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篇目五今别离(其一)一、认字音车舟载离别(zi)绸缪(chu)(mu)万钧柁(du) 倏(sh)二、识词语1一刻既万周既:已经2眼见双轮驰驰:旋转3益增中心忧益:更中心:心中4并力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5明知须臾景须臾:片刻,短时间6不许稍绸缪绸缪:这里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7望影倏不见倏:疾速,忽然8归定留滞不不:通“否”,是否三、背佳句1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2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3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4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5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6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说作者【简历】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后任湖南长宝盐法道、署理按察使。参加戊戌变法,奉命出使日本,未行而政变起,罢归。论诗主张“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旗手。其诗长于古体,形式变化较多,语言也较通俗。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统治集团的腐朽颇多暴露,体现出改良政治的要求【作品】 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评价】 清末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寻背景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这里选的是第一首,用韵和句意均从孟郊车遥遥诗来,饶有新意。链常识诗界革命诗界革命是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明清时期,诗歌呈现衰落趋势,有识者早已表示不满,并力图改变。同治七年(1868),黄遵宪作杂感诗,批判沉溺于故纸,以剽盗为创作的俗儒,表示要“我手写我口”。光绪十七年(1891),他在人境庐诗草自序中主张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提出了推陈出新的一整套纲领。光绪二十二年(1896),他更直接称自己的创作为“新派诗”。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知文意黄遵宪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今别离共四首,分别写轮船、火车、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副标题即标明了它们是“古人未有之物”。这些被认为缺少传统韵味的现代文明的事物,被诗人妥妥帖帖地嵌进了饶有古趣的旧框架中。这首诗采用古今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带给人们的离别之苦,表现了近代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明文脉赏技巧1推陈出新,独具特色这首诗的创作被梁启超誉为“旧风格含新意境”的“新派诗”,本诗借传统的游子思妇的主题来赞美轮船这一新鲜事物,并将新事物、新观念融入自己独特的印象与感受中,令人耳目一新。这首诗的用韵与句意受到唐代诗人孟郊车遥遥的影响,但诗人的感受已完全不同于古典诗歌所写的离情别绪,而是渗入了一种现代性的体验。诗人的感受有别于孟郊,诗中的人生体验具有了时代标志,也就是一种现代性。2对比手法,彰显主旨诗中围绕着乘坐新式交通工具轮船离别与古代乘车、舟离别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描写。在今昔对比描写中,表现近代人的别离之苦和在别离观上的认识。(建议用时:60分钟)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鉴:照B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无予和:没有和我应和的人C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并力:合力,一起D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绸缪:做准备解析:选D。“绸缪”这里是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2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B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解析:选A。A项使用了对偶,B、C、D项使用了比喻。3下列各句中,抒情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忧思独伤心B只今惟有鹧鸪飞C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D念此怀悲悽解析:选B。B项为间接抒情,其余为直抒胸臆。4在下面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组成一段语意贯通、前后句式一致的文字。楚大夫沉吟泽畔,在仰问苍天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_,_,_;_,_,_。他们选择了孤独,纵然不被世人理解,终不随其波逐其流。孤独,丰富了人生的内涵,提升了人生的境界。解析:本题考查仿写。答题时,要紧扣“孤独”这一话题,所选对象可联系“陶渊明”“李白”等,句式方面要与横线前的句子相一致。答案:(示例)陶渊明饮酒田园在安详自乐中选择了一份孤独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太白游玩山水在如画的江山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请根据下面李清照这首小令中的画线句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答: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争渡”的是船中人,两词连用则写船中人意欲划出荷塘的急切心情。答题时,要注意多用描绘性语言。答案:(示例)船中人急切地挥动船桨,想要划出重重的藕花。就在这时,藕花丛中突然蹿起了一群受惊的鸥鹭,急急地拍动翅膀飞走了。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1970年以后,欧美的营养学家说:“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吃粗粮有益健康。”_,曾经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成分。营养学家认为粗纤维吃多了,_,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直至1970年,欧美的营养学家才认识到,粗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_,它在预防人体的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解析:处,所填内容是后句“曾经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成分”的主语,根据前文和后文的内容可知,可以填与“粗粮中含有的粗纤维”类似的内容。处,根据后文提到的“尤其是吸收”可知,此处是营养学家指出的多吃粗纤维的弊端,可以填与“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类似的内容。处,根据前文提到的“膳食纤维”和后文提到的其对预防疾病起到重要作用可知,这一句应表示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有一定关系,所以可以填与“这种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类似的内容。答案:粗粮中含有的粗纤维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这种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7下面是出自赣州八境台的一副已经被打乱顺序的对联,请按照对联的要求进行重组。上下联各填三句,只填序号。天留鸿爪印地据虎头城横绝八方凭高一顾缅莱公坐镇北门,终古回环衣带水招苏子归来南海,重新摹写笠屐图上联:下联:解析:此为吴鸿昌题于八境台的对联。鸿爪印:取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古诗意。虎头城:北宋赵标知虔州(治所在今赣州市)时,有“乍辞虎尾道,来刺虎头城”的诗句,因称虔州为“虎头城”。横:开阔宽广。绝:极。莱公:即北宋莱国公寇准。北门:诗经有北门篇,后称不遇失意为北门,此指寇准后半生的坎坷宦遇。回环:曲折环绕。衣带水:即一衣带水。苏子:苏轼。南海:海南岛,苏轼曾被贬于此。笠屐图:海南岛儋州市东坡书院有苏轼戴笠着屐的石刻像。答案:(上联)(下联)二、阅读提升(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咏怀八十二首(第三十二首)阮籍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注】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晚年登上临淄城外的牛山,见山川之美,感叹自身生命短暂而痛哭。松子:赤松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从象征时光流逝的白日写起,“朝阳”“白日”,不仅象征时光流逝,且有喻指曹魏政权由显赫繁盛趋于衰亡,一去不返,终归寂灭的深层寓意。B“人生若尘露”两句,以“人生天道”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人生的短促。C“齐景升丘山”四句,用齐景公惜命,孔子伤逝的典故,极写人生与国运的短促。D最后四句运用赤松子和渔父的典故,表达了要跟从赤松子,追随渔父,即或仙或隐,远离尘世之纷扰,庶几可以避患远祸,得逍遥之乐的思想。解析:选B。B项,“人生若尘露”二句,以“人生天道”的强烈对比,写人生与国运的短促。9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答案:对比。“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形成强烈对比,在“悠悠”天道和永恒的宇宙中,连曹魏政权都去若俯仰,何况区区一介寒士,不过如尘似露,顷刻消亡罢了。运用典故。“齐景升丘山”句运用齐景公惜命的典故,“孔圣临长川”运用孔子伤逝的典故,极写人生与国运的短促。最后四句运用赤松子和渔父的典故,表达了要跟从赤松子,追随渔父,即或仙或隐,远离尘世之纷扰,庶几可以避患远祸,得逍遥之乐的思想。(举出一个例子分析即可)比兴。开头两句从象征时光流逝的白日写起,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使诗意含蓄蕴藉。(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李太白杂言(节选)宋徐积乃知公是真英物,万叠秋山清耸骨。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戴乌纱,著宫锦,不是高歌即酣饮。饮时独对月明中,醉来还抱清风寝。【注】唐才子传记载: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高歌酣饮: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给予了李白高度的评价,指出李白是真正的杰出人物。B“万叠秋山清耸骨”比喻新奇,耸峙的万叠秋山生动地刻画出作者心中诗仙的伟岸。C诗人借描写李白春风得意时戴乌纱、穿宫锦和痛饮高歌,来展现李白的高傲和狂放。D“醉来还抱清风寝”借描写李白醉酒之后抱清风酣然入眠来表现李白的豪迈俊逸。解析:选C。C项,“春风得意时”有误。11诗人以诗论诗,“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答:答案:李白和杜甫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明显不同,杜甫如志在千里的老骥,李白如横空高飞的霜鹘;老骥难以追上霜鹘,可见李白诗才远胜杜甫。(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渔 家 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星河:天河。谩:广泛。蓬舟:蓬草似的轻舟。三山:蓬莱、方丈和瀛洲。1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借写实之景,为梦魂所思做了铺垫。B上阕首先写夜色将尽,满天云雾中略见曙光,移动的天河中就像有千帆飞舞。C“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作者仿佛脱离了尘世,进入了天帝生活的境界。D全词结尾,作者希望得到“风”的帮助,进入一种美好的生活境界。解析:选A。A项,“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借写实之景”错误,应是借写想象中的景象为后文做铺垫。13“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中的典故出自逍遥游“鹏之徙于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从主旨的角度分析这一句的作用。答:解析:解答时要注意这句诗在谋篇布局上的作用。“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借逍遥游中大鹏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也想像这只鹏鸟一样,扶摇直上,脱离自己困顿的生活,到达“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理想生活状态。答案:“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典故明确主旨,展示作者在困顿、苦闷中以鹏鸟为鉴的决心和气概。同时,以“鹏”呼应上文“谩有惊人句”,并以其气概引出“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生活理想,行文妥帖自然。(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注】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动化搬运设备的推广与行业适应性-洞察及研究
- 道路施工劳务承包标准合同模板
- 2025年学历类自考房地产法-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农户农业生产委托管理与收益分配协议
- 集团企业服务总线实施方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大学语文-文学概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吉林省榆树一中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
- 光伏设备研发协议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中学藏文散文教学课件大纲
- 第4课《乡愁》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兵役法教学课件
- 第六届山东省无人机技术与应用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测绘操控员)题库(含答案)
- 第1章三角形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高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PWC平安集团互联网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介绍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全国《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