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1,一、礼记,1、编定: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大戴礼记: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小戴礼记: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即今存礼记。东汉末年,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后来这个本子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2,2、内容,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3,3、三礼,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4,二、大学译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注释()大(da4,旧音tai4)学: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系统阐述修身治国之道。道:在此相当于“宗旨”。()明明德:使明德显明。明德:天生而具备的善性品德。()亲(qin1,朱子读作xin1)民:使民亲近。朱子把“亲”解释为“新”,使民众道德更新。()止於至善:以至善为立足点、行动原则和最终归宿。至善:符合大道、自然而然的善,无私无为的生生不息。,5,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注释()知止:知道如何立足,知道行动原则,知道最终归宿。有定:有坚定而且正确的心态和志向。()静:心的宁静,不浮躁妄动。()安:心安于所处之事、所处之位。()虑:通过思考而加以选取。()得:得道,达到至善的境界。()物:事物。本末:本来指树根和树枝,引申为先有根本而后有生长、花果。()终始:先知道最终方向,然后重视从开头做起。()知所先後:知道前后的顺序与步骤。,6,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注释()欲:想要。()治:本指“使水平”,此指“使国平”。()齐:使人在道德修养上向圣贤君子看齐。()修:在道德上修养。身:自身,自己。()正其心:使自己的心态端正。()诚其意: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致其知:使自己在知识与智慧上得到提高。()格物:对天地万物及天地万物之道能够感知,目的是为了与心相通,认识自己的本性。,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注释()物格:通过对天地万物的感知,而使自己的内在本性得以显现,也就是恢复自己的“良知”。,8,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注释()庶人:没有官爵的人,平民百姓。()壹是:都是这样。()本乱:根本事情混乱,根本问题是指修身。末治:达到很好的治理结果,末是指治政。()否:不可能。()所厚者薄:对应该重视的重视了却最后被轻视。()未之有:即“未有之”,没有这样的事情。,9,此谓知本(1),此谓知之至也(2)。注释:(1)知本:知道根本问题在哪里。(2)知之至:格物致知的最重要问题。,1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11,注释()诚其意:使心意真诚。()毋:不要。()恶恶臭(wu4e4xiu4):厌恶不好闻的气味。()好好(hao4hao3)色:喜欢美丽的色彩。()自谦(qie4):自我快乐与满足。谦,通“慊(qie4)”。()必:一定。慎其独: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守住本心本性。()小人:此指道德修养不够的人。闲居:平时无事的时候。为不善:做不善的事情。()厌然:隐藏起来的样子。()揜:即“掩”,掩盖。著其善:使自己善的一面故意显示给人看。()如见其肺肝然:就像看到了他的肺肝一样。()何益:有什么好处。()形于外:显露在外表上。()曾子:姓曾,名参,孔子弟子。()其严乎:多么严厉的监督啊。()心广体胖:心胸宽广可以使身体舒适安闲。,12,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注释:()盘铭:镌刻在盘子上的自我警戒性的文字。()苟:果然能够。日新:每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康诰:指尚书周书康诰。()作新民:振作精神,带动民众共同致力于道德修养。()诗:指大雅文王之什文王。()周虽旧邦:作为诸侯国之一的周国,虽然是时间悠久的邦国。()其命惟新:周朝建立之后,顺天之命而道德昌盛。()无所不用其极:任何事情都尽到最大努力。,13,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指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天子的京都,包括京城及其郊区。()惟民所止:民众所居住之地。()诗:指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绵蛮。()缗蛮:小鸟的样子。缗,通“绵”。黄鸟:鸟名,即黄雀。()止于丘隅:停落在地势高而且草木茂盛的地方。()子:指孔子。()於(yu2)止:在选择停落之处时。,14,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注释:()诗:指大雅文王之什文王。()穆穆:端庄而深邃的样子。()於(wu1):赞美之辞。缉熙:始终光明正大的样子。敬止:对于立足点和最高境界都非常谨慎小心。()为:作为。人君:他人之君。止于仁:立足于仁,而且以仁为言行的依据。()与国人交:跟国中的人相交往。,15,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注释:()子:指孔子。以下引语见论语颜渊第十二听讼章。()听讼:审案。吾犹人:我像别人一样。()必:一定。使无讼:使人没有官司可打。()无情者:没有实情而虚辞矫饰的人。不得尽其辞:不能使人的虚伪荒诞言辞随意表达出来。()大畏民志:强调使民众之心志存有敬畏。,16,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注释:()忿懥(zhi4):愤怒。()好乐:喜好和乐趣。()心不在焉:心不在自己应在的位置上。,17,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18,注释:()之:至,接触到。其:自己。辟(pi4):同“譬”,由此而与自己联系起来考虑。()恶(wu4):厌恶。()哀矜(jin1):怜悯、同情。()敖惰(ao4duo4):傲慢、懒惰。()好(hao4):喜欢。恶(e4):邪恶不正。()恶(wu4):厌恶。()鲜(xian3):少见。()谚(yan4):民间说法,俗语。之:这样的话。()莫:没有人。恶(e4):不好。()硕:茂盛、高大。,19,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20,注释:()教:教化。()成教:形成教化。()弟:同“悌”。()康诰:指尚书周书康诰。()如保赤子:尚书原文“如”作“若”。像保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保护民众。()心诚:心里诚心诚意地。()虽:即使。中:符合。,21,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22,注释:()兴(xing1):兴起。()让:谦让。()贪戾(li4):贪婪、乖张。()机:关键。()一言:一句话。偾(fen4)事:败坏事情。()定国:使国家安定。()帅:率领。以仁:用仁道。()所令:所下达的政令。反其所好:背离自己所喜欢的。()有诸己:自己有仁善的行为。诸:“之于”的合音。()无诸己:自己没有不仁不善的行为。()非:非难,批评。()所藏乎身:自身所存之心。恕(shu4):宽容。()喻:使别人能够明白。()未之有:即“未有之”,没有这样的事。,23,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24,注释:(1)诗:指国风周南桃夭。(2)桃:指桃花。夭夭:美丽鲜艳的样子。(3)蓁蓁:茂盛的样子。(4)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出嫁。(5)宜:和睦快乐。(6)教:教化。(7)诗:指小雅南有嘉鱼之什蓼萧。(8)诗:指国风曹风鳲鸠。(9)其仪:一个人的仪容、仪态。忒:差错。(10)正是四国:使四方国家都能自我端正。(11)为:被。足法:足够被人效法。,25,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注释:()上:在上位的执政者。兴孝:使孝道得以振兴。()兴弟:使悌道得以振兴。()恤孤:关爱抚养孤独的人。年幼而失去父亲叫做孤儿。倍:通“背”,背弃。()是以:因此。絜矩:相当于“表率”、“示范”的意思。絜,指用来测量东西的尺度。矩:用来衡量方形是否符合标准的工具。,26,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注释:()所恶:令人厌恶的做法。于:从。上:在上位的人。()毋:不要。以:用来。使:使用,应用。下:在下位的人。()事:侍奉、对待。()先后:再去影响以后。()从前:追随以前的。()交:交互,传递。,27,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28,注释:()诗:指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南山有台。()乐:和蔼快乐。只:助词。()好:爱好。()恶:厌恶。()诗:指小雅节南山之什节南山。()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境电商物流绿色化策略研究
- (2025年标准)挂牌委托代办协议书
- 环境监测与保护方案编制作业指导
- 市场营销策略深化与执行作业指导
- 2026届黑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制造业技术服务保障措施创新
- 2025年云计算工程师中级面试预测题与解析
- 2025年校外培训机构学科教师招聘面试高中语文预测题
- 2026届北京市朝阳区陈经伦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应急措施
- 化学(基础模块)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19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股指期权风险管理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过去分词公开课--完整版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