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特征建模,4.1基准特征4.2基本体素特征4.3扫描特征4.4设计特征4.5常用特征编辑4.6实体特征操作综合实例,4.1基准特征,在UG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指定基准特征的情况。例如,在圆柱面上生成键槽时,需要指出平面作为键槽放置面,此时,需要建立基准平面。在建立特征的辅助轴线或参考方向时需要建立基准轴。在有的情况下还需要建立基准坐标系。本节将介绍基准平面、基准轴和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方法。4.1.1基准平面单击【插入】/【基准/点】/【基准平面】选项或单击“基准平面”图标,系统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如图4.1-1所示。利用该对话框可以建立基准平面。在“类型”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基准平面的创建方法。各种创建方法介绍如下。,下一页,返回,4.1基准特征,1自动判断自动判断方式创建平面包括三点和偏置方式。(1)三点方式:利用点构造器创建三个点或选取三个已存在点,可创建一个基准平面。(2)偏置方式:选择一个平面或基准面并且输入偏置值,系统会建立一个基准平面,该平面与参考平面的距离为所设置的偏置值,如图4.1-2所示。2成一角度选择一个平面或基准平面,再选择一个线性曲线或轴,则会建立一个“成一角度”基准平面。该平面与参考平面的夹角为所设置的角度值,如图4.1-3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基准特征,3按某一距离选择一个平面或基准平面并输入偏置值,则会建立一个基准平面。该平面与参考平面的距离为所设置的偏置值,如图4.1-4所示。4平分选择两个平行的平面或基准面,系统会在所选的平面之间创建基准平面。创建的基准平面与所选的两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如图4.1-5所示。5曲线和点通过选择一个点和一条曲线或者一个点来定义基准平面。若选择一个点和一条曲线,当点在曲线上时,该基准平面通过该点且垂直于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方向;当点不在曲线上时,则该基准平面通过该点和该条曲线。若选择两个点来定义基准平面,则该基准平面处于该两点的连线且通过第一个点。如图4.1-6所示为“曲线和点”方式创建基准平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基准特征,6两直线通过选择两条直线来创建基准平面,该平面通过这两条直线或者通过其中一条直线和与该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如图4.1-7所示。7通过对象通过选择一条直线、曲线或者一个平面来创建基准平面,该平面垂直于所选直线,或通过所选的曲线或平面,如图4.1-8所示。8点和方向通过选择一个参考点和一个参考矢量,建立通过该点而垂直于所选矢量的基准平面,如图4.1-9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基准特征,9在曲线上通过选择一条参考曲线创建基准平面,该基准平面垂直于该曲线某点处的切线矢量或法向矢量。通过位置方式选择来确定该基准平面的位置,如图4.1-10所示。10YC-ZC平面YC-ZC平面方式是将YC-ZC平面偏置某一距离来创建基准平面,如图4.1-11所示。XC-ZC平面、YC-XC平面方式与YC-ZC平面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如果要对某一个基准平面进行编辑,可在要编辑的基准平面上双击鼠标左键,此时会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并进入编辑状态。用户只需修改该对话框中的参数,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编辑操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基准特征,4.1.2基准轴基准轴可用于旋转中心、镜像中心,也可用于指定拉伸体和基准平面的方向。创建基准轴的方法与创建基准平面的方法大致相同。单击【插入】/【基准/点】/【基准轴】选项或单击图标,可弹出如图4.1-12所示的“基准轴”对话框。“类型”下拉列表中各主要选项的含义如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基准特征,1自动判断系统根据所选对象选择可用的约束,自动判断生成基准轴。选择一条已存在的直线,单击【确定】,则创建的基准轴与该直线重合;选择或构造一个点,再选择一条直线单击【确定】,则创建的基准轴通过该点且平行于该直线;选择或构造两个点,则所创建的基准轴通过这两个点。2交点通过选择两个平面来创建基准轴,所创建的基准轴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重合,如图4.1-13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基准特征,3曲线/面轴通过选择一条直线或面的边来创建基准轴,所创建的基准轴与该直线或面的边重合,如图4.1-14所示。4曲线上矢量通过选择一条曲线为参照,同时,选择曲线上的起点来定义基准轴,该起点的位置可以通过圆弧长度来改变,所创建的基准轴与所选曲线重合,如图4.1-15所示。5XC轴创建的基准轴与XC轴重合,如图4.1-16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基准特征,6YC轴创建的基准轴与YC轴重合。7ZC轴创建的基准轴与ZC轴重合。8点和方向通过选择一个参考点和一个参考矢量,建立通过该点且平行或垂直于所选矢量的基准轴,如图4.1-17所示。9两个点通过选择两个点方式来定义基准轴,选择时可以利用“点构造器”对话框来帮助进行选择。指定的第一点为基准轴的定点,第一点到第二点的方向为基准轴的方向,如图4.1-18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基准特征,4.1.3基准坐标系基准坐标系就是在视图中创建一个类似于原点坐标系的新坐标系,该坐标系同样有矢量方向等性质。单击【插入】/【基准/点】/【基准CSYS】选项或单击“基准CSYS”图标,弹出如图4.1-19所示的“基准CSYS”对话框。“类型”下拉列表中各主要选项的含义如下。1动态利用拖动球形手柄来旋转坐标系,拖动方形手柄来移动坐标系。也可以通过直接输入X、Y、Z方向上要移动的距离来移动坐标系,如图4.1-20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基准特征,2自动判断根据用户选择的对象和输入的分量参数自动判断一种方法来创建一个坐标系。例如,选择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再选择它们的交点、边创建如图4.1-21所示的坐标系。3原点,X点,Y点通过用户依次指定的3个点来创建一个坐标系。用户指定的第1个点为原点,第1个点与第2个点的矢量为坐标系的X轴,第1个点与第3个点的矢量为坐标系的Y轴,而坐标系的Z轴由右手定则来确定。4三平面通过指定三个平面来创建坐标系。第1个平面的法线矢量作为坐标系的X轴,第2个平面的法线矢量作为坐标系的Y轴,而坐标系的Z轴由右手定则来确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基准特征,5X轴,Y轴,原点通过定义或选择两个矢量,然后指定一点作为原点来创建坐标系。指定的第1条直线作为X轴方向,第2条直线为Y轴方向,通过原点与第1条直线平行的矢量作为X轴,通过原点与该矢量垂直的矢量作为Y轴,而坐标系的Z轴由右手定则确定。6Z轴,X轴,原点创建方法同上。7Z轴,Y轴,原点创建方法同上。,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基准特征,8绝对CSYS创建一个与绝对坐标系重合的基准坐标系。9当前视图的CSYS使用当前视图创建坐标系。坐标系的原点为该视图的中心,视图水平向右方向为X轴,竖直向上方向为Y轴,垂直于屏幕向外的方向为Z轴。10偏置CSYS用户先选择一个坐标系作为参考坐标系,然后输入相对于该坐标系的偏置距离以及旋转的角度来创建一个新的坐标系,如图4.1-22所示。,上一页,返回,4.2基本体素特征,直接生成实体的方法一般称为基本体素特征,可用于创建简单形状的对象。基本体素特征包括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特征。由于这些特征与其他特征不存在相关性,因此在创建模型时,一般会将基本体素特征作为第一个创建的对象。4.2.1长方体单击【插入】/【设计特征】/【长方体】选项或单击“长方体”图标,系统会弹出“长方体”对话框。其“类型”下拉列表如图4.2-1所示。各选项的含义如下。,下一页,返回,4.2基本体素特征,(1)原点和边长。在文本框中输入长方体长、宽、高,然后,指定一点作为长方体前面左下角的顶点。(2)二点和高度。指定Z轴方向上的高度和底面两个对角点的方式创建长方体。(3)两个对角点。指定长方体的两个对角点位置的方式创建长方体。4.2.2圆柱单击【插入】/【设计特征】/【圆柱】选项或单击“圆柱”图标,弹出“圆柱”对话框。其“类型”下拉列表如图4.2-2所示。各选项的含义如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基本体素特征,(1)轴、直径和高度。先指定圆柱体的矢量方向和底面的中点位置,然后设置其直径和高度即可。效果如图4.2-3所示。(2)圆弧和高度。先指定圆柱的高度,再按所选择的圆弧创建圆柱。效果如图4.2-4所示。在该对话框中,首先选择一个圆弧,然后在“尺寸”栏中输入高度,选择相应的布尔运算单击【确定】即可完成圆柱的创建。4.2.3圆锥单击【插入】/【设计特征】/【圆锥】选项或单击“圆锥”图标,弹出如图4.2-5所示的“圆锥”对话框。下面分别介绍对话框中的5种圆锥生成方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基本体素特征,(1)直径和高度。指定底部直径、顶部直径和高度来生成圆锥,如图4.2-6所示。利用“矢量构造器”或“自动判断矢量”构造一个矢量,用于指定圆锥的轴线方向。利用“点构造器”或选择已存在点用于指定圆锥底面中心的位置,在尺寸栏中输入圆锥的底部直径、顶部直径和高度。(2)直径和半角。指定底部直径、顶部直径、半角及生成方向来创建圆锥,如图4.2-7所示。(3)底部直径、高度和半角。指定底部直径、高度和半角来创建圆锥,如图4.2-8所示。(4)顶部直径、高度和半角。指定顶部直径、高度、半角及生成方向来创建圆锥,如图4.2-9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基本体素特征,(5)两个共轴的圆弧。指定两同轴圆弧来创建圆锥。所选择的两个圆弧分别作为底部圆弧和顶部圆弧,如果两个圆弧不同轴时,系统会以投影的方式将顶端圆弧投影到基准圆弧轴上。圆弧可以不封闭,如图4.2-10所示。4.2.4球单击【插入】/【设计特征】/【球】选项或单击“球”图标,系统会弹出如图4.2-11所示的“球”对话框。下面介绍该对话框中两种生成球体的方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基本体素特征,(1)中心点和直径。指定直径和球心来创建球。单击该按钮,指定或选择一个点作为球的中心,在“直径”文本框中输入球的直径,最后在弹出的“布尔操作”对话框中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即可完成球的创建操作。(2)圆弧。指定圆弧来创建球。所指定的圆弧不一定封闭。单击该按钮,会弹出对象选择对话框,选择一圆弧,则以该圆弧的半径和中心点分别作为创建球体的半径和球心。在“布尔”对话框中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即可完成球的创建操作,如图4.2-12所示。,上一页,返回,4.3扫描特征,扫描特征是指将截面几何体沿导向线或一定的方向进行扫描生成特征的方法,包括拉伸、旋转和沿着导向线扫描等方法。4.3.1拉伸单击【插入】/【设计特征】/【拉伸】选项或单击图标,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如图4.3-1所示。首先在绘图区选择要拉伸的曲线,此时输入数值,系统自动生成拉伸预览。1“拉伸”对话框中各主要选项含义(1)自动判断的矢量:用来确定拉伸方向。,下一页,返回,4.3扫描特征,(2)布尔:选择拉伸操作的运算方法。包括创建、求和、求差和求交运算。(3)限制:包括是否对称拉伸、起始和结束值的定义。在“起始”或者“结束”下拉列表框中,可以定义起始或结束拉伸方式为“值”、“对称值”、“直至下一个”“直至选定对象”、“直至被延伸”以及“贯通”,当选择起始或者结束类型为数值型时,需要输入起始或者结束的值,单位为毫米。(4)偏置:包括起始和结束偏置值的设置,以及偏置方式设置。其中偏置方式包括双边、单边和对称的。(5)拔模角:用于设置类型与角度,其中“类型”下拉列表框包括“从起始限制”、“从截面”、“从截面不对称角”、“从截面对称角”和“从截面匹配的终止处”5个选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扫描特征,(6)预览:UGNX6提供了对拉伸成型前的预览功能,对于拉伸对象的选择,可以直接在图形界面中选择,系统会根据所选对象自动确定拉伸对象。2用于拉伸的对象(1)实体面:选取实体的面作为拉伸对象。(2)实体边缘:选取实体的边作为拉伸对象。(3)曲线:选取曲线或草图的部分线串作为拉伸对象。(4)成链曲线:选取相互连接的多段曲线的其中一条,就可以选择整条曲线作为拉伸对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扫描特征,(5)片体:选取片体作为拉伸对象。【例4.3-1】拉伸如图4.3-2所示的实体。操作如下。(1)创建如图4.3-3所示草图。(2)单击【插入】/【设计特征】/【拉伸】选项或单击图标,弹出“拉伸”对话框。(3)选择草图曲线,输入“起始距离”和“结束距离”,单击【确定】。4.3.2回转单击【插入】/【设计特征】/【回转】命令或单击“特征”工具栏中的按钮,系统弹出“回转”对话框,如图4.3-4所示。回转操作一般步骤如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扫描特征,(1)选择要回转的曲线、边、面或片体。(2)在“开始”数值框设置对象进行回转时的起始角度。(3)在“结束”数值框设置对象进行回转的结束角度。(4)指定某一曲线或在“自动判断的矢量”中选择某一矢量作为回转轴,单击【确定】即可。【例4.3-2】创建如图4.3-5所示轴。具体操作如下。(1)创建如图4.3-6所示草图。(2)单击【插入】/【设计特征】/【回转】命令,弹出的“回转”对话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扫描特征,(3)选择草图曲线,在指定矢量下拉列表中选择X,然后选择原点,在限制对话框中输入开始角度和结束角度。(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旋转操作,旋转效果如图4.35所示。4.3.3扫掠扫掠特征是指将剖面线沿引导线扫掠所得到的实体。剖面线和引导线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曲线,扫掠的方向是引导线的切线方向,扫掠的距离是引导线的长度。单击【插入】/【扫掠】/【沿导引线扫掠】选项或单击图标,系统弹出“沿导引线扫掠”对话框,如图4.3-7所示。扫掠操作一般步骤如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扫描特征,(1)在系统弹出“沿导引线扫掠”对话框后,选择线串作为剖面线串。(2)再选择线串作为导引线串。(3)在偏置对话框中设置扫掠的第一偏置和第二偏置值,选择一种布尔操作,即完成扫掠。【例4.3-3】用“沿导引线扫掠”创建如图4.3-8水杯模型把手。具体操作如下。(1)创建如图4.3-9所示水杯把手曲线及剖面椭圆曲线。(2)单击【插入】/【扫掠】/【沿引导线扫掠】选项或单击,弹出“沿导引线扫掠”对话框。(3)在“截面”选项组中单击“曲线”图标,选择椭圆作为截面曲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扫描特征,(4)在“引导线”选项组中单击“曲线”图标,选择图中的样条曲线作为引导线串。(5)分别设置第一偏置和第二偏置值为0。(6)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扫掠操作,效果如图4.3-8所示。4.3.4管道管道是指将圆形剖面沿一条导线扫掠得到的实体。在创建管道时需要输入管道的外直径和内直径,如果内径为0,则为实心管道。单击【插入】/【扫掠】/【管道】选项或单击“管道”图标,弹出如图4.310所示的“管道”对话框。各主要选项的含义如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扫描特征,(1)外径:用于设置剖面曲线的外圆直径,外径不可以为0。(2)内径:用于设置剖面曲线的内直径。(3)多段:在剖面沿引导线串生成管道时,将创建多个剖面,如图4.3-11所示。(4)单段:在剖面沿引导线串生成管道时,只有两个剖面,如图4.3-12所示。,上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设计特征是在已存在的实体模型上添加或移除一部分结构,从而得到具有一定规则形状的特征。因为设计特征与实体模型具有相关性,所以不能够独立存在。在UGNX6中设计特征主要包括孔、圆台、腔体、凸垫、键槽,沟槽以及三角加强筋等。在创建各设计特征时,都需要对其进行定位。4.4.1孔UGNX6中孔特征包括常规孔、钻形孔、螺钉间隙孔、螺纹孔和孔系列埋头孔5种类型。单击【插入】/【设计特征】/【孔】选项或单击“孔”按钮,弹出如图4.4-1所示的“孔”对话框,下面以常规孔中的简单孔为例,介绍孔的创建一般步骤。,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1)在“孔”对话框的“类型”选项组中选择“常规孔”,“成形”选项中选择“简单孔”。(2)在“尺寸”对话框中输入孔的尺寸。(3)选择孔的放置面,弹出“创建草图”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进入草绘平面,并弹出如图4.4-2所示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输入孔中心的坐标,单击【确定】按钮。(4)单击图标,退出草图平面,可以预览孔特征。(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孔的创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4.4.2凸台单击【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项或单击“凸台”图标,弹出如图4.4-3所示的“凸台”对话框。1各主要选项含义(1)选择步骤:放置面是指从实体上开始创建凸台的平面或基准面。(2)直径:凸台在放置面上的直径。(3)高度:凸台沿轴线的高度。(4)锥角:若指定为0值,则为锥形凸台。正的角度值为向上收缩(即在放置面上的直径最大),负的角度为向上扩大(即在放置面上的直径最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5)反侧:若选择的放置面为基准平面,则可按此按钮改变凸台的凸起方向。2凸台创建的一般步骤(1)选择放置面。(2)设置凸台的形状参数,单击或【应用】按钮。(3)弹出“定位”对话框,定位凸台在放置面的位置。(4)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凸台特征如图4.4-4所示。4.4.3腔体单击【插入】/【设计特征】/【腔体】选项或单击“腔体”图标,系统弹出“腔体”对话框,如图4.4-5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1创建腔体的方式1)圆柱形在视图区选择完放置面后,会打开如图4.4-6所示的“圆柱形腔体”对话框,该对话框中各选项含义如下。(1)腔体直径:用于设置圆柱形腔的直径。(2)深度:用于设置圆柱形腔的深度。(3)底部面半径:用于设置圆柱形腔底面的圆弧半径。它必须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深度。(4)锥角:用于设置圆柱形腔的倾斜角度。它必须大于或等于0。,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2)矩形在视图区选择完放置面和水平参考对象后,会打开如图4.4-7所示的“矩形腔体”对话框。该对话框中各选项含义如下。(1)长度:用于设置矩形腔体沿水平参考方向的尺寸。(2)宽度:用于设置矩形腔体与水平参考垂直方向的尺寸。(3)深度:用于设置矩形腔体的深度。(4)拐角半径:用于设置矩形腔深度方向直边处的拐角半径,其值必须大于或等于0。(5)底部面半径:用于设置矩形腔底面周边的圆弧半径,其值必须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拐角半径。(6)锥角:用于设置矩形腔的倾斜角度,其值必须大于或等于0。,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3)常规在图4.5-5所示的对话框中单击【常规】按钮,系统弹出“常规腔体”对话框,如图4.4-8所示。利用该对话框可以更加自由地创建腔体。常规腔体的放置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表面。该对话框中各主要选项的含义如下。(1)放置面:用于放置常规腔体顶面的实体表面。(2)放置面轮廓线:用于定义常规腔体在放置面上的顶面轮廓线。(3)底部面:用于定义通用型腔的底面,可以通过偏置或转换或在实体中选择底面来定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4)底面轮廓曲线:用于定义通用型腔的底面轮廓线,可以从模型中选择曲线或边来定义底面轮廓线,也可以通过转换放置面轮廓线进行定义。(5)目标体:用于使常规腔体产生在所选取的实体上。(6)放置面半径:用于指定常规腔体的顶面与侧面间的圆角半径。(7)底部面半径:用于指定常规腔体的底面与侧面间的圆角半径。(8)拐角半径:用于指定一般腔体侧边的拐角半径。(9)附着腔体:勾选“附着腔体”复选框,若目标体是片体,则创建的常规腔体为片体,并与目标体缝合为一体;若目标体为实体,则创建的常规腔体为实体,并从实体中删除常规腔体。去除勾选,则创建的一般腔体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2创建圆柱形(矩形)腔体的一般步骤(1)选择放置面。(2)设置腔体的形状参数。(3)定位腔体的位置。(4)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圆柱形(矩形)腔体。3创建常规腔体的一般步骤(1)选择放置面。(2)选择放置面轮廓,必须是封闭的曲线。(3)选择底面。(4)选择底面轮廓曲线,也必须是封闭曲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5)如果需要把腔体产生在所选取的实体上,选择目标体(可选)。(6)指定放置面轮廓线投影矢量(可选)。(7)指定底面轮廓曲线投影矢量(可选)。(8)单击【确定】或【应用】按钮,创建腔体。4.4.4凸垫单击【插入】/【设计特征】/【垫块】选项或单击“垫块”图标,系统弹出“垫块”对话框,如图4.4-9所示。生成凸垫的方法有以下2种方式。1矩形凸垫(1)在图4.4-9所示的对话框中,单击【矩形】按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2)系统弹出“矩形垫块”对话框,选择垫块的放置面。(3)选择好放置面后,系统弹出“水平参考”对话框,利用该对话框选择矩形垫块的水平参考对象,以确定矩形垫块的长度方向。(4)选择好水平参考后,弹出如图4.4-10所示的“矩形垫块”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矩形凸垫的参数。(5)设置好参数后,系统弹出“定位”对话框,为创建的凸垫定位并生成凸垫,如图4.4-11所示。2常规“常规”垫块形式能更加自由地创建凸垫。其创建方法和腔体基本一致,所以操作方法可以参考前面的“常规腔体”的操作方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4.4.5键槽单击【插入】/【设计特征】/【键槽】选项或单击“键槽”图标,系统弹出“键槽”对话框,如图4.4-12所示。1创建键槽的一般步骤(1)在图4.4-12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一种键槽类型。(2)利用系统弹出的对话框选择放置面。(3)选择好放置面后,系统弹出“水平参考”对话框,利用该对话框选择键槽的水平参考对象,以确定键槽的长度方向。(4)选择好水平参考后,根据所选键槽类型的不同系统会弹出不同的键槽参数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键槽的参数。(5)设置好键槽参数后,系统会弹出“定位”对话框,为创建的键槽定位并生成键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2键槽类型(1)矩形键槽:“矩形键槽”对话框如图4.4-13所示。(2)球形键槽:“球形键槽”对话框如图4.4-14所示。(3)U形键槽:“U形键槽”对话框如图4.4-15所示。(4)T形键槽:“T形键槽”对话框如图4.4-16所示。(5)燕尾形键槽:“燕尾形键槽”对话框如图4.4-17所示。4.4.6沟槽单击【插入】/【设计特征】/【沟槽】选项或单击“沟槽”按钮,系统弹出“槽”对话框,如图4.4-18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1创建沟槽的一般步骤(1)在如图4-68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一种沟槽类型。(2)利用系统弹出的对话框选择放置面,放置面只能是圆柱面或圆锥面。(3)选择好放置面后,根据所选沟槽类型的不同,系统会弹出不同的沟槽参数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沟槽的参数。(4)设置好沟槽参数后,系统会弹出“定位”对话框,为创建的沟槽定位并生成沟槽。2沟槽的类型(1)矩形沟槽:“矩形槽”对话框如图4.4-19所示。(2)球形端沟槽:“球形端槽”对话框如图4.4-20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3)U形沟槽:“U形槽”对话框如图4.4-21所示。4.4.7球形拐角球形拐角功能用于通过选择3个面创建一个球形角相切曲面。单击【插入】/【设计特征】/【球形拐角】选项或单击“特征”工具栏中的“球形拐角”按钮,系统弹出“球形拐角”对话框,如图4.4-22所示。1参数含义(1)壁1面:用于设置球形拐角的第一个相切曲面。(2)壁2面:用于设置球形拐角的第二个相切曲面。(3)壁3面:用于设置球形拐角的第三个相切曲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4设计特征,(4)半径:用于设置球形拐角的半径。(5)使用法向反向:单击该按钮,则使球形拐角曲面的法向反向。2创建球形拐角的一般步骤(1)选择第一壁面。(2)选择第二壁面。(3)选择第三壁面。(4)设置球形拐角半径。(5)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球形拐角。,上一页,返回,4.5常用特征编辑,在创建实体特征后,有时候需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达到设计要求。UG的特征编辑功能为特征的改变和修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常见的特征编辑操作有编辑特征参数、特征定位、移动特征、特征重排序以及抑制和释放特征等。4.5.1参数编辑编辑特征参数操作可以重新对所创建的特征参数进行修改。单击【编辑】/【特征】/【编辑参数】选项或单击“编辑特征参数”图标,系统弹出“编辑参数”对话框,如图4.5-1所示。1启用编辑特征方式(1)在绘图工作区中直接双击要编辑参数的特征。,下一页,返回,4.5常用特征编辑,(2)在“编辑参数”对话框的特征列表框中选择要编辑参数的特征名称。(3)在“部件导航器”选择特征,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编辑参数】选项。2编辑特征参数1)编辑一般实体特征参数一般实体特征参数是指基本特征、成型特征与用户自定义特征等,它们的“编辑特征参数”对话框类似,如图4.5-2所示。对于某些特征,其“编辑特征参数”对话框可能只有其中一个或两个选项。(1)特征对话框:由于编辑特征的存在参数。单击该按钮,打开所选特征创建时的参数对话框,修改需要改变的参数值即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5常用特征编辑,(2)重新附着:用于重新指定所选特征附着平面。可以把建立在一个平面上的特征重新附着到新的特征上去。已经具有定位尺寸的特征,需要重新指定新平面上的参考方向和参考边。(3)更改类型:用于改变所选特征的类型。单击该按钮,打开所选特征创建时的类型对话框,选择需要类型,则所选特征的类型改变为新的类型。此选项只有在所选特征为孔或槽等成型特征时才出现。2)编辑扫描特征参数这里所讲的扫描特征参数包括拉伸特征、旋转特征和沿导引线扫掠特征。这些特征既可通过修改与扫描特征关联的曲线、草图、面和边来编辑,也可以通过修改这些特征的特征参数来编辑。编辑这些特征时,大部分“编辑参数”对话框类似,如图4.5-3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5常用特征编辑,3)编辑阵列特征参数当所选特征为阵列特征时,其编辑参数对话框如图4.5-4所示。用于编辑阵列特征中目标特征的相关参数。4)编辑其他特征参数这种特征参数中的特征包括挖空、拔模、螺纹、比例缩放、修补和缝合等特征。其“编辑参数”对话框就是创建对应特征时的对话框,只是有些选项和图标是灰显的。其编辑方法与创建时的方法相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5常用特征编辑,4.5.2定位编辑单击【编辑】/【特征】/【编辑定位】选项或单击“编辑定位”图标,打开“编辑位置”对话框,选择要编辑定位的特征,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如图4.5-5所示的“编辑位置”对话框。同时所选特征的定位尺寸在绘图工作区中以高亮度显示。用户可以利用定位尺寸对话框来重新定位所选的特征位置。4.5.3移动特征单击【编辑】/【特征】/【移动】选项或单击“编辑特征”工具栏中的按钮,系统会弹出选择特征对话框。用户可以在绘图工作区中或在对话框的特征列表框中,选择要移动位置的非关联特征。选择特征后,系统会弹出如图4.5-6所示的“移动特征”对话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5常用特征编辑,4.5.4特征重排序单击【编辑】/【特征】/【重排序】选项或单击“重排序”图标,系统会弹出如图4.5-7所示选择“特征重排序”对话框。编排特征顺序时,先在对话框上部的特征列表框中选择一个特征作为特征重新排序的基准特征,此时在下部重排特征列表框中,列出可按当前的排序方式调整顺序的特征,接着选择“在前面”或“在后面”设置排序方式,然后从“重定位特征”列表框中,选择一个要重新排序的特征即可,系统会将所选特征重新派到基准特征之前或之后。,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5常用特征编辑,4.5.5抑制和释放单击【编辑】/【特征】/【抑制】选项或单击“抑制”图标,系统会弹出如图4.5-8所示选择“抑制特征”对话框。所有特征会出现在上面的列表框中,双击要抑制的特征,它就会移动到下方的“选中的特征”列表框中,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单击【编辑】/【特征】/【取消抑制】选项或单击“抑制”图标,选择已经抑制的特征就可以释放相应的特征了。,上一页,返回,4.6实体特征操作综合实例,1设计结果创建如图4.6-1所示端盖模型。2设计思路(1)选择合适的草图平面,绘制草图;(2)创建回转实体;(3)创建拉伸实体;(4)运用布尔运算;(5)特征的阵列;(6)隐藏辅助图线及基准。,下一页,返回,4.6实体特征操作综合实例,3操作步骤1)绘制草图(1)新建模型文件。单击“新建”图标,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进行设置,选择“模型”模板文件,确定单位为【毫米】,输入“文件名”为“duangai.prt”。单击【确定】按钮,进入UG主界面“建模”模块。(2)单击【插入】/【草图】选项,进入UG的草图模式,选择XC-YC平面作为草图平面。绘制如图4.6-2所示的草图曲线。(3)单击,退出草图界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6实体特征操作综合实例,2)创建回转实体单击图标或单击【插入】/【设计特征】/【回转】选项,弹出如图4.6-3所示的“回转”对话框,选择如图4.6-2所示的草图曲线作为旋转截面曲线,在“自动判断的矢量”下拉菜单中选择YC轴作为回转轴,此时,系统提示“选择点以定位旋转矢量”,选择与YC轴重合的边的端点,单击【确定】按钮。生成如图4.6-4所示的回转体。3)绘制草图(1)单击【插入】/【草图】选项,进入UG的草图模式,选择XC-YC平面作为草图平面,绘制如图4.6-5所示的草图曲线。(2)单击,退出草图界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6实体特征操作综合实例,4)创建拉伸实体单击【插入】/【设计特征】/【拉伸】或单击图标,弹出如图4.6-6所示的“拉伸”对话框,选择如图4.6-5所示的草图曲线作为拉伸对象,按如图4.6-6所示输入参数。在“布尔”下拉框中单击【求差】选项,结果如图4.6-7所示。5)复制特征单击【插入】/【关联复制】/【实例特征】选项,弹出如图4.6-8所示的“实例”对话框,单击【圆形阵列】按钮,弹出如图4.6-9所示对话框,选择“拉伸(20)”,单击【确定】按钮,在如图4.6-10所示对话框中进行参数设置,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4.6-11所示对话框,单击【基准轴】,选择YC轴,创建阵列后效果如图4.6-12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6实体特征操作综合实例,6)绘制草图单击【插入】/【草图】选项,进入草图模式,选择ZC-XC平面作为草图平面,绘制如图4.6-13所示的草图曲线。7)拉伸孔特征单击【插入】/【设计特征】/【拉伸】或单击图标,选择步骤如图4.6-13所示草图曲线,创建拉伸实体,效果如图4.6-14所示。8)阵列孔特征单击【插入】/【关联复制】/【实例】选项,选择前一步骤创建的拉伸孔特征,操作方法同前,效果如图4.6-15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6实体特征操作综合实例,9)倒圆和倒角(1)单击“边倒圆”按钮或单击【插入】/【细节特征】/【边倒圆】选项,弹出“边倒圆”对话框,如图4.6-16所示。输入半径值分别为6和1,边倒圆效果如图4.6-17所示。(2)单击“倒斜角”按钮单击【插入】/【细节特征】/【倒斜角】选项,弹出如图4.6-18所示的“倒斜角”对话框,输入距离为2,倒斜角效果如图4.6-19所示。10)隐藏操作单击【编辑】/【显示和隐藏】/【隐藏】选项,弹出“类”选择对话框,选择需隐藏的草图线和基准,效果如图4.6-1所示。,上一页,返回,图4.1-1“基准平面”对话框,返回,图4.1-2“自动判断”方式创建基准平面,返回,图4.1-3“成一角度”方式创建基准平面,返回,图4.1-4“按某一距离”方式创建基准平面,返回,图4.1-5“平分”方式创建基准平面,返回,图4.1-6“曲线和点”方式创建基准平面,返回,图4.1-7“两直线”方式创建基准平面,返回,图4.1-8“通过对象”方式创建基准平面,返回,图4.1-9“点和方向”方式创建基准平面,返回,图4.1-10“在曲线上”方式创建基准平面,返回,图4.1-11“YC-ZC平面”方式创建基准平面,返回,图4.1-12“基准轴”对话框,返回,图4.1-13“交点”方式创建基准轴,返回,图4.1-14“曲线/面轴”方式创建基准轴,返回,图4.1-15“曲线上矢量”方式创建基准轴,返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电系毕业论文2015
- 2025年薪酬权益让渡合同范本
- 大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巧玩高跷》
- 2025重庆交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市场化选聘商业项目总监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茂县视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第三次)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嘉兴嘉善县中新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毕业论文系别怎么填
- 2025神铁二号线(天津)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儿童房毕业论文
- 与写作期末试题及答案
- 第二章 处方调剂课件
- GB/T 16288-2024塑料制品的标志
- 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DB41-T 1941-2020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政专项测验100题及答案
- TSG ZF003-2011《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GB/T 17988-2024食具消毒柜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 APQC跨行业流程分类框架(PCF)V7.4版-2024年8月21日版-雷泽佳编译
- 高中生物必修二试卷加详细答案
- JTT 203-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
- 珠宝首饰赔偿协议书
- 普通地质学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