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出塞题临安邸示儿,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21课,小院镇同心九义校康纪国,出塞-王昌龄,塞外:塞是边塞,要塞。塞外是指长城以北地区。,出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主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有一定的主关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间接的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今属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中进士,历任汜水尉、校书郎,天宝元年贬江宁丞,天宝七年又贬为龙标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安史之乱,他避乱回乡,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未还:没有回家,关:边关,但使:只要,要是,不教:不让,胡马:外族入侵的骑兵,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百发百中,威震边疆,被誉为“飞将军”。,汉:汉朝,秦:秦朝,度:越过,重点字词理解,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思,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一直如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戍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使:只要。龙城飞将:“龙城”:地名,是古代匈奴圣地,汉朝大将军卫青曾奇袭击龙城,最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胡马:指胡人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时常从这里开始南下骚扰侵占中原地区,也是卫青坟冢的模样。不教:不叫,不让。教,让。度:越过。,“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其一)【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拓展延伸,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拓展延伸,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羌笛何须怨杨柳,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不度玉门关。,拓展延伸,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写在临安旅店(墙壁上)的诗。,题临安邸:题:写。临安:南宋都城,现在的浙江省杭州市。邸:官府,官邸,旅店、客栈。诗中指旅店。,林升(11061170),字梦屏,平阳(今属浙江)人。大约生活在孝宗朝(11631189),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名诗有题临安邸。,背景: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题临安邸(d)(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xn)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bin)州。,题临安邸(d)(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xn)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bin)州。,休:暂停停止罢休。暖风:暖洋洋的春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的风,还暗指当时人们在西湖上那种花天酒地的淫靡之风。(一语双关)游人:游玩的人。这里暗指南宋朝廷中那些寻欢作乐的上层人物。直:简直,差不多。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当时已被金兵侵占。醉:沉醉。,理解注释,全诗翻译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西湖中那些游客整日轻歌曼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暖洋洋的风把那些只顾吃喝玩乐权贵们吹得像喝醉了酒,简直把杭州当作亡都的汴州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当时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生,整日陶醉于歌舞生平,醉生梦死生活的不满与谴责。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用“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又何时能开始?,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题临安邸(d)(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xn)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bin)州。,示儿-(南宋)陆游,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我们淮河就此成了南宋、金两国的分界线。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写作背景:,陆游出生两年后就遇上了“靖康之变”,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沦陷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86岁临终之时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陆游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陆游,本来就知道,只。,祖国统一,对祖先的祭祀。,你的父亲。,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给儿子们看,解释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但:只。九州同:指全中国统一。同,统一。九州,中国的代称。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祀祖宗。无忘:不要忘记。无,通“勿”,不要。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乃,你的,你们的。翁,父亲。,“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两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说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先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的父亲。,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1210年的除夕,86岁高龄的陆游躺在病床上,已奄奄一息,他对他的儿子说:。,合作学习,1、自己读这首诗,谈谈自己读完后最强烈的感受。2、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3、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4、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朗读这首诗。,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古诗小结,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1.九州在诗中是指_,乃翁是指_。2.这首诗看出作者的情怀。3.作者希望王师_。4.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5.示儿最能表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_,_。,拓展总结,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道路运输两类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学卫生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 化工安全与环保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保密知识教育培训题(含答案)
- 第3节 进制与编码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蒙教版2021七年级上册-人教蒙教版2021
- 3.影响健康的因素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科学沪教版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沪教版(上海)
- 有限的淡水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四年级上册-安徽大学版
- 医疗机构信息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
- 6.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第一章复习与测试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湘教版2019
- 《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 企业反恐防暴安全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双GP)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城市经理人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合伙人股权代持风险防范及解除协议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上海(虹口宝山黄浦松江)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英语期末统考卷(含笔试答案无听力答案、原文及音频)
- 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案例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分享读书分享笔记
- 亲子家庭购房合同协议
- 红军过草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