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3篇_第1页
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3篇_第2页
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3篇_第3页
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3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3篇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3篇1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莲花池,我是你们的导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古莲花池正门坐南朝北,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高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莲花池”大字横匾。白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所建。始建于公元1227年,现总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积790O平方米、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并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婆娑莲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称其“莲花池”。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清兴建莲池书院,乾嘉时代成为莲池鼎盛时期,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莲池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年间及解放后书法名家书写的碑刻L40余通,成为莲池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莲池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博得了园林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赞赏。目前,莲池复原十二景及周边历史街区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池将以更加迷人的秀丽风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好,游客朋友们,古莲花池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2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位于市中心,历史久远,初建于唐上元年间。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张柔移镇清苑,画市井,定民居,建城郭,并役使大批自江南掳来的园林工匠,在此扩建园苑,引城西北鸡距泉和一亩泉之水,种藕养荷,构筑亭榭,广蓄走兽鱼鸟,名曰雪香园,为其私家园林。因荷花繁茂,故明代称为莲花池。总面积现存36亩,其中池水面积近12亩。明万历年间改建为水鉴公署。后经明清两代不断扩建和修葺,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以池中水心亭为中心风景点,君子长生馆、藻咏厅、观澜亭、濯锦亭、高芬轩、响琴榭等建筑和景点环池而设,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各存典故。亭榭楼台,布局严谨,登高环顾水中芙蓉拥翠,荷花亭亭玉立,柳丝袅袅娜娜,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是冀中平原上一颗古代园林明珠。园内设有莲池书院。古莲花池还以碑刻众多而著称,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碑刻近百通。3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古莲花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园林之一。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假山,假门后面的牌坊上面写着“古莲花池”四个晶光耀眼的大字摆在正中间,好像在欢迎来到这里的客人。大门的右边,是一排黑色的石碑,石碑上的字都是各朝各代有名的书法家写的。再往前走就能看见一座白色的九曲桥,通过九曲桥就来到了水中亭。亭子有8个角,每个角上都挂着一个可爱的风铃,只要风婆婆轻轻一吹,小风铃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亭子四周有6根柱子,都是连在一起的,旅游的人们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望着远处的风景。进到亭子里,发现亭子里面很宽敞,也很凉爽,亭子上有许多的图案,结构非常精细,整个亭子多没有一个钉子。这说明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站在水中亭望去,我看见了莲花池里有许多荷叶和莲花。从水中亭往后走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