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 动 的 描 述实验打点计时器分类: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振动频率:均为50Hz,即每隔0.02s打一个点纸带分析:a.可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b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定义: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 公式:;单位:m/s 矢量性:矢量 定义: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与其所对应的时间的比值物理意义:粗略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 ;单位:m/s 矢量性:矢量 平均速度速率:表示速度的大小;标量。平均速率:表示某义过程中的一段路程与其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是一个标量速率速度概念对比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时间路程:质点实际运动的轨迹的长度;单位m。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置的变化;单位:m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速度、位移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路程、时间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公式:;单位:m/s2矢量性:矢量,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加速度质点:形状、大小可忽略不计的有质量的点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用来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坐标系:用来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变化基本概念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一、 物体和质点(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物理意义: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2) 将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 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为物体的质点a. 物体的大小不是判断物体可否视为质点的重要依据(即:并不是任何情况下大的物体都不可视为质点而小的都可以) 例:地球公转:地球半径远小于地球距太阳间的距离 ,所以研究地球绕太阳太阳运动时可当作质点探究原子核的结构时:原子核很小,但不可视为质点b. 同一物体在某一问题中可视为质点,而在另一问题中不一定可视为质点例:火车从武汉到北京运行时间:火车长度远小于武汉到北京的距离,故此时火车可视为质点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此时不可将火车视为质点c. 平动的物体、转动的物体都有时可视为质点,有时不可以例:火车通过桥和火车跑长途路线都属平动;前者火车不可视为质点,后者火车可视为质点 花样滑冰运动员,滑冰时有很多转动动作,在“探究她在冰面上所走路径”时可视为质点,探究她“动作要领”时不可视为质点二、 参考系1、 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2、 性质:(1)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2)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只是被假定不动的(3)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这是运动的相对性 (即同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例1、 “看山恰是走来迎”以船为参考系,山是运动的“坐地日行八万里”以地心为参考系,因地球自转人运动的距离是地球的周长例2、 甲、乙两汽车同速(v=15m/s)同向方向运动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汽车速度为15m/s 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速度为0甲、乙两汽车同速(v=15m/s)相反方向运动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两汽车速度分别为15m/s 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速度为30m/s三、 坐标系定义:可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1、 一维坐标系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2、 二维坐标系 3、三维坐标系一、物体和质点1.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实际原理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A.科学假说B.等效替代C.理想模型D.控制变量2.在伦敦奥运会中,下列几种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A.蹦床比赛中研究空中表演动作时的运动员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的帆船来源:wC.铅球比赛中研究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的铅球D.乒乓球比赛中,对手眼中的旋转球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心的点没有区别C.凡是轻小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二、参考系4.下列对参考系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不选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B.参考系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C.研究车轮边缘上一点的运动时,一定是以轮轴为参考系来源:数理化网D.同一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考系一定有相同的观察结果5.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来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B.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C.钱塘江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6.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景中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烟雾三、坐标系来源图1-1-17.天安门广场国旗杆临长安街而立,长安街沿东西走向,一辆轿车沿长安街自西向东行驶,开始时距离国旗杆1 000 m,2 min后,距离国旗杆400 m,4 min后距离国旗杆600 m。坐标系原点定在国旗杆的位置,以自西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则开始时,轿车的位置坐标为 ,2 min后位置坐标为 ,在研究轿车的运动过程中,将轿车视为 。8.如图1-1-1所示,一根长0.8 m的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的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端A向下滑动,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两点间距离为 0.2 m)?1(双选)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哈雷彗星可看作质点B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作质点D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2两列火车平行地停在一站台上,过了一会儿,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木在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乘客发现甲车仍没有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东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的B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相同4如图所示,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山和船B船和山C河岸和流水 D山和地面5地面的观察者看雨滴是竖直下落的,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A.水平向前运动 B水平向后运动C倾斜落向前下方 D倾斜落向后下方6(双选)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火车为参考系的7(双选)如图所示是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而作出的坐标轴(x轴),在画该坐标轴时规定原点在一长直公路上某广场的中心,公路为南北走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坐标轴上有两点A和B,A的位置坐标为xA5 m,B的位置坐标为xB3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位于广场中心南5 m处BA点位于广场中心北5 m处CB点位于广场中心南3 m处DB点位于广场中心北3 m处8如图所示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景,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9一人在100 m高的楼房顶上,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5 m/s的速度水平向右抛出,当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运动10 m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了20 m,怎样表示物体现在所处的位置?第2节 时间和位移1、 时刻和时间间隔(1)提出问题生活中经常用到“时间”一词,如:火车到站时间是12时45分,开出时间是12时50分,在本站停留时间是5分钟,前两句话中的“时间”与第三句话中的“时间”的含义是否相同,如何区分?(2)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 平常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如前述三句话中前两个“时间”都是指时刻,第三个“时间”指时间间隔前2s内0 1 2 3 4 5 6第4s内第5s末第6s初t/s 时间轴: 说明: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则某一段线段表示时间间隔ns末、ns初是指时刻,第ns内是指1s的时间间隔,第ns末与第(n-1)s初指的是同一时刻,前2s是指2s的时间间隔。 (3)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秒(s)、分钟(min)、小时(h) 计时仪器:停表、秒表2、 路程和位移(1)提出问题 登泰山时从山门处到中天门,可以坐车沿盘山公路上去,也可以通过索道坐缆车上去,还可以沿山间小路爬上去,三种登山的路径不同,游客体会到的登山乐趣也不同,但他们位置变化却是相同的,可见物体运动的路径与其位置变化并不是一回事 (2)路程(s):质点的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单位:是长度的单位(m、km) (3)位移(x):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即末位置指向初位置) 单位:m、km (4)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是从起点A指向终点B的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位移通常用字母“x”表示,它是一个与路径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定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路程的大小与质点的运动路径有关,但它不能描述质点位置变化,例如质点环绕一周又回到出发点时,它的路程不为零,但其位置没有改变,因而其位移为零 由于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所以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但位移的大小有可能和路程相等,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否则,路程总是大于位移的大小。在任何情况下,路程都不可能小于位移的大小 在规定正方向的情况下,与正方向相同的位移取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位移取负值,位移的正负不表示大小,仅表示方向,比较两个位移大小时,只比较两个位移的绝对值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与联系可列表如下:位移路程 区别 物理意义是一条有向线段,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表示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大小等于物体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与运动路径无关按运动路径计算的实际长度性质矢量,有向线段的箭头表示位移的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联系 二者单位相同,都是“米” 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大小,不小于位移大小,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3、 标量和矢量的区别(1)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如:长度、质量、时间、路程、温度、能量等。运算:遵循算术法则(2) 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量,如力、速度、位移等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3) 对矢量概念的理解 矢量可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长短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 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可在数值前加上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正号表示矢量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矢量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加上正、负号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可简化为代数运算 矢量前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矢量大小的比较实际上是矢量绝对值的比较,如前一段时间位移为2m,后一段时间位移为-3m,则后一段时间物体位移大。(4) 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坐标轴上的位置与位移的关系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沿这条直线建立坐标轴,则运动中的某一时刻对应的是此时物体所处位置,如果是一段时间,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x/m-2 -1 0 1 2 3 4 5xB O xA如图1-2-2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如果两位置坐标分别为xA和xB,那么质点的位移x=xB-xA。图 1-2-2 若初位置xA=5m,末位置xB=-2m,质点位移x=xB-xA= -2m-5m= -7m,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由A点指向B点,与x轴正方向相反4、 学会通过画运动示意图分析求解问题例:一支长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前进了300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在此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多少?第2节 时间和位移经典习题1、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预计10时到站 B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某人百米跑的成绩是13s D某场足球赛开赛了15min时甲队攻入一球2、 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B 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 C t0 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 . 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C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D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4、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圈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路程是_,若质点运动了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路程是_,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最大路程是_.5、质点沿着图1-2-7所示的边长为10m的正方形路线,从A点开始逆时针方向运动,每秒运动5m。问:从开始运动时计时,到第2s末、第4s末,第8s末的三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各多大? 画出三个位移矢量图。5、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返回,到B点静止。如图1-2-14所示,如果AC=50m,BC=20m,则质点经过的路程是_,发生的位移是_,位移的方向是_.7、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质点在每一秒内都做单向直线运动)时间01234位置坐标/m05-4-1-7(1) 几秒内位移最大?( ) A1s内 B.2s内 C.3s内 D.4s内(2) 第几秒内位移最大?( )A第1s内 B.第2s内 C.第3s内 D.第4s内(3)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 A.1s内 B.2s内 C.3s内 D.4s内(4)第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 A第1s内 B.第2s内 C.第3s内 D.第4s内第3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 速度(1) 提出问题 在30min内,自行车行驶8km,汽车行驶48km,显然汽车比自行车运动得快;两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甲同学用时12.5s,乙同学用时13.5s,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可见,运动的快慢与位移和时间两个量有关,在其中一个量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另一个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要比较上例中的汽车和甲同学哪个运动得快,就不能直接看出了,这就要找出统一的比较标准。(2) 速度 定义:速度v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公式: 物理意义: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单位:国际单位为m/s,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还有km/h,读作“千米每小时”, 矢量性: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它的方向跟运动的方向相同。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 提出问题 坐在汽车驾驶员的旁边,观察汽车上的速度计,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速度计指示的数值是时常变化的,如:启动时,速度计的数值增大,刹车时速度计的数值减小。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是在变化的,这时我们说汽车的“速度”是指什么呢?(2) 平均速度 由前述速度的公式可求得一个速度值,如果在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是不变的,这就是说物体的速度是不变的,如果在时间内物体的快慢程度是变化的,这个速度值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定义: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 公式: 矢量性: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方向相同。注: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因此,求出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对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而言的。(3) 瞬时速度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在公式中,如果时间t非常小,接近于零,表示的是一瞬时,这时的速度成为瞬时速度 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及方向 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因此以后碰到“速度”一词,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指瞬时速度3、 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1) 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2) 例:如图,一质点沿直线AB运动,先以速度v从A匀速运动到B,接着以速度2v沿原路返回到A,已知AB间距为s。求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tx0baxO4、 位移时间图象(x-t):表示的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过原点:开始计时时的初位置作为位移的零点直线不过原点:开始计时时的初位置不作为位移的零点纵轴的截距:物体在计时开始的初位置由t=0时的位移决定tABxOx0a ba 在x-t图象中,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OA:倾斜程度越大,位移随时间变化得越快,运动越快 OB:倾斜程度越小,位移随时间变化得越慢,运动越慢xtO 速度大小等于x-t图线的斜率大小 凡直线均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 a:向下倾斜的直线表示沿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b:向上倾斜的直线表示沿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斜率的正负来确定其运动方向; 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向运动tx0xO 斜率为负,则物体向负向运动 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时,表示物体静止Ot x A BCDx-t图象为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判定:由图象中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 图象OAB:速度减小的变速运动 图象OCD:速度增加的变速运动图象切线斜率反映着各时刻的瞬时速度第3节 速度习题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可知(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 -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2、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3、如图1-3-8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在2s内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4、下列所说法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 (1)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2)经过提速后列车的速度达到150km/h;(3)由于堵车,车在隧道内的速度仅为1.2m/s;(4)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5)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5、某同学在百米比赛中,以6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m处的速度是8.2m/s,在他跑的全程的中间时刻t1=6.25s时速度为8.3m/s,最后以8.4m/s的速度冲过终点,他在百米比赛中平均速度大小为_m/s。6、一质点沿直线Ox轴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关系为x=(5+2t3)m,则该质点在t=0至t=2s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1=_m/s;在t=2s至t=3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_m/s。7、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1-3-9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设无往返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8、一木排顺河水漂流,木排通过一码头时,一艘摩托艇正好经过此码头向下游距码头s1=15km的村庄驶去,经过0.75h到达村庄并立即返回,又在距村庄s2=9km处遇到木排,求河水的流速v1和摩托艇在静水中的速度v29、如图1-3-10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 B.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 D. 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10、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像如图1-3-11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图像可以看出( ) A甲、乙同时出发 B. 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11、设想百米赛跑中,甲、乙、丙、丁四个运动员从一开始就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按时起跑,乙在0.5s后才开始起跑,丙抢跑的距离为1m,丁则从终点100m处往回跑,试说明图1-3-12中的A、B、C、D四条图线分别表示的是哪个运动员的图像12、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情况如图1-3-13所示,则在20s的时间内,它们的平均速率关系是( )A. VA=VB=VC B.VAVB=VC C.VAVCVB D.VAVBVC13、如图1-3-15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图像,则(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则一定会相遇C.t1时刻甲、乙相遇 D.t2时刻甲、乙相遇14、如图1-3-16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 D.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15、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t关系如图1-3-23所示。(1)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AC段和DE段的运动分别为( )A.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 B.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C.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 D.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2)在与AB、AC、AD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点瞬时速度的是_段中的平均速度。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例1 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随即改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最后在5min内又前进1000m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min及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通过最后2000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例2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位移的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AB、BC、CD、DE各阶段的速度.例3 图1所示为四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试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例4 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例5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 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物体作加速直线运动B.甲物体作曲线运动例6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例7列车进站前先关闭汽阀,当它匀减速滑行300m时,列车的速度已经减半,以后又继续滑行20s后恰好停于站台上.求列车滑行的总位移和最后10s内的位移.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 了解计时器结构2、 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注意事项:(1) 电磁打点计时器: 纸带从复写纸下穿过;因为振针震动在复写纸上打点印在纸带上 将计时器接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循证构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管理方案
- DB11T 2473-2025 残疾人托养机构精神障碍者照护服务规范
- 矿泉水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双光机DLP间歇性移动扫描3D打印关键技术研究
- 多粘类芽孢杆菌hg18生防潜力及趋化定殖分子机制研究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章节测评试题(解析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简单机械》定向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力》定向练习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同步测评试卷(附答案详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专项测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营养指导员考试真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等数学二-专升本)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消化内科临床科室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
- Revit参数化族课件
- 民间借贷法律知识讲座
- 学堂在线 现代生活美学-插花之道 章节测试答案
- 供货周期保证措施
- 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研究
- 麻醉气道痉挛处理
- 学前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液压与气压传动》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实验报告)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