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381-1996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是中国关于职业健康安全领域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提供诊断职业性牙酸蚀病的依据和处理该疾病的指导原则。此标准详细阐述了牙酸蚀病在职业环境中的识别、诊断流程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受此疾病影响的劳动者能够得到及时且恰当的医疗干预和职业健康管理。下面是对该标准主要内容的概述: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因工作环境中接触酸性物质导致的牙酸蚀病的诊断与处理,明确了诊断职业性牙酸蚀病时应考虑的工作条件、暴露评估及临床表现等因素。

二、诊断标准

  1. 职业史:患者需有明确的职业接触史,即在工作中长期或频繁接触酸性气体、蒸汽、液体或其粉尘,如化工、电池制造、金属清洗等行业。

  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牙齿硬组织(如牙釉质、牙本质)的腐蚀、变色、敏感性增加或形态改变。根据病变程度,可将牙酸蚀病分为轻、中、重度。

  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通过口腔检查、X光片、牙科模型等手段确认牙齿损伤情况,必要时结合工作场所环境监测数据以评估酸性物质暴露水平。

  4. 排除其他因素:需排除非职业因素引起的牙酸蚀,如饮食习惯、口腔卫生状况、全身性疾病等。

三、处理原则

  1. 脱离接触:一旦确诊为职业性牙酸蚀病,首要措施是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患者继续接触酸性物质。

  2. 治疗措施:根据病情轻重,采取相应的修复治疗,如脱敏治疗、充填、冠修复等,以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

  3. 职业健康教育:对患者及所在单位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改进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减少酸性物质暴露。

  4. 定期随访:患者需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检查,跟踪病情变化,并评估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四、法律责任与赔偿

虽然本部分未直接详细说明,但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雇主有责任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对于确诊的职业性牙酸蚀病患者,应依据国家规定进行相应的赔偿和处理。

该标准强调了从职业接触、临床诊断到治疗处理的全过程管理,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口腔健康,减少职业性牙酸蚀病的发生与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5-23 颁布
  • 1996-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6381-1996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1页
GB 16381-1996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6381-1996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6381一1996of 临床表现除前牙牙冠有不同程度的缺损外,还表现有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常伴有牙眼炎、牙眼出血、牙痛、牙松动感等,严重者牙冠大部分缺损,或仅留下残根,可有份腔暴礴和牙位病变。1主皿内容与适用范圈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在工作中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醉引起的职业性牙酸蚀病。2诊断原则根据接触酸雾或酸醉的职业史,以前牙硬组织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牙齿硬组织疾病后,方可诊断。列为观察对象。诊断为一度牙酸蚀病。给予含氟或防酸脱敏牙青刷牙或含氛水漱口,必要时可用药物进行脱敏治疗。视具体情况决定。半年复查一次,、三度牙敌蚀病:治疗修复后,在加强防护条件下,可不调离酸作业。国家技术监,局1996一05一23批准1996一12一01实施据接触情况每1体检时除作一般常规体检外应详作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检查。职业挤忌证严重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或其他全口性牙体硬组织疾病;影响呼吸的各种鼻腔疾病,错牙合畸形所致前牙前突外露和深复牙合所致下前牙过度磨耗。6381一1996附录充件)1询间病史时应注意有无牙痛史,疼痛的部位及性质,属自发痛还是激发痛,激发因子等。2口腔检查应有适宜的照明(日光或灯光均可),使用口镜、探针、镊子按视诊、探诊、叩诊等作常规检查。必要时加做冷热刺激试验或电活力测验,查结果按牙位分别记录。号o):唇侧牙釉质表面光滑、发亮,切端透明度增加,切缘图钝;或牙面透明度降低,呈毛玻瑞样乳白色,但无牙实质缺损。号I):仅有唇面牙釉质缺损,多见于侧唇切端1/3,切缘变薄、透亮;或唇面中部牙釉质呈弧形凹陷性缺损。表面光滑,与周围牙釉质无明显分界线。号I):缺损达牙本质浅层,多呈斜坡状,从切缘起,削向牙冠唇面。暴露的牙本质周围,可见较透明的牙釉质层。号,):缺损达牙本质深层,在缺损面暴露牙本质的中央,即相当于原髓腔部位,可见一圆形或椭回形的棕黄色牙本质区。但无髓腔暴露,也无牙砚质病变。5四级牙酸蚀(代号N):缺损达牙本质深层,虽无舫腔暴露,但有牙髓继发性病变;或缺损已达髓腔;或牙冠大部分缺损,仅留下残根。附录考件)2职业性牙酸蚀病主要表现于上、下领的前牙,即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早期病变多在唇侧切端1/3,料、药物和某些疾病等非职业性因素也可引起牙酸蚀。磨耗、磨损、外伤、牙釉质发育不全和氟牙症也可造成牙齿硬组织损害,应根据职业史、病史和临床特征进行鉴别。时存在多个不同酸蚀级的牙齿。作为一个整体,牙酸蚀病的诊断分度应根据其中酸蚀级最严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牙齿来确定其诊断分度。例1:0十为一度牙酸蚀病例2:为二度牙酸蚀病例3:,为三度牙酸蚀病如果只有一个牙齿酸蚀级最严重,为避免误诊,则要按第二个酸蚀级最严重的牙齿来确定其诊断分6381一1996度。例4;例5;321 123321 23 123321 23,州下州丁为一度牙酸蚀病为二度牙酸蚀病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