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题型二 数列的证明和求数列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在高考中数列部分的考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论是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压轴题中与其他章节知识的综合,抓住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是解题的关键和解决数列难题的瓶颈。求通项公式也是学习数列时的一个难点。由于求通项公式时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求解过程中往往显得方法多、灵活度大、技巧性强。【基础知识整合】一、等差(等比)数列的证明常用方法:1.定义法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常采用的两个式子和有差别,前者必须加上“”,否则时无意义;在等比数列中一样有:时,有(常数);时,有(常数)2.中项法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这是证明数列为等差(等比)数列的另一种主要方法二、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1. 公式法、利用2. 求差(商)法:类似于 “ , ”等条件时,使用求差(商)法求解;3. 累加法:类似于“”的条件时,使用累加法求解以上式子左右分别相加,得所以得到4. 累乘法:类似于“”的条件时,使用累乘法求解;5. 倒数法:类似于“”的条件时,使用倒数法求解如:,求 由已知得:,为等差数列,公差为,6. 构造法:比如:可转化为等比数列,设令,是首项为,k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类型一 等差(等比)数列的证明【典例1】 【2016年高考新课标(17)】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其中(1)证明是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答案】(I) 【解析】试题分析:(I)首先利用公式,得到数列的递推公式,即可得到是等比数列及的通项公式; 考点:数列的通项与前项和的关系,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典例2】 正数数列和满足:对任意自然数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证明】依题意,且,由此可得即数列为等差数列【思路点拨】本题依据条件得到与的递推关系,通过消元代换构造了关于的等差数列,使问题得以解决通过挖掘的意义导出递推关系式,灵活巧妙地构造得到中项性质,这种处理大大简化了计算【变式训练】 在数列中,()证明数列成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解析】()由条件得,又时,故数列构成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从而,即类型二、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形如:,求【典例3】 【2016年高考山东理(18)】 已知数列 的前n项和,是等差数列,且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I)【解析】考点:数列前n项和与第n项的关系;等差数列定义与通项公式;【解题技巧】对于此类问题,解题方法总结如下:第一步 利用满足条件,写出当时,的表达式;第二步 利用,求出或者转化为的递推公式的形式;第三步 根据求出,并代入的通项公式进行验证,若成立,则合并;若不成立,则写出分段形式或根据和的递推公式求出.(2)形如:或,求【典例4】 【2017浙江省温州市高三月考试题】在数列中,1, (n2),则数列的通项公式是_.【答案】.【解析】 (n2),a2a1.以上(n1)个式子相乘得a1.当n1时,a11,上式也成立.【解题技巧】对于此类问题,解题方法总结如下:第一步 将递推公式写成; 第二步 依次写出,并将它们累加起来; 第三步 得到的值,解出; 第四步 检验是否满足所求通项公式,若成立,则合并;若不成立,则写出分段形式.(3)形如:或,求【典例5】 在数列中,2,则数列的通项公式是_.【答案】【解析】由题意得an1an, an(anan1)(an1an2)(a2a1)a1【解题技巧】对于此类问题,解题方法总结如下:第一步 将递推公式写成; 第二步 依次写出,并将它们累加起来; 第三步 得到的值,解出; 第四步 检验是否满足所求通项公式,若成立,则合并;若不成立,则写出分段形式.【变式训练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A. B. C. D. 【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瑞丰银行校招真题及答案
- 邯郸社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强制执行申请书(合同纠纷)
- 2025年塔城事业编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手术室专科安全及管理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康复医学技士中级资格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度DJ音乐版权手机应用合作合同
- 2025年国家赔偿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60题)
- 2025年版影视制作与发行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进户门系统采购与安装合同
- GB/T 41776-2022法庭科学弹药鉴定方法
- LY/T 2787-2017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
- 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 三级安全教育档案模板(完整版)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详解 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第三卷车体-第一分册70a-ccd sa02.半永久车钩
- 露天采石场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 考研英语翻译
- 山东省职业中专(高中)学生登记表(A3可以打印)
-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制图杨皓第四版习题集答案PPT课件
-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