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讲座PPT演示课件_第1页
骨质疏松症讲座PPT演示课件_第2页
骨质疏松症讲座PPT演示课件_第3页
骨质疏松症讲座PPT演示课件_第4页
骨质疏松症讲座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旺矿区宝轮院社区健康讲座,1,2,正常骨的简单结构,3,正常骨的结构,4,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5,案例一,一位72岁的老先生,早上下床时右髋部扭伤,感觉到有些疼痛但还可以走路。在儿子的催促下,老人到医院就诊,拍片后没有发现明显骨折。老人认为没发现骨折就没事,自己走着就回家了。第二天老人开始疼痛加重,不能站立,于是再次到医院检查。拍片发现,老人的右股骨颈骨折并有明显移位。医生告诉他只能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了。,-下床动作造成大手术!,6,案例二,93岁高龄的陈老先生,前不久不慎扭了腰,疼痛难忍,站立困难,不能翻身。核磁共振显示腰椎新鲜压缩骨折。2011-05-24来源:健康报,-高龄老人扭腰带来的烦恼,7,案例三,余婆婆现年80岁,因高血压、心肌梗塞、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等病长期卧床,起床翻身都由儿女细心辅助,唯恐老人摔倒,跌伤。最近天气多变,老人偶尔咳嗽几声,家人也不在意,但近两天余婆婆老说胸口疼,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待赶往医院就诊,病根竟然是三根肋骨骨折。,-余婆婆变“瓷”婆婆,8,为什么这么容易就会发生骨折?,9,相关资讯,我国从1985年开始,将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列入园家“七五”攻关课题,在全国范围进行了骨质疏松症的调查研究,1990年民政部批准了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1992年中国支持举办了第一次国际性骨质疏松大会。1994年起政府将骨质疏松防治列入九五、十五、十一五支撑课题!1995年国家新闻总署批准了中国骨质疏松症杂志创刊1997年中国科技部批准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老年学会、妇产科学会相继成立了骨质疏松学会组。,10,相关资讯,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2001年3月国家科技部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成立了全国性奖项:“中国药学发展奖康庚骨质疏松奖”2005年首次将骨质疏松症药列入医保目录2008年10月20日在北京发布的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中华骨质疏松症杂志发行2011年月日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年)。2011年6月29日:卫生部印发了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2011年8月29日,由卫生部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主办的“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症专题“活动在唐山拉开序幕。此次义诊发现30%以上骨质疏松患者,干预率几乎没有。,11,骨质疏松症为什么可怕?,12,弯曲的人生!,13,摘录自2011年中国骨质疏松症指南,据调查估算,全国2006年在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男1534万人,女5410万)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39亿人存在低骨量(男1.0043亿,女11347亿)。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50岁以上群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还会增加。40岁以上人群和60以上人群的比较说明:60岁以上老年人中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以女性尤为突出。,14,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1.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骨质疏松症目前危害着全球大约三分之一50岁以上的女性和五分之一50岁以上的男性。2.59岁前,男女骨折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15,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3.60岁后女性骨折明显高于男性。59岁前的骨折多是Colles骨折。60岁后,女性骨折主要发生在股骨近端和前臂远端,男性没有特异骨折部位。4.骨折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有骨折的比无骨折的老年人寿命短1-2年。,16,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髌部骨折医疗方面的情况,17,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人口数,注:本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家统计局公报,(单位:亿人),18,全国人口普查工作60岁以上,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7765亿人,19,老龄社会,20,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塞,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医学界已将这三种疾病放在同样重要位置,21,什么叫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22,骨质疏松症病理特点,23,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24,骨质疏松症股骨骨质比较图,25,骨质疏松症*腕骨的疏松的骨质,26,骨质疏松症的症状-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27,全身慢性疼痛,风湿或类风湿?骨质疏松症?,关节痛:位置往往比较固定,常与工作体位有关,较常见的有肩关节、踝关节等!,28,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29,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身长缩短、驼背,身高缩短:脊椎的椎体压缩和椎间距离缩短所致,一些妇女到老年身高可缩短612厘米!,30,虚汗:即在安静休息时(如晚间入睡时)会有出汗现象!腿抽筋:走路较多、爬楼、下肢受凉时,腓肠肌发生抽搐!牙齿松动:与牙槽骨骨质疏松有关,进一步发展可致牙齿脱落!,骨质疏松症的症状,3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演变进程,ReproducedwithpermissionfromMarketForce,32,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演变进程,33,骨质疏松症的症状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34,股骨颈骨折,35,股骨颈及脊柱骨骨折,36,腕骨及上肢骨骨折,37,骨折危险分级,38,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呼吸功能下降,39,可怕的“影子杀手”,临床表现,40,案例:80岁男性,因OP致左股骨颈骨折!严重疼痛,动弹不得!,4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特点,1.“无声无息”: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道2.女性比男性多:绝经后女性激素分泌锐减,加速骨质的流失3.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相继上升,4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特点,4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特点,44,骨质疏松症骨折特点,45,骨质疏松症所致可能性结局!,46,骨质疏松的诊治流程图,47,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内分泌紊乱:抑制成骨细胞生长,促进破骨细胞的作用,增加骨消蚀。营养因素:长期低钙饮食、挑食、节食、长期素食、长期饮咖啡或茶及过量饮酒的人生活因素:吸烟、过度饮酒者、运动少、户外活动少,少晒太阳药物因素:服用镇定药、止痛药、糖皮质激素及皮质类固醇、利尿药等药物遗传因素:细胞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有变异,48,人体三种钙调节激素,降钙素(CT):由甲状腺“C细胞”所分泌,可降低骨转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甲状旁腺激素(PTH):PTH使骨代谢活跃,促进骨吸收1,25(OH)2D3:1,25(OH)2D3促进钙的吸收利用。老年人肾功能显著下降,肌酐清除率降低,导致血磷升高,继发性使PTH上升,骨吸收增加,骨钙下降。老年人肾内1羟化酶活性下降,使1,25(OH)2D3合成减少,肠钙吸收下降,又反馈性PTH分泌上升。老年人“C细胞”功能衰退,降钙素分泌减少,骨形成下降。,49,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评估,50,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评估,51,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评估,52,易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1.家族中有人骨质疏松症者2.有人列疾病者:A摘除卵巢B胃肠、肝、肾疾病C糖尿病D甲亢E长期服用类固醇者F恶性肿瘤,53,易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3.生活方式不良者,54,非药物疗法-营养疗法,戒烟酒少饮咖啡保睡眠,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富含异黄酮的食物如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米、虾皮!豆浆、补充维生素C等!豆类、海藻类、鸡蛋等!蔬菜中以绿叶菜;花菜为主!肉禽类与绿叶菜要合理配餐!,骨质疏松症的防治,55,非药物疗法-运动疗法,运动的好处:增加和保持骨量,提高血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钙在骨组织的沉积、提高全身骨骼的应力刺激、并能降低绝经后妇女血中PTH的水平。运动的时间: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天以上推荐的锻炼方法:散步、打太极拳、各种运动操、游泳锻炼。,骨质疏松症的防治,56,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57,选择适合自身的良好运动方式,58,防骨质疏松的练习法,59,防骨质疏松的练习法,60,上背抬起运动,防骨质疏松的练习法,肩背肌肉训练:,61,挺胸运动,肩背肌肉训练:,防骨质疏松的练习法,62,肩背伸展运动,肩背肌肉训练:,防骨质疏松的练习法,63,后摆臂运动,肩背肌肉训练:,防骨质疏松的练习法,64,脊柱骨质疏松症的人训练操,防骨质疏松的练习法,65,防骨质疏松的练习法,水中训练,66,防骨质疏松的练习法,水中训练,67,非药物疗法-运动疗法,运动原则1、适合老年人的生理变化2、合理安排运动量。一般老年人的运动适宜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为宜。最大心率:220-年龄。3、循序渐进,坚持全面、系统、持久的运动: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需要有一个逐渐变化。运动技术要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运动量要由小加。持之以恒,每周3一5次,每次30一40分钟。4、运动前必须做准备活动,运动后要做整理运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68,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推荐11-13!,69,需要避免的动作为练习腹肌而进行的仰卧起坐动作;躯干屈曲动作;不良坐势;高龄病人要避免快速的弯腰抬物的活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非药物疗法-运动疗法,70,骨质疏松症防治,1.减少钠盐的摄取2.避免摄取过量的动物性蛋白质3.避免食用添加碳酸盐的食物,如巧克力、汽水、可乐等4.避免同时摄入高脂食物5.吃菜不应挑食,注意营养要丰富,每天应保证1瓶牛奶。,非药物疗法-饮食疗法,71,植物的含钙量(每100克),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方法-含钙食物的选择,72,动物含钙量(每100克),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方法-含钙食物的选择,73,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非药物疗法-晒太阳,74,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非药物疗法-营养疗法:钙、维生素D,75,日常饮食是否可以解决钙的不足?,很难!因为中国人从饮食中摄取的钙有普遍不足的现象,原因在于我们很难每天摄取足够的“钙食物”,尤其对低胆固醇或高纤维饮食的人来说,更是不易!,600,76,绝经妇女,77,补钙原则:人人补钙,终身补钙,补钙方法(1)饮食补充牛奶100ml=120mg钙其他补钙食品(2)药物补充有机钙与无机钙,78,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人体内90%以上的钙储存在骨骼中,是保证骨骼强度的重要元素。钙不仅是构成骨骼的基石,同时也参与人体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a)牙齿的萌出和发育b)保持血压的平稳c)参与调节肌肉运动收缩,明确了钙补充剂的地位和重要性,79,缺钙的病症:儿童:骨骼发育不良、佝偻病、型腿。孕妇:小腿抽筋、四肢麻木、腰酸背痛。成人:腰酸背痛、小腿抽筋、关节疼痛、骨质变脆、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明确了钙补充剂的地位和重要性,80,儿童期缺钙后造成的佝偻病,81,医药市场分析.2004;3(4):73-85.,钙源种类众多:碳酸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磷酸钙等市场上的钙剂总计近200种,如何正确地选择钙剂是众多患者及居民经常面对的问题!,如何选择钙补充剂?,82,钙剂元素钙含量是否同时含有维生素D?钙剂安全性及适用人群钙剂的性价比及服用后的顺应性,钙剂选择的基本考虑,83,卫生部培训中心骨质疏松症教材,1997年8月,在由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医药保健研究会与中国康复医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97全国保健食(药)品功效研讨会”上,将钙营养强化剂按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代!,84,第一代钙:无机钙目前市面上最多的钙剂,碳酸钙:钙尔奇D、高钙片、盖天力、凯思立D、迪巧磷酸氢钙:磷酸氢钙、善存等。,85,优点:含钙量高,成本低廉,缺点:成份单一部分患者胃肠刺激大,第一代钙:无机钙,86,第二代钙:有机酸钙,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乳酸钙:高乳钙醋酸钙:多补钙柠檬酸钙:美信钙枸橼酸钙:CCM钙,87,第二代钙:有机酸钙,优点:溶解性好缺点:成份单一部分产品钙含量较低,88,第三代钙:有机钙,甘氨酸钙南新钙L天门冬氨酸钙钙金L苏糖酸钙巨能钙复方氨基酸螯合钙乐力,89,90,第一、二代钙制剂均是以离子钙的形态被吸收,吸收率都不高!第三代钙制剂就是以分子态的形态被吸收,人体吸收氨基酸几乎可以达到100%,以此为机理达到提高钙的吸收率的目的。,91,不同个体的钙吸收,个体对钙的吸收差异很大,即使是在有游离胃酸者,肠钙吸收也成几倍之差。影响肠钙吸收的因素较多,难于估计,初步建议大于65岁、小于3岁和无机钙吸收不良者用有机钙。正常人碳酸钙或可溶性有机钙的吸收率是相同的;缺乏胃酸者对无机钙基本不吸收,而对有机钙吸收约为正常人的2倍,所以胃酸缺乏者也应服用有机钙。,92,原因,不同年龄人群肠钙吸收,Spencer报道21岁的正常人平均钙吸收率为40%,而51岁组平均钙吸收率仅16%。Bronner等也报道14岁组和62岁组女性摄入钙分别为1200mg和650mg,而肠钙吸收率分别为42%和24%,,结论,老人应摄入更多的钙才能维持的需求。,有报道70岁老年人的胃酸比年青人减少1/3,这可能与他们肠钙吸收下降有关,当然老年人钙吸收减少还有其他原因。,93,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每日补钙在2000mg之内多于3000-4000mg/日,将出现高血钙不能全民补钙和盲目补钙,补钙的安全性,94,骨头汤里含钙量并不高,脂肪含量高,而脂肪与钙结合成皂化物,又会妨碍钙的吸收与利用。如果能在烧骨头汤时放些醋,再去掉过多的脂肪,这样可以增加钙的吸收与利用率。菠菜、茭白、竹笋、洋葱、苋菜和韭菜含有较多的草酸,非常容易与钙结合成为不溶性的钙盐,很难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含钙高的食物不宜与这些蔬菜一起烧或同吃。,走出几个常见的误区,喝骨头汤吃菠菜烧豆腐能补钙,95,钙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有其他条件:维生素D的参与。没有它参与,人体对膳食中钙的吸收还达不到10长期吸烟、长期饮用咖啡或茶或过量饮酒者,会影响钙的吸收与利用长期服用可的松类激素或甲状腺素者,也会妨碍钙的吸收与利用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者,钙的吸收会减少。,走出几个常见的误区,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或钙制剂等于补钙,96,走出几个常见的误区,吸收入体内真正的钙元素量=钙制剂标注的钙含量吸收率。如果你只选择钙含量高的产品,吸收率又低,只会给你带来严重的便秘,而真正进入骨骼的量是不多的。,“含钙量高就划算”,97,好的钙剂要成为“骨骼健康专家”,在配方上就需要考虑配以多种骨骼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可添加维生素D来帮助钙的吸收。因此补钙期间切不可顾此失彼,钙剂必须配方合理,走出几个常见的误区,“只要是钙剂就行了”,98,应以药准字号的钙剂为首选,因为药品有质量监控且有肯定的临床疗效观察,而保健品做不到。在选购药品时,可注意选择外包装有绿色“OTC”标识的,此为乙类非处方药,用药更安全一些。,走出几个常见的误区,“钙剂的安全性都差不多”,99,因为钙剂剂型很多,含量、规格不一,难以作出判断,为此定出价格比,即实际吸收每100mg钙的价格(既要考虑到吸收率)。当然,判断价格比时,一定是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不能片面强调便宜的就好。,走出几个常见的误区,“便宜就好”,100,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二者兼备性激素氟制剂钙剂双磷酸盐类同化激素维生素D降钙素PTH,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方法-药物疗法治疗药物的分类,101,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方法-药物疗法,抑制骨吸收药物:激素治疗:双磷酸盐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选择性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对某些组织表现为雌激素激动剂,而对另一些组织则表达雌激素的拮抗作用。,102,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作用特点:不仅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而且能增加骨量,使丧失的骨组织恢复。适用: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高转换型)副作用:双膦酸盐在治疗中,伴有低的毒性,一般有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其中带氨基的双磷酸盐可引起较重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痉挛、腹泻。有报道,阿伦膦酸钠的副反应达10%20%,其中1/2在胃肠道,可引起食管炎、消化性溃疡。,依替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钠、利噻膦酸钠,103,104,降钙素,副作用:1.过敏症:2.消化系统: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胃灼热,有时出现GOT、GPT上升3.循环系统:有时出现颜面潮红、胸部压迫感、心悸。4.神经系统:有时出现头痛。眩晕,步态不稳,出现手足搐搦、耳鸣。5.其它:有时出现低钠血症,注射部位有时疼痛。注意事项:1.降钙素是多肽制剂,有引起休克症状的可能性,故对有过敏史及药物过敏症过敏体质者慎用。2.动物试验:长期用益钙宁有增加垂体肿瘤发生率的报告。,105,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第一代SERMSTOMOXIFEN(他莫昔芬)广泛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房癌中发现其有轻度的保护,绝经后妇女骨骼的作用。第二代SERMS有Raloxifendroxifeneidoxifene等。Raloxifene显示了保护骨密度,减少循环中胆固醇水平,不刺激子宫内膜增生,而且在乳房组织中有抗肿瘤的作用。第三代SERMSCP336.156,预防骨丢失的作用更强,选择性更好,更安全。,106,激素替代疗法(HRT)能非常有效的预防PMOP,雌激素类,适应症:1.绝经后OP2.围绝经期骨量减少3.卵巢功能早衰,先天性卵巢功能发育不全,反复发生闭经,人工绝经4.老年妇女禁忌症: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不明原因阴道出血、血栓性疾病、活动性肝病、结缔组织病活性雌激素如:尼尔雌醇(维尼安)、更乐、女舒宁、倍美力、更润黄体素,107,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PTH)PTH通过影响骨代谢而调节血钙,它既可促进骨吸收又可促进骨形成,治疗的效应取决与PTH的剂量和时间,每日小剂量注射能增加动物和人的骨量,大剂量或持续输注可造成骨丢失。小剂量rhPTH(1-34)有促进骨形成作用,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年。一般20g/d肌注,用药期间监测血钙水平。副作用:少数病历出现短暂轻微的高钙血症及注射部位局部反应,极少的病例产生中和抗体,有一例出现短暂的甲旁减(由于PTH和PTH受体的抗体)。,108,其它药物,活性维生素D1羟维生素D(-骨化醇):肝功正常时1,25双羟维生素D(骨化三醇):不受肝肾功能影响人工合成的锶盐雷奈酸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