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讲课课件_第1页
短新闻两篇讲课课件_第2页
短新闻两篇讲课课件_第3页
短新闻两篇讲课课件_第4页
短新闻两篇讲课课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新闻两篇,知识积累,1.什么是新闻?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它以事实说话,篇幅较小,语言精练。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和一个“”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知识积累,3.新闻的特点:真: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短:简明扼要,篇幅短小。快: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新:内容新鲜,有价值。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即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准确性、针对性、时效性,知识积累,4.新闻的结构标题(正题、引题、副题):标题是消息的主旨或内容提要,它可以吸引读者,起导读的作用。正题是标题的核心,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引题用来交代背景、点明中心,对正题起一种烘托、提挈的作用。副题是提示新闻的事实结果,作为新闻的内容提要,补充解释主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标题,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引题),(正题),(副题),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它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要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结论式等。,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响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别了,“不列颠尼亚”,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香港,香港会展中心,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香港回归纪念碑,早在150多年前,香港被形容为荒芜之地。时至今日,香港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商贸中心,跻身世界大都会之列。,自学指导一,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注意感情色彩,语速适中,掌握字词.Chjngzhzi撤离紫荆花瞩目接载zi载:记载载入史册年三年五载zi载:1装载2盛放3负荷,承受(水则载舟,水则覆舟)4乘坐,乘车5满,充满(怨声载道)6载歌载舞,自学指导二,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完成下列问题,五分钟后指名同学回答.本文正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找出这几个场景和对应时间,并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香港维多利亚港,本文正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1、导语(第1段),2、主体(210段),3、结语(最后1段),第一场景:4点30分,港督府末任港督降旗仪式。(第三自然段),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第二场景: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告别港督府(第三自然段),彭定康和女儿离开总督府,第三场景:6时15分,添马舰东面英国统治结束告别仪式(第五自然段),彭定康接过降下的旗帜,第四场景:7时45分,港岛广场第二次降旗仪式(第五自然段),第五场景:子夜时分,交接仪式现场,中英香港政权交接易帜。(第八自然段),第六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添马舰东面港湾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港。(第十自然段),概括出英国殖民者告别仪式的过程。,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子夜时分,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自学指导三,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五分钟后指名同学回答:说说你对标题的理解?请找出本文的背景材料,说说背景材料有何作用?你认为文中哪些语段很精彩,耐人寻味?谈谈你的理由。,标题的意义和作用,1象征意义:用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代表英国在香港的统治。2讽刺意义:词语“别了”表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结束。3强调作用:标题是倒装句式,将“别了”提前。有突出和强调作用,引人注意。,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如:第4、7、11自然段。,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历史事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也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四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被杀害的多是犹太人。,整车拉走的尸体,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纳粹警察正对犹太妇女射杀,奥斯威辛一个集中营中被纳粹军警处死的部分囚犯尸体,德国妇女在走过800多具囚犯的尸体时,奥斯维辛集中营分营布热津卡集中营正门。当年囚犯被火车直接押进这个大门。,“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展示多达7、8吨重的女囚头发、犯人遗留下来的皮箱、眼镜、假牙、衣物等等,还有图中看到堆积如山的空瓦斯罐。据说,一罐毒气可毒死400人。,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有时候杀人并不需要动用刀枪,只需要一挥手、一点头,一个示意动作,大批的人就被选中送向死亡。,纳粹分子污蔑犹太人,受难女囚群雕,纳粹分子往毒气室搬运死尸,照片显示的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密布的电网,囚房,集中营内的绞刑架,1947年4月,杀人如麻的前奥斯维辛集中营长官鲁道夫盖斯被判在此执行绞刑。,巨大的焚尸炉,集中营幸存者,一个怀里抱着婴儿,旁边跟着另外3个孩子的妇女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领着穿戴严实的孩子们步履艰难地走向“白桦林”毒气室。,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遇难者照片,奥斯维辛集中营11号楼和12号楼之间的“死亡墙”。该墙因党卫军当年在这里随意枪杀囚犯而得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完成下列问题。1.理清课文思路。2.找出描写参观者的行动和神情的句子。3.写参观者的行动和神情,说明了什么?,1.理清课文思路。,作者先写布热津卡现在“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悚然”;进而写到当年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游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重温历史,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参观路线,毒气室焚尸炉女监室试验室纪念墙窒息室,2.找出:参观者的行动和神情,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的步履逐渐得放慢了下来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退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3.描写参观者行动和神情的目的,作为一个参观者,看到这情景都万分惊惧,无法忍受,那么当年的景象又该是何等的触目惊心!当年的纳粹又是残暴的何种程度!人们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纳粹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完成以下四个问题:1: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2.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3.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1.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2.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3.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第一次出现在中间这句话的意思是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临近结尾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常见的新闻:一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二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本文:作为事件的参与者,作者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施罗德,细节描写。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你。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人们读作品,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着你,特别是那些思想光芒彻照肺腑的细节,那些艺术芳醇醉迷魂灵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仍然鲜明灿烂地镶嵌在记忆中。文学作品中的细节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它是用准确的语言把某一现象、某一局部加以特别突出、强调,从而将那一表象分外强烈地感诉于读者的想象力,在心中唤起具体而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如何拟写新闻的主标题,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因为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无论在导语中,还是在主体中,我们筛选的都是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信息。我们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大致的主标题了。,新闻写作练习,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字),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巅。,中国人站立南极冰盖之巅,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请你将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改写成一句话新闻,英国撤离香港,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新华社珠峰大本营5月22日电(记者张景勇边巴次仁)红色测量觇标竖立在地球之颠,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连测;GPS测量设备、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在峰顶开始工作22日11时08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迎来决战时刻: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测量顺利展开。,我国成功进行珠峰登顶测量,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字,含16字),本报讯(记者李丹)通过对成都市6个区县20余家企业的检查、暗访结果显示,成都市水环境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水环境形势严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