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土壤水肥调控PPT演示课件_第1页
麦田土壤水肥调控PPT演示课件_第2页
麦田土壤水肥调控PPT演示课件_第3页
麦田土壤水肥调控PPT演示课件_第4页
麦田土壤水肥调控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麦田水肥调控与高产栽培技术苗艳芳教授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1,中国种植小麦历史悠久,小麦栽培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1949年解放前夕,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为2185万hm2,总产量为1380万t,平均产量只有645Kghm2(85.6斤亩)。建国60多年来,我国小麦生产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中国小麦生产发展简史和特点,2,1、发展速度快,1949年到2004年,面积减少了22.4万hm2,单产提高4.59倍,总产增长4.7倍。同时,我国小麦生产在世界的地位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50年代初期,我国小麦总产量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左右,70年代末超过了美国,成为仅次于苏联的世界第二大产麦国,1984年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均位居世界第一位,已成为世界第一产麦大国,中国小麦生产发展特点,3,2、扩大种植区域,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过去以种植青稞和豌豆为主,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冬、春麦区;过去长城内外地区,以一年一熟种植杂粮为主,近些年来小麦面积发展也很快。由于品种的更换,冬麦逐渐向春麦区扩展,4,3、高产典型和大面积丰产田不断涌现,“百亩”超千斤,“千亩”超千斤、“千斤县”、“800斤市”不断涌现。如,“千斤县”,山东桓台、黄县,河南的温县、武陟、博爱、沁阳、孟县。“800斤市”,如河南的焦作市等。江苏省东海县农民曹登洲家小麦平均单产达到625.6公斤。,5,我国小麦生产技术的进展,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国已进行八次品种更换,新良种一般比当时的推广种增产810。第一阶段,以提高抗病稳产为主的育种阶段,使小麦平均单产达到了100公斤以上,提高了一倍;第二阶段,以矮化与高产为主的育种阶段,小麦平均单产达到了200公斤以上,又提高了一倍;第三阶段,高产和优质育种并进阶段,使小麦平均单产达到了300公斤以上,基本结束了优质麦依靠进口的历史。,1.改良小麦品种,6,2.发展间、套、复种随着土、肥、水等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新品种的推广,以小麦为主的间、套、复种方式的应用十分普遍。,3.实现合理密植宽行大垄(北方)和大窝稀植(南方),土地和光能的利用不充分,致使小麦产量很低。50年代后期一些地方出现“越密越好”的偏向,导致倒伏减产。通过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逐步认识到合理密植的主要标志是个体健壮,群体合理。,7,4.使用机械耕作,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已达80以上。机械化作业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降低种子用量15%以上,减少收获损失3%-5%以上,还会加快播种收获进度,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时、避免或减少烂场雨等灾害损失。,8,5.加强肥水管理,在肥料方面,5060年代主要依靠增施有机肥料,7080年代,实行有机与无机相结合,N肥和P肥使用相结合,并逐步发展到90年代N、P、K相结合,增施微量元素。目前不仅小麦肥料用量有了很大增加,并且施肥方法也有了很大改进,逐步做到配方施肥。在灌溉方面,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灌溉方法也从大水漫灌逐渐发展为畦灌、沟灌和喷灌。,9,6.病虫害综合防治,目前已消灭了黑穗病、小麦线虫病、白秆病的危害,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黄矮病、条锈病、地下害虫、吸浆虫、麦蚜、麦秆蝇等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10,2006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河南省考察时说,河南是个大省,既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也是经济大省、工业迅速发展的大省。这“五个第一”、“两个大省”的评价,充分说明河南省在全国粮食生产、加工转化方面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二、河南小麦的地位及发展思路,11,二、河南小麦的地位及发展思路,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面积大(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气候和土壤等生态条件均适宜种植小麦,是我国小麦的重要发源地。自1996年始,河南省小麦总产一直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4左右,近十年,河南省小麦占全国小麦生产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丰歉已经密切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形势和人民温饱饥饿。,12,河南小麦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河南省是国家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到2020年小麦产量至少需要增加30亿kg以上。小麦面积按500万hm2计算,平均每667m2需增加67kg,平均每年单产需增加5.6kg,到2020年小麦单产要达到440kg/667m2,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是可能的,但难度也是很大的。,13,河南小麦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战略布局,继续搞好豫北半干旱平原区小麦的稳产高产和节水高产;着重抓好许昌以南半雨养黄淮平原区的小麦高产再高产;大力开发豫西南伏牛山前低丘缓岗雨养区的小麦低产变中产,进一步挖掘这一生态区的小麦生产潜力,为河南省低产田改良开辟一条容易见效的新途径;同时要保持豫西黄土丘陵区小麦产量稳中有升的态势。,14,河南小麦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主要对策,1、提高小麦单产:目前河南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左右,但比英、法、德等发达国家低以上。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和挖掘技术潜力,提高小麦单产。2、加快小麦生产的优质化进程:各地区应当根据优质专用小麦区划,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小麦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小麦品质、品种结构,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15,3、提高小麦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主要对策,积极培育适合我省各类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高抗型小麦优良新品种;大力推广优质良种,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广科学配方施肥和合理施肥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是小麦面粉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定单农业”,稳定小麦产销关系。,16,一、小麦的需水规律及节水灌溉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栽培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具体体现在抗旱节水栽培一年二熟双高产小麦超高产栽培,17,一、小麦的需水规律及节水灌溉技术,(一)小麦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基础1、节水灌溉的生理基础:小麦日耗水量是随着生育期不同而有一定规律变化。整个生育期有两个高峰,一个低谷。两个高峰是:(1)出苗至越冬(10月11月)。日耗水量约1.52毫米,其耗水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13.8%。(2)拨节至开花成熟(4月10日6月10日)。这个时期气候干旱,小麦生长需水量大,日耗水量在67毫米,其耗水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62.78%。,18,(一)小麦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基础,一个低谷是越冬至拨节,日耗水量仅0.32毫米。全生育期共耗水517.86毫米,折亩耗水345.34立方米,其中出苗至越冬占13.86%、越冬期占5.44%、返青至拨节占12.06%、拨节至抽穗占30.29%、抽穗至开花占3.84%、开花至成熟占49%。因此,只要抓好出苗至越冬采取节水技术措施是完全可行的。,19,2、小麦节水灌溉的生态基础,分析小麦耗水的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土壤蓄水,二是自然降水,三是人工补水。小麦全生育期大约耗水340350立方米,其播种前土壤蓄水可补充2025立方米,全生育期自然降水大约补供35-45立方米,既还需人工补供230240立方米。根据常年平原高产麦区自然降水情况分析,小麦播种至越冬前,常年耗水在80毫米(约53.3立方米),差值为43.41毫米(约29立方米),冬前只要保浇一次水,就能满足小麦越冬期需水,20,(二)小麦优化浇水时期,“前足、中控、后保”的灌溉原则。前足即底墒足、中控即越冬至起身要控、因苗制宜推迟春一水时间,减少春季浇水次数。小麦生长后期保证水分供给。近几年我们把春一水推迟到3月底、4月初。小麦春季共浇3水;第一水在3月底实施,第二水在4月2226日左右实施,第三水在5月912日左右实施。即第一水在起身后实施,第二水在拨节后期实施,第三水在抽穗扬花后实施;或者是拨节、孕穗、灌浆3次浇水。保证后期不缺水,这样就可以节约12水。,21,1、选用节水高产品种选用早熟、耐旱、抗旱性强的优良品种是推广节水灌溉的关键措施。以传统的育种和现代的基因工程育种手段,选育出蒸腾水分利用效率更高的品种,来提高作物每单位面积蒸腾水分的生物产量。同时,也要通过育种的手段筛选和选育出抗旱的新品种来减少作物的需水量。,(三)小麦节水灌溉的配套栽培技术,22,底肥足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所以,近几年在提倡秸秆全部还田的基础上,底肥要求亩施纯氮4.5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6-8公斤。有条件的地块增施鸡粪、牛粪、厩肥等有机肥。,2、施足底肥,增磷补钾,23,小麦节水灌溉的关键在春季,而冬季是基础。所以,冬前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培育壮苗。首先是浇足底墒水,精细整地、深翻细耙,防止玉米秸秆还田地块透风漏气,保证足墒下种。严把播种质量关,做到播深一致,下种均匀,保证达到苗全、苗齐、苗壮。,3、精细整地、足墒播种,24,在田间作物群体的水平上,提高水分利用率意味着群体水平上蒸腾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可以通过植物群体的相互遮阴来调节田间的微气候环境条件。因此,与常规灌溉比,节水小麦应适当增加基本苗,以补偿拨节前上层水分欠缺对穗数的不利影响。适期播种的小麦基本苗保证16-18万左右,每晚播一天增加播种量0.5公斤(基本苗1万)。,4、增加基本苗,保证足够亩穗数,25,早春锄划是促苗早发、促根早扎的关键措施。根据气候特点因地制宜推迟春一水,一般年份春一水在拨节初进行,浇水量45方左右,结合浇水亩施碳铵6570公斤或尿素2025公斤。即要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又要控制无效分蘖,促进两级分化,减少养分消耗。,6、适当推迟春一水,及时锄划,26,针对春季干旱、多风、蒸腾量大的特点,大部分麦田易出现干旱,且孕穗期为小麦需水“临界期”,因此应在4月下旬浇孕穗水并结合浇水补追尿素5公斤。扬花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期,对水分要求迫切,水分不足导致籽粒退化,降低穗粒数。因此,要及时浇好扬花灌浆水,但浇水量不宜过大。近年来我们推广的小麦节水灌溉,小麦全生育期平均浇34水,比传统灌溉少浇12水,平均亩节水45方,即保证了小麦对水分的需求,又实现了节水高产的目的。,7、适时浇好孕穗水和扬花灌浆水,27,五月下旬,节水麦田要全部采用杀虫、杀菌、叶面肥进行一喷综防,既除治了虫害,又延长了绿叶功能期,效果很好。对提高小麦千粒重,增加产量起到很大的作用。,8、搞好后期“一喷综防”,28,二、小麦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一)小麦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研究分析表明,小麦每生产100kg籽粒,约需氮3.11.1kg、磷(P2O5)1.10.3kg、钾(K2O)3.20.6kg,三者的比例约为2.813.0;随着产量水平提高,小麦对氮、磷的吸收总量相应增加,再提高,对氮的吸收量相对减少,钾相对增加,磷基本稳定。,29,小麦起身期之前,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相对较少;起身以后,养分需求量也急剧增加,拔节至孕穗期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达到一生的高峰期,对氮、磷的吸收量在成熟期达最大值,对钾的吸收在抽穗期达最大累积量,其后钾的吸收出现负值。,(一)小麦对营养元素的需求,30,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元素吸收后的积累分配,主要随生长中心转移而变化。苗期吸收的营养元素主要用于分蘖和叶片等营养器官的建成;拔节至开花期主要用于茎秆和分化中的幼穗;开花以后则主要流向籽粒。磷的积累分配与氮的基本相似,但吸收量远小于氮。钾向籽粒中转移量很少。,(一)小麦对营养元素的需求,31,(一)小麦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小麦一生吸收氮肥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年前分蘖盛期,占总吸收量的12-14%,另一个是拔节孕穗期,占总吸收量的35-40%;小麦对磷肥吸收高峰期出现在拔节扬花期,占磷总吸收量的60-70%;小麦对钾的吸收在拔节前较少,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0%,拔节孕穗期吸收钾最多,可达60-70%。,32,(二)小麦施肥技术,小麦的施肥技术应包括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施肥量(kg/亩)=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kg/亩)-土壤当季供给养分量(kg/亩)/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可根据100kg籽粒所需养分量来确定;土壤供肥状况一般以不施肥麦田产出小麦的养分量测知土壤提供的养分数量;在田间条件下,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一般为30%50%,磷肥为10%20%,高者可达到25%30%,钾肥多为40%70%。有机肥的利用率一般为20%25%左右。,33,(二)小麦施肥技术,一般中低产田应增施磷肥、氮磷配合,产量在200kg/亩以下的低产田,氮磷比为11左右;产量在200400kg/亩时,氮磷比以10.5为宜;产量在500600kg/亩时,氮磷比以10.4为宜。,34,(二)小麦施肥技术,施肥时期应根据小麦的需肥动态和肥效时期来确定。一般冬小麦生长期较长,播种前一次性施肥的麦田极易出现前期生长过旺而后期脱肥早衰的现象。后期追施氮肥,对提高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效果较好。,35,(二)小麦施肥技术,小麦吸收的氮素,约有2/3来自土壤,1/3是当季肥料供给的。所以,小麦目标产量是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常年高产试验得出的。据调查,我国西北麦区麦田严重缺磷,普遍缺氮,钾相对充足;黄淮海麦区高产田缺钾,部分麦田缺磷。各地农业技术部门可根据以上原则和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合理确定氮、磷、钾肥的施用量。,36,强筋和中筋小麦适宜施肥量,在黄淮海麦区,强筋和中筋小麦栽培必须注意保持土壤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的平衡,并做到在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基础上,因土壤肥力基础精确施肥。每亩生产小麦400kg500kg600kg的高产与超高产麦田: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全氮0.09%,碱解氮708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90mg/kg,有效硫12mg/kg及以上的条件下,每亩总施肥量:纯氮12kg14kg16kg,P2O55kg6.2kg7.5kg,K2O5kg6.2kg7.5kg,S4.3kg。,37,强筋和中筋小麦适宜施肥量,每亩生产小麦300kg400kg的中产水平麦田: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0.8%左右,全氮0.06%0.08%,碱解氮6070mg/kg,速效磷1015mg/kg,速效钾6080mg/kg,有效硫12mg/kg及以上的条件下,每亩总施肥量:纯氮10kg14kg,P2O55kg7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