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专题》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唐诗宋词专题》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唐诗宋词专题》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唐诗宋词专题》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唐诗宋词专题》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宋词专题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的英文名称:Issues of Tangs Poetry and songs Lyrics课程编号:总学时:54 学分:3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二年制(脱产)专升本科先修课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一、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唐诗宋词专题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学科必修课,对于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门课程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1)要使学生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发展轮廓,掌握本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2)要使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唐诗宋词作品;(3)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文艺理论,独立地分析、鉴赏和评述作家作品,把握其思想与艺术的基本特征;(4)要使学生熟读和记诵一定数量的唐诗宋词;(5)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素质,为毕业后承担中学语文诗词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唐诗与宋词两大部分。上编 唐诗部分:唐诗概说第一节 唐诗发展概况 唐诗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唐诗作品多、作家多;题材广泛;表现手法丰富多多采,风格多种多样;诗体完备。 唐诗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初唐时期(618712)、盛唐时期(713770)、中唐时期(771835)、晚唐时期(836907)。 第二节 唐诗兴盛的原因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为造就诗人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思想文化政策相对地有利于文化学术的繁荣。三、各种学术、艺术的繁荣对诗歌的繁荣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四、前代文学成就为唐代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讲 初唐诗歌第一节 初唐诗坛一、贞观诗风及上官体。二、王绩与“四杰”。三、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第二节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一、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得与失。二、陈子昂诗歌的昂扬情调。三、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第四节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一、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性的诗歌意境美。二、他们对盛唐诗兴象玲珑之美的影响。重点学习作品篇目: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陈子昂感遇诗、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讲 盛唐的诗人群体第一节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一、王维和孟浩然。二、以王、孟为中心的其他诗人。三、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诗境创造的意义。四、禅宗思想对诗歌感情格调的影响。第二节 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一、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诗人的创作。第三节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一、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的创作。重点学习作品篇目: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王维渭川田家、终南山、山居秋冥、使至塞上;王昌龄从军行、闺怨;高适燕歌行、别董大;岑参走马川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三讲 李白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一、李白的生平二、李白的思想与人格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一、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二、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三、李白歌行的价值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一、明快的语言所表达的无尽情思二、清新俊逸的爽朗风神三、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第四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一、主观色彩二、想象特色三、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第五节 李白的地位与影响一、李白的地位二、李白的影响重点学习作品篇目:渡荆门送别、古风二十四、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姆吟留别、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第四讲 杜甫第一节 社会动乱与诗人杜甫一、自天宝中期开始的社会衰败与安史之乱二、元结和箧中集作家三、杜甫坎坷的一生四、诗歌题材的大转变五、杜诗的诗史性质六、叙事技巧在杜甫手中达到高度成熟第二节 杜甫的律诗一、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二、以律诗写组诗三、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第三节 杜诗的艺术风格一、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二、杜诗风格的另一面:萧散自然三、杜诗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的关系第四节 杜诗的地位与影响一、集六朝、盛唐诗歌之大成二、对后代诗人的影响重点学习作品篇目:望岳、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五百字、春望、石壕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八首(第一首)。第五讲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登等诗人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一、韩孟诗派的形成二、“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三、崇尚雄奇怪异之美第二节 韩愈、孟郊、李贺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一、韩愈、孟郊、李贺、卢仝、刘叉等人诗中的怪奇之美二、诗歌的散文化倾向第三节 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一、刘、柳的政治遭遇与心理激愤二、刘诗的雄直劲健和民歌情调三、冷峭简淡的柳诗及其他重点学习作品篇目:韩愈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左迁蓝关示侄孙湘;孟郊寒地百姓吟、游子吟;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李凭箜篌引、梦天;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竹枝词、酬乐天席上见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渔翁、江雪。第六讲 李商隐第一节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一、李商隐的人生遭遇及其灵心善感的气质二、李商隐的思想三、诗歌内容晚唐时代生活与时代心理的写照第二节 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一、中唐后期以来的诗歌走向二、诗歌情调的幽美三、朦胧与亲切可感四、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及其成因第三节 凄艳浑融的风格一、凄艳浑融风格的分析二、李商隐诗与齐、梁诗歌的比较三、李商隐与阮籍的比较四、李商隐与李贺的比较五、李商隐与杜甫的比较重点学习作品篇目:安定城楼、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昨夜星辰昨夜风)、登乐游原、锦瑟、夜雨寄北。下编:宋词部分宋词概说第一节 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第二节 宋词的发展概况北宋前期词。北宋中叶词。北宋后期词。南宋前期词。南宋后期词。第一讲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一节 对五代词风的因革一、闲雅而有情思的晏殊词。二、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词。第二节 开拓词境的尝试。一、独辟蹊径的范仲淹词。二、贴近日常生活的张先词。三、向诗风靠拢的王安石词。第三节 柳永词的新变一、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二、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三、铺叙与白描。四、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重点学习作品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蝶恋花(槛菊愁烟);破阵子(燕子来时)。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采桑子(群芳过后);朝中措(平山栏槛)。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苏幕遮(碧云天)。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木兰花(龙头舴艋)。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定风波(自春来);鹤冲天(黄金榜上);忆帝京(薄衾小枕天气)。第二讲 苏轼的词第一节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一、儒、道、禅的融合。二、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三、黄州、惠州、儋州:逆境中的创作高峰。第二节 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一、诗词一体的词学观。二、对词境的开拓。三、以诗为词的手法。四、苏词风格的多样性。第三节 苏拭的意义与影响一、苏轼的意义。二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三、后世文人心目中的苏轼。重点学习作品篇目: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江城子(老夫聊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蔌蔌衣巾);定风波(莫听穿林);念奴娇(大江东去);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第三讲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第一节 黄庭坚和晁补之一、黄庭坚词雅俗并存与兼学苏柳。二、晁补之的词论及其吟咏情性的隐逸主题。第二节 晏几道一、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渗入。二、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风格。第三节 秦观一、伤心人的伤心词。二、情韵兼胜。三、采小令之法入慢词。四、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第四节 贺铸一、奇特的个性。二、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三、深婉密丽的语言风格与独特的地位。第五节 周邦彦一、漂零不偶的主题和低沉感伤的格调。二、词作艺术的规范化。重点学习作品篇目:黄庭坚:盐角儿(开时似雪)。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鹧鸪天(彩袖殷勤)。秦观:望海潮(梅英疏谈);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雾失楼台);满庭芳(山抹微云)。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鹧鸪天(重过阊门)。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兰陵王(柳阴直);六丑(正单衣试酒);苏幕遮(燎沉香);蝶恋花(月皎惊乌)。第四讲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第一节 李清照一、“别是一家”的词论与“别是一家”的词境。二、生不幸死亦不幸的朱淑真。第二节 朱敦儒一、青年的放浪形骸。二、中年的漂泊忧愤。三、晚年的逍遥自在。第三节 张元干等词人一、时代感和现实感的加强。二、英雄的苦闷。三、流落异乡的忧伤与怀旧情结。第四节 李纲、岳飞等词人一、李纲的咏史词和“南宋四名臣”词。二、岳飞词。重点学习作品篇目: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渔家傲(天接云涛);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好事近(摇首出红尘)。张元干:贺新郎(曳杖危楼去)(梦绕神州路)。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第五讲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第一节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一、英雄的才情将略与“归正人”的苦闷怨愤。二、“刚拙自信”的气质个性和“三仕三已”的人生经历。三、抒写人生行藏的创作主张和追求雄豪壮大的审美理想。第二节 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一、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二、苦闷忧患与对社会的理性批判。三、乡村中风景人物的剪影。第三节 辛词的艺术成就一、意象的转换。二、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三、多样的风格: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第四节 辛派词人一、辛派先驱张孝祥。二、辛派中坚陆游。三、与辛词相似的陈亮。四、效辛体而自成一家的刘过。重点学习作品篇目: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菩萨蛮(郁孤台下);摸鱼儿(更能消);祝英台近(宝钗分);清平乐(绕床饥鼠);丑奴儿近(千峰云起);青玉案(东风夜放);清平乐(茅檐低小);破阵子(醉里挑灯);西江月(明月别枝);鹧鸪天(陌上柔桑);沁园春(叠嶂西驰);鹧鸪天(壮岁旌旗);永遇乐(个古江山)。张孝祥:六州歌头(长难望断);念奴娇(洞庭青草)。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诉衷情(当年万里);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第六讲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第一节 姜夔一、耿介清高的江湖雅士。二、恋情的雅化和语言的刚化。三、别有寄托的咏物词。四、幽冷悲凉的词境与虚处传神的手法。五、因词制曲的自度曲和韵味隽永的小序。六、姜夔的羽翼史达祖和高观国。 第二节 吴文英一、非仕非隐的人生。二、亦梦亦幻的境界。三、突变性的章法结枸和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第三节 宋末其他词人一、词风清丽的周密。二、工于咏物的王沂孙。三、备写身世之感的张炎。四、别开生面的蒋捷。五、辛派后劲刘克庄、陈人杰、刘辰翁和文天祥。重点学习作品篇目: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暗香(旧时月色);扬州慢(淮左名都);点绛唇(燕雁无心)。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风入松(听凤听雨);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王楼春(年年跃马);清平乐(风高浪快)。文天祥:酹江月(水天空阔)。刘辰翁:柳梢青(铁马蒙毡);永遇乐(璧月初晴)。张炎:高阳台(接叶巢莺);解连环(楚江空晚)。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齐天乐(一襟余恨)。蒋捷:贺新郎(深阁帘垂绣)。三、教学形式与学时分配章 节主 要 内 容学 时 分 配讲授练习实验讨论考察自学合计上编唐诗概说22第一讲初唐诗歌33第二讲盛唐的诗人群体44第三讲李白44第四讲杜甫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