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地质作用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练习中图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地质作用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练习中图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地质作用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练习中图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地质作用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练习中图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课时地质作用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练习中图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地质作用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1图示内容整体反映的是()A断层 B背斜C向斜 D褶皱解析:D图中有背斜和向斜,整体反映的是褶皱,答案选D。2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地形是谷地,因此应是向斜构造B乙处地形是山地,因此应是背斜构造C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构造D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是背斜构造解析:C甲处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地形是谷地;乙处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地形是山地,答案选C。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石油进口国,随着需求的增加,石油进口量还将继续增长。近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持续走高。据此并读下图,回答34题。3该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由甲至乙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A老新老 B新老新C无规律 D新较老老解析:B沉积岩下老上新,岩层向上弯曲,中心老,两侧新。4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从甲、乙中间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E、F、G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A天然气、水、石油 B水、石油、天然气C石油、天然气、水 D天然气、石油、水解析:D根据三种物质的比重大小可知,从上到下依次为天然气、石油、水。5下图为一地质构造图,若建设大型工程,应尽量避开()A甲 B乙C丙 D丁解析:C若建设大型工程,应尽量避开断层。甲、乙和丁为褶皱构造,丙为断层,答案选C。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67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P处为海岭,属于消亡边界B图中A处为海沟,属于生长边界C图中M、N处岩石圈在不断生成D图中H处可能分布玄武岩解析:DP处为海岭,属于生长边界,A错误;图中A处为海沟,属于消亡边界,B错误;图中M、N处岩石圈位于消亡边界,在不断缩小,C错误;图中H处为喷出岩,可能分布玄武岩,D正确。7若图中N板块边缘受挤上拱,形成的是安第斯山脉,则M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C南极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解析:C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抬升而形成的,图中M板块为南极洲板块,答案选C。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810题。8几乎都是大洋的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北冰洋板块解析:A据图可知,太平洋板块几乎都是大洋板块,A正确;印度洋板块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南亚和阿拉伯半岛,B错误;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海域,C错误;无北冰洋板块,D错误。9下列地域面积在不断缩小的是()A红海 B东非大裂谷 C大西洋 D地中海解析:D在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地域面积不断缩小。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A错误;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B错误;大西洋位于几大板块的生长边界,C错误;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其地域面积会缩小,D正确。10喜马拉雅山成因是()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而成 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而成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解析:C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褶皱山脉。(2018江苏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1112题。1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解析:A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经过地区为山地,C、D项错误;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岩层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1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 B石炭系C二叠系 D第四系解析:A丙所在地质构造特点为中间老、两侧新,属于背斜构造;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D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系、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A项正确。2016年2月6日03时57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在台湾高雄市(22.94N,120.54E)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完成1315题。13据材料可知,这次地震震源最有可能位于()A地壳 B地幔顶部 C地幔底部 D软流层解析:A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地壳陆地上平均厚度33千米,震源最有可能在地壳。14关于此次地震图示成因正确的是()解析:D台湾处在亚欧板块(西侧)与太平洋板块(东侧)的交界地带。15对下列区域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南美洲的智利多地震与其处在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有关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印尼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A B C D解析:D南美洲的智利多地震与其处在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印尼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二、综合题(共40分)16(24分)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地质构造:乙为_。(4分)(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_作用形成的。(8分)(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地比较好,因为_。(8分)(4)下列地区的形成中,与该图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是_。(4分)()A东非大裂谷 B华山C渭河平原 D喜马拉雅山答案:(1)向斜(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风化、侵蚀沉积作用(3)甲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4)D17(16分)地质工作者在下列各地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古生物化石年代三叶虫化石老新恐龙化石哺乳类化石(1)ABC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