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学院现象看中医药文化传播_第1页
从孔子学院现象看中医药文化传播_第2页
从孔子学院现象看中医药文化传播_第3页
从孔子学院现象看中医药文化传播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孔子学院现象看中医药文化传播一、引言 从2004年始,孔子学院凭借其独特的运行模式和承载的中华文化魅力,在全球发展迅速,遍布世界各地。目前已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358所,孔子课堂500多个,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其中,作为国际中医药文化推广和传播的重要基地,中医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不仅引发了全球“中医热”。塑造了积极的中国形象,提上了国家软实力,还加强了文化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传播价值。但中医孔子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建设和教学模式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内容等方面不断推进发展。二、中医孔子学院海外发展现状及其文化传播价值 (一)中医孔子学院海外发展现状 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平台,中医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向国外民众介绍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中医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推广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为宗旨的机构,它建立的背景是“中医热”全球升温,学习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文化成为世界各国的迫切要求。据统计,截至2010年,“全球已有16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中医药和针灸,有5万个中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将近50万。并且全球有200多所正规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他们的服务对象已经从华人华裔为主转到本土居民为主”。而中医孔子学院作为国际中医药文化推广和传播的重要基地,正以中医药为切入点推广中国文化,进而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力求以汉语言学为载体,在国外普及中医知识、中国文化。中医孔子学院的设立是把中医学科与对外汉语教育相结合的一项创举。经过国内多所中医药大学的努力,中医孔子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以汉语和中医药文化教育为内容,联络国外中医师,开展广泛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和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活动的基本模式。但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孔子中医学院在海外的发展很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应进一步完师资队伍、改善课程体系、丰富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二)中医孔子学院海外发展的文化传播价值 1、塑造积极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国的外交能力孔子学院以一种自信、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姿态,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播给世界。孔子学院作为一个对外的语言推广机构,不仅对外推广汉语,同时在外交领域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国许多国家领导人在对外国事访问时都会到孔子学院参观并指导工作。以2011年为例,国家领导人或相关机构先后6次参观访问孔子学院,国外100多位政要(俄罗斯总理普京、英国王储查尔斯、巴西总统罗塞夫等)也多次出席孔子学院活动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帮助中国在国际上塑造了温暖积极的国家形象,减小外界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质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英国首相布朗、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等曾高度评价孔子学院在传播汉语文化方面的作用和贡献。美国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英国经济学家、法国世界报等媒体评论孔子学院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好最妙的一个出口产品,是中国实施和平外交战略,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2、建立全球文化品牌,提升国家软实力 文化扩张和文化权力构成了当今国际关系上主权斗争的新领域,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等软实力把文明和文化引入到国际关系中的新举措,并成为巩固自身的国际地位和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争夺“文化霸权”的新战略。中国向世界开放的姿态使得一些传媒大国抢占了中国的产业文化市场,例如美国电影、口本动漫、韩国连续剧等文化商品。中国也必须寻找“走出去”的文化品牌。孔子中医学院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具有打造全球文化品牌的优势条件,它以中医文化为渠道推动中国文化的走向世界,从而提升国家软实力。其一度所引发的“中医热”正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表现。 (三)加强了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语言与文化是相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孔子学院在对外推广汉语的同时,把中国文化融入到语言当中进行文化传播。如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医药精髓”的原则,与日本神户东洋医疗学院共同开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中医养生(中医药膳)活动、中医知识讲座,太极拳保健等活动,丰富多彩、合理交叉、生动活泼地向海外学员展示了立体的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另外,孔子学院能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随着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影响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对中医的需求也逐步扩大,中医孔子学院教师可以在学院所在地设中医养生馆、中医诊所等,让当地民众亲身体验到绿色环保的养生快乐和中医“一见知病,出手即效”的医学成就,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员使用中国的语言,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中医、中药有一定的消费需求,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中国中医中药产业的发展。三、孔子学院中医药文化传播存在的不足和对策(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否具备合理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是中医孔子学院海外生存、发展的关键。海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特殊性也对中医孔子学院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中医孔子学院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而且要对中医哲学思想、中医药知识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对于大多文科学历背景的教师来说,需要补上中医药方面的基础知识,尤其是中医药文化方面的知识;对中医专业出身的教师则应强化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其次,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中医专业出身的教师都要对学院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医学发展现状等方面有较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在教育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使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在教材中多应用一些中医药知识,尤其是中药的药食两用理论、针灸穴位的保健技巧以及中医药养生文化和历史典故等,以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课程体系按中医与汉语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以传播中医养生保健文化、健康观念为主,以实用、活泼的形式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二)拓展教学传播途径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中医孔子学院还可利用网络来传播中医药文化。使之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由于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便捷性和高效性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方法的不足,为全球中医药爱好者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中医孔子学院的教师可利用网络讨论的时空开放性、参与的广泛性和交流的平等性等优势,根据学生“无声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中医孔子学院教师还可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信息互动、情感互动进而达到思想互动,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三)丰富活动方式中医孔子学院可以通过举办系列中医药文化活动来达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目的。文化活动可以包括中医药讲座、学术性的研讨会、报告会等。如举办年度中国周活动,活动内容可包括刮痧、拔罐、针灸等中医保健和治疗方法比赛。这些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文化艺术感染力,并使国外社会各阶层都能了解和感受中医药文化,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四)拓展和深化传播内容中医孔子学院教学和传播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医孔子学院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应展现中医药文化独特的魅力,从而增强中医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