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_第1页
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_第2页
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_第3页
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_第4页
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质高效课活动实施方案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镇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高全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经研究决定,在全镇中小学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我镇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创教师幸福家园、建学生成长乐园”为办学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为基础,以优化课堂结构为核心,以大力开展教改、校本教研为载体,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借鉴先进学校课改经验,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目标要求(一)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认真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以高效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努力使课堂达到“轻负、优质、高效”。(三)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以创建高效课堂为契机,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实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促进广大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四)提高教研活动的深度、效度。在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全镇中小学掀起教学研究的高潮。三、具体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加强对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的组织领导,保证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取得实效,中心学校成立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领导小组和指导工作组,各中小学也必须相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和行动小组。1. 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某某某 副组长:某某某 组员:全体教师 2.高效课堂创建活动指导工作组:组长:校长 副组长:某某某 组员:全体教师 (二)领会内涵,提高认识高效课堂就是课改深层次的聚焦课堂;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高效课堂的生命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手段是师生、生生的互动;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高效课堂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高效课堂的发展动力是教师的不断反思与创新。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最显著的特征:1. 民主课堂,即更多地赋予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利,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潜能。2.和谐课堂,即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课堂。 3.开放课堂,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4.活力课堂,即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于推进我镇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各校要在领会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提高对构建高效课堂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细心做好工作安排,广泛深入宣传动员,精心周密组织实施,努力形成校校、人人、课课追求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三)强化培训,提高能力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配合意识都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高效课堂实施之前一定要加强师生的培训工作。教师的培训可以在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通过教师教学理论的自学,提高专业素养,为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二是通过校本讲座、观摩名师精品课等方式进行培训,为高效课堂的准确实施奠定行动基础。三是通过网络教研,实现大范围的校际联动,为高效课堂实施提供研究平台。四是通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等形式,增强教师们的自觉约束意识。学生的培训要采取合理的办法,指导学生如何自学、提问、讨论、合作、交流、发言、展示、小结,如何使用纠错本,如何使用双色笔,如何做好自学笔记等,要让学生多体验、多模拟、多交流,明确操作要领,清楚操作步骤,知晓操作策略,遵守操作规则。通过师生的共同进步,使高效课堂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四)突出重点,扎实推进1.优化教学模式,把握操作环节我镇目前常态下的教学课堂在教学方式、学习行为、训练途径、评价导向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二是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三是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四是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五是统一要求多,分层作业少;六是课型模糊多,特点鲜明少;七是题海战术多,有效反馈少;八是继续传统多,自主创新少。通过调研课堂现状,解剖教学行为,各中小学要根据总体要求,把握高效课堂核心,不拘一格,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研究总结出具有本校特色,适应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操作模式。根据学段、学科、课型特点,科学分析,准确定位,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在总体模式的统领下,研究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操作模式,就学段而言,分为小学段、初中段;就学科而言,分文科类、理科类、体艺类、综合实践类;就课型而言,分新知探索课、习题训练课、检测点评课、阅读写作课、实验探究课。不管是哪个学段,不管是哪个学科,不管是哪类课型,都应该根据具体特点,科学分析,准确定位,研究出符合实情的操作模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2.实施集体协作备课,提高“导学案”质量“教”要成功,“备”字先行。“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益。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实行“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应按照“个人初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个性设计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进行,具体要求是:(1)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体备课,每个教师分学科参与。(2)个人初备。备课组长事先分解备课任务,每位备课组成员按照自己的任务认真设计好导学案。(3)集中研讨。集体备课时,由备课教师讲清自己的设计意图,全组教师针对预案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环节(包括练习的设置和作业的布置),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4)课案生成。由主备教师完成规范的课案制作。(5)彰显个性。每位教师拿到“共案”后,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适当的增补、删减,确保因班施教,个性发展。(6)课后反思。上课结束后,教师要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便于课案的进一步成熟。各学校要高度重视集体备课工作,要创造集体备课的环境,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施措施,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3.变革学习方式,增强参与意识要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全体教师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到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及现在实施“高效课堂”的必要性、紧迫性。在课堂上,教师占用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包括新课导入、明确目标、疑难点拨、归纳提升、组织测评。课堂上学生用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概括、小结、布置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独学、对学、组学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师把导学案中的本节课问题化后的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可用多媒体),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解决问题,不仅要完成相关练习,还要标注好问题、疑难点。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中的问题、疑难点以对学的方式解决。对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以组学的方式解决。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之后仍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合作、讨论、交流解决。此时,教师要将这些问题快速进行梳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根据教学重、难点排序,组织各组合作、探究解决。教学设计重点应放这里,各小组提交上来的问题,应是普遍和难点的问题,只有这部分内容解决得好,才能达成学习目标。在这整个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在各组间巡回,关注每个组的学习情况,可进行适时点拨、指导(特别是C层同学的学习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在完成以上任务,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由教师组织小组展示:一般由小组中C层或B层展示,由异组的A层负责点评或质疑;展示要脱稿;变一一展示为重点展示、分类展示;争取每节课所有C层的同学均能得到展示锻练的机会,要求非展示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整理,有事可做(教师注意把握展示内容,容易耗时)。教师悉心关注,随时准备提新知,释新题,用质疑、追问来引出自己想讲内容,教师可适时做点拨、指导、补充、强调。最后教师对小组探究、展示、点评进行归纳、总结、升华为新的知识。达标测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既可以采用以试卷、纸条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也可以简单到“口头”测评。对于测评中发现的遗留问题,假如课上有时间,教师让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帮助解决,如果时间紧张,则把“问题”留给小组长,课后让小组长帮助解决,这个过程对于那些帮助别人的学生是一次很好的“复习”,而对于存疑的学生就是能力的升华。若有较多学生掌握的不好,或C层同学吸收不好,可以留分层作业的形式,安排小组承包合作完成(此处要做到真正的合作完成,杜绝抄袭)。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学科组长将作业上交教师,并向教师汇报情况。 4、优化训练方式,促进知识内化教师要把握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作业设置要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努力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5、营造文化氛围,激发实践热情各个学校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楼道、走廊、橱窗、校报等空间,宣传高效课堂的理念,让高效课堂的理念占领学生的视线,把学生“浸泡”在高效课堂的优质文化里。特别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教室里要有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激励性语言,要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文化小知识,要有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警示制度,更要基于学生“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努力形成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通过氛围的营造和文化的打造,让高效课堂更有行动基础,更有实施动力,更有发展方向。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熟练掌握和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所具有的快速、便捷、超链接、大容量及图文并茂、音视频共融诸多优势,以及在教学中更能激发兴趣,调动非智力因素;化难为易,提高知识传递效率;超越课堂时限,利于学困生转化等特点,决定其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全体教师必须人人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人人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要做到与“导学案”的有机结合,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探究过程有机结合;要坚持“实用”和“科学”的原则,将其用在该用的地方、该用的时候,要用得恰到好处。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7、建立物质保障机制,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根据高效课堂实施的要求,必须配备相应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学小黑板等。各学校要想方设法改善教学条件,配置必要的教学设备,为创建高效课堂提供物质保障。四、实施步骤(一)理论学习阶段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各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各地高效课堂模式,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共识。2健全组织,制定方案。一是各学校要成立高效课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行动小组;二是制定学校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或细则,并上报实施方案和领导小组、行动小组名单。(二)选择确定学校课堂教学模式阶段;我校结合学习高效教学理论和外地经验,试点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在实践、总结、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本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探索构建适合本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1、确定实验教师,对实验教师进行具体操作培训。2、课例研讨,跟踪指导,树立典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或组织教师现场参观后,研究典型课例。各校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对照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找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表现及原因,确立适合本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行。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变成研究课题,强化研究过程、研究力度、研究深度和研究效度。高效课堂创建活动指导工作组深入学校听课调研指导。学校根据指导工作组的指导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并确保落实。3、加强反思总结。学校和教师应认真反思操作过程,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