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_第1页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_第2页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_第3页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_第4页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一)教学内容:介绍东北秧歌基本知识、学习基本动律学习目标:1.通过对东北秧歌的介绍,让学生熟悉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东北秧歌的兴趣。2.通过学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让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和动律特点。教学准备:音乐;东北小曲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手巾花教学重点、难点:1.对东北秧歌基本体态的把握。2.能较熟悉地掌握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和基本动作。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过程“1. 一、检查作业(还课)2. 1.提问:东北秧歌的文化背景?3. 2.提问:东北秧歌所运用的道具?4. 3.提问:这个道具的作用和意义?5. 4.提问:东北秧歌的风格和动作特点?6. 二、导入新授课7. 1.教师给予及时评价。8. 2.教师简述东北秧歌的基本知识。其内容如下:东北秧歌市汉、满两个名族之间歌舞艺术的结晶,它源自中原,又深深印上了黑土地所滋养出的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感情特征,是汉族民间舞中最具有北方特色的秧歌,由于特殊的地域与习俗,东北秧歌形成了稳中带浪,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东北秧歌伴奏乐器不同的功能和声色赋予了舞蹈独有的韵味。唢呐的悠长旋律与小钵的急促节奏互相呼应,充满张力,相得益彰。音乐的特殊性使舞蹈动作突出三点,延伸“线”,动静相宜。而大钵和鼓则激发出热辣的情绪,使东北女性特有的“温中浪”得以更充分的表现。丰富多变的手巾花是东北秧歌富有表现力的重要因素。手巾花与舞姿,动态结合,细致的刻花出女性性格中的不同侧面。里外片花带着内在的秀美;“小燕子展翅”直接表现了小姑娘的俏丽活泼;出手花的抛接直观的体现出东北女性的泼辣果断。东北秧歌教材主要采用高跷秧歌的动作形态并结合当地秧歌发展而成。课堂中虽不踩跷,但依然遵循高跷秧歌的动律特征:以下肢带“艮劲儿”的步法带动腰部扭动,随即顺延至上肢及手腕(手巾花)由下至上的协调是体现“艮俏”劲儿的关键,是不可缺失的过程。而“扭”是东北秧歌韵律的核心,艺彦所说的“踩在板上,扭在腰眼上”,正是由下肢带动重心移动而产生的腰部动态。手巾花是“扭”的延伸与配合。在动律训练中,强调腰部的轴心作用和扭动状态,奠定韵律基础。3.学习基本体态。做法:正步,重心前倾;双膝略存,提跨,拔腰;含胸,垂肩;双眼平视。过程:a.教师示范 b.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给予纠正) c.简单介绍双叉腰。双叉腰:双手背分别插于腰际,双肘略向前,指尖对后斜下方。 d.双叉腰配基本体态完成。4.介绍持巾法。 a.握巾做法:手握手巾三分之一处,五指松弛,食指顺手巾的圆形方向自然延伸。 b.三指夹巾。做法:手巾花对折,手心对上,中指于手巾花下面;食指、无名指于手巾花上面,成三指夹巾。注:作法在缠花时运用。5.动律训练基本动作介绍。a.动律1.上下动律准备:正步,双叉腰。作法:腰部为轴,一侧腰下压,另一侧腰上提,交替进行,呈下弧线运动,重心在下,四拍、两拍成一拍完成。2.前后动律。准备:正步,双叉腰。作法:腰部为轴,一侧腰前送,另一侧腰回拉,交替进行,重拍在里,四拍、两拍或一拍完成。3.划圆动律。准备:正步,双叉腰。作法:腰部为轴,左右两侧腰围绕腰轴前、后、上、下交替划立圆,重拍在前下,四拍、两拍或一拍完成。b.压脚跟。准备:正步,双叉腰。作法:脚跟快起快落,分量沉重,重拍在下,强调稳、艮。6.组合编排: 准备:正步,垂手。 前奏:四拍。56拍斜下方摊手。78拍双手里绕腕经体前划半弧线回叉腰。音乐:1X8压脚跟四次 2X8上下动律,压脚跟 3X8压脚跟 4X8前后动律,压脚跟 5x8压脚跟 6X8压脚跟划圆动律注:强调“扭”。脚跟下的“艮”(即点)带动腰部的“扭”(即线)压脚跟强调艮,动律强调扭。7.学上自由讨论,自由练习,教师给予个别纠正。三.布置作业。书面:写下东北秧歌基本知识。课下练习本节课内容,下节课还课。四.教学反思。这一单元主要是给学生介绍东北秧歌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来了解东北秧歌的基本风格特点,了解基本体态。学生在完成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