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正题):河源市水环境污染调查及其防治(副题): 学院:高州师范学院系别:社科系专业:地理教育班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及其职称:撰写时间:2014年9月23日至2014年12月31日系 主 任批准日期河源市水环境污染调查及其防治学 院:高州师范学院系 别: 社科系姓 名:林敏指导老师:彭章宏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生存和发展的要素之一。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水环境污染情况的加剧,制约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城市的生态自然环境,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在调查研究河源市水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河源市水环境污染的来源与危害,并提出治理河源市水环境污染问题的综合措施。关键词:河源市 水环境污染 危害 防治措施目录前言11.河源市水环境概况11.1河源市水资源的优势11.1.1河源三大水系11.1.2新丰江和枫树坝水库21.2河源水环境现状22.河源市水环境污染分析32.1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32.1.1工业与生活废水32.1.2农业生产带来的水污染42.2水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52.2.1城市化水平、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压力52.2.2工业结构不合理,高污染的粗放型工业比重大52.2.3投入不足、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滞后52.2.4环保意识及管理能力较低63河源市水环境污染的危害63.1威胁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63.2影响工农业生产及产品的质量、威胁人们群众健康64.河源市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64.1加强对工厂企业水污染的治理74.2严控面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74.3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84.4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水环境保护意识85.结语8参考文献9致谢10河源市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前言城市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水环境污染情况的加剧,制约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城市的生态自然环境,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河源市自建市以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多,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河流,致使河流水质发黑发臭,河道成为排污沟等现象严重。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改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河源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1.河源市水环境概况 1.1河源市水资源的优势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境内山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山岭与盆地相间,境内有灯塔盆地、川南盆地、源城盆地,丘陵主要分布在三大盆地四周。河源市水资源较丰富,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约151.3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4500立方米,约为全国、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2倍。1.1.1河源三大水系河源市河流众多,其中东江流域占87.2%,韩江流域占10.7%,北江流域占2.1%。东江是珠江三大支流之一,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定南县、安远县。上源称寻邬水(渡天河),西南流入广东省河源市,经龙川县,至惠州市折向西,过东莞市流入珠江。东江水系流经河源市的三县一区,龙川县、东源县、紫金县、源城区,在河源境内为254千米,是一条很干净很美丽的河,而且龙川县以下可通航。其支流在河源境内有新丰江、船塘河、仙塘河、蓝口河等,新丰江的新丰江水库是华南地区最大水库之一,它对珠三角的部分地区和香港等地区的饮水工程作出很大贡献。韩江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的七星岽,在三河坝与汀江汇合,经潮州市进入韩江珠三角洲,分北、东、西溪出南海。北江也是珠江三大支流之一,他在河源境内西北部,流经连平县,主要有2条河流。1.1.2新丰江和枫树坝水库新丰江水库(俗称万绿湖)是华南地区最大型水库,其集雨面积约5800平方公里,总库容13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达60.6亿立方米,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达302兆瓦,平均年发电量9.9亿千瓦时。建库50多年来,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类水标准,是国内罕见的优质淡水资源,新丰江水库已成为香港及珠三角主要城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区。2004年4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万绿湖为“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的称号。枫树坝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15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12平方公里,总库容19.4亿立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达40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7.6万千瓦,年发电量达5.09亿千瓦。它是华南地区仅次于新丰江水库第二大水库,对东江水质、流量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1.2河源水环境现状目前河源市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2014年3月至6月,市区的主要饮用水源(新丰江水库)66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东江河源段水质良好,2014年1月至9月所监测的26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类水质标准,其中,国控断面(龙川城铁路桥)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类水质标准;河源与惠州市边界断面(江口断面) 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类水质标准;河源与梅州市交界断面(莱口水电站)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类水质标准,符合水质控制目标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交接水域水质达标率为100,新丰江水库被授予“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及开发基地”称号1。东江河源段水质状况年度变化断面名称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执行标准类别枫树坝水库类类类类类龙川城铁路桥(国控断面)类类类类类龙川城下类类类类类东源仙塘类类类类类临江类类类类类全市水资源总量15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5451立方米。2010年总用水量18.6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1.2。其中生活用水1.9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工业用水5.2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7.2;农业用水11.1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2.8。2.河源市水环境污染分析2.1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2.1.1工业与生活废水随着河源市近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河源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工业生产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菜场各类废物等城市面污染源对城市江河水环境质量影响很大。以下是“2006年至2010年河源工业与生活废水排放情况表”和“2006年至2010年河源市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情况表”分析:2010年,河源工业企业数比2006年增长了520,工业总产值比2006年增长了340;全市废水排放总量10373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163万吨,比2006年增长了19;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7210万吨,比2006年增长了1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为2338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4,比2006年减少了11百分点;废水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为20866吨,比2006年增长了10。2006年至2010年河源工业与生活废水排放情况表1项目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汇总工业企业数(个)646387262390汇总工业企业总产值(万元)30664739771169149810444431607015工业用水总量(万吨)28753629346738264736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吨)1938265128463097316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万吨)162522492558245923382006年至2010年河源市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情况表2指标名称20062007200820092010人口总数(万人)333.2337.3341.3335.4346.6其中:城镇人口总数(万人)85.487.385.581.083.0城镇污水处理厂数(座)1222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万吨)62376377679268737210处理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万吨)69671104813641757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1.1110.5215.4319.8424.37城镇生活污水中COD生产量(万克)1.561.591.691.891.99在河源市近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河源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排放量绝对值增加了,但增幅较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小得多,但也可以看出水环境保护任务还很艰巨,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很低,工业废水排放量较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2.1.2农业生产带来的水污染由于目前农业生产少使用有机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本市的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对江河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还有农村的生活污水、大多畜禽养殖场的废污水以及粪便未经处理直排河道,加速了水环境的恶化。2.2水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2.2.1城市化水平、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压力近几年来,河源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和文化水平也相应的发展,人口带来的压力增加。2008年后,在省委省政府推出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的战略,对河源等落后地区实行产业的转入点,把珠三角地区一些污染较重的工业如陶瓷、水泥、玩具、造纸等工厂转入到河源等地。在给这些地区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加之管理不妥当,导致这些工厂对河源的江河带来严重的污染。据统计,河源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提高,这对本市的水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2.2.2工业结构不合理,高污染的粗放型工业比重大河源市目前仍存在不少矿产治金、水泥、建材、造纸、水电等资源型工业企业,自2003年以来,政府虽然连续几年对这些企业进行治理和整顿,但其污染问题仍然较为严重。特别是对东江的污染,许多重污染的工厂就建设在江两岸,分布零散,生产工艺落后,导致严重的结构性工业污染。两岸的工厂生产的污水、废渣的处理不妥,污染排放量大且处理率低,严重污染了东江水源,影响人们生活用水。2.2.3投入不足、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滞后工业污染尚未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城市生活污染负荷日益加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东江。据河源市环境统计,每年约7200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入河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加速、人口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呈增加趋势。目前,河源大部分城镇的生活污水仅仅是经过简单的三级无公害化处理便排入东江;生活垃圾也是简单堆放,导致垃圾渗透液未经处理即流入东江,对东江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河源全市仅有3座污水处理厂,其处理功能齐全、效率不高,其他县城都还未建有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建设滞后,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普遍采用简单的卫生填埋工艺,达不到无害化卫生填埋的标准和要求。大量高浓度的污染液渗透进地下水,给水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河涌整治工程进度缓慢,导致城市水环境恶化。2.2.4环保意识及管理能力较低全民的环保意识仍较淡薄,一些地方和部门忽视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一些企业主缺乏公德心,认为水环境、水资源保护是公共的,赚钱才是自己的,闲置污染治理设备,节省治污费用,想方设法将排污管隐藏起来,躲避环境执法监督;一些群众认为水污染防治是政府的事,水污染是大家造成的,自己无能为力,所以漠不关心。由于环境执法监督管理能力不足,超标排放废水或偷排废水的情况时有发生,加上环保机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仪器设备老化等,加剧了水环境恶化。 3河源市水环境污染的危害3.1威胁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河源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是来自东江,水资源一旦受到污染将会严重影响河源市甚至东江下游如惠州、东莞以及甚深圳、香港等市居民的用水安全。3.2影响工农业生产及产品的质量、威胁人们群众健康部分地区长期用污水进行灌溉,使得农作物带有一定残毒。水污染对河源渔业同样产生了严重影响,一些污染严重的河段已经鱼虾绝迹。水污染严重的地区,一方面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另一方面长期污灌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农牧渔产品等的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4.河源市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日趋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 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河源市打造“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且还严重地威胁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甚至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了实现水环境和城市环境与发展的和谐一致, 如何做好水环境污染进行综合的整治,是摆在河源当前和今后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河源必须不断探索和解决的一个难题。4.1加强对工厂企业水污染的治理对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治理无望或长期不景气、无发展前途的企业,下决心“关、停、并、转、迁”继续走“技术改造,扶大关小”的路子。发展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集约型工业。重点治理市区沿河、东江沿岸工厂的污水、废渣的排放。对于河源的工业布局,应体现专业化和集群化的发展模式,实行污染集中治理,合理安排生产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做好双转移战略的科学治水文章,双转移战略为水环境治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使水环境治理获得崭新的机遇。在产业转移的进程中,要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和维护等各阶段全过程进行监控,综合研究后寻优,提升产业节能减排和环保水平,以保证水环境的有效保护,防范水污染风险。4.2严控面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建设农业污染控制区,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农业模式。在农村、乡镇、郊区等地使用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推广生物农药、化肥、地膜等,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市区及城镇排污、排雨管网系统建设中,要尽快实现雨污分流,将可控制的生活污水全部引入污水处理厂,尽快提到生活污水处理率;紧紧围绕“绿色河源”、“生态河源”为目标,解决好市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菜场各类废物等城市面污染源对江河水环境的污染,做到将垃圾“分类化”、“减量化”、“无害化”等措施;解决好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尽可能减少农村生活污染。4.3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我们应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政策,做好综合整治的工作。如:加强市区、县城及中心镇、东江沿岸万人以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的使用率,加强污水处理厂监管,保证正常运转、达标排放等。重点整治污染严重的水泥、造纸等工厂,进行搬迁甚至拆除东江沿岸的工厂,以致保护东江水源水质。落实对仙塘河、东浦河、龙川县城东江干流河段的综合整治工程。落实管理措施,如:规范污水处理费的征收;适当提高水价标准,从而全面推行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制定排污申报、排污许可证、污染物总量控制、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定期考核等制度。4.4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水环境保护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水情教育和水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宣传,提高全市人们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为全市水资源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河源市水资源环境保护建设,形成依法治水,合力兴水的良好局面。实现河源绿色水城的新局面,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打造“绿色水城” 发展的目标。5.结语近年来,河源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生态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破坏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水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保护水环境做了不少工作,但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污水的治理力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竹材刨切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桥梁施工安全防护设施验收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橡胶硫化设备安全操作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酶制剂提取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园林工程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赣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体验先民生活》教学设计
- 银行支付结算试题及答案
- 银行运营管理岗位考试题及答案
- 银行英语考试题型及答案
- 银行信用度测试题及答案
- 次氯酸钠培训
- 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
- 幼儿园孩子受伤赔偿协议书范文
- 合肥市肥东县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
- 林地恢复协议书(2篇)
- 2024年哈尔滨卫生系统考试真题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解读课件
- 内部控制手册
- 护理分层培训考核分析问题总结
- 研学大赛理论模拟试题二附有答案
- 红火蚁监测和防控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