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现实-认知-语言.ppt_第1页
第一讲 现实-认知-语言.ppt_第2页
第一讲 现实-认知-语言.ppt_第3页
第一讲 现实-认知-语言.ppt_第4页
第一讲 现实-认知-语言.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现实认知语言心生而言立。刘勰文心雕龙,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语言是命题的总和,语言的命题通过思想便与世界这一事实的总和发生联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第一讲现实认知语言,人类生活在三个庞大的世界之中。第一个是客观世界,第二个是认知世界,第三个是语言世界。从三者的关系看,认知世界是贯通语言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桥梁。而语言,既是认知世界的符号表征又是认知的产物。一、事物的命名与结构的形成给事物命名便能说明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个“中介”因素。人们往往抓住事物的某一特殊方面如特征、形状、材料或功能等来给事物命名。即使在同一语言社团中,同一事物在不同地区也会有不同的名称,就是由于不同地区的人们认识事物的知觉中心不同,才有不同的名称。如“地瓜”,在中国不同地区有不同名称:从出处和产地来命名:地瓜(长在地下),山芋(来自山地),番薯(出自外地);从外表的颜色来命名:红薯,白薯;,从五官感觉来命名:甘薯(味觉甘甜),凉薯(触觉);从外在的形状来命名:豆薯。汉语中的“眼镜”,是抓住“使用场所”这一主要特征,指架在眼睛前的一种镜子;而英语是用其构成材料表达的-glasses,是用两块玻璃做成的物体(王寅1998)。店家忌“关门”,于是把晚上关门暂停营业叫“打烊”。“烊”的意思是熔化金属。店家白天收的都是碎银子,晚上得把它们熔化了铸成大元宝。所以“打烊”不仅不是关门(倒闭),还成了“招财进宝”。船家忌“翻”、忌“沉”,因此“帆”叫“篷”,“盛饭”叫“添饭”。戏班忌“散”,“雨伞”叫雨盖、雨挡、雨拦、雨遮。,结构是事物间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如就汉字结构来说,“休”指人靠在树上,“歌”是声旁形旁互补。“主-动-宾”结构的词序与人们通常做事的程序相同。所有的结构都应该能找到事物关系的“背景”。Behaghel(布哈格尔)于1932年曾提出他的第一定律(BehaghelsfirstLaw):在心灵上靠近的概念,在句法上也靠近。,Givon(1985)也指出:两个概念在语义上或功能上越紧密,它们就越可能在词语、词素结构和句法上被靠近置放。如:a.我妹妹b.我的妹妹a.我女朋友b.我的女朋友“我妹妹”只能指一个妹妹,而“我的妹妹”可以指多个妹妹。“多个妹妹”的确定性不如“一个妹妹”,所以必须带“的”。又如“我女朋友”是实际存在的女朋友,而“我的女朋友”可以是想象中的未来的女朋友。想象中未来的女朋友不如实际存在的确定,因此要求带“的”。同理,“女朋友”要比“女的朋友”跟“我”的关系近。,讨论为什么“大高楼、小短腿”不能说成“高大楼、短小腿”?“高”跟“楼”的概念距离近,“大”是因楼高而大,大楼必高,高楼必大;故“楼”首先有高低之分然后有大小之分。同理,“短”跟“腿”的概念距离近,或腿首先有长短之分、粗细之分,然后才有大小之分。腿长、粗必大,大必长、粗;短、细必小,小必短、细。所以有“大长腿(*长大腿)、大粗腿(*粗大腿)、小短腿、小细腿”之分。如此,“高楼、短腿”与“大、小”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属于事物本质属性的属性词离事物名词最近:小瓷茶壶*瓷小茶壶黑木门*木黑门加“的”后有凸显作用,不受这一规则限制:小的瓷茶壶瓷的小茶壶,社会现实中的基本共同性,决定了认知的大致相似性。现实世界有着基本共同的规律,反映这些外界规律所形成的认识,在全人类中就会大致相似。尽管世界各民族思维的方法、过程、角度有差别,但基于基本相似的客观现实,均存在大致相似的认知。正是这种认知的大致相似性,才使得全人类的不同语言之间有可沟通性,使得操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能够进行交流。传统上我们一般都说:思维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这样说未免太过于绝对,而应该是思维大致相似说(王寅1998)。现实越相近,认知越相象。欧洲诸近邻国家之间的沟通就比与东方国家的沟通容易得多;而处于非洲原始部落的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沟通却要困难得多;我国在50年代解放西藏时,确实费了很大的劲才使得那时还处于奴隶社会的西藏人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现实差异程度所致。假使我们能够与太阳系之外的外星人取得联系(假如有外星人存在),与他们之间的沟通一定要比与地球上的任何民族的沟通艰巨得多,因为外星人所生活的客观现实一定会与地球上的现实不同。现实经过思维后才与语言发生联系。二、任意性和理据性通常我们说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或约定性,指的是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许多人从不同角度提出反证,认为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示什么样的意义并不是或不完全是社会的约定俗成,而具有理据性或可推导性。人们首先拿象声词和叹词作为任意性的反例。实际上,索绪尔对此已有明确的回答。教程指出,象声词cuckoo(布谷鸟)“对能指的选择并不总是任意的”,像ouch(疼痛发出的声音)这样的叹词也证明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不完全是任意的。但索绪尔同时指出,这类词不但“数量有限,而且对它们的选择某种程度上也是任意的,因为这些词仅仅是对某些声音恰如其分的和差不多是约定俗成的模仿。”继而他又指出:符号任意性的根本原则并不妨碍我们在每种语言中把完全任意的即无理据的和相对任意的区分开来。有些符号是绝对任意的;而在另一些符号中,我们注意到的任意性虽然不是完全不存在的,但却存在程度的差别:符号可能是相对有理据的。(教程131页)绝对任意性(无理据的)即任意性相对任意性(相对有理据的)这说明索绪尔提出任意性原则并非否认了理据性概念。,man(男人)sportsman(运动员)sportsmanship(运动家精神)类型类型类型绝对任意性相对任意性(见张绍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研究,上外出版社2004)从哲学的观点看,一切人类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在这些活动的背后隐藏着制约人类行为的法则。所以,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去探索人类活动背后的法则,以便对这样或那样的人类行为提供解释。同样,语言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制约语言动作的规则和条件。就这种一般的目的而言,人们认为任意性和理据性最能反映语言的本质,因此可以为语言现象提供终极的解释。鉴于这样的原因,这两个概念才成为我们思考语言学研究思想方法的最基本的问题,就像哲学领域存在和意识、物质和精神两对概念一样。,1、文字的形义关系从表音文字的形义关系来看,有种代表性的说法,认为拼音字母是通过记音原则来记录语言的,记音符号(字母)最大的特点是任意性。其形体单位和记录的语言单位之间是一种抽象的标记关系,而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着眼于符号整体作为一个功能单位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考察某一功能单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却把问题绝对化了。字母组合具有理据性,如英语中用/rul/(roll)表示“滚动”之义,可视为原始阶段的构词,后就用该音表示与之相关的一些词义:troll(使旋转),scroll(卷),enroll(卷,包,招进来),roller(滚筒),rolling(滚动的),rotate(旋转),rotary(旋转的),rotor(转子),roam(漫游)。这些可视为二级阶段形成的单词,比原始阶段的词明显具有理据性。,英语中较短的、较简单的符号任意度较高,较长的较复杂的符号理据性较高,如英语中用pre表示“前”,用post_表示“后”,用-ous表示“的”,很难说出令人信服的理据来,但preposterous、却具有较高的理据性(忽前忽后的不稳定的)。用sun表示“太阳”,用flower表示“花”,用egg表示“鸡蛋”,用apple表示“苹果”或没有什么理据可循,但用sun-flower表示“向日葵”,用eggplant表示“茄子”,用pineapple表示“菠萝”,就很难再说成是毫无理据的了。据Householder统计:英语中只有9%的词汇才是完全任意的。(杜文礼:1996)汉字源自象形,兼有会意,以形声字为主,造字理据不容置疑。汉字中仅仅既表义又表音的形声字就高达90%。即使考察字母的源头,每一个闪美特字母都有其标示的事物形象的意义。如A从“牛头”的形状而来,象征阳刚;B由“房子”的形状而来。现在只不过意义功能蜕化,记音功能增强罢了。如此:,拼音文字的认知轨迹:辨音辨词辨意形声字的认知轨迹:辨意辨词辨音这两种认知轨迹都在建立形义之间的联系。汉字字符没有字母化,意义功能随字体的演变而逐渐减弱,且不同性质的字符其意义功能呈现不均衡的减弱态势;表音遵循的是谐音原则却非记音原则,因音符之形不是字母,且大都是选用与本字意义相关的字符,以便于人们在据形知音的同时兼顾汉字固有的见形知义的特点。探求音符表义的方法是声训。汉字字符三分:意符、音符和记号。其中,记号本身无音无义,数量不确定,形状不固定,不成体系,有附着性,且附着位置不固定。指事字中的指示符号就是记号。记号也有辅助表义作用:“刃”字一点指示刀刃所在,字形变了,意义也变了。意符表义即示源,音符有示源和示音两种作用。,从汉语发展史上看,从刘熙释名的声训(释水:湄,眉也,临水如眉临目也。释宫室:楣,眉也,近前各两,若面上有眉也。)、许慎说文解字的亦声字(会意字中兼有标声作用的偏旁,即会意兼形声字。如“憙”,从心从喜,喜亦声。)到宋人王圣美的右文说,再到清代学者的因声求义理论的建立,已经证明了音义结合的理据性存在的合理性。李国英在全面考察说文解字形声字的基础上对声符的示源和示音两种功能进行了很好的论证,认为声符的示源作用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声符具有的一种重要功能李国英.小篆中的形声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7。早期形声字的主要来源是在记录源词的源字的基础上增加义符造出分化字来记录派生词,自然具有示源功能。后出形声字声符的示音功能是自觉选择的结果,其中一大部分是选择示源声符。据此他得出了“声符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语音价值”的结论。,郑振峰缘此认为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声符在本质上是示源的,示音功能是由示源功能派生出来的附带功能,是示源功能造成的一种客观结果。同源词语音亲缘关系的研究也为汉字音义联系的理据性提供了很好的佐证。“页”指“头”,“颊、额、颜、项、须、颌、领、颐”等均是“页”的孳生字。即如表音文字字母这种示源性同样存在。人类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最初作过一项有趣的试验:他假设mi1和mal都有意义,都指桌子,两词辅音相同,只是元音相异,他让试验参与者靠元音揣度哪个象征大桌子,哪个指小桌子。结果有80%的人认为a音象征的东西要比i音大。纽曼(StanleyNewman)进一步分析了萨氏的数据,发现象征空间大小的诸元音排列顺序依次为a,o,e和i。,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OttoJesperson)认为,有些元音,如i,不仅寓其义在拟造词中,而且也与自然语言中的某些意念有明显的联系,i音就有小、弱、次、快等质量。朱文俊(声音的象征意念.世界汉语教学,1996。)在考察语音的象征性规律时指出语音与被模仿物有着某种联系,是人类表达索链(自然物感官综合感觉发声器官模拟声音自然物再现)的一个环节。三、汉语形声字的认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形声即象声也。其字半主义、半主声。半主义者,取其义而形之;半主声者,取其声而形之。”这是对传统形声说的高度概括。这是一种已经为人们所习以为常的认识,甚至是一种定律。从汉字与语言的关系来立论,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但从汉字与认知的关系来看,这种认识又存在着对形声字构造过程及其作用的分析过于简单化的缺憾。,因为这种“半主义”“半主声”的形声说,不仅未能对形旁怎样表意作出具体的交代,而且对声旁的作用的认识也有以偏概全的问题。因此,分析形声字仅仅区分出形旁和声旁或仅仅指出形旁“主义”、声旁“主声”是远远不够的。从汉字与认知关系的角度看,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都具有特定的认知作用(作用于人们的认识感知)。形旁的认知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类化作用:氵江、河等(都属于河流)/渴、潮、湿等(都与水有关)彳徒、徙等(都与行走有关)纟绳、结等(都与绳索有关)灬煮、熟、蒸(都与火有关)由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是多方面的,所以,作为类化符号的形旁在表示事物联系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其一,表示同类关系,也就是说形旁相同的同一类聚中的所有汉字所标示的事物是同一类属。如:氵江、河、渠、沟、汉、济、沂(形旁表水流之属。)钅铁、铜、钢、锡、钨(“钅”由“金”而来,形旁表金属之属)其二,表示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形旁相同的同一类聚中的所有汉字所标示的事物都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关性:扌打、挤、推、抱、提、搡(“扌”是“手”的变体,形旁表明与手有关的事物或动作行为)口喊、叫、唱、吹、吃、喝(形旁表明与口有关的动作行为)目睡、眠、眼、睛、看、瞧(形旁表明与目有关的事物或动作行为),心思、想、感、志、忘、忠(形旁表明与心灵有关的思维、情绪、意念等)其三,表示象征关系,也就是说形旁都赋予该类聚中所有汉字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如由于火能发光发热,所以就可以用“火”字象征光明和热:火煜、炳、炯等(象征光明)/烘、燥、蒸等(象征热)日照、旭、煦、晖、昱等(象征光明)/暖、晌、暑、晒等(象征热)。由于日落后天就黑了,所以也可以用“日”来象征黑暗,如“晦、暝、晚”等。形声字形旁的另一种认知作用是区别作用。显示区别作用的形旁可称之为区别符号,它主要产生于汉字随字义的孳乳分化而形成的字形分化过程中。如古今字中的今字,就是在古字的基础上添加形旁构成的形声字(古字都假借为声旁)。所以添加的形旁就是区别符号,起着分化字形、区别所指的作用。例如:,啬穑共供(拱)丈杖(仗)永泳(咏)竟境反返止趾奉棒当然,这些形旁同时也具有类化作用,所以,形旁在认知上的类化作用和区别作用也是互相关联的。形声字的声旁从认知的角度看也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区别作用,如“歌”与“欣”的区别就在于“哥”与“斤”的形体差异,这种差异起了区别作用。声旁的区别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声旁不同,读音不同,所指对象就会不同。如“杨、柳、槐”等。二是,声旁读音相同,只是形体不同,所指对象也会有区别,如“桂”、“槐”两个字的声旁“圭”和“鬼”读音相同,只是形体不同,但也起到了区别所指的作用。形声字声旁的另一种认知作用是标识作用,如古今字中的古字在今字中充当了声旁,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这种声旁不仅仅是记音的符号,同时由于其形体与认知对象之间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它又具有标识认知对象的作用,又是一种标识符号。宋人王圣美的“右文”说所谈及的“其类在左,其义在右”所指的就是这种由标识符号作声旁和区别符号作形旁构成的形声字。“右文说”是训诂学上一种主张从声符推求字义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声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具有共同的意义,这一意义由声符赋予,义符只决定该字所表示的一般事类范围。因为声符大多居于字的右侧,所以人们称这一学说为右文说。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之。凡字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之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而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思考1、英语用圆唇辅音r表示圆形round,circle,curl;汉语用圆唇元音u/表示圆形“圆、圈、卷、滚、球”,你认为这是偶然的巧合么?2、有人认为应该把“任意性理据性”的提法改为“偶然性必然性”的对立,认为前者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后者更易与其他学科融合,你的看法呢?3、前方出现事故或有障碍时,有的交通指示牌上通常会有这样的提示语:“司机请掉头”。出租车司机对此不满,建议把“掉头”改为“调头”。请你就这种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字以上的小论文。4、在我国的一些医院里,病人及亲友常常把护士称为“医生”,而把真正的“医生”称为“大夫”,就此类现象,写一篇字的短文。(区别作用),5、汉语的声韵拼合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