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货币金属匮乏的中国消除了自从北宋以来持续数百年的“钱荒”。由此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A部分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B各地区的商业往来和市场扩大C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 D使国内白银贬值,物价上涨【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新的农作物传入中国,中国内地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白银的流入,市场不断扩大,商业往来逐渐扩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外来白银进入中国,白银数量增加,必然导致国内物价上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从1405到1433年,郑和率舰队七下西洋,在他第一次航海87年后,西方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也相继开始。郑和去世之后中国的航海活动就此终结,而西方的航海活动却方兴未艾。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制度和文化的不同B参与者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D领导者和航海家的目的不同【答案】A 5殷海光文集记载:“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B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C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D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答案】C【解析】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题中并未突出哪一个方面的影响,故A项错误;题中并未涉及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故B项错误;“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体现了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故C项正确;题中未提到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故D项错误。6明朝末年,西班牙占据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背景是()A自由贸易的盛行 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B【解析】自由贸易盛行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明朝末年是17世纪初,西欧国家已开辟新航路,菲律宾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故B项正确;明朝末年工业革命尚未进行,故C项错误;明朝末年世界市场尚未形成,故D项错误。7对下面图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答案】D 8有学者说,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近代化应该从18世纪中期以后开始,其主要依据是()A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B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开始形成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英国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答案】D【解析】新航路开辟之后,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17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开始在英国形成,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近代化开始,故D项正确。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下列史实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方式的是()开拓海外殖民地大肆掠夺 圈地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 黑奴贸易聚敛大量财富 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A B C D【答案】A【解析】所谓原始积累,是指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资本积累,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做法,排除含的选择项,A项符合题意。10读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国别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德国141825406089100英国344453627985100美国141117396489100A.美国、德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B科技影响了三国的经济发展速度C德国工业发展速度和美国相比长期落后D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答案】B 11“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解析】依据材料“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找到泄洪口”可知,东西方商路的阻断引发了新航路开辟,故A项正确。【答案】A12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解析】材料实际上强调的是要用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来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这个角度来说,使得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故A项正确。【答案】A13下表记录了英国人弗朗西斯德雷克的活动。推动其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时间事件1566年跟随其表兄霍金斯从非洲贩卖黑人到南美,偶尔袭击葡萄牙商船1572年怀揣女王发的“私掠许可证”,在南美和大西洋抢劫西班牙运输队1588年协助英国海军大败西班牙舰队,成为当时英国出身寒微青年的偶像A.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 B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C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D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答案】A14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A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B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繁荣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D地理大发现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解析】从原产美洲的金鸡纳被欧洲传教士进献给中国皇帝,可知反映了各洲物种交流,故D项正确。【答案】D15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作用在于成了方便西、葡两国作为重金属货币的传输漏斗为了国内的消费,用新大陆发现的重金属货币换取东方的奢侈品。据此可以推知,新航路开辟后()A西、葡封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B东方在贸易中占主导地位C西、葡未实现有效的资本积累D世界市场的雏形已经出现【解析】根据材料“西、葡两国作为重金属货币重金属货币换取东方的奢侈品”可知,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掠夺的财富主要用于皇室的消费,并未转化为资本,故C项正确。【答案】C16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0515685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答案】C17关于西方崛起有理论认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人而言,欧洲人更擅长贸易活动。与中东和亚洲的商人相比,欧洲人更乐于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去冒险,更勇于冲破阻碍贸易活动的政治或经济限制,聚集更多的利润。该理论认为欧洲人更加具有()A智慧、学识以及美德B冒险和追求自由、享受的精神C否定外在权威的勇气D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解析】根据“冒险”“勇于冲破阻碍”等可以看出欧洲人更具冒险、追求自由等精神,故B项正确。【答案】B18我国学者参编的美国研究词典对某种贸易形式作了如下的解释:“北美殖民地时期一种贸易形式,又称绕圈子贸易。旨在保持与宗主国英国的贸易平衡和满足本身的经济需要。出现于17世纪40年代,繁荣于18世纪中期,美国独立后逐渐消失。”该贸易形式是()A宗藩贸易B朝贡贸易C三角贸易 D自由贸易【解析】材料“北美殖民地时期一种贸易形式满足本身的经济需要”体现了美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三角贸易,故C项正确。【答案】C19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黑奴贸易 B殖民屠杀C工业污染 D商业战争【答案】B20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C工业化改变传统家庭结构D机器主宰人们的社会生产【解析】材料说明,工人们从“家里”集中到工厂中,劳动状态从“自由自在”变成“没有生命不知疲倦”,事实上反映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故B项正确。【答案】B21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情况统计表。(注:当时资本输出的利润率是商品输出的5倍左右)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英国()年份187018901910商品输出/万金镑199.6263.5430.4资本输出/万金镑51.2101.3207.1A.经济指导思想的转变 B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C经济扩张方式的调整 D世界工厂地位的动摇【解析】题干中提到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扩张的两种方式,故C项正确。【答案】C22阅读下面的英国农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变化表。这一变化可以说明()年份比重/%184022.7186018.7189010.219008.4A.英国农业生产严重萎缩B世界形成初步的国际分工C英国劳动力向海外转移D圈地运动使农民涌入城市【答案】B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5年秋天,马铃薯晚疫病首次渡过大西洋,袭击了爱尔兰,致使当年农民一无所获。马铃薯在1846年再度绝收,而饥荒持续着。对抗饥饿的办法显然是从国外进口谷物,以缓解爱尔兰的困境。问题是根据当时的法律,这些进口物品必须被课以沉重的进口税。当时所谓的谷物法,便是一场长期论辩的核心。贵族阶层的地主希望保留这些限制谷物进口的法案,而由工业家所领导的反对联盟,则要求废除它们。随着爱尔兰的饥荒造成重大危机,最终马铃薯决定了这场论辩的胜负。经过1846年5月的一场表决,谷物法被废除了。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材料二维多利亚王朝早期,当时人们广泛认为中产阶级正在取得胜利。人们说1846年废除谷物法削弱了土地贵族政治经济的支柱。马克思和恩格斯甚至在1850年说:“唯一残留下来的贵族属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英国贵族的丧钟真得敲响了么?从长远来看,是没有疑问的。不过在贵族得以延长其统治和以自己的世界观教育其继承者以前,丧钟尚未敲响。权力是和平过渡的,其回报是上流集团的新成员们在时间上给以宽限,并接受贵族的许多价值观念。双方的敌对情绪开始淡化。1846年以后,地主们的利益不再那么明显地与工业或者资本相对立。大地主的收益越来越多地来自铁路、运河、矿山和在城市的财产。英国历史上乐于将新财富并入原有财富的模式,在18世纪晚期被地域上和宗教上孤立的工业财富的爆炸性增长破坏了,这时又完全恢复起来。实业家的孩子允许成为上层阶级一份子的代价是放弃相对孤立的一个世纪里形成的、面向生产的文化。马丁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废除谷物法的社会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废除谷物法的历史作用及废除过程中表现出的政治智慧。方面分析其影响。人类文明的进步有时需要妥协,反映了其智慧。【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爱尔兰发生严重马铃薯晚疫病,并造成灾荒;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更多民主权利;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与传播。(12分)(2)作用:经济上,有利于缓解饥荒,推动英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土地贵族转变经营方式,投资于近代产业。(4分)政治上,缓解了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利于代议制民主的完善和发展;壮大了英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力量。(4分)思想上,冲击了重商主义,有利于自由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推动工业资产阶级接受贵族的价值观念。(4分)智慧:人类文明的进步有时需要妥协。(1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序号时间历史资料明万历年间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康熙六年(1667)苏州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中世纪晚期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英国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1 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英国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