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部分国家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使用现状及未来十年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PPT演示课件_第1页
欧洲部分国家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使用现状及未来十年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PPT演示课件_第2页
欧洲部分国家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使用现状及未来十年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PPT演示课件_第3页
欧洲部分国家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使用现状及未来十年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PPT演示课件_第4页
欧洲部分国家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使用现状及未来十年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洲部分国家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使用现状及未来十年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1,目录,1、欧洲部分国家地图2、欧洲几个主要的国家3、英国空调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2,目录,4、希腊空调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5、俄罗斯空调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6、空调各个部件图片,3,欧洲部分地图,4,欧洲几个主要的国家,英国希腊法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5,一、(1)英国空调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2006年,英国空调市场变化显著:炎热的天气和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2007-2008年间,凉爽的夏季使得空调市场发展受挫,特别是那些对气候条件依赖程度较高的产品。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BSRIA预计空调市场将在2009年初开始逐渐萎缩。,6,具体情况如下:,1)中央空调系统。2007年,许多制造商都表示中央空调和柜式空调市场销量增幅较大,目前大多数机组(占市场份额的79%)容量小于500kW。冷水机组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增长19%和33%;VRF机组将继续冲击低端冷水机组(小于350kW)的市场,且螺杆压缩机市场将继续受到多联涡旋压缩机(multiple-scrollcompressors)的威胁。活塞式压缩机的市场销量大幅下滑,预计将退出2009年市场。,7,2007年,空气处理机组(AHUS,airhandlingunits)总的市场行情不容乐观,销量跌幅为3%。尽管如此,2007年,带回热器的AHUS销量还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一些供应商表示,板式换热器将逐步为转轮式换热器所替代(特别是双转轮式热交换器),并以高效热回收为主要发展方向。,8,风机盘管销量在2007年出现反弹,达到2003年的水平,销售额比2006年增长15%,达到3090万英镑。目前末端产品市场主要是风机盘管与activechilledbeams之间的竞争。与后者相比,风机盘管在效率方面占据优势。,9,2)成套空调设备2007年,可移动式空调共销售87600台,销售额为2340万英镑,分别增加76%和17%。窗式和挂壁式空调跌幅较大,从2006年的5000台跌至2007年的2100台。窗式和挂壁式空调多年来已不在是市场主流产品,而Crafft,Mitsui和EHSInternational这3家企业成为这一市场领域的新成员。,10,2007年,分体式空调(风管&无风管)销售总额为5.34亿英镑,增幅为11%,但销售量却减少1%,为221284台;屋顶式空调销量为2200台,比2006年增长了16%,但销售额与2006年持平,均为1710万英镑。由于连锁超市(如Tesco,Sainsburys和Aldi)将配备大量机组,而屋顶式空调作为这些设备的典型配套设备,其销量将有所增长;闭环控制空调销售额为8510万英镑,相应的销售量为8190台,分别增长28%和43%。,11,(2)英国空调市场回顾,近年来,由于英国新建筑和翻修建筑的不断增多,空调市场日益壮大。1)屋顶空调系统:自2006年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屋顶空调系统开始逐渐进入传统冷水/空气处理机组市场领域。2)空气处理机组:与2005年相比,2006年空气处理机组市场容量增长13,市场价值增长14;2007年增长速度比较缓慢。3)风机盘管:近年来,风机盘管市场容量逐渐萎缩,从2003年78左右的市场份额减少到2006年的58左右。4)压缩机:2006年涡旋式压缩机拥有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场份额达到61;紧随其后的为螺杆式压缩机,占市场容量的31;离心式压缩机和活塞式压缩机旗鼓相当,约为2。,12,二、(1)希腊空调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2007年,希腊空调市场总销售量达351311台,2008年继续保持良好的供求态势。2008年14月,希腊国内空调总销量达到了58927台,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42.1个百分点。从2007年12月开始,希腊服务业、公用事业机构和企业员工举行24小时大罢工,抗议政府养老金改革计划,参加罢工的人数多达300万。截至2008年4月底,希腊已经发生了三次全国性大规模罢工。罢工导致希腊的公共交通几乎完全瘫痪,这对各个电连锁店的物流运作以及空调销售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专家认为,如果排除罢工所致的不利因素,希腊空调销量还会实现进一步增长。由此可见,希腊国内的空调市场还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13,2008年头四个月,由于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很多希腊消费者开始选择其他方式供暖,具有制冷和供暖双重功能的变频空调倍受消费者的欢迎。变频技术的成熟化发展使冷暖空调在节能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空调制造商也在各种媒体广告中向消费者强调“变频节能先进技术”的概念。除加大媒体广告的投放力度之外,厂商还加强了在希腊当地各个电器连锁店的营销力度,优惠打折、赠送礼品等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希腊北部和内陆地区多山脉,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属于大陆型气候。而南部地区以及各岛屿则属于地中海气候,全年气温变化不大,冬季气温在612摄氏度之间,夏季则在2831摄氏度之间,日照强烈。为了能够清凉一夏,很多希腊人在春季就开始购买空调,这是因为希腊的夏季很长,从每年的4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14,(2)希腊空调市场回顾,希腊国内的空调拥有率是40%,是欧洲国家中最高的。在首都雅典,这个比率甚至达到60%。希腊空调市场极具竞争性,销售价格是欧洲最低的。推动空调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住宅建设。单联分体空调2006年售出了36.3万台,基本上都是冬天运行的热泵产品。多联分体空调和VRF系统只售出了8000台。2/3的单联分体空调在超市里或高端电子商店里销售。所有的产品来自于进口,日本品牌占据了2/3的市场,不过中国也是重要的进口国。加起来一共有90家供应商。除了强调价格,使用者还关心室内机的低噪声运行。由于单联分体空调的价格较低,窗式空调的发展缓慢,而可移动空调(主要品牌为Carad和东芝)的销售量每年仅为500台。单体空调在希腊的市场较小,2006年售出了约1000台,未来几年还会下降。售出的产品中一半是风管分体空调。大部分产品处于14kW至18kW之间,而所有产品都是热泵型。2006年屋顶式空调售出了2300台。单体空调市场中,美国供应商起到主导地位。,15,三、俄罗斯空调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随着俄罗斯对该领域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由俄罗斯专业协会APIC与Euroexpo共同组织的俄罗斯国际供暖制热、空调制冷展应运而生。APIC由俄罗斯本国行业内企业于1997年自发组建,以促进本行业发展与合作为己任,其会员数量占俄罗斯市场60%的份额,这就使得该展成为俄罗斯唯一以供暖、制热、空调及制冷为主题的专业展会。2010年有来自奥地利、白俄罗斯、中国、韩国、日本、捷克、芬兰、法国、德国等23个国家的240家企业共同参与,展会面积15,8000余平米,几乎所有国际知名空调厂家都盛大出展,包括LG,Toshiba,Hitachi,Carrier,Gree,Chigo,Midea,Haier,Panasonic等,并且大部分参展商均在当届展会结束之时就已递交了下届展会申请表。对于其专业性,展商是这样评价的:“无论是展会主办方,还是参观观众,都十分专业,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展览会,非常值得参加。”,16,市场背景:,俄罗斯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一,自然资源丰富。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居世界前列,是世界经济大国。目前俄罗斯本身偏向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发展程度较低,其配套产品基本上依赖进口,绝大部分来源于亚欧国家。俄罗斯为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来自中国海关网信息,中俄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一季度,中国对俄出口52亿美元,同比增长39.3%,其中机电出口占重要比例。俄罗斯作为欧洲第四大空调市场,空调市场需求呈现旺盛势头,特别是莫斯科及俄南方地区。随着俄罗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除民用住宅外,包括饭店的建设和改造、高级住宅、办公大楼及一些西方大型超市和连锁店也大量兴建,因此与之相配套的空调设施需求量剧增。,17,俄罗斯空调市场近几年发展较快。2000、2001年和2002年空调的销售增长平均每年为2030,且价格下降,空调已不再是价格昂贵的高档消费品。空调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可以认为俄空调市场是世界空调市场最有发展前景的市场之一。为满足这种需求,商品的基本来源是依赖进口,只有6的空调是在俄境内组装。,18,一、俄空调市场进口的基本情况,根据俄国家海关委的统计,2001年全年俄从中国进口的空调的数量为815台,总价值250.5万美元。俄海关委2002年13季度进口重要商品的清单及国别贸易统计中均无该项商品的统计,这可反映出空调并未被俄海关列入大宗商品的清单,同时反映出在我对俄贸易中空调出口所占的比重很小。,19,根据俄国家海关委的统计,2001年全年共进口空调16538台,总价值7567.31万美元。进口对象国依次为:1、韩国2941台;2、日本1760台;3、马来西亚1507台;4、泰国1423台;5、意大利1397台;6、法国1052台;7、德国881台;8、以色列836台;9、中国815台。俄媒体称,中国空调的生产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年产量大约为4200万台,其中1700万台出口到世界各地。中国在空调消费方面不久前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空调消费市场,年销售1200万,美国年销售1180万台。与俄海关委的统计形成巨大差距的是,2001年俄市场空调销售近30万台,其中在俄组装的只占6,大约为11.8万台,海关进口统计仅为1.6538万台,其他20多万台进口空调从何而来?以上问题正好验证了俄媒体及有关专家几年来对俄家电产品的评论和说法,即俄家电市场上的商品,90来自灰色清关和走私途径。,20,二、空调市场的销售情况,目前俄市场上销售量最多的有两种空调,窗式空调和分体式空调。其中以分体式壁挂空调销售最旺。根据空调设备企业联合会的统计,壁挂式空调占分体式空调销售的85;因品牌不同,每台分体式空调的价格为500600美元。现在一部主机带几部室内辅机的分体式空调也开始销售。有关专家说,2001年分体式空调占总销售量的60以上,2001年俄全年销售空调29.78万台,其中20.6万台为壁挂式空调,其他销售为窗式空调;2002年的销售量大约为39万台,价值约为7亿美元左右。据俄空调设备企业联合会预测,2003年的空调销售将达到50万台或更多。俄房地产业近几年发展较快,莫斯科兴建了一批高楼大厦,包括饭店的建设和改造、高级住宅、办公大楼及一些西方大型超市和连锁店,因此,俄空调市场除一般民用空调外,对移动式空调和中央空调的需求也有所增长。俄杂志称,中央空调需要良好的设计方案,优质的安装和售后服务。业内专家立特文丘克说,前两年每年空调市场增长30,2002年大约增长30。2001年俄空调的销售量在欧洲占第四位,第一为西班牙,第二为意大利,第三为希腊。2002年俄有可能超过希腊占第三位。,21,俄国销售商们企盼炎热的初夏,如果连续有5天高温热浪,对空调的需求就会骤增,6、7月份销售最旺,进入8月人们购买的欲望降低,秋季即将到来。炎热的夏天以前也多次出现过,但大量销售空调只是近两年的事情,以前空调的价格太高,大多数家庭不能承受,现在俄市场上从250美元600美元不同价格的家用空调都可找到,空调已不再是上流社会的高档消费品。莫斯科公司的商业经理说:“我们注意到近两年夏季对空调的需求增加了50,而且空调的品种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商品,夏天旺季的销售量是冬季销售量的1015倍。”,22,工业用空调的销售与民用空调销售相比较差距还很大。业内专家立特文丘克说:“民用空调夏季3个月的销售量是冬季3个月销售的7倍,而工业空调则为1.5倍”。适用于综合性办公楼,大型商场及部分工业厂房等方面的工业空调也有市场。但是日本空调商社的总经理萨维罗夫认为,俄市场上对工业空调需求的增长缓慢,因俄公司在这一领域的销售经验还很少。虽然对工业空调有需求,但各经营空调的公司都不急于购买这种大型设备,原因是对其安装和使用的经验不足,一些需要工业空调的单位也认为没有必要为“空气”化费10万美元。工业空调价格虽高,但在整个空调市场上仍占有一席之地。俄空调设备企业联合会主席奥斯尼斯基说:根据销售收入显示,在俄出售空调总价值的50来自工业空调。,23,三、俄罗斯内生产情况,俄民用空调生产的基础较弱,原苏联时期只有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库一家空调生产厂家。苏联解体后,俄空调市场上的产品基本上依赖进口,绝大部分来源于亚洲国家。以前因经济问题、气候条件等原因,空调进口数量较少,被大众认为是高档消费品。由于近期全球气候变暖,莫斯科等地,特别是俄南方地区的夏天出现酷暑高温,市场需求增加,尤其俄南部地区销售增长最快。国外产品开始大量涌入,竞争日益激烈,价格下降。近几年来俄市场上也出现了俄品牌的空调,且产品价格较低,平均比国外同等产品的价格低5,但俄目前产品与外国产品争夺市场份额还有一定的困难,总体上俄空调生产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俄EVGO公司市场销售部的经理安托纽克认为:“我们产品的质量接近LG公司和东芝公司的产品,因为我们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制,还没有发生过因产品质量产生的问题。在与进口产品的竞争中,我们较为困难。例如,LG公司每年在广告费用上的开支大约为200400万美元,我们完全没有条件这样做”。实际上俄的生产厂家正在扩大自己的生产,Rolsen公司前两年在莫斯科郊区已投资办厂,进口散件,组装空调。,24,该公司代表沙波称,2003年公司计划生产3万台空调。2001年俄全年的空调销售量为30万台,Rolsen公司实际销售6000台,占市场份额的2。2002年该公司原计划销售2万台,实际销售1万多台。今年在俄空调市场上的竞争会比较激烈,预计价格会比去年下降1015,最大的卖主无疑是韩国的LG和“三星”公司,他们的主要做法是肯花钱做广告,而且营销手段非常灵活、花样繁多;日本三菱公司已决定2003年在俄进行第二次开拓;其它空调生产国也会加大开发力度.,25,俄罗斯展团:2010俄罗斯参展企业42家,参展产品包括供热设备及配件、采暖器、空调及相关设备配件、通风系统及各类耗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