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2383-2020 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通用技术条件》相较于《GB/T 32383-2015 城市轨道交通 直线电机车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和技术进步。主要变化包括:
一、标准名称调整:从“城市轨道交通 直线电机车辆”更改为“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通用技术条件”,明确了该标准为制定直线电机车辆相关技术条件提供依据。
二、增加了对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具体描述,比如温度范围、湿度条件等,使得车辆设计时能够更加全面地考虑不同地域的应用场景。
三、细化了安全性能要求,特别是在防火、防撞以及紧急疏散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确保乘客与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
四、强化了电磁兼容性测试内容,规定了更加详细的试验方法和限值要求,有助于减少电气设备间的相互干扰问题,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五、针对维护保养提出了新的指导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查项目清单、故障诊断流程等,有利于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并降低运营成本。
六、更新了一些术语定义,并引入了最新的国际标准作为参考文献,保证了标准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七、对于车辆关键部件如电机、控制系统等的技术参数给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0-03-31 颁布
- 2020-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CS0322030S50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323832020 代替 GB/T323832015 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 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linearmotorvehiclesforurbanrailtransit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GB/T323832020 目 次 前言 范围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2 1 术语和定义3 2 使用条件4 3 车辆类型5 3 一般规定6 4 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7 5 车体及内装设备8 5 转向架9 7 制动系统10 8 采暖 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11 、 8 电传动系统12 9 辅助供电系统13 10 列车控制及通信网络14 11 通讯与乘客信息显示系统15 11 安全设施16 11 电磁兼容性17 12 试验与验收18 12 标志 运输与质量保证期限19 、 13 参考文献 14 GB/T32383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代替 城市轨道交通 直线电机车辆 与 相比 主 GB/T323832015 , GB/T323832015 ,要技术变化如下 : 修改了 直线电机车辆 定义的表述 见 年版的 “ ” ( 3.1,2015 3.1); 修改了供电方式 见 年版的 ( 4.3.1,2015 4.3.1); 修改了供电电压要求 见 年版的 ( 4.3.2,2015 4.3.2); 修改了车体的试验载荷的表述 见 年版的 ( 8.1.3,2015 8.1.3); 增加了 车门玻璃应采用符合 要求的安全玻璃 见 “ GB18045 ”( 8.4.4); 增加了 转向架上的紧固件应有可靠的防松措施 见 “ ”( 9.3); 增加了 转向架设计应满足整体起吊的功能 见 “ ”( 9.4); 修改了构架的焊接 见 年版的 ( 9.6,2015 9.4); 修改了构架强度设计和试验 见 年版的 ( 9.7,2015 9.5); 增加了 转向架构架设计寿命不应低于 万 或 年 见 “ 300 km 30 ”( 9.8); 增加了 转向架悬挂装置应保证车辆具有足够的抗侧滚刚度 必要时增加抗侧滚扭杆装置 见 “ , ”( 9.10); 增加了轴箱温升的要求 见 ( 9.13); 增加了 转向架上应设置不落轮镟修的接口 见 “ ”( 9.14); 增加了 转向架上应设置直线电机高度调整装置 见 “ ”( 9.17); 增加了 在列车部分转向架上宜安装轮缘润滑装置 见 “ ”( 9.18); 增加了 转向架可设置轴承温度或振动在线检测装置 见 “ ”( 9.19); 修改了采暖设备的要求 见 年版的 ( 11.2.2,2015 11.2.2); 增加了车体与钢轨之间的最大阻抗要求 见 年版的 ( 12.4.1,2015 12.5.1); 修改了回流接地要求 见 年版的 ( 12.4.2,2015 12.5.2); 修改了视频监控 系统要求 见 年版的 (CCTV) ( 15.4,2015 15.4); 修改了乘客报警实行通话功能的表述 见 年版的 ( 15.5,2015 15.5); 修改了客室 司机室内对灭火器具的要求 见 、 ( 16.7); 增加了客室车门系统应设安全联锁 见 ( 16.9); 增加了列车宜设置避雷装置 见 ( 16.10); 增加了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或箱体应采取保护性接地措施 见 ( 16.11); 修改了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见第 章 年版的第 章 ( 17 ,2015 17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SAC/TC290) 。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株洲中车时代电 : 、 、气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 、 、 、 、限公司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 。 本标准主要起 草 人 梁 建 英 张 敬 明 朱 士 友 吕 劲 松 许 义 景 柳 拥 军 罗 世 辉 田 庆 张 雄 飞 : 、 、 、 、 、 、 、 、 、王京军 徐世东 吴冬华 焦京海 郑财晖 胡伟 胡佳乔 张红江 李忠山 李翠岚 、 、 、 、 、 、 、 、 、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323832015。 GB/T323832020 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 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车辆的使用条件 车辆类型 一般规定 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 、 、 、 车体及内装设备 转向架 制动系统 采暖 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 电传动系统 辅助供电系统 列车控制 、 、 、 、 、 、 、 及通信网络 通讯与乘客信息显示系统 安全设施 电磁兼容性 试验与验收 标志 运输与质量保证期限 、 、 、 、 、 、 。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钢轮钢轨支承的直线电机车辆 以下简称为 车辆 (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电压 GB/T1402 外壳防护等级 代码 GB/T4208 (IP ) 手提式灭火器 第 部分 性能和结构要求 GB4351.1 1 :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 GB/T5599 机车司机室前 侧窗及其他窗的配置 GB/T5914.2 、 电力机车防火和消防措施的规程 GB/T6771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GB/T10411 中空玻璃 GB/T11944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489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 GB/T14894 铁道车辆用安全玻璃 GB18045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 GB/T21563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 部分 机车车辆 列车和整车 GB/T24338.3 3-1 :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 部分 机车车辆 设备 GB/T24338.4 3-2 :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GB/T25119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 第 部分 特性和试验方法 GB/T25122.1 1 : 牵引电气设备 列车总线 第 部分 列车通信网络 GB/T28029.1 1 : 城市轨道车辆客室侧门 GB/T30489 轨道交通有人环境中电子和电气设备产生的磁场强度测量方法 GB/T32577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504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含解析
- 2025环保稻谷收购协议
- 残疾人科目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重庆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 萨克斯新手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4月高级电子商务师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焊工初级职业技能考试题库
- 2025年基孔肯雅热应知应会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 营销技巧培训知识库课件
- 工商注册知识培训课件
- 隐患排查治理奖励制度
- 学校食堂清洗消毒工作流程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中学班主任培训
- 计算机组装及维护试题库附带答案总结全面
- 武汉公积金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主要内容
- 2025公务员行政测试题及答案
- 校园垃圾清运应急预案演练(3篇)
- 2025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心理健康教育:耐挫能力的培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