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安全注意事项.ppt_第1页
危化品安全注意事项.ppt_第2页
危化品安全注意事项.ppt_第3页
危化品安全注意事项.ppt_第4页
危化品安全注意事项.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生产、使用危化品安全注意事项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措施,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术语危险化学品的定义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术语,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采用闭杯法测定),液体表面上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燃:是一种瞬间燃烧现象。其发生的原因是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速度不快,液体表面上聚积的气一瞬间燃尽,而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以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一下就熄灭。,术语,临界温度:就是在这个温度之上,无论施加多大的压力,气体均不能液化。半数致死量:能使一群小动物(如白鼠、兔子等)死亡50%的毒物用量(毫克/千克体重或mg/m3)。压力单位的换算:0.1MPa=1kg/cm21MPa=1106Pa1kPa=1103Pa,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2.1易燃气体2.2不燃气体2.3有毒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3.1低闪点液体3.2中闪点液体3.3高闪点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4.1易燃固体4.2自燃物品4.3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5.1氧化剂5.2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8类腐蚀品等8.1酸性腐蚀品8.2碱性腐蚀品8.3其他腐蚀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等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危险货物分为九类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类,第1类爆炸品,具有易于燃烧和爆炸性能。在外界的作用下(当受到高热、震动、摩擦、撞击等外加作用或与酸碱等物品接触),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骤上升(气体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从化学组成来分:无机与有机按其性质,分为四项:点火器材包括异火索,点火绳等;起爆器材包括异爆索,雷管等;炸药及爆炸性药品包括三硝基甲苯(梯恩梯),硝化甘油混合炸药,黑火药,硝铵炸药,叠氮化钠等;其他爆炸品包括猎枪子弹,礼花炮和爆竹(鞭炮)等。,特性,敏感性不稳定性殉爆:当爆炸品爆炸时,能引起另外位于一定距离之内的爆炸品也发生爆炸,这种现象称为殉爆。,爆炸品爆炸特征,化学反应速度快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中能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物,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气体经加压或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大缩小而被压入钢制容器中(如钢瓶等),这种气体称为压缩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列两种情况之一者: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的压缩气体;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275大于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分类,按物理状态分:压缩气体(空气、氧气),液化气体(液氨、液氯),溶解气体(溶解乙炔)。按性质分:剧毒气体(氯气),易燃气体(乙炔),助燃气体(氧气),不燃气体(氮气)。有毒、易燃、不燃三种,特性,可压缩性膨胀性,危险性,爆炸、易燃性毒害性窒息性,第3类易燃液体,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凡物质在常温下以液体形态存在,易于燃烧和挥发;其闪点在61以下易燃的液体。易燃液体及其蒸气一般均有毒性,有的还有麻醉性。,分类,按闪点的高低分为三类:低闪点液体(闪点-18),中闪点液体(-18闪点小于23),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特性,易挥发性易流动扩散性受热膨胀性带电性,理化特性与危险性的关系,沸点越低,其闪点越低,火灾危险越大。比重越小,沸点越低,其蒸发速度越快,火灾危险越大。同类有机化合物中分子量越小火灾危险性越大。,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第4类易燃固体,此类物品燃点(着火点)较低,易被氧化。受热、遇火、受冲击或摩擦以及与氧化剂、强酸等接触时,能引起猛烈燃烧或爆炸,燃烧时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第4类自燃物品,此类物品在适当温度的空气中,虽未与明火接触,依靠自身的分解、氧化作用而发热,达到物品燃烧点,即能引起燃烧。,第4类遇湿易燃物品,此类物品遇水或在潮湿空气中能迅速分解,放出高热并产生易燃、易爆气体、而引起燃烧爆炸。,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第5类氧化剂,具有强烈氧化性能,具体品种之间还可能互有抵触。除部分有机氧化剂外,其本身虽不燃烧,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经受摩擦、震动撞击、高热或遇酸碱的物质,在受潮,接触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以及和性质有抵触的物品混存时,即能分解,发生燃烧和爆炸。,第6类有毒品,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汽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第6类毒害品,此类物品具有强烈的毒害性,少量侵入人体、畜体内或触及皮肤时,即可造成局部刺激或中毒,甚至死亡,口服或皮肤接触毒害品时,生物试验致死中量(LD50)在50mg/kg以下,人体吸入气体毒害品,致死中量(CL50)吸入时间4h,浓度在2mg/L以下,能造成死亡者,均属剧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凡能自发、不断地放出穿透力很强,人们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物质,称为放射性物质。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此类物品具有放射性,能放射出穿透力很强、人们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侵入人体时为内照射,人体外部受辐射地为外照射。与大剂量放射性物质直接接触时能损害人体。,第8类腐蚀物品,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y的固体或液体。,第8类腐蚀物品,此类物品具有强烈腐蚀性,与其他物品接触能因腐蚀作用而发生破坏现象,与人体接触能发生灼伤,且较难医治。,使用危化品注意事项,(1)在危险化学品使用前,要预先阅读该物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有关知识,了解物品性质,知晓注意事项。,使用危化品注意事项,(2)操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物品的危险特性,按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要求穿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在穿戴前应对其的有效性、完好性进行检查。,使用危化品注意事项,(3)在装卸危险化学物品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摩擦、碰摔、剧烈震动。,使用危化品注意事项,(4)在装卸搬运强腐蚀性物品前,应检查包装物是否已被腐蚀。搬运时禁止肩杠、背负或用双手揽抱,只能挑、抬或用车子搬运。搬运堆码时,不可倒置、倾斜、震荡,以免液体溅出发生危险。,使用危化品注意事项,(5)在使用有毒物品时,不得在现场饮食,必须保持现场空气流通,如果发现恶心、头晕等中毒现象,应立即到新鲜空气处休息,脱去工作服和防护用具,清洗皮肤沾染部分,重者送医院诊治。,使用危化品注意事项,(6)在使用甲级消防等级的危险化学品时,严禁烟火,现场的所有电器应采用防爆电器,生产设备都应当采取防静电措施。作业的人员要穿戴防静电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穿带有铁钉的鞋子,不准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及金属的钥匙。,使用危化品注意事项,(7)在投料时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执行,严格控制操作指标,密切关注温度、压力、液位的变化。,使用危化品注意事项,(8)工作完毕后根据工作情况和危险品的性质、及时清洗手、脸、漱口或淋浴,并对劳动保护用品进行清洗或消毒。,使用危化品注意事项,(9)在使用现场,根据使用物品的危险特性,须备有一定量的急救器材、药品和物资。,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贮存措施,(1)贮存大量化学危险物品的仓库,除应有消防保卫设施外,根据物品不同性质,应进行分区分类隔离贮存。个别性质极为特殊的物品,应单独贮存。(2)对爆炸品、剧毒品和放射性物品,必须单独存放于专门的仓库中,起爆器材不得与炸药在同一库房内存放。,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贮存措施,(3)对相互接触能引燃、爆炸的物品,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品,不得在同一库房内贮存,如:有机物、易燃物品与氧化剂,氧化剂与强酸性腐蚀物品,氰化物与酸性腐蚀物品等不得存放在一起。苯类与醇类因灭火方法不同,亦不宜存放在一起。食用原料(如小苏打等)应与有毒品分开,以防沾染发生中毒。,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贮存措施,(4)遇水燃烧和怕晒的危险品,不得在露天堆放。怕冻的物品,应在较暖库房中存放。(5)不准在库房内或露天堆垛附近进行试验、串倒换桶、焊修、整修、分装和其他可能引起火灾的操作。,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贮存措施,(6)容器包装应密闭完好无损,如果发现破损渗漏,必须进行安全处理,改装换桶必须在库房外安全地点进行。对易燃物、爆炸品应使用不发生火花的工具。,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贮存措施,(7)加强平时检查工作,对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变质以及易燃烧、易爆炸的物品,除一日三查外,应该定期进行测温、化验,并相应地采取安全措施(如稳定剂含量减少的即添加补足,分解、变质、粘结、发热的堆垛立即倒垛分开存放,催请货主处理),防止发生自燃或爆炸。,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贮存措施,(8)换装危险品的空容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彻底清洗,以防遗留物质与装入物质发生抵触引起燃烧爆炸和中毒;对遗留在地上和垫仓板上的危险品,必须及时清除处理,保持库房清洁。,化学品泄漏必须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1.疏散与隔离2.切断火源3.个人防护4.泄漏控制5.泄漏物的处置,1.疏散与隔离,在化学品生产、储运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2.切断火源,切断火源对化学品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3.个人防护,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应用水枪、水炮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加强应急处理个人安全防护,防止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1)呼吸系统防护,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应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防护器具。根据泄漏化学品的毒性、浓度、缺氧情况,可以采用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送风式长管面具、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等。在粉尘环境中可采用防尘口罩等。,(2)眼睛防护为了防止眼睛受到伤害,可以采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安全面罩、安全护目镜、安全防护罩等。注:在呼吸系统防护中已采用防毒面具的,眼睛已进行了防护。,(3)身体防护为了避免皮肤受到损伤,可以采用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橡胶工作服、防毒物渗透工作服、透气型防毒服等。,(4)手防护为了保护手不受损伤,可以采用橡胶手套、乳胶手套、耐酸碱手套、防化学品手套等。,4.泄漏控制,如果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要在统一指挥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切断与之相连的设备、管线,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方法来控制化学品的泄漏。如果是容器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漏口时,要及时处置泄漏物,严密监视,以防火灾爆炸。,5.泄漏物的处置,要及时将现场的泄漏物进行安全可靠处置。,(1)气体泄漏物处置,用合理的通风使其扩散、稀释,不至于积聚;或者喷雾状溶液或水,使之中和或液化后处置;或喷水雾对泄漏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