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建议_第1页
关于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建议_第2页
关于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建议_第3页
关于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建议_第4页
关于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关于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建议一、基本情况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省农民工已多达1700余万人,已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从产业分布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约占60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约占50以上;从行业看,农民工多集中在建筑、加工制造、轻纺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从企业性质看,非公企业是农民工从业的主要岗位,约占农民工总数的80以上;从年龄结构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825岁占,2635岁占,36岁以上占33;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大多数。从农民工来源看,外省主要由河南、江苏、湖北、四川、辽宁等省份向我省流动的较多,省内鲁西南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较多;从技能培训看,70以上的农民工就业前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一半以上的就业后接受基本的职业技能训练或其他知识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的主要方式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以及参加短期培训和自学专业知识。据调查了解,大多数农民工“业余时间空虚寂寞”,业余文化生活单调,报刊阅览、职工书屋等普遍缺乏。农民工业余活动主要是打牌、聊天、看电视等,很少参加有组织的文化活动。目前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职业技能等基本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随着企业技术改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6造步伐的不断加快,新技术的普遍应用,社会上急需大批有文化、高技术、多技能、懂管理的农民工,对农民工队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教育培训存有短期行为。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放到重要位置,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对农民工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训的观念。另一方面,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目的在于养家糊口,属权宜之计,对自身的就业前途缺乏长远打算,惰性心理较普遍,宁肯加班多挣钱,也不愿意将时间花费在课堂上、书本里,即使有闲暇,也是扎堆聊天或打牌取乐,主动参与培训的愿望和积极性不高。(二)培训资金难落实,缺乏有力的经费支撑。由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作用远未被社会所认识,对其教育培训自然未得到足够重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的硬性规定落实力度不够,在培训资金上不能很好地落实到位,致使农民工培训经费的投入随意性大,同时尚未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缺乏足够资金保障,使农民工教育培训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大部分农民工多的企业,不愿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不舍得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进行投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6入,政策法规规定的的职工教育经费难以投放到位,而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致使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三)培训体系未形成,工作缺乏有效载体。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大多数是企业自行安排,只能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安全教育等基本方面的培训,而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必须到正规的培训机构。现有正规专业的公办培训机构习惯于坐等学员上门,主动进行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意识欠缺,而且专业设置、学制学时不灵活,教材更新较慢;民办的培训机构规模小,投资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培训技能单一,不能适应农民工对新技术新技能的需求。同时,社会上也没有利于教育培训的平台和有效载体。目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方面,基础条件差、投入不足、体制不顺、资源整合不到位、企校之间、校校之间缺乏沟通协调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没有形成政府统一协调指挥、社会资源合理、企业按需输送、职工自主择训的工作格局。(四)管理体制不健全,工作协调力度不大。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涉及的部门有近20个,尽管绝大多数市都联合下发了意见,也明确了分工,但部分单位由于牵头部门不是很明确,其职责也未纳入同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序列,导致该项工作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五)内容形式不规范,教育培训质量难保证。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多为实用技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6安全生产等,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思想、政治、法律、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导致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教育培训形式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够灵活多样。绝大多数农民工参加的培训时间短,主要是一般的操作培训,目的只是为了适应工种的需要,远没有达到技术工人的标准,只有2的农民工因在技术部门和管理岗位上工作而接受的是有级别或较高层次的培训;农民工中拥有专业技术证书的人员较少,大多数没有任何技能证书,教育培训层次较低。同时,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农民工教育培训质量难以保证。三、意见和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教育培训机制。农民工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宽、量大,行业和工种众多。仅仅依靠几个政府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及社会办学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特别是各级政府要制定长期稳定的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政策。建议国家从法律层面对农民工培训问题做出规定,并制定出农民工培训长远规划。同时,建立一套有利于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农民工科技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良好环境。(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开展。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和我国农村的实际,国家是农民工教育培训投入的主体。为使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6处,建议设立“农民工教育培训基金”,中央、省、市、县每年按农业人口数从财政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构成“基金”作为专项教育培训经费,把农民工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同时动员和发挥社会力量,多元化、多渠道筹资参与农民工教育培训。(三)建立教育培训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涉及多个行业与部门,应明确教育培训主体,逐步形成政府统筹,牵头部门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办学力量广泛参与,运转灵活的培训体系。建议由各级农民工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负责,严把农民工教育培训质量关,建立培训、管理与服务三结合的劳务开发网络服务体系。(四)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更新教育培训观念。对于农民工教育培训,要树立以人为本,突出技能,注重实效的培训理念。建议实行统一印制和颁发农民工岗前技能培训证书。各用人单位必须坚持凭技能等级证书录用的原则;降低农民工技能培训办理的技术等级证书费用,以促进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在教育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学员分散学与集中学相结合;在教材开发上,既要讲究规范、统一,又要立足于农民工自身的实际和行业岗位要求来编写一些以卡通式、操作说明式、流程图示等农民工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灵的“乡土”教材;在培训与考核的评价体系上,要按照融培训标准和考核标准于一体的岗位能力标准,重点考核学员对实践技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能的掌握,多实践操作,少理论学习。同时培训与考核相分离,以保证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五)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教育培训激励机制。一是进一步提高农民工政治待遇,让符合条件、有上进心的农民工加入党、团等组织,发挥教育培训过程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建立农民工教育培训奖励基金,用于激励调动教育培训、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培训就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