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应急预案_第1页
焦化厂应急预案_第2页
焦化厂应急预案_第3页
焦化厂应急预案_第4页
焦化厂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宏发焦化厂可能发生的重大情况下的处置程序。、使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宏发焦化厂。、全公司(或焦化厂)大停电(停水、停汽状态下)焦炉系统的应急处理预案:3.1、由于全公司或全厂大停电,会造成因停电而引起的一系列生产故障。如:3.1.1、焦炉地下室加热系统不能正常换向操作(焦炉煤气:30分钟/次;高炉煤气:20分钟/次)而引起的加热火道加热不均匀(烧单眼或烧双眼),造成焦饼成熟不均及推焦困难等事故。3.1.2、焦炉四大机车会造成因停电而引起的停止操作所造成的生产事故。比如:推焦杆进入炭化室内只将焦炭推出一半就停电,烧坏推焦杆;平煤杆进入炭化室内正在平煤时就停电,烧坏平煤杆;装煤车正在炉口进行装煤操作就停电,烧坏装煤车;拦焦车内导焦栅里的焦炭正推出一半就停电,烧坏拦焦车;熄焦车正在接焦或车箱内红焦已接完,正需急驶去熄焦时停电等一系列事故。3.1.3、因停电造成上升管煤气放散事故(鼓风机停转)。3.1.4、因停电造成的各机械运转设备、电机设备的停转、停运事故。3.1.5、因停电造成的焦炉的炉门、炉框冒烟冒火,损坏炉体,影响焦炉寿命的事故等。3.2、炼焦车间的主任、副主任(生产主任、电气主任、设备主任)各自负责相应分管的区域范围,调火组长、煤气组长、机车组长各自负责本岗位的区域范围。3.3、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工作由炼焦车间的主任与厂调度室及生产副厂长协调处理。3.4、应急救援中的工作人员由当班岗位的生产班长、各组长及各岗位操作工人担当。对在救援中所需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它资源由焦化厂负责,比如动用消防车、请煤气防护站等。3.5、发生紧急情况(突然停电、停水、停汽)时各岗位的应急措施:附图1:停电时造成上升管、放散荒煤气的人员分工网络值班班长机车组长煤气组长四大机车工焦炉中控工上升管工 3.5.1、停电时造成上升管放散荒煤气的应急措施:3.5.1.1、 组织安排上升管工、中控室工、煤气组长等岗位等待放散。3.5.1.2、 停止推焦操作。3.5.1.3、 当集气管压力过高,超过250pa时:3.5.1.3.1、 煤气组长可利用放散操作柜对上升管走台两个自动放散管的放散。3.5.1.3.2、压力仍居高不下时,上升管操作工可对上升管走台上的两个人工放散管进行放散。3.5.1.3.2、 压力仍居高不下时,上升管操作工需将新装煤孔号的上升管盖打开进行补充放散。3.5.1.4、 整个停电过程中,生产主任、煤气组长一定要监视集气管压力的波动情况,及时向相关岗位(厂调度室和领导报告集气管压力和温度的波动情况)。3.5.1.5、 当集气管压力恢复正常时,及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逐一盖好上升管盖,关闭手动、自动放散装置。3.5.1.6、 恢复出炉操作。3.5.1.7、 中控室记录从开始放散到恢复生产的时间,并及时报告调度室。3.5.2、停电时造成停氨水时上升管岗位的安全救护措施:附图2:停电造成停氨水时人员分工表车间生产主任回收车间相关岗位值班班长煤气组长中控工上升管工测温工3.5.2.1、关闭炉上所有氨水开闭器(机侧上升管走台、回收车间来的高低压氨水开闭器四个)。3.5.2.2、缓慢打开集气管两端备用的工业水管开闭器,使集气管温度维持在150-200范围。3.5.2.3、当氨水来时,应先关闭工业水开闭器。3.5.2.4、缓慢打开氨水开闭器。3.5.2.5、恢复正常后,检查氨水喷洒情况。3.5.2.6、处理和检查集气管与桥管及承插口等部位的漏烟、漏水情况报告车间。3.5.2.7、整个停送氨水过程(中控工、调火工),要监测集气管压力、温度变化情况。3.5.2.8、若备用工业水也停,应及时上报厂调度室。3.5.3、交换机突然停电时应急措施:(在岗交换机工和煤气组长)进行手动交换步骤:附图3:交换机突然停电时人员分工网络表车间生产主任煤气组长焦炉中控工测温工交换机工3.5.3.1、 拉下电源开关。3.5.3.2、 认清需要交换的方向。3.5.3.3、 固定并按下该方向电磁阀按钮。3.5.3.4、 反复摇动操纵杆进行加压。3.5.3.5、交换完毕,松开电磁阀按钮。3.5.3.6、根据交换周期的要求进行其它方向的交换。3.5.3.7、记录并通知调度室停电的时间及换向的次数和来电恢复的时间。3.5.4、推焦途中停电时应急措施(推焦车司机和机车组长)附图4:推焦途中停电时人员分工网络表车间生产主任值班班长机车组长推焦车主副值值班电工机侧出炉工3.5.4.1、断开推焦车主电源(或总电源)。3.5.4.2、打开推焦电动机液压闸上部安全罩,松开闸杆或用撬棍将液压阀杆撬起,使闸皮处于松弛状态,并用合适高度木块垫好。3.5.4.3、将手动传动装置的小齿轮手柄转向啮合处,并插好固定销。3.5.4.4、启动柴油发动机,并调至中高速运行状态。3.5.4.5、拉柴油发动机离合器拉杆至第一缺口处,此时推焦杆应匀速从炉内拉出至到位为止,离合器拉杆送回原处。3.5.4.6、关闭柴油发动机,将上述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等待来电。3.5.4.7当进行到第四项柴油机不能启动时,请迅速到机车下一层手动摇柄处,用摇杆将推焦杆拉回。正在推焦时突然全部停电,如有备用电源,应尽快接上,将推焦杆尽快退回;如果没有备用电源,用柴油机或手摇装置把推焦杆拉回,拉回步骤按17执行。3.5.5、平煤途中突然停电时应急措施:附图5:平煤途中突然停电时人员分工网络表值班班长机车组长值班电工推焦车主副值 正在平煤时突然全面停电,如有备用电源,应尽快接通,将平煤杆尽快退回;如没有备用电源,切断动力主回路电源,用手摇装置或手动葫芦把平煤杆拉回,再人工关闭小炉门。3.5.6、装煤途中突然停电时应急措施: 装煤时全面停电处理步骤:附图6:装煤途中突然停电时人员分工网络表值班班长机车组长值班电工炉盖工装煤车主副值3.5.6.1、电工确认共用保护柜电源灯灭及电压表为零。3.5.6.2、煤车司机拉下全部控制开关,并将各主令控制器手柄放回零位。3.5.6.3、机车组长通知炉盖工打开上升管盖,煤车司机关闭闸板,提起导套。提导套操作步骤如下:3.5.6.3.1、确认液压站内需要提导套的电磁阀,按下按钮并固定。3.5.6.3.2、再按下储能器的电磁阀,导套即可提起。3.5.7、推焦途中拦焦车突然停电时应急措施(在岗拦焦车司机及机车组组长)附图7:推焦途中拦焦车突然停电时人员网络表值班班长机车组长拦焦车主副值值班电工焦侧出炉工3.5.7.1、关炉门(有紧急电源时)3.5.7.1.1、确认控制回路断开,导焦栅在后限。3.5.7.1.2、当共用配电盘电源灯亮、电压表指示380A时,合上控制主回路开关,确认灯亮,控制主回路通,确认灯亮。3.5.7.1.3、 按油泵启动确认灯亮,按空压机启动,确认灯亮。3.5.7.1.4、将取门方式置于自动侧,确认灯亮。3.5.7.1.5、等待送电。3.5.7.1.6、按自动开始,确认灯亮,灯灭确认炉门关好。3.5.7.1.7、以上步骤也可用手动操作。3.5.7.2关炉门(无紧急电源时)3.5.7.2.1、确认导焦栅在后限。3.5.7.2.2、推上并锁紧高速前进电磁阀,关卸荷阀。3.5.7.2.3、操作手动油泵,升高油压直至达到前进端。3.5.7.2.4、松高速前进电磁阀锁紧装置,推上并锁紧吊下电磁阀。3.5.7.2.5、松掉下锁紧装置,推上并门栓退回电磁阀,操作手动油泵直至退回。3.5.7.2.6、操作手动油泵直至掉下到位。3.5.7.2.7、松门栓退回装置。3.5.7.2.8、推上并锁紧提门钩下电磁阀,操作手动油泵直至门钩下。3.5.7.2.9、松提门钩下装置。3.5.7.2.10、等待送电。3.5.7.3、导焦栅后退(有紧急电源时)3.5.7.3.1、确认控制电源主回路断。3.5.7.3.2、当配电盘电源灯亮、电压表指示380V时合上控制电源主回路。3.5.7.3.3、按控制电源主回路通,确认灯亮。3.5.7.3.4、按油泵启动,确认灯亮。3.5.7.3.5、按空压机启动,确认灯亮。3.5.7.3.6、置导焦方式于自动侧,确认灯亮。3.5.7.3.7、确认导焦栅可脱离后,按自动开始,确认灯亮、灯灭,确认导焦栅到后限。3.5.7.4、导焦栅后退(无紧急电源时)3.5.7.4.1、推上并锁紧锁闭开电磁阀,手动操作油泵直至锁闭开,松开锁闭开装置。3.5.7.4.2、推上并锁紧导焦栅后退电磁阀,操作手动油泵直至后限松开此阀。3.5.7.4.3、确认炉门关好后,将导焦栅置于定位置。3.5.7.4.4、等待送电。注意:(1)推焦中停电必须与大车联系后,将导焦栅中的红焦炭扒出,不允许红焦留在导焦栅内。(2)推焦前、后停电,立即将各装置退回安全位置并关上炉门。3.5.8、熄焦车全面停电时应急措施:附图8:熄焦车全面停电时人员网络表值班班长机车组长临时消火人员熄焦车主副值值班电工3.5.8.1、接焦途中突遇停电,应立即通知推焦车停止推焦,马上组织就近接消防水熄灭车箱内红焦或将焦炭卸入凉焦台内用水熄灭。3.5.8.2、熄焦车头进入熄焦塔如遇停电(包括开过劲、掉道)应立即关好窗户,切断总电源,走行控制器回零,通知班长组织处理。3.5.8.4、当附近无水源时,及时联系厂调度室调消防水车进行熄灭车箱内红焦。为确保熄焦车箱不被红焦烧坏,有时也可采用将红焦卸到附近地面上的方法,然后再组织人员进行处理。3.5.8.5、在推焦途中突然停止推焦,必须得到允许,熄焦车方可离开。3.5.8.6、自动熄焦装置不好使时,应立即进行手动熄焦,并报告班长。3.6、突遇停电后,各班值班电工应急时与厂调度室联系、与有关电力部门联系,协调并积极查找原因,争取在短时间内尽快恢复送电,恢复生产。3.7、突然停电时,运焦中控应及时停止各运转设备的运转(包括各条运输皮带、单、双层振动筛等),待来电后再进行启动。3.8、整个停电过程及时间、出现的故障和停电影响造成的损失,车间应详细记录在案,并及时上报厂部。、地下室(焦炉、高炉)煤气管道破裂引起着火、爆炸、中毒的应急处理预案 焦炉地下室是煤气管道集中的地方,极易引发各种原因造成的煤气着火、爆炸和中毒事件,下面分别予以说明。4.1、 地下室煤气管道着火、爆炸、中毒的原因:4.1.1、地下室内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后,遇火花引起爆炸,造成着火或中毒。4.1.2、地下室内交换设备(法兰、开闭器、管线、阀门因质量和焊接等)泄漏或破裂,引起煤气外溢造成爆炸、着火和中毒。4.1.3、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破裂和泄漏,如雷击、台风、地震、洪水等。4.1.4、超温、超压造成的破裂和泄漏。4.1.5、垫片撕裂造成的泄漏。4.1.6、压力容器未按有关规定及操作规程操作(如压力表接错、水封装置失效)。4.1.7、转动部分不洁,摩擦产生高温,如交换考克缺油、润滑不好等。4.1.8、停送煤气,清扫煤气设备,操作不当引起火花或抽堵盲板不符合规定,未采取防静电措施等。4.1.9、在地下室区域吸烟、抢修和检修时违章动火,焊接时未按“十不烧”及有关规定动火。4.1.10、外来人员带入火种。4.1.11、穿带钉皮鞋进入地下室。4.1.12、击打管道,设备产生撞击火花。4.1.13、电器火花。4.1.14、电器线路老化或受到损坏短路引起火花以及因超负、绝缘、烧坏引起明火。4.1.15、静电放电。4.1.16、雷击(直接雷击、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器线路或金属管道浸入)。4.1.17、焊、割、打磨产生火花等。地下室煤气中毒产生的原因: 、新建、改建、大修后的煤气设备,不经过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及试压,就急于投产,造成泄漏煤气严重。 、煤气设备漏煤气,没有及时发现造成中毒事故。 、带煤气作业不戴防毒面具,凭热情蛮干造成中毒事故。 、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没有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冒险进入造成中毒。 、违反劳动纪律在地下室内逗留、休息、睡觉造成中毒。 、煤气作业时,闲杂人员误入作业区域造成煤气中毒。 、单人和超时间在地下室作业造成煤气中毒。4.2、防止煤气管道破裂而引起爆炸、着火的应急措施4.2.1、控制与消除火源,严格控制设备质量与安装:4.2.1.1、地下室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皮鞋进入。4.2.1.2、动火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如准备黄泥、砂子、石棉布、消火器等)。4.2.1.3、地下室及走廊地区使用防爆型电器。4.2.1.4、使用不发火的工具(如铜质工具),严禁钢质工具敲打、撞击、抛掷。4.2.1.5、抽堵盲板作业时,严格按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4.2.1.6、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4.2.1.7、对地下室所属的煤气管线、阀门、交换考克、压力容器等煤气设备,要按要求进行定期的检验、检测试压。4.2.1.8、对设备管线、机、泵、阀、仪表、报警器、监测装置等要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维修,保持良好状态。4.2.1.9、有煤气泄漏的部位,高温部件要采取隔热、密闭措施。4.2.1.10、定期检查地下室煤气考克、交换考克的严密性,做火把及泡沫试漏工作。4.2.1.11、定期检查地下室各水封的严密工作,使水封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4.2.1.12、定期检查地下室、煤气管线末端、放散管是否灵活好使、安全可靠。4.2.2、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4.2.2.1、地下室张贴各种危险安全提示标签。4.2.2.2、非本岗位人员严禁逗留及进入。4.2.2.3、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严守工艺纪律,防止生产控制参数发生变化。4.2.2.4、坚持设备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2.2.5、检修时,必须做好确认与隔离工作(如安装盲板等)抽堵盲板时必须有专业防护站人员进行,要有防静电措施,煤气管道处理干净后,必须做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凡动火作业,必须报填动火作业申请单,并逐级批准)4.2.2.6、检查有否违章、违纪现象。4.2.2.7、加强调火和煤气专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考核工作。4.2.3、安全设施要齐全完好:4.2.3.1、安全设施齐全(如安全走梯、消防设施、地下室水封及水封放散管、遥控装置)4.2.3.2、煤气低压报警装置、交换等报警装置。4.2.3.3、进入煤气地区作业,必须携带可煤气检测报警装置。4.3、煤气着火的处理应急措施:附图1:地下室煤气管道破裂引起着火、爆炸和中毒时人员分工网络医院(卫生所)车间主任厂调度室煤气防护站消防队设备主任生产副主任电气主任钳工组长值班班长电气组长调火班长煤气组长测温工交换机工中控工调火组长调火其他人员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后,应由事故单位、消防队和煤气防护站共同组成事故处理指挥部,并做出迅速、慎重、准确的处理事故方案,凡参加急救的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不能造成事故扩大。4.3.1、凡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厂调度立即打电话报告煤气防护站到现场急救,同时报告消防队到现场急救。4.3.2、直径在150毫米以下煤气管道着火时,可直接由调火人员关闸阀灭火。4.3.3、直径在150毫米以上煤气管道着火时,中控工应立即通知调度室值班人员停止有关单位的使用,安装压力表,根据压力逐渐关阀门降低煤气压力,或根据火苗长短逐渐关阀门降低煤气压力,向管道内通入大量蒸汽灭火,但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500pa,严禁突然完全关止煤气闸阀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4.3.4、煤气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变形或断裂。4.3.5、煤气管道内部着火,应封闭人孔,关闭所有放散管,用取样头和试验头向管道内通入大量蒸汽灭火。4.3.6、处理煤气着火事故中,应注意以下几点:4.3.6.1、煤气闸阀、压力表、蒸汽或氮气阀门等,应派专人看管和操作。4.3.6.2、管道直径大于150毫米着火时,绝对禁止关死闸阀或封水封。4.3.6.3、管道内部着火,封闭人孔前,必须确认管道内无人后方可进行。 4.4、煤气中毒事故的应急措施 4.4.1、凡发生煤气中毒事故,中控工应立即报告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煤气防护站、公司卫生所到现场急救。4.4.2、将中毒者迅速救出煤气危险区域,安置在上风侧新鲜空气处,维护好现场,指派专人接救护车,同时通知附近卫生所到现场急救。4.4.3、检查中毒者的呼吸、心脏波动、瞳孔等情况,确定煤气中毒者的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处理方法。4.4.4、对于轻微中毒者,如只是头痛恶心、眩晕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附近卫生所治疗。4.4.5、对于较重中毒者,如意识模糊、呼吸微弱、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等症状,应立即到现场补给氧气,待中毒者恢复知觉、呼吸正常后送附近卫生所或医院治疗。4.4.6、对于严重中毒者,如意识完全丧失、停止呼吸等,应立即在现场施行人工呼吸,在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准用车送往厂外医院治疗。中毒者没有出现尸斑或没有医务人员允许不得停止一切抢救措施。4.4.7、为了便于中毒者的呼吸,领扣、衣扣、腰带等应解开,湿衣服应脱掉。因而,冬季或初春、深秋季节,应对中毒者妥善保暖,以免着凉。4.4.8、对于抢救中毒者的环境,应由事故发生单位指派专人维持秩序,保持清净以便于抢救。4.4.9、凡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后,必须查明原因,并将立即处理好,避免事故重复发生。4.5、煤气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 凡发生煤气事故,一般是煤气设备损坏,煤气泄漏或煤气泄漏后着火,因而,煤气爆炸事故发生后,一般接着而来的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煤气着火事故或者产生第二次爆炸。因此,处理煤气爆炸事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4.5.1、凡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迅速吹扫干净煤气。4.5.2、煤气爆炸后引起着火事故,按着火事故处理。4.5.3、煤气爆炸后引起煤气中毒事故,按中毒事故处理。5、化产车间煤气、苯着火、爆炸、中毒的应急处理预案煤气净化车间负责抽吸、输送、冷却及回收炼焦炉产生的荒煤气中的各种产品。主要设备设施有鼓风机、各种塔、冷却器、各种贮槽和工业泵等。其中除鼓风机和工业泵等为转动设备外,其余固定设备,机械伤害事故一般较少;但因其接触的物料多为有毒、可燃易燃物质,因此中毒及火灾爆炸事故相对较多;此外尚存在相应的噪声与振动危害。焦化厂动火作业发生爆炸事故较为突出,根据国内统计数据表明:焦化厂两大爆炸事故为煤气爆炸事故(占25%)和易燃气体爆炸事故(占31.58%),因此,我们将重点放在煤气和苯汽的预防和事故处理上。 5.1、焦炉煤气的特性:5.1.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可燃混合气体。5.1.2、比重:0.450.50kg/m3 。5.1.3、着火温度:5005505.1.4、理论燃烧温度21005.1.5、热值40004400kcal/m35.1.6、着火爆炸范围 4.738%5.1.7、理论燃烧空气需要量 4.5m3空气/ m3焦炉煤气5.1.8、火色:淡橙红色5.2、焦炉煤气正压泄漏煤气泄漏是引起煤气中毒、着火、爆炸的主要根源。主要是由于操作失误,管道接头松脱,腐蚀等引起。一旦发现有煤气泄漏,就要防止中毒和着火爆炸。具体操作如下:5.2.1、发现人员将泄漏地点、泄露大小及时通知班长、或直接通知车间领导或厂部值班领导。5.2.2、现场必须防止有明火或烟火存在,并且保护好自己的安全,站在煤气的上风口,等待煤气防护站和消防人员到场,做好防范措施后,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泄漏问题。5.2.3、分析煤气泄漏原因,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5.3、焦炉煤气负压泄漏负压和正压不同,会使空气进入煤气中,在密闭容器中形成混合性爆炸气体。比如化产的鼓冷区域就是如此。一旦发现煤气负压泄漏,就要防止着火爆炸。具体操作如下:5.3.1、关停电捕焦油器,电源接地。5.3.2、密切注意鼓风机的震动情况,防止摩擦生火。5.3.3、及时通知班长或车间领导,到现场指挥5.3.4、操作时一定防止敲打或撞击起火。5.3.5、分析煤气泄漏原因,提出并执行合理的预防措施。5.4、焦炉煤气中毒 煤气泄露是引起煤气中毒的根源,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引起,一氧化碳在常温下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相对密度0.97(空气:1)。易燃,闪点小于-50,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性爆炸物遇明火、高温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体积)12.5%74.2%。自燃温度为610。毒性及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轻度中毒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中毒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亡。一旦出现煤气中毒,须采取如下措施:5.4.1、戴好空气呼吸器,站在上风口,将中毒人员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5.4.2、打电话通知煤气防护站,卫生所。5.4.3、必要时将中毒者肩部垫高,进行人工呼吸。5.4.4、要做好人员的保暖,防止其睡觉。5.4.5、抢救后再送医院。5.5、 焦炉煤气着火 煤气着火机理:煤气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达到燃烧极限浓度,并在火源或达到着火点时,将造成着火事故。煤气管道附近着火时可采取如下措施:5.5.1、煤气管道附近着火,直接影响管道设备温度升高时,如果管道压力大于500pa,用户可照常使用。5.5.2、立即切断与煤气相连的可燃物,切断火路。5.5.3、如果煤气管道被烧着,温度没有升高时,火苗一时难扑灭。一方面用水冷却管道以防升温;一方面组织灭火。5.5.4、但如果温度已经升高,切不可泼水冷却,以免热胀冷缩、管道破裂酿成更大事故。煤气管道小泄漏着火:一般可用黄泥、湿抹布堵火,对于小管径端着火,且开闭器距管端近,可直接关开闭器。管道大泄漏着火:、立即通知煤气管道上的用户一律停止使用煤气。、将主管或支管的开闭器关2/3,降低煤气压力。、通蒸汽,用蒸汽灭火。、严禁马上关闭开闭器和水封,防止煤气管道回火爆炸。5.6、焦炉煤气爆炸5.6.1、及时疏散人群,对现场的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5.6.2、打电话通知安保处或消防队。5.6.3、防止周边压力容器因升温也发生爆炸,必要时使用消防水降温。从以上分析过程可以看出,火灾爆炸的危害极大,必须严把动火制度管理及违章操作。因此,焦化厂为防止或使爆炸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应从管理制度着手,抓住“人本原理”的根本,从领导开始,重视安全第一的思想,才能使事故降低到可接受程度。5.7苯的特性:苯包括烷烃、烯烃和芳烃等,它们对眼、鼻及呼吸道均有强烈刺激作用,危害肺、肝、肾及心血管系统,某些是强致癌物质,芳烃及其稠环化合物影响最大。以苯为例:苯可引起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头痛呕吐、粘膜出血等症状,进而引起血液变化,如血小板和白血球减少或异常增多,红血球减少,出现贫血以及引起血癌等。苯: 分子式 C6H6 比重: 0.879 沸点: 80.1甲苯: 分子式 C7H8 比重 0.867 沸点: 110.635.7.1、苯泄漏苯泄漏是引起苯中毒、着火、爆炸的主要根源。一旦发现有苯泄漏,就要防止中毒和着火爆炸。具体操作如下:5.7.1.1、发现人员将泄漏地点、泄露大小及时通知班长、或直接通知车间领导或厂部值班领导。5.7.1.2、现场必须防止有明火或烟火存在,并且保护好自己的安全,站在苯汽的上风口,等待煤气防护站和消防人员到场,做好防范措施后,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泄漏问题。5.7.1.3、分析苯泄漏原因,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5.7.2、苯中毒苯泄漏后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苯中毒。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汽可引起急性中毒。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轻者表现为兴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