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认同开题报告_第1页
职业认同开题报告_第2页
职业认同开题报告_第3页
职业认同开题报告_第4页
职业认同开题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一、研究背景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历史重任。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与其是否适合和喜欢从事教师职业有直接的关系1程巍,王在勇,王瑶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8,20(5):4548。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而师范生作为我国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职业认同感的高低则关系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成败兴衰。从知网数据库搜索1979-2011关于师范生的研究大约有3896篇,涉及到师范生各个方面,对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有24篇,可见已经有人认识到研究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并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对于职业技术师范师范生的研究仅6篇,也仅是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涉及面非常狭隘。而对于职业认同的研究,则空空如也。面对这一空白研究,作为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使我感到进行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职教教师将决定职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但是,新时期的职教师资建设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强调教师职业人对该职业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同。而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作为职业教育建设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是否认同直接关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兴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虽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但同时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职业院校的教师职业是否得到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现阶段职教师资建设的效果。因此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二、研究目的本研究力图以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切入点,探寻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特点,反思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从而在完善教师教育理论的同时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实践的指导。三、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1、本研究尝试以量表的形式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的维度进行相关界定,借鉴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认同理论对其职业认同进行调查研究,提供了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这个特殊群体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2、本研究在综合认同理论和职业认同发展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师范生职业认同概念的基本内涵。以实际调查和访谈为依据,把握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在师范教育下职业认同的现状现况,考察影响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探讨促进职业认同的可能途径。这无疑拓宽了师范生职业认同研究的领域,不仅从现状、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而且较之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和特殊政策下的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使得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这一不容忽视的群体在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中得到体现。(二)实践意义1提高职教师资教育培养的成效职教教师将决定职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但是,新时期的职教师资建设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强调教师职业人对该职业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同。“教师教育者在计划和实施最初教师训练和继续专业发展的时候,需要愈识到教师认同的潜在影响(Jones, 2004)。”1 Jones, Phyllis., Ihey are not like us and neither should they be: issues of teacher identity for teachers of pupils with profound and multiple learning difficulties. Disability 8c Society, 2004, 19 (2): 159-169.因此,研究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现况,归纳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能够为培养职教师资的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对促进培养职业院校教师这一特殊的教师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提高职教师资教育培养的成效上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促进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对于教师专业成长而言,教师身份认同是其内在组成部分,研究其形成机制,揭示其形成规律,对于教师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2 李彦花.中学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9:18.师范生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职前期,研究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对于促进师范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及角色定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师范生尤其是将要面对较为复杂的学习群体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他们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认同,会促使他们思考,促进他们制定适合职业发展的专业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明确专业学习任务,发展方向,自主为职业发展做准备。3、有利于对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开展教师职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方式 、职业发展以及对待教育变革的态度并且对所教授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3 赵宏玉,张燕.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2):143148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直接影响到其在将来工作过程中教学的积极性,是对其能否积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一个反映。就目前来看,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同时他们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如果对职业院校教师认同感较低的师范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将很难与学生和谐相处,很难融入职业学校这个复杂的环境群体中。反之,对于那些准备充足,对职业院校教师认同感较高的师范生来说,在进入岗位之后自己的师范技能将得到充足的发挥,更好地传授专业知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可谓功不可没。四、理论基础职业认同感是所有求职人员对拟进入的职业应具有的起码的心理品质。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职业认同感水平是从业个体身心健康状况和职业角色发展的基础。2方明军,毛晋平.我国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7):5661把教师职业认同作为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已近20年,但目前对教师职业认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研究者较为一致地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 “过程”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3左平良,钟华,范毅.论本科法律实践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6 91-93也就是说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定义教师职业认同。从动态上来说,教师职业认同是其教师角色的学习、确立、发展的过程;从静态上来说,是指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认知、情感、意志、期望、价值观及职业行为倾向的现状。4武旭召,孙卫,杜田.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薄艳玲在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中提出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的6个维度:即教师职业认知、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意志、教师职业期望、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职业行为倾向,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即为这几个维度的综合。王鑫强,张大均等人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中采用静态的角度来考察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界定为师范生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和目前自身师范生身份的感知与体验。将职业认同分为职业效能、职业意志、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价值四个维度。而赵宏玉、张燕等人在编制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时“从外在价值认同、内在价值认同和意志行为认同三个维度编制初始问卷。其中,外在价值认同是指对教师职业外部特点的认同;内在价值认同是指对教师职业内部特点的认同;意志行为认同是指在内、外在价值认同的驱动下表现出的行为倾向。”5赵宏玉,张燕.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2):1431485本文作者认为职业意愿与期望是对未来从事教师职业时的意愿和对职业发展的期望。职业行为倾向是目前为教师职业做准备的行为表现,两者一个属于情感维度,另一个是从动作行为上分析,所以不能合并。因此在参考薄艳玲和张大均和赵宏玉、张燕等人的基础上,从职业行为倾向、职业效能、职业意志、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价值五个维度来研究现阶段职技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五、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本科在校师范生为样本,取样时尽可能使专业(文科、理科、工科)、性别和年级的人数均衡。六、研究方法1、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现状,了解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等学生的共性问题,并进行梳理分析、理性思考,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2、 文献研究法从图书资料或电子期刊上检索和搜寻大量有关职业教育、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师资建设和范生职业认同的文章,为论文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理论依据。3、 访谈法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访谈以及与对职业教育有较多研究的教授学者的访谈,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整体把握及更深层次的理解等内容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可以补充调查问卷的机械性,更加全面地了解访谈对象的主观想法。 七、研究内容(一)问卷编制1、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2、影响因素的问题设置(二)职业认同现状1、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一般状况。2、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在不同性别、年级、学科类型上的特点(三)影响职业认同因素的分析1、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认同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2、探究影响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