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ppt_第1页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ppt_第2页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ppt_第3页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ppt_第4页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1课,一、隋的统一,西晋,东晋,南方:,北方:,十六国并存,宋,齐,梁,陈,581,(鲜卑族),北魏,三国,魏,蜀,吴,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北朝,589,南朝,隋朝的建立与统一,一、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2、隋朝的统一_年隋灭陈,南北统一。,阅读课本P23页,结合下列导学,完成内容,并把知识点在课本上标注。,杨坚,581年,时间:_,建立者:_,定都:_,长安,589,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北周,隋朝,长安,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隋朝统一前的南北局势,统一后的隋朝疆域,589年,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胭脂井,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穿越情景,当你来到大隋朝,正看到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于是你看到了这样的场景,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怎样的影响?,1.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多年的分裂局面。,3.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二、大运河的开通,1,2,3,4,5,6,7,8,9,10,11,12,1-3填城市名称4-7填隋朝运河组成部分8-12填隋运河连接的河流,1,2,3,4,5,6,7,8,9,10,11,12,1-3填城市名称4-7填隋朝运河组成部分8-12填隋运河连接的河流,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三点,四段,五河,大运河,今日运河,练习,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洛阳,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新授,开通大运河的意义: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开凿大运河的确劳民伤财,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2)“天下转漕,仰此一渠。”,(4)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百家争鸣,(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新授,“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宋史,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评价大运河,新授,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唐皮日休,原文大意:往北可以通到河北经营渔业,往南可以通到扬州(古时扬州亦称江都)经营运输,他的利用价值是很广的。),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21教育网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2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举人制度及其影响21cnjy答案提示:(1)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来源:21世纪教育网】(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1c,材料二: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来看,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为它不利于皇权加强和中央集权,又不利于笼络和控制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应运而生。,背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只注重门第,凭才学做官,意义,新授,1、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原因,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新授,朝代:隋朝人物:隋文帝、隋炀帝过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意义:突破门第的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回中央。,“科”指考试科目;“举”指选举人才,“科举制度”即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新授,2、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有三分之二。,新授,、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私塾,鼓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国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旧唐书.儒学传,新授,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穿越情景,你是隋朝的世家大族的子弟,你却遭到了这样的待遇:,官吏的选拔不再看重门第,世家大族的子弟不再通过门第进入仕途,要通过考试才能做官。,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人可以做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科举制诞生的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归纳总结,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为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政提供了机会;科举制还提高了官员的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集中到中央政府的手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新授,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从605年起,隋炀帝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新授,隋文帝厉行节俭,然而,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达、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汤汤,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新授,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隋朝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暴政时间:618年结果:唐朝建立,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巡游江都,论从史出,阅读材料,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了加强对各地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民谣:,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隋炀帝,穿越情景,你是隋朝时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你周围人的生活是这样的:,隋朝末年,人民为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