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西周法制中国法制史马工程教材(课堂PPT)_第1页
3 西周法制中国法制史马工程教材(课堂PPT)_第2页
3 西周法制中国法制史马工程教材(课堂PPT)_第3页
3 西周法制中国法制史马工程教材(课堂PPT)_第4页
3 西周法制中国法制史马工程教材(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西周法制,第一节立法活动第二节刑事法律制度第三节民事法律制度第四节司法制度,1,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西周法制的基本内容。本章教学要求:介绍西周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夏朝和商朝法制的基本特点。,2,本章教学重点:西周法制的基本原则与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本章教学难点:运用中国古代的典籍与出土青铜器铭文来解读西周法制的基本内容与特点。,3,第一节立法活动,4,1.新的合法性“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天/德保民”2.礼刑并用“明德慎罚”“德主刑辅”“刑兹无赦”3.“刑罚世轻世重”“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一、法律思想的变化,5,1.周公制礼周礼以周部族固有的传统习惯法为基础,采纳夏商两代的部分礼制,经全面系统整理修订而成,规定了政治法律制度与伦理道德规范。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二、立法概况,6,1.周公制礼周礼的内容:“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记中庸)周礼的种类: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六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乡礼)、相见礼八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朝礼、聘礼、射礼、乡礼九礼:冠礼、婚礼、朝礼、聘礼、丧礼、祭礼、宾主礼、乡饮酒礼、军旅礼,二、立法概况,7,1.周公制礼举例:祭礼: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乐舞: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二、立法概况,8,礼的原则与精神:“亲亲”“尊尊”礼记大传:“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1.“亲亲父为首”,“别亲疏,序长幼”,宗法伦理“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妇听)2.“尊尊君为首”,“别贵贱,序尊卑”,政治和身份等级“忠”(君贤、臣忠)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9,2.九刑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西周成王时所作刑书据郑玄注尚书尧典:九刑篇目为九种刑罚的名称,即墨、劓、剕、宫、辟、鞭、扑、流、赎,二、立法概况,10,2.吕刑相传西周中期穆王时命吕侯“作修刑辟”,又称“甫刑”、“祥刑”。史记:“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于王,作修刑辟。王曰:吁!来!有国有土,告尔祥刑。”,二、立法概况,11,2.吕刑,二、立法概况,(1)五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12,2.吕刑,二、立法概况,(2)赎刑制度“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罪惟倍,阅实其罪。剕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锾,阅实其罪。”,13,3.礼与刑的关系,二、立法概况,(1)礼与刑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2)礼与刑的功能和作用各有侧重。a.“礼者禁于将然之前,刑者禁于已然之后”。b.“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3)礼与刑的适用对象有所不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所以整民也。”,14,3.综合为治,二、立法概况,“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5,第二节刑事法律制度,16,一、主要罪名1.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违犯王命罪诽谤周王罪擅自变革礼制罪左道乱政罪,17,2.妨害社会秩序的犯罪礼记王制:“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周礼秋官禁暴氏:“凡国聚众庶,则戮其犯禁者以徇;凡奚隶(奴隶)聚而出入者,则司牧之,戮其犯禁者。”尚书酒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18,3.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周礼秋官掌戮:“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周礼秋官禁杀戮:“凡伤人见血而不以告者,攘狱者,遏讼者,以告而诛之。”,19,4.危害财产安全的犯罪盗窃罪拐卖奴隶罪(尚书费誓:“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抢劫罪(“杀越人于货”尚书康诰),20,5.破坏家庭伦理的犯罪不孝罪尚书康诰记周公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礼记王制:“山川神祗有不举(祭)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杀亲罪周礼秋官掌戮:“凡杀其亲者,焚之。”,21,二、主要刑罚种类1.五刑死刑:大辟肉刑:墨刑、劓刑、剕刑、宫刑2.五罚五罚,即五种赎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本应处以五刑的行为因无法核对验证,案情出现疑问的,可按原对应之五刑纳铜赎罪。,22,徒刑(圜土之制):周礼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教罢民。凡害人者,置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其能改过,反于中国,不齿三年。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周礼秋官司圜:“司圜掌收教罢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饰而加明刑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虽出三年不齿。凡圜土之刑人也,不亏体;其罚人也,不亏财。”,23,拘役刑(嘉石之制):“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法,而害于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重罪,旬有三日坐,朞役。其次九日坐,九月役。其次七日坐,七月役。其次五日坐,五月役。其下罪三日坐,三月役。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如亻朕匜铭有鞭刑,师旂鼎铭有播(流放)刑等,24,三、主要刑罚原则1.矜老恤幼(“三赦”之法)周礼秋官司刺:“一赦曰幼弱,二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礼记曲礼:“七年曰悼,八十九十曰耄。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25,2.区分过失和故意、惯犯和偶犯尚书康诰记周公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周礼秋官司刺:“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三宥之法”),26,3.罪疑从轻,众疑赦之尚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克审之。”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27,4.父子兄弟,罪止其身,不株连左传昭公二十年:“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左传僖公三十年:“父不慈,子不祗(敬),兄不友,弟不共(恭),不相及也。”5.刑罚世轻世重尚书吕刑:“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28,6.“刑不上大夫”西周贵族犯罪享受的特权:(1)贵族依八辟宽宥刑罚亲、故、贤、能、功、贵、勤、宾(2)贵族不公开受刑周礼秋官小司寇:“凡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3)贵族不受宫刑礼记文王世子:“公族无宫刑,不翦其类也。”(4)贵族不被没为奴隶周礼秋官司厉:“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29,7.正当防卫原则周礼秋官朝士:“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30,第三节民事法律制度,31,一、土地所有权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礼记王制:天下九州,天子直辖一州(王畿)方千里,其余封给公爵、侯爵各方百里;伯爵方七十里,子爵、男爵各方五十里。每州封公、侯之国三十,伯爵之国六十,子、男之国一百二十。,32,一、土地所有权西周中期以后,王权衰微从“田里不鬻”到允许土地买卖程序:双方到场签订契约官府备案,33,五祀卫鼎(西周恭王五年,前917年)土地交换制度,34,二、井田制在井田制下,土地被分成公田与私田,公田是指共同耕种的土地,私田是指由私人耕种的土地。,35,三、契约制度(一)契约1.质剂(“听卖买以质剂”)“质人”质:长券,用于买卖牛马、奴隶等,“大事以质”剂:短券,用于买卖兵器、珍宝等,“小事以剂”2.傅别(“听称责以傅别”)郑玄注:“称责谓贷予,傅别谓券书也。”(破券立契、合券履约)“官有政法,民从私契”,36,四、婚姻家庭制度目的与原则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夫一妻(多妾)制原则,37,四、婚姻家庭制度同姓不婚原则左传:“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礼记:“夫婚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礼记曲礼:“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38,居父母丧不婚西周时居父母丧的丧期一般为三月或百日。礼记内则:三年,但实践中三月“既葬除服”或“百日卒哭”。西晋:三年丧作为贵族官吏的强制性道德规范唐律:三年丧期,39,婚姻成立的条件和原则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诗经:“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礼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40,结婚:“六礼”纳采,即男方家长请媒人向女方家长提亲;问名,即请媒人问清楚女方的姓名,以防同姓为婚;纳吉,即男家将女方姓名及相关情况在祖庙中告知祖先,并占卜吉凶;纳征,即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征即币帛、聘礼;请期,即男家占卜决定婚期并告知女家;亲迎,即新郎奉父母之命到女家迎娶新娘,同至男家举行婚礼。,41,离婚:“七出”“三不去”“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42,五、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内容:宗祧继承:嫡长子财产继承:嫡长子女子无继承权,43,六、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又称分土封侯制。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地区限于王畿地区,而征伐得来的土地、俘虏、人民分别授予其兄弟、亲戚、功臣,建立诸侯国,以藩屏周,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同样将土地封给自己的卿大夫作采邑,卿大夫又将封地分给士,从而建起层层的金字塔式的关系。,44,周天子最高统治者,天下的共主,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地位最高的家族长,具有最高的政权、军权、司法、宗法、祭祀和经济特权。-血统在权威秩序中的地位得到强化,45,七、宗法制,宗的本义,是指宗庙。所谓宗法,就是宗庙之法。西周的宗法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规定宗族组织关系的社会制度。,46,(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2)宗法制度的核心是“亲亲”,就是根据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立家族的政治身份和财产的继承分配关系。(3)西周的分封制,就是在宗法制的原则下对国家的管理权和政治资源进行的一次大分配,形成“家国”一体的宗法政权体制。,47,大宗继统担任周天子的嫡长子(亦称为宗主或者宗子)所传宗族系统称为大宗,具有传宗继祖的权力,是族人共同尊奉的对象,在宗族中享有最大的权力。大宗世代不变,为“百世不迁之宗”。小宗周天子的余子对天子为小宗。诸侯之位亦由嫡长子世袭,在本国为大宗;余子对诸侯为小宗。卿、大夫、士、庶人皆准此。小宗的宗子只对五服之内的族人有效,为“五世则迁之宗”,48,宗法制,49,1.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身份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2.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和宗族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3.宗法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中央的控制力会逐渐减弱。,50,第四节司法制度,51,1.司法机关天子治天下,诸侯治国,大夫治邑大司寇:刑事政策,周礼秋官大司寇:“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小司寇:具体案讼,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士师:“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执行禁令及司法事务司刑、司约、司盟太史(兼管司法工作)乡士、遂士、县士,52,2.诉讼审判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乃致于朝,然后听之。”(1)狱讼之分“讼谓以财货相告者”争财“狱谓相告以罪名者”论罪(2)起诉形式:口头、诉状诉讼费用:“束矢”“钧金”,53,2.诉讼审判(1)当事人双方须到场尚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2)周礼秋官小司寇:“有狱讼者,则使之盟诅。”(3)吕刑:“听狱之两辞。”士师:“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54,2.诉讼审判五听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郑玄注:辞听:“观其出言,不直则烦”;色听:“察其颜色,不直则赧然”;气听:“观其气息,不直则喘”;耳听:“观其聆听,不直则惑”;目听:“观其眸子,不直则眊然”。,55,2.诉讼审判“三刺”即在重大案件判决死刑之前,司法官须向三类人群充分征询意见:“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三宥”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宥曰不识,再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