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新闻传播史,黄瑚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1,中国新闻传播史,本课程拟分为四编十六讲:第一编新闻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与长足发展(1815-1895)第二编民族新闻事业的勃兴与全面发展(1895-1927)第三编两极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1927-1949)第四编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发展与改革(1949-),2,第二编民族新闻事业的勃兴与全面发展(1895-1927),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六讲自由新闻体制与民族报业的职业化第七讲新闻事业在民初的全面发展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兴起,3,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一节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第三节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4,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一节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一、中外纪闻、时务报等维新派报刊创办1895年,康有为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发起维新变法运动,开会、办报是主要的运动手段。,康有为,5,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一节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一、中外纪闻、时务报等维新派报刊创办1895年8月17日,第一份维新派报刊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在北京创刊,不久后强学报在上海创刊。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担任总撰述,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一面旗帜。,6,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一节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897年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开始兴起,主流是维新派报刊,主要有:国闻报知新报湘学报湘报,7,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一节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知新报,1897年2月22日创刊于澳门,康广仁是创办人之一。,8,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一节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在天津创刊,严复是创办人之一。,9,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一节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湘学报于1897年4月22日在长沙创刊;湘报于1898年3月7日在长沙创刊;创办人有唐才常、谭嗣同等。,10,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一节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中出版的其他报刊,有时务日报(后改名为中外日报)、游戏报、苏报等。,11,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一节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三、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新闻立法活动也作了有益的尝试。1898年8月9日,康有为在上光绪帝恭谢天恩条陈办报事宜折时附带上了请定中国报律折,提出制定报律问题:“臣查西国律例中,皆有报律一门,可否由臣将其书译出,凡报单中所载,如何为合例,如何为不合例,酌采外国通行之法,参以中国情形,定为中国报律。缮写进呈御览,审定后,即遵依办理。”康有为的提议,当即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但不久变法失败,新闻立法活动也被迫中止。,12,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一节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四、维新运动的失败与维新派报刊的历史贡献1,维新运动的失败1898年9月,慈禧太后再出“训政”,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嘎然中止。,13,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一节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四、维新运动的失败与维新派报刊的历史贡献2,维新派报刊的历史贡献1,思想政治贡献民主思想启蒙、救亡图存教育2,新闻业务贡献冲破言禁、提高报业地位、开创报章文体,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4,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一、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1)概说1901年1月,清廷宣布实行“新政”。1906年9月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后,新闻立法工作也正式起步。自1906年至1911年的五年时间内,清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大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或与新闻事业有关的、或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业条款的法律与法令。,15,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一、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2)重要新闻法规大清印刷物件专律、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大清报律(后修订为钦定报律)等钦定宪法大纲、违警律、清新刑律、电报总局传递新闻电报减收半价章程十条、重订收发电报办法及减价章程、著作权章程等,大清报律内文,16,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民族报业的复苏(1)概说1901年“报禁”、“言禁”开放后,中国民族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官绅士民自办的报刊纷纷创刊,其数量年年递增。据不完整的统计,这一时期新创办的报刊,1901年为34种,1902年为46种,1903年为53种,1904年为71种,1905年为85种。,17,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民族报业的复苏(2)革命派报刊的出现1902年12月9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刊大陆在上海创刊。苏报(1896年创刊)在1902年后也开始转向革命立场,并逐步发展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宣传阵地。,18,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民族报业的复苏(3)“苏报案”的前前后后1903年5月,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6月9日,苏报刊文对邹容撰写的宣传小册子革命军加以大力介绍和鼓吹,称赞革命军是“今日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6月29日,苏报又以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为题,摘登了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部分文字,文中以轻蔑的口吻直呼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6月30日,“苏报案”发生,章太炎等被捕,邹容于翌日自动投案。1904年5月21日,章太炎被判监禁3年、邹容2年,苏报永远停刊。,19,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民族报业的复苏(4)“沈荩案”的发生沈荩是湖南人,是一位多次参加反清活动的进步人士,1903年时正在北京担任新闻记者,他探得中俄密约草稿后将其发表在天津英文报纸上,引发全国各阶层和留日学生反对密约的斗争。7月19日,沈荩被捕,后被判斩立决。适逢慈禧万寿庆典,不宜公开杀人,遂改判“立毙杖下”。7月31日,沈荩被狱吏杖打200余下,“血肉飞裂,犹未致死”,最后用绳“勒之而死”。,20,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民族报业的复苏(5)革命派报刊在挫折中前进1903年8月7日,国民日日报在上海创刊,为“苏报案”发生后创办的第一家革命派报纸,由章士钊主编,比较注意斗争策略,聘请英国人高茂尔(A.Comall)在英国领事馆注册,在宣传上不作“爆炸性之一击”。1903年12月15日,俄事警闻在上海问世,1904年2月26日更名为警钟日报继续出版。,21,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民族报业的复苏(6)革命派报刊的深入内地1904年10月17日,在重庆出现旨在鼓吹革命的报纸重庆日报。为避免官府摧残计,该报聘请日本人竹川藤太郎担任社长(称“主干”),但实际主办人是革命志士卞小吾。由于该报敢于攻击清廷腐败、鼓吹民主革命,因而成了四川地方政府的眼中钉。1905年6月1日,卞小吾被地方当局诱捕至巴县衙门软禁,旋奉四川总督锡良之命,解往成都省城监狱拘押。重庆日报旋被迫停刊。6月12日,卞小吾在成都狱中被一个受收买的囚犯乱刀捅死,遗体各部有刀伤23处。,22,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民族报业的复苏(7)白话报刊的出现及其革命倾向中国白话报,1903年12月19日创刊于上海,是影响最大的白话报刊,由林白水主编。杭州白话报,创刊于1901年6月20日,1903年由孙翼中主编后转向革命,出至1910年2月停刊,是辛亥革命时期寿命最长的白话报刊。安徽俗话报,1904年3月13日在芜湖创刊,主编是陈独秀。京话日报是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的报纸,1904年8月16日创刊于北京。创办人兼社长彭翼仲。,23,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民族报业的复苏(8)大公报的创刊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创刊,报头刊有法文报名“LImpartial”(意为“无私”),创办并主持报务的是满族人英华(敛之)。该报初创时用竹纸印刷,书版式直排。大公报宣称其办报宗旨“在开风气,牖民智”。在政治上主张变法维新、保皇立宪。大公报以其报风严肃、且具有“敢言”、“替劳苦大众说话”的特点。,英华,24,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民族报业的复苏(9)上海时报与东方杂志时报是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狄葆贤创办与主持社务。东方杂志1904年3月11日创刊于上海,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狄平子,25,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2,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概说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新创办的报刊,1906年为113种,1907年为110种,1908年为118种,1909年为116种,1910年为136种,1911年为209种。报刊出版地点几乎遍布全国。,26,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2,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2)上海出现的革命派报刊资产阶级革命报刊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流。上海、武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的两大办报基地。自1905年到1911年,革命派在上海创办了16家报刊,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中国女报和于右任主办的神州日报、“竖三民”报等。,27,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2,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3)于右任与“竖三民”报于右任,陕西人,因写诗讥讽朝政而为陕甘总督下令通缉而逃至上海。1906年东渡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翌年4月回上海从事革命办报活动。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集资在上海公共租界创办民呼日报,9月8日被查封。1909年10月3日,于右任又在上海法租界创办起民吁日报,11月19日被查封。1910年10月11日,又创办起民立报。该报编辑力量雄厚,有宋教仁等报界精英。由于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都是于右任创办,报名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互相衔接,史称“竖三民”报。,28,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2,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4)武汉出现的革命派报刊武汉是我国长江流域第二大商埠,又是日知会、共进会、振武学社、文学社和群治学社等革命派组织比较活跃的地区。自1905年到1911年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创办或被革命党人掌握的报刊有10多家,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楚报、商务报和大江报。,29,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2,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5)“大江报事件”大江报于1911年7月17日发表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何海鸣撰写)和7月26日发表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黄侃撰写,署名“奇谈”)。清湖北地方政府立即以“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罪名,派军警于8月1日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有悲,何海鸣闻讯后自动投案。大江报事件发生后,一时舆论哗然,纷纷指责鄂督摧残言论的暴行,汉口各革命团体和报界公会集会抗议,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詹、何二人18月徒刑。,30,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2,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6)立宪派报刊的出现立宪派报刊的兴起与发展,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参与立宪宣传活动的报刊有两类:一是立宪派分子个人创办的报刊,如政论月刊、国风报、国民公报等。二是立宪团体创办的机关报刊,主要有上海的预备立宪公会报、四川宪政会主办的蜀报和蜀风杂志、贵州宪政预备会主办的黔报和贵州公报、广东地方自治研究社主办的广东自治研究录等。,31,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2,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7)清政府官报的出现自1901年实行“新政”后,清王朝地方政府开始创办官报,以控制新闻舆论、抵制民办报刊的社会影响。1902年,直隶总督兼署理北洋大臣袁世凯为鼓吹其新政,率先在天津创办了北洋官报(双日刊),附带发行北洋学报及北洋政学旬报。1907年11月5日,宪政编查馆主办的政治官报在北京创刊,1911年8月24日由内阁印铸局接办,改名内阁官报。,袁世凯,32,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三、清末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1,改良派新闻思想概说中国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早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就已趋于成熟,其主流思想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和著名报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都在他们撰写的奏折、著作、文章和信件中,阐述了自己的办报主张。,33,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三、清末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2,改良派新闻思想: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即“公车上书”)认为报纸“清议时存,等于乡校;见闻日辟,可通时务。”“宜纵民开设,并加奖励,庶裨政教”。上清帝第四书建议:“设报达聪”。奏改时务报为官报折:“臣窃考之,报馆之益,盖有四端:首列论说,指陈时事,常足以匡政府所不逮,备朝廷之采择,其善一也;胪陈各省利弊,民隐得以上达,其善二也;翻译万国近事借鉴敌情,其善三也;或每日一出,或间日一出,或旬日一出,所载皆新政之事,其善四也。”,34,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三、清末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3,改良派新闻思想: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敬告我同业诸君:“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为清议报出版第一百册而写的祝辞中提出的办报四条原则是:“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报刊宣传有两种方法:“浸润的方法,就是“旦旦而聒之,月月而浸润之”;“煽动”的方法,就是“故作惊人之语,造极端之词”,使读者猛省。,35,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三、清末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4,改良派新闻思想:严复国闻报缘起强调,报纸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尤以通外情为要务”。“中外之情通,而后国不自私其治;”“国不自私其治,则取各国之政教为一国之政教,而吾之国强”。因此,报纸“不能不详述外事,不能不广译各国之报”。,36,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三、清末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5,改良派新闻思想:谭嗣同“报纸,即民史也。彼夫二十四家之撰述,要不过一姓之谱谍焉耳。”“不有报纸以彰民史,其将长此汶汶暗暗以穷天,而终古为喑哑之民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此周之所以亡也;不毁乡校,此郑之所以安也;导之使言,谁毁谁誉,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吾见湘报之出,敢以为乡民庆曰:诸君何复忧乎?国有口矣。”,37,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三、清末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6,改良派新闻思想:其他陈炽认为,报纸是“国之利器,不可假人”。吴恒炜认为,报纸是“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38,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三、清末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7,革命派新闻思想概说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新闻思想同出一源,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但是,革命派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更具有革命性和战斗性。,39,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三、清末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8,革命派新闻思想主要观点为革命办报。“革命报之工作,所以使人知革命也。”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报纸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报纸能宣布公理,激励人心,何异政令?报纸能声罪致讨,以警效尤,何异裁判定案?报纸能密查侦察,何异侦探暗差?报纸能布其证据,直斥其人,何异警察巡兵?报纸能与人辩诬讼冤,何异律师?报纸能笔战舌战,何异军人?”报纸应反映、影响和指导舆论。“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视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40,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二节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三、清末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9,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报纸的主角。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评论形式多样。在形式上,大多数报纸已由近代形态的报纸发展成为现代形态的报纸,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新闻标题出现了大字题和主题、眉题、副题等多行题。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一些报纸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开始发行“号外”。新闻摄影图片开始被广泛运用。,41,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三节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一、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境外的办报活动1,概说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逃亡日本,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简称保皇会),还以梁启超挂帅,积极开展办报活动。自1898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保皇派在海外创办和控制的报刊有30多家。,42,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三节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一、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境外的办报活动2,清议报戊戌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经费由旅日华侨冯镜如、冯紫珊等负责筹集,主编为梁启超。其办报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1901年12月21日,当清议报出版了第100册后,一场大火焚毁了报馆,报纸因此而停刊。,43,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三节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一、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境外的办报活动3,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梁启超在横滨又创办起了一份保皇派报刊,即新民丛报,半月刊,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风格,主编仍为梁启超。1903年底梁启超赴美洲游历考察以后,公开宣布不再谈革命,与共和告别。后来与民报展开笔战,遭惨败,不得不于1907年8月悄然停刊。,44,第五讲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第三节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在境外的兴起与发展(1)中国日报的创刊自1900年后,革命派在宣传民主革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辛亥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