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料教学的困惑、反思及方向,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於以传,1,一困惑:到底什么是史料教学,2,1.是不是只要在教学中用了史料(不必顾及史料的出处及功能),就可以称作是“史料教学”?,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许多人劝谭嗣同逃走,他拒绝了。谭嗣同慷慨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劝梁启超逃走,梁启超要他一起走。谭嗣同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来者,无以酬圣主。”谭嗣同被捕后,在狱中墙上题词,其中两句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前,他悲愤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死时年仅30岁。,3,火球发出比太阳表面还要热几千度的高温,飞鸟,例二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的衰亡一书中,有段描写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后的文字。,一些在爆炸瞬间呆在建筑物里的人,侥幸从断垣残壁下挣扎出来后,发现眼前的情景与地狱没什么区,蚊子、苍蝇、松鼠、猫、鼠也,在半空中就烧成灰烬。,消失了。爆心地区的花冈石都融化了,人和物体的影,子印在了地面上和残留的墙上,,而人本身则变成了一,堆堆干瘪的冒烟的黑焦炭。,被原子弹高热烧伤的人们蹒跚而行,遍体焦黑,,别:,或鼓起水泡,或浑身挂着一条条炙焦而脱落的暗灰色,皮肤。,流经市中心的三条河道里死尸充塞。其中许多,是儿童。,4,然而比竞选失利更大的打击是,1921年8月,罗斯福全家在加拿大一个小岛上度假时,发现另一个小岛森林失火,便率领全家加入了扑灭火灾的行动。过度疲劳加上在冰冷的湖水中游泳,第二天他就发现全身发烧,左腿麻痹,不能行动,得了小儿麻痹症。,例三“一战”期间,罗斯福任海军部长助理,为美国海军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大战后,他曾作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却遭失利。,当时不少人认为这是不治之症,能保住性命就算不错,预言他的政治生涯会就此结束。,5,然而罗斯福却没有在命运面前屈服,他说:“我就不相信这种娃娃病能整倒一个堂堂男子汉,我要战胜它!”他用双手从一个房间爬到另一个房间,在地板上同两个儿子摔跤。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不息的意志,他终于能用手杖站起来了,并坐着轮椅再度走上政治舞台。,6,例四教学“南京大屠杀”时,教师播放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片段。下为电影剧照。,7,2.教学中的“史料”究竟指什么?它们均是可信的吗?,类别:文献/实物/口传,史料,载体:文字/图片/音像,性质:原始/转手;直接/间接;有意/无意,史实性史料(事实叙述)与史论性史料(解释评价),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诗歌、小说、绘画、音乐、戏曲、影视等),历史故事(基于史实/神话传说/民间流传),新闻(旧闻)中的历史,8,二反思:教学中为何要用史料,9,历史是基于(史料)证据和视角的解释,基于史料的证据,基于证据的解释,同一事件有不同的史料,是否运用不同类型、性质的史料,是否尽可能占有更多的史料,“求真”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同一史料有不同的解释,“视角”与“逻辑”是其本质,10,史料,证据,解释,彰显史学思想方法的意义,树立言必有据、兼容大度的品性,11,三方向:我们所要的史料教学,12,“乱化”:分不清什么是史实性史料;分不清不同史料价值的差异,“泛化”:误以为一堂课上用的史料及其类型越多越好,篇幅越长越好,“伪化”:只为证明教科书观点的史料训练,“简化”:史料与其结论之间逻辑关系的简单化,1.当下史料教学存在哪些误区?,13,2.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史料教学?,原则,基于课程标准,凸显学科育人,完善学习方式,紧扣内容主旨,14,汉武帝时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造就了一个军事与经济强盛的时代、一个政治制度与统治思想成熟定型的时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视角,造就了对历史人物功绩不同的认识。,例五,15,阅读如下材料,回答问题。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始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武帝而后定。夏曾佑:中国古代史,1.试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之境,得武帝而后定”的观点。,2.汉武帝对“中国之教”、“中国之政”的发展有何作为?试用史实说明之。,5.汉代与后世的史学家对汉武帝最主要功绩的认识有所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据汉书记载,因谥法中有“威强睿德曰武”(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故刘彻的谥号为“武”。汉代人以“武”字概括刘彻一生的作为,是否有其合理之处?为什么?,4.后世的史学家在评价汉武帝在“文治”、“武功”两方面的作为时,大多偏重前者,这是什么原因?,16,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民国之初的移风易俗体现了历史进步,时代的变化也使中国更进一步融入世界潮流;政治舞台则出现复辟的丑剧,体现了历史的倒退。这种进步与倒退、传统与现代、光明与黑暗并存的现象,构成民国初年独有的时代特征。,例六,17,(教师出示两张同为“剪辫子”的图片),图二:1912年南京街头革命党人给路人剪辫,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信息冲突呢?这说明民国初年习俗改革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吗?,师:这两幅照片,呈现的内容同为民国初年“剪辫子”的历史场景,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读。请同学们比较两张照片,分别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读。,生:被剪辫者,一个自愿,一个则显得被动。,师:依据呢?,生:照片中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师:怎么讲?,生:从图1的场景看,被剪者似乎比较坦然,从容地接受剪辫子;图2中路人在大街上被革命党人揪住剪辫,头后倾,身体不自然,眼神迷茫,他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图一:1912年新派人士接受剪辫,18,(学生有所议论),师:好!综合两幅照片和这段文字,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们观念的差异,新旧并存;民初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并不如我们想象的简单、彻底,由移风易俗而引出的思想解放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师:(PPT呈现一则文字材料),1912年元宵节城门口军警站立,进城卖菜的老头被剪了辫子,痛哭流涕,没脸回家,村里人知道了,都不敢进城卖菜了夏衍回忆录:懒寻旧梦录),师:这则材料能否进一步印证什么?,(学生议论、思考),生:这则材料能印证图2所反映的历史场景。,师:那么图文互证,说明民国初年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生:并不是一呼百应,人人参与的。,19,2.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史料教学?,原则,基于课程标准,凸显学科育人,完善学习方式,紧扣内容主旨,达成教学目标,20,1815年3月1日,法国前皇帝拿破仑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出,并在法国南部海岸登陆。他纠集人马进攻当时波旁王朝统治的巴黎。随着拿破仑由南向北的挺进,一家报纸加在他身上称号也在逐渐变化:,这家报纸对拿破仑称号的逐渐变化说明了什么?,例七,初步懂得新闻的证据价值,第一个消息:“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第二个消息:“吃人魔王向格腊斯逼进。”第三个消息:“篡权者进入格尔勒诺布尔。”第四个消息:“拿破仑占领里昂。”第五个消息:“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第六个消息:“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21,师:这家报纸对拿破仑称号的逐渐变化说明了什么?(稍顿,学生小声嘀咕)说明了拿破仑军队正节节胜利,并进占巴黎,使这份昔日代表波旁王朝利益的报纸也不得不改变立场。那么,从史学方法的角度看,你认为报纸新闻对认识历史的证据价值如何?,(学生几不能答),师:看来,新闻可以为日后的历史研究提供资料,但不能简单地把新闻的内容就视作可确信的历史。因为新闻报道的撰写者处于自身和报纸的立场、地位和需要,会写出不合实际的内容。当然,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看,当时的新闻报道也可作为作者所处时代和作者本人思想实践的反映。,22,例八,以新闻证史的基本方法解释历史,23,3人民日报将毛主席语录置于最醒目位置有何深意?,1结合新中国外交历程,说说人民日报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消息置于头版重要位置的历史原因有哪些?,2在同一版面中有两条与美国,有关的消息,从内容看当时中美关系处于怎样的状态?简要解释你的回答。,24,例九,知道图像证史的基本路径并解释历史,5推测中国抗日民众看到这幅海报后的反应,结合史实说明理由。,观察右图所示的1942年苏联宣传海报,回答问题。1海报中,“手”喻指的国家是()A美、英、苏B美、英、中C美、苏、中D英、苏、中,2海报中“绞索”象征的历史事件当指()A诺曼底登陆B联合国家宣言签署C阿拉曼战役D波茨坦宣言发表,3海报所凸显的创作主题应是()A扩张肆虐自食其果B残害民众罪恶滔天C合力绞杀纳粹德国D纳粹军备不堪一击,4从1942年的“二战”历史看,希特勒(纳粹德国)真如海报所描绘的已“奄奄一息”了吗?为什么?,25,中国陆军司令何应钦接受日本侵华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递交投降书,26,有台湾学者说: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接受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呈递降书的这一历史性镜头,降将双手送出“那张纸”时,纸离桌面太近,太低,“那张纸”也没过桌面的中线,胜利者得伸长胳臂俯着上身接过来。看来,“降将”有机心,何应钦恐怕是有些慌张。单就那授受片刻而论,日本没输。,你同意台湾学者对这张照片的解读吗?简要解释你的回答。,27,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是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画家陈坚花费十六年心力的鸿篇巨制,是唯一反映二战日本投降题材的长六米的大型油画。,28,对照“中国陆军司令何应钦接受日本侵华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递交投降书”的照片,油画作者绘制相关历史场景的意图可能有哪些?,29,2.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史料教学?,原则,基于课程标准,凸显学科育人,完善学习方式,紧扣内容主旨,达成教学目标,丰富学生经历,30,师:1500年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虽然只有局部的“接触”和“交往”,但这种接触和交往是非常宝贵的,正是这种接触和交往促进了世界的进步。由于各地区文明各有特点,发展时间上也前后不一,所以不同文明间交往方式又各不相同。请大家归纳一下古代人们“局部接触和交往”的方式,并结合史实说说它们的区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生1:战争的方式。如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十字军东征、蒙古人的西征,生2:和平的方式。如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师:好,接下来我们以亚历山大东征为例,来探究一下古代战争这一残酷血腥的方式,是如何在客观上促进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呢?(教师提供地图及若干文献、实物资料,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信息),区域文明时代就没有“接触”与“交往”了吗?,例十,31,生3:(代表小组发言)从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看,它几乎包括当时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甚至还有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又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透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东西方文化都得到了交流与发展。这时的亚历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个地中海学者、艺人纷至沓来,各显才华。,师:亚历山大东征促使东西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亚历山大发动东征的主观目的,或者说动机是为了开疆拓土,战争也在客观上给东方的波斯、埃及、两河流域等地的人民带来了灾难,这是一个结果;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的另一个客观结果是,帝国内各地区人民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希腊化时代,从表面看是西方征服东方,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得以交融、相互生辉,从而促使自然科学得以飞跃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了伟大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32,师:我们说,古代文明的交流,暴力方式对人类而言,付出的代价太大。除了暴力的方式,还有一种和平友好的交往方式,在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大度开放中丰富了各自的文明内涵,如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这种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方式显得相对平和,更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那么,古代区域文明间的这种暴力冲撞,和平交流也好,最终会怎么样?,生4:促使不同文明的相互联系加剧,文明之间的整合程度提高,,师:好!难怪一个叫斯塔夫里阿诺斯的美国史学家在他的全球通史一书中这样写道:“尽管世界上诸民族或者为时间、事件所分隔,或者为高山、大海所分隔,但世界史必须将所有民族的历史集合为一体,将它们统一成一个协调匀称的整体,并将它们谱成一首壮丽的诗。”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正是从相对分散和封闭的区域文明走向互相联系和彼此整合更为紧密的全球文明。区域文明之间的碰撞与冲突、交流与融合日趋频繁,也就促使了全球化浪潮的发端。,33,2.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史料教学?,原则,基于课程标准,凸显学科育人,完善学习方式,紧扣内容主旨,达成教学目标,丰富学生经历,着力体认史料的证据(包括互证)价值,及其因史料解释的多样性而蕴含的学术民主,34,思考:如何厘清艺术作品证史的基本路径?,35,德文版歌词的译文:他们骑着最快的马,把风抛在身后/成千上万人,由一人带领/其他人都跟随着:成吉思汗/他们跨过高山和沙漠,他们把恐惧和惊骇带到每寸土地/即便是闪电雷鸣也无法阻止他们/拿起伏特加狂饮吧,因为我们是蒙古人,我们早已成为魔鬼的化身/当他举起酒杯,无论何时,你都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他是时代最大的情人和最强的男人/我们听说所有的女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对新手心理辅导师的服务策略研究及其实施效果分析报告
- 咖啡店选址与产品开发经营计划
- 产品设计到市场推广全面解析智能硬件的运作
- 高档小区的个性化幕墙装修设计与工作计划
- 宠物美容师AI基础题
- 财政监管岗位面试准备手册
- 充电桩与便利店协同发展
- 环境设计中绿植与水体的景观造型研究
-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岗位胜任力提升计划与实施方案
- 广汉禁毒迎检通知书
- 2025年船舶租赁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年注册兽医《兽医临床诊疗学》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专项训练(含答案)
- 2025宁夏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230人(1号)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汉中市级机关遴选公务员及选聘事业单位人员(54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广州市海珠区教育系统高校“优才计划”招聘68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周期学业能力评鉴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品牌情绪与增长白皮书
- 2025年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 平面构成-特异构成
- 眼镜技术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