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藏元明青花龙纹瓷器_第1页
故宫藏元明青花龙纹瓷器_第2页
故宫藏元明青花龙纹瓷器_第3页
故宫藏元明青花龙纹瓷器_第4页
故宫藏元明青花龙纹瓷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宫藏元明青花龙纹瓷器元代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高46.1cm,口径6.2cm,足径13.4cm。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颈细短。瓶身修长,有八棱。肩饰斜格锦纹,锦纹下一周大如意云头纹,内绘凤或麒麟穿牡丹图样,瓶身中部一周绘4条白龙,衬以青花海水和火焰纹,近足处饰一周如意云头纹,内绘牡丹花叶。佛经中说曼荼罗始转于东方,末至西北,总为八方,意即佛法遍及周围各地。元朝廷崇道信佛,此器八方,又以龙纹等为饰,寓意皇帝威加天下。此器是元代瓷器中的大型酒器,胎骨细腻洁白,釉质滋润透亮,青花色泽浓艳。元代的青花瓷器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一改唐宋以来瓷器花纹布局疏简的传统,工细的描绘加上繁复的层次,形成了花团锦簇的艺术风格。器肩与近足处硕大的青花云头纹借鉴了元代丝织品披肩的图案,龙纹的出现显著增多也是这一时期瓷器装饰艺术的特点。 撰稿人:徐巍 2009年12月 关键词:梅瓶 青花 麒麟 曼荼罗 龙纹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元,高28cm,口径22.3cm,足径18cm。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内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饰青花纹样,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5个纹样带。颈部绘缠枝栀子花纹,肩部绘卷草纹,上腹部绘双云龙纹,下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仰莲瓣纹。此器形制浑厚饱满,纹饰繁密而有气势,所绘龙纹头小,颈细,身体细长,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 撰稿人:王光尧 2009年12月 关键词:缠枝 青花 卷草纹 莲瓣纹 龙纹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元,高34cm,口径8.5cm,足横26.5cm,足纵8.2cm。 壶圆唇,短直颈,弧肩,肩两侧各置双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细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于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间。壶两面均刻龙纹、灵芝形云纹、火珠纹、如意云头纹和折枝花纹,花纹以外釉里红填地。此壶的造型别致,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工艺方面则体现出元代釉里红瓷器初创时期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风格。 撰稿人:王光尧 2009年12月 关键词:釉里红 折枝花 青白釉 灵芝 卵白釉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梅瓶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梅瓶,元,高41.6cm,口径6cm,足径14cm。梅瓶折沿,细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足底无釉,泛火石红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把纹样分成5层。肩部绘卷草纹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缠枝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腹部绘云龙纹。胫(jng音径)部绘卷草纹和仰莲瓣纹。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细腻,云龙纹描绘得形象鲜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元代青花的装饰借鉴了一些元代丝织品图案,大量使用的垂云纹和如意云头纹便是由披肩演变而成。 撰稿人:王光尧 2009年12月 关键词:缠枝 梅瓶 青花 卷草纹 莲瓣纹 火石红 磁州窑白地黑花龙凤纹罐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磁州窑白地黑花龙凤纹罐,元,高28cm,口径16.5cm,足径13cm。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外壁通体白地黑花装饰。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遮盖住含杂质较多的坯体,然后用毛笔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妆土上描绘纹饰,肩部绘缠枝菊纹,肩以下至足部描绘龙、凤纹。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撰稿人:吕成龙 2012年7月 关键词:磁州窑 白地黑花 斑花石 化妆土 明代洪武青花云龙纹盘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盘,明洪武,高3.2cm,口径14.4cm,足径8.8cm。盘撇口,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双弦纹内绘三朵“品”字形排列的云纹,里口边绘卷草纹,外壁绘云龙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器胎质精细,胎体厚重,釉面莹润,青花色泽浅淡,少有晕散,纹饰中分散着极其明显的深色小星点,这种小黑斑的特征与元代和明永乐时的青花器常见的块状黑斑有所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此盘内壁釉下模印云龙纹,延续了元代卵白釉瓷器的装饰风格。 撰稿人:黄卫文 2009年12月 关键词:青花 模印 卷草纹 龙纹 卵白釉 明代永乐青花云龙纹盘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盘,高3.1cm,口径19.4cm,足径11.7cm。盘撇口,弧壁,圈足。盘内壁与内底交接处暗划弦纹一周。内底暗划云纹三朵,呈“品”字形排列。内壁模印云龙纹。外壁以青花绘二云龙赶珠纹。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盘胎薄体轻,造型优美,青花发色艳丽,所绘龙纹笔触细腻,生动传神。盘内印、划花纹承袭了元代及明洪武瓷器的作法,反映了景德镇窑瓷器从元至明永乐朝一脉相承之关系。 撰稿人:吕成龙 2009年12月 关键词:青花 暗划 模印 划花 弦纹 景德镇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明永乐,高41.5cm,口径9.3cm,足径15.5cm。清宫旧藏。此器体大端正,圆口,直颈,口与颈大小相若,腹浑圆,肩与底相若,俗称“天球瓶”。通体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分为两层。外口饰忍冬纹,以枝叶作骨架,向左右延伸形成连续边饰,颈饰6云朵纹。整个腹部绘云龙纹,龙体较大,张口怒目,鬃发上冲,作回首状,四肢前伸,三爪矫健有力。龙身间隙处饰各种形状的云纹,衬托出巨龙行空之势。平底白釉无款。天球瓶是明初江西景德镇窑的创新之器。此器造型饱满,青花龙为三爪,怒目回首,鬃鬣飞扬,刻画细腻,颇有气势。使用进口青料描绘花纹,烧制过程中有自然形成的铁结晶斑,更显出龙的凶猛有力,栩栩如生。此器是永乐时期龙纹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之作。 撰稿人:徐巍 2010年9月 关键词:青花 忍冬纹 天球瓶 景德镇 明代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高45.3cm,口径7.8cm,足径14.5cm。壶圆口,口边微外侈,长颈自上而下渐阔,扁圆式腹,椭圆形浅圈足。通体青花为饰,壶口及颈部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各一周。腹部为青花留白海水龙纹,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遨游,白龙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青白相间的波涛上下翻滚,汹涌澎湃,又见点点黑斑,大有铺天盖地、水珠激溅、迎面而来之感。尤其是以青花点白龙双睛,愈显神采。宣德时期,有“诸料悉备,青花为贵”之说。此壶的装饰过程是先在瓷坯上以尖状工具勾划龙纹轮廓及龙之双目、冠发、厚唇、牙齿、爪趾、鳞等细部,然后在龙身周围用青花料满绘波涛汹涌的海水并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史载,宣德时青花多用郑和从西洋带回的“苏泥勃青”钴料,呈色深艳明亮,如蓝宝石一般,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有如水墨画的墨晕,加上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使画面产生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撰稿人:高晓然 2009年12月 关键词:苏泥勃青 龙纹 缠枝 壶 青花 卷草纹青花夔龙纹罐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夔龙纹罐,高19cm,口径15.8cm,足径13.8cm。罐直口,鼓腹,内圈足。内外施白釉,外饰青花纹样。颈与肩部饰如意头纹。腹部绘2只首尾相连的夔龙衔花纹。近底处绘一周仰莲瓣纹。底施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宣德青花图案以线条流畅、纹饰豪放生动著称。夔龙纹样用于青花瓷始于宣德朝,至成化时已成为瓷器上的典型图案,后世亦多延用。宣德时所用青料据明万历时王世懋窥天外乘和黄一正事物绀珠中所记为“苏麻离青”,这种青料含铁量高,含锰量低,在适度的窑炉气氛下烧成后能呈现宝石蓝般鲜艳的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在青花色彩上常自然形成不均匀的黑色结晶斑点,与艳丽的蓝色相互映衬,更增其艺术魅力。此罐之青花色泽即具有这一时代特征。 撰稿人:蔡毅 2009年12月 关键词:青花 宣德青花 王世懋 青花海水龙纹钵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海水龙纹钵,明宣德,高12cm,口径26.5cm,足径12cm。钵(音b)口微敛,弧腹,平底。通体青花装饰。外壁从上至下依次绘海水纹、云龙纹、莲瓣纹。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底素胎无釉。此器造型敦实,纹饰生动,青龙矫健,颇有气势,为宣德官窑瓷器之精品。钵形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陶器中就已经出现。但“钵”字是佛门盛贮器的音译,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多用之。明宣德时,皇家崇信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大批藏地僧侣纷纷入京朝贡。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瓷钵,敛圆口,弧形深壁,底有两种,一为细砂平底,一为无釉浅圈足环底。品种有白釉、洒蓝釉和青花器。洒蓝釉器的外壁饰有暗刻云龙纹。青花器的外壁绘有云龙、缠枝莲等。清代有仿制品。 撰稿人:徐巍 2009年12月 关键词:龙纹 磁山文化 景德镇 青花 藏传佛教 御窑厂 缠枝莲 青花云龙纹碗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27.8cm,足径11.2cm。清宫旧藏。碗敞口,方唇,浅腹,圈足。里白釉无纹饰。外青花装饰。口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祥云双龙,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如意云头纹。口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此器造型浅阔,纹饰描绘细腻。 撰稿人:徐巍 2010年9月 关键词:青花 莲瓣纹 明代正统青花麒麟翼龙纹盘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麒麟翼龙纹盘,明正统,高10.7cm,口径52.4cm,足径28.7cm。盘口微撇,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绘一麒麟驻足于松柏、山石与蕉叶间,麒麟所占空间很大,几乎占满盘里心。内壁绘四行龙穿行于云海之间。外壁绘缠枝莲纹。素底无釉。无款识。明正统时期的青花呈色及画法与明初已有所不同,不见明初那种普遍出现的铁结晶斑。麒麟,作为古代一种祥瑞动物广泛出现于明代各时期的瓷绘之中,它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象征着吉祥幸福。而纹饰中麒麟与龙纹组合在一件器物上,在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中却比较少见。 撰稿人:徐巍 2009年12月 关键词:缠枝 青花 宣德青花 麒麟 缠枝莲 明代成化青花九龙闹海纹碗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九龙闹海纹碗,明成化,高7.8cm,口径17.2cm,足径7cm。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外口绘钱纹一周,外腹部海水地上绘不同形态的龙9条。碗内底青花双圈内饰海水龙纹。圈足内施白釉,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 “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此器纹饰生动,腹部淡描海水,浓绘九龙,形态威猛生动,气势夺人。成化青花器以青色淡雅著称,此器青花深浅相衬,更烘托出神龙之矫健,为成化青花瓷中的罕见佳作。 撰稿人:郑宏 2009年12月 关键词:青花 龙纹 明代弘治青花荷塘游龙纹碗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高7cm,口径16cm,足径6cm。碗撇口,口下渐收,圈足。里口绘青花海水纹一周,碗心绘莲池游龙纹。外壁绘两条龙在莲池中穿行,随着龙的游动,莲花、水草亦呈翻舞状。足底青花双圈内双行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款。莲池纹在元代陶瓷器物上已经出现,明初永乐、宣德时将莲池纹与龙纹相结合,弘治时承继,并成为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纹饰题材之一。此碗釉白质润,纹饰线条纤细柔和,青花呈色蓝中微带灰色,是弘治青花中具代表性的器物。撰稿人:冯小琦 2009年12月 关键词:青花 龙纹 弘治青花 明代正德青花穿花龙纹碗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穿花龙纹碗,明正德,高10.3cm,口径23cm,足径9.3cm。碗撇口,深弧腹,圈足略高。内外青花装饰,里心与外壁均绘穿花龙图案,圈足外墙绘如意云头纹。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八思巴文四字双行款,译文为“正德年制”。此碗造型端庄,釉面莹亮,釉色白中闪青,青花呈色蓝中泛灰。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与此碗造型、纹饰完全相同的正德官窑青花碗,外底署青花楷书 “正德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撰稿人:陈润民 2009年12月 关键词:青花 八思巴 明代嘉靖青花云龙纹“寿”字盖罐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寿”字盖罐,明嘉靖,通高54.2cm,口径25.2cm,底径30cm。罐圆口,方唇,溜肩,肩下渐敛,平底。盖面隆起,盖顶置宝珠形纽。罐里光素无纹饰,外部青花装饰。肩绘缠枝莲纹。盖和腹部均绘双行龙、盘“寿”字及朵云纹等,腹下部还衬以海水江崖纹。近底处绘勾云纹。素底无釉。罐外口沿下横书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罐造型浑厚,构图繁密严谨,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据文献记载,此时期的青花瓷使用进口的“回青”料描绘,色调翠蓝浓艳,微泛紫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撰稿人:陈润民 2009年12月 关键词:回青 青花 缠枝莲 盖罐 龙纹 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明嘉靖,通高15.5cm,口径4.8cm,足径5.4cm。罐四方形,有盖。盖面饰如意云纹,罐颈饰回纹,肩部为蕉叶纹,腹部四面分别绘双云龙纹,足边为变形莲瓣纹。底青花双方栏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方形器物的制作工艺较圆形器物难度大,器物容易变形,而明嘉靖时期方形器物较多,如方瓶、方罐、方盘、方杯等,体现了嘉靖时期器物成型的技术水平。此四方盖罐为明嘉靖时期的代表作品。撰稿人:冯小琦 2009年12月 关键词:龙纹 盖罐 蕉叶纹 回纹 青花 莲瓣纹 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大盘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大盘,明嘉靖,高10.7cm,口径77cm,足径55cm。盘敞口,浅弧腹,圈足。内外均以青花描绘龙穿缠枝莲纹。素底无釉。外口沿下长方形青花双线框内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横排款。龙穿花、云鹤、八卦是明嘉靖官窑青花瓷器上的流行纹样。此器画工精细,龙纹形象生动,图案线条自然流畅,形体硕大,应是迎合当时嘉靖帝的喜爱而特意烧造的。 撰稿人:陈润民 2009年12月 关键词:青花 缠枝莲 明代隆庆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团龙纹提梁壶,通高30cm,口径10.5cm,足径15.3cm。壶短颈,圆肩,鼓腹,圈足,曲流,提梁柄。颈绘青花十字朵云,肩绘双云龙,主体纹饰是腹部的五组团龙纹,纹饰空隙处有灵芝草托暗八仙纹,足上绘莲瓣纹一周。宝珠钮盖,钮上绘缠枝花叶,盖面有双云龙及朵云纹。曲流及提梁柄上满绘缠枝花卉纹。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此壶体态硕大,胎厚重,造型淳厚饱满。底釉光洁明澈,使用回青料,发色蓝中泛紫,浓丽鲜艳。花纹虽密,但繁而不乱,层次清晰。此器代表了明中后期官窑青花的制作水平。其时青花图案除团龙纹外,还有团鹤、团螭、团凤、团花等,山石、鱼藻、花鸟等也常见。穆宗隆庆只有六年,青花瓷器的制品较少。这件提梁壶带有隆庆本朝款识,是目前国内仅存的珍品之一。 撰稿人:王健华 2009年12月 关键词:回青 缠枝 青花 暗八仙 缠枝花卉 莲瓣纹 壶 团花 提梁壶 回青料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蟋蟀罐,明隆庆,通高10.6cm,口径13.2cm,足径13.4cm。罐口微敛,腹壁略呈弧形,圈足。附盖,盖面隆起,中心镂空古钱纹。通体青花装饰,青花蓝中泛紫,色泽艳丽。盖面与外壁均绘双龙戏珠纹。近底处绘变形如意云头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隆庆年造”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罐为当时流行式样。形制规整,作工精细,画面纹饰疏密有致,年款笔画工整有力。明代隆庆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