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员工培训资料,沈阳帕卡濑精有限总公司 提供,SHEN YANG PARKERIZING CO., LTD.,磷化处理,概念:用含有磷酸、磷酸盐和其他化学药品的水溶液处理金属,在其 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完整的、具有一定防蚀作用的不溶性 磷酸盐层的过程。 作用; 具有一定的耐蚀作用; 增强金属与漆膜的附着力; 改善润滑状况,减少摩擦阻力; 改变导电特性,作为绝缘层。,现代磷化技术的发展历史,(1)奠定磷化处理技术基础时期(1906-1911) 最早的可靠记载是英国CHARLES ROSS于1869年获得的专利(B.P.No.3119)。内容:将红热的钢铁投入磷酸中处理,使钢铁表面生成磷酸盐膜。 现代磷化技术奠基人是英国人Thomas Watts Coslett,1906年获得专利( B.P.No.8667)内容:磷化液每160盎司(4535.9g)含有铁屑1盎司(28.35g),磷酸4盎司(113.4g)。 钢铁零件煮沸处理2-2.5h,生成磷化膜。 随后磷化技术着重于缩短处理时间,降低温度,改进磷化膜的性能,扩大磷化膜的用途。 1908年,Coslett,氧化剂作磷化后处理,提高膜的抗蚀性能( B.P.No.15628) 1908年,Heathcote,游离酸比例极低的磷酸铁溶液,限制对工件及膜的侵蚀 1909年,Bullock,以工件作为阴极通电流,缩短处理时间0.5h 1909年, Coslett ,获得了浓缩制剂的专利,直到今天,这种技术仍然是标准的操作 1909年, Coslett ,配制成功磷酸锌槽,并且也提到通电流加速反应的方法 1910年, Heathcote ,获得了用烧碱控制磷化槽中游离酸的专利,现代磷化技术的发展历史,1911年, Richards ,发明了锰系磷化,其配方为: 磷酸(密度1.5) 2.3L 二氧化锰 1.4Kg 水 545.5L 1913年, Richards和Adands ,获得了使用金属锰、硫酸锰或其它锰化合物制备磷化液的 专利,处理时间2-20min。(2) 磷化处理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时期(1917-1937) 磷化处理技术的发展由英国转移至美国。 1917年,Clarke W.Parker和Wynne C. Parker建立了Parker防锈公司,该公司的W.H.Allen使 用磷酸二氢锰(称为Parco Powder)配制磷化液,克服了最初磷化液不稳定的缺点,这种工 艺被称为“Parkerizing”。1931年, Parco Powder的年消耗量达到了2000000磅(907.18t) 1928年,发现油漆涂在经过磷化处理的钢铁件表面上,可增加漆膜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1929年,发现小量的铜盐可使锌磷化的处理时间由1h缩短至10min(USP1887967, 1888189),该方法被称为“Bonderizing”,广泛用于漆前磷化。 1931年,在磷化液中添加硝酸盐一类氧化剂,抑制金属表面上生成的氢气,加速磷化膜 的形成,时间缩短至5min(USP1911726) 增加磷化液的磷酸锌含量可把漆前磷化时间进一步减少至25min(USP2001754),现代磷化技术的发展历史,1934年,发明了磷化液喷淋法,取代了原来的浸渍法,在工业上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磷化膜能在更短的时间(6090s)内生成 磷化液的浓度和温度比浸渍法低 设备的尺寸和占地面积进一步减少 磷化膜结晶细,特别适用于油漆底层1934年,德国人Frits Singer提出磷化处理用于金属冷变形加工的专利(BP455077), 极大地提高了冷变形加工的劳动生产率,从而结束了磷化膜只作为金属防蚀膜和油漆 底层的历史,打开了磷化膜在拔丝、拉管、冷挤压加工领域里应用的大门。1937年,磷化又有了新进展,发明了无定型磷化工艺(铁系磷化)。使用含有钾、钠 或铵的磷酸盐溶液进行磷化(B.P517049),在钢铁上生成由磷酸铁和氧化铁构成的无 定型磷化膜。(3) 磷化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时期(1937年以后) 二战期间德国研制出低温磷化液,但是由于采用的浓度较高,冷清洗比较困难,没有 得到广泛应用。直到70年代能源危机才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磷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各种控制膜重的方法。如多聚磷酸盐的应用(French Patent 1138208)、有机酸的应用 (BP866377,876250)、锌钙磷化液的应用(BP828916)。尤其重要的是胶体钛盐和 磷酸锰悬浮液的应用,对细化磷化膜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连续钢带高速磷化处理工艺,处理时间只需要5s 美国还发明出专门处理铝的磷化液,以传统的磷酸锌系统为基础,添加氟化物。,磷化液的基本组成,锌系磷化: Zn(H2PO4)2 H3PO4 氧化剂 锰系磷化: Mn(H2PO4)2 H3PO4 氧化剂 铁系磷化: NaH2PO4 氧化剂,磷化膜的生成原理(锌系),Fe + 2H3PO4 Fe(H2PO4)2 + H2,- (1),H2O,O(氧化剂),-(2),O(氧化剂),FePO4+H3PO4+1/2H2O -(3),(磷化渣),(游离酸),3Zn(H2PO4)2 Zn3(PO4)2.4 H2O + 4 H3PO4- (4),H2O,(磷化膜.Hopeite),Fe + 2Zn(H2PO4)2,H2O,O,Zn2Fe(PO4)2.4H2O+2 H3PO4,-(5),(磷化膜.Phosphophyllite),P比=P/(P+H) 100%,磷化膜的生成原理(锰系),Fe + 2H3PO4 Fe(H2PO4)2 + H2,- (1),H2O,O(氧化剂),-(2),O(氧化剂),FePO4+H3PO4+1/2H2O -(3),(磷化渣),(游离酸),3Mn(H2PO4)2 Mn3(PO4)2.4 H2O + 4 H3PO4- (4),H2O,Fe + Mn(H2PO4)2,H2O,O,(Mn,Fe)5H2(PO4)4.4H2O+H3PO4,(5),磷化膜的生成原理(铁系),2Fe + 4NaH2PO4 + 2H2O + O2 2Fe(H2PO4)2 + 4 NaOH,- (1),2Fe(H2PO4)2 +2 NaOH+O 2FePO4+ 2NaH2PO4 +3H2O - (2),2Fe(H2PO4)2 +6NaOH+O 2Fe(OH)3+ 2NaH2PO4 + 2Na2HPO4 + H2O (3),2Fe(OH)3 Fe2O3+3H2O -(4),4Fe + 4NaH2PO4 + 3O2 2FePO4+ Fe2O3 + 2Na2HPO4 + 3H2O -(5),磷化液的日常分析,1.游离酸(FA)定义:磷化液中以游离状态存在的酸的浓度,通常指磷酸。分析方法:取10ml磷化工作液,加入2-3滴溴酚蓝作指示剂,用0.1NNaOH滴定, 颜色从黄色到蓝紫色为终点,所消耗的ml数即为游离酸,通常以点 数(Pt)表示。化学反应: H3PO4+NaOH NaH2PO4 +H2OPH值突变范围:3.8-5.5 溴酚蓝指示剂:3.8,磷化液的日常分析,2.总酸(TA)定义:磷化液中所有酸性物质的浓度总和,通常指磷酸二氢锌。分析方法:取10ml磷化工作液,加入5-6滴酚酞作指示剂,用0.1NNaOH滴定, 颜色从无色到粉红色为终点,所消耗的ml数即为总酸,通常以点 数(Pt)表示。化学反应: H3PO4+2NaOH Na2HPO4 +2H2O 3Zn(H2PO4)2 + 8NaOH Zn3(PO4)2 +4 Na2HPO4+8H2O Zn(NO3 )2 +2NaOH Zn(OH )2 +2 Na NO3 PH值突变范围:8-10 酚酞指示剂:8.4,磷化液的日常分析,3.促进剂(AC)定义:磷化液中亚硝酸根的浓度。分析方法:将处理液装满在发酵管内,然后加2-5g氨基磺酸,上下动后,静放两 分钟,此时产生的气量(刻度)表示促进剂的浓度,1刻度即为1Pt。化学反应: 2HNO2 +2NH2SO3H 2 H2SO4 +2 N2 +2H2O4.酸比() =总酸:游离酸(TA:FA)5.酸消费(铁系磷化)分析方法:取10ml工作液,加入2-3滴溴甲酚绿作指示剂,用0.1N H2SO4滴定, 颜色从蓝色到绿色为终点,所消耗的0.1N H2SO4 ml数即为酸消费。,磷化处理标准工序,脱脂,水洗,除锈,水洗,表调,磷化,无锈时,水洗,水洗,水洗,水洗,涂装基础用,防锈用,耐磨耗用,塑性加工用,后处理,后处理,干燥,中和,纯水洗,干燥,纯水洗,干燥,防锈油,防锈油,润滑剂,干燥,磷化处理设备,1.喷淋方式:V型喷嘴和W型喷嘴2.浸渍方式,半浸渍方式,全浸渍方式(车身处理),3.自动吊间歇方式4.单室方式,脱脂工序,1.目的:将工件表面上的油脂、脏物、灰尘等杂质彻底清洗干净,以保证磷化液 能与金属表面有良好的接触,充分润湿金属表面,生成良好的磷化膜。2.分类:2.1有机溶剂法:使用汽油、煤油、苯类溶剂、氯系溶剂、氟系溶剂等,通常采 用常温清洗法或蒸汽脱脂法。2.2水乳化溶剂脱脂法:由有机溶剂、乳化剂和水组成,可在较高的温度用浸 渍法或喷淋法进行清洗。2.3碱性溶液脱脂法:最常用的方法。脱脂剂通常由无机碱(如磷酸盐、多聚 磷酸盐、硅酸盐、碳酸盐、硼酸盐、氢氧化钠、氢氧化 钾等)、有机碱、螯合剂、缓蚀剂、表面活性剂等组成。,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用浸渍法或喷淋法进行清洗,碱度的范围可以从弱碱、中碱到强碱性,清洗效果好,成本低。2.3.1碱性脱脂剂中各个组分的作用磷酸盐:起多种作用,可使水软化,消除由钙、镁、铁引起的絮状沉淀物;还可使脏 物分散;又是碱的来源,并起缓冲剂的作用,防止脱脂剂的碱性变化太大 常用的磷酸盐有:磷酸三钠,磷酸氢二钠,焦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缺点 是在废水处理中的含量受到一定的限制。硅酸盐:也起多种作用,提供碱性;保持脏物悬浮;有一定的洗涤作用;还起抑制 作用,防止铝和锌被其他碱盐侵蚀。通常用的硅酸盐有偏硅酸钠,正硅酸 盐。硅酸盐很难洗干净,如水洗时没有洗干净则有可能影响下一道工序。碳酸盐:是便宜的碱来源,起缓冲剂作用,又是脱脂剂中液体组分的吸收剂。氢氧化钠:提供碱性,起皂化作用。硼酸盐:提供一定的洗涤作用,缓冲作用,还对金属起一定的缓蚀作用。螯合剂:软化水,并可部分代替磷酸盐。常用的螯合剂有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乙二胺四 乙酸四钠等。,脱脂工序,脱脂工序,表面活性剂:起润湿、渗透、乳化、洗涤、发泡、消泡作用。常用阴离子和非 离子表面活性剂。,脱脂液的日常分析,1.总碱(TAL)定义:溶液中所有碱性物质的总和。分析方法:取10ml工作液,加入2-3滴溴酚蓝作指示剂,用0.1NH2SO4滴定,颜色 从蓝色到黄绿色为终点,所消耗的ml数即为总碱,通常以点数(Pt) 表示。化学反应: Na2CO3+H2SO4 NaHCO3 + NaHSO4 NaHCO3 +H2SO4 H2CO3 + NaHSO4,2.游离碱(FAL)定义:溶液中OH-离子的浓度。分析方法:取10ml工作液,加入5-6滴酚酞作指示剂,用0.1NH2SO4滴定,颜色 从红色到无色为终点,所消耗的ml数即为游离碱,通常以点数(Pt) 表示。化学反应: 2NaOH+H2SO4 Na2SO4 +2 H2O3.脱脂效果的评价:3.1水膜试验法:广泛应用于生产。金属零件经脱脂、充分水洗 后,如果金属表面 能保持一层均匀连续的水膜,就表示油脂已清洗干净。反之,如 果金属表面的水膜不连续,呈斑块壮,就表示还有残余油脂。3.2擦拭法:用白布或白纸擦拭检查经脱脂、水洗的金属零件或试样。如果白布或 白纸上有脏物,表示清洗不干净。,酸洗,1.目的:除去金属表面上的锈蚀物,为顺利磷化作准备工作。2.组成: 硫酸、盐酸、氢氟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缓蚀剂3.磷酸酸洗: 除了可以除去锈蚀物外,在酸洗过程中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不溶性磷酸亚铁,在磷化时可起晶核作用。但是,如果磷酸亚铁量过多就会妨碍磷化。一般磷酸酸洗可不加缓蚀剂,这是磷酸酸洗的一个优点。,表调,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展台搭建咨询方案
- 咨询公司表格配色方案
- 建筑标识亮化方案设计
- 水暖管道施工环境评估分析报告
- 大连开业活动方案策划招聘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考核
- 2025版司法局《终止重整程序申请书》民事破产重组类文书(空白模板)
- 学校捐赠活动仪式方案策划
- 在高铁线上的营销方案
- 旅游路线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锁骨骨折术后护理
-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复习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眼科常见疾病及其用药
- 脑疝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 2025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监测与评估报告
- 2024年全市首届档案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无线电频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五自教育课件
- 比亚迪汽车车间管理制度
- 《烽火岁月中的木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分析包容型领导风格对团队绩效和员工创新绩效的作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