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轮复习_第1页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轮复习_第2页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轮复习_第3页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轮复习_第4页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目标要求:1、了解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2、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3、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4、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并进行相关的推算。5、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孟德尔是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的?P必须具备什么条件?F1的表现型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F2的表现型是什么?比值是多少?两种新的重组类型比例是多少?分析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P,F1,个体数:31510810132比例:9:3:3:1,黄色圆粒绿色皱粒,黄色圆粒,F2,黄色圆粒绿色皱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3:1,结论: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思考:如果单独考虑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那么,在F2中它们的性状分离比是多少?,YYRRyyrr,YyRr(黄色圆粒),P,配子,F1配子,F1,假说: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二、假说,F2,F2,9331,F2,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_种遗传因子组成_种表现类型_种,16,9,4,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1:1:1:1:2:2:2:2:4,双显9单显3单显3双隐1,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规律:1、F2中的纯合体占()位置在()2、F2中的双杂合体占()3、其余的单杂合体共占()4、F2中亲本类型占(),重组类型()。在重组类型中纯合体占()杂合体占()。,4/16,4/16,8/16,10/16,6/16,1/3,2/3,棋盘的对角线上,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配子:,测交后代:,1:1:1:1,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yyRryyrr,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设想,四种表现型实际子粒数比接近1:1:1:1,从而证实了F1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遗传因子,遗传因子,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_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_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_自由组合。,结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配子时,在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叫独立分配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Y,y,R,r,Y,R,y,r,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精子细胞,Y,Y,y,R,R,r,r,y,1,2,3,4,Y,y,R,r,Y,R,y,r,1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2种)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1种),Y,Y,Y,r,r,r,r,R,Y,y,y,y,y,R,R,R,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精子细胞,1,2,3,4,Y,y,r,R,Y,r,y,R,1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2种)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1种),结论:对于两对相对性状而言1、1精原细胞4精子(2种)YyRrYR和yr或Yr和yR2、1雄性个体无数精子(4种)YyRrYr、yr、Yr、yR,同理:3、1卵原细胞1种卵细胞。4、1雌性个体4种卵细胞,对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的情况不熟练分析配子产生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性原细胞”。(1)若是一个个体则产生2n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体对数或等位基因对数。(2)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2种(两两相同)精细胞(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例:YyRr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注意】注意写产生配子时“、”和“或”的运用。,自我挑战1.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比为()A41B21C12D11【尝试解答】_D_【解析】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的精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因此,种类数比为11。,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答案:B,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一对,两对及两对以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位于两对及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个定律同时发生,分离定律是基础,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2、采用因素到因素的研究方法。,3、运用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试验程序:,单,多,统计学,试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定律。,技法提升判断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三种方法(1)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若两对或多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它们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双杂个体自交法判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自交,若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或其变式),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根据双杂个体测交法判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对F1进行测交,若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或其变式),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三种方法(1)花粉鉴定法:双杂个体产生的花粉才可以,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请据表回答问题: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利用_作为亲本杂交产生F1,直接观察F1产生的花粉,表现型及比例是_即可。,甲与丙或乙与丁,长形非糯性:长形糯性:圆形非糯性:长形非糯性=1:1:1:1,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三种方法花粉鉴定法:双杂个体产生的花粉才可以(2)根据双杂个体自交法验证:双杂个体自交,若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或其变式),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根据双杂个体测交法判断双杂个体进行测交,若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或其变式),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题型和解题方法,AaBBCcDD和AaBbCCdd杂交(独立遗传),请思考1、两个亲本分别能产生多少种配子?2、产生子代时雌雄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3、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类型和比例分别是多少?4、子代基因型为AaBbCcDd的概率是多少?,小结:解题步骤:观察该题有几对相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显隐性并写出各性状基因型先分析每一对遗传性状的结果,然后运用乘法法则。记住:分支法的前提是2对及以上能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CcDD和AaBbCCdd杂交,请思考1、两个亲本分别能产生多少种配子?2、产生子代时雌雄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3、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类型和比例分别是多少?4、子代基因型为AaBbCcDd的概率是多少?,AaAa,(1AA:2Aa:1aa),BBBb,(1BB:1Bb),CcCC,(1CC:1Cc),比例:,DDdd,(Dd),子代基因型种类:,3,2,2,1,=12种,(1:2:1)(1:1)(1:1)1=1:1:1:1:2:2:2:2:1:1:1:1,子代表现型的种类:,2,1,1,1,=2种,子代表现型的比例:,(3:1)111=3:1,AaBbCcDd的概率:,1/2Aa1/2Bb1/2Cc1Dd=1/8,解题步骤:写出该题相对性状判断显隐性并写出各性状基因型写出亲子代遗传图解先分析每一对遗传性状的结果,然后运用乘法法则。记住:乘法法则的前提是2对及以上相对独立的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逆推法,将高杆(T)无芒(B)小麦与矮杆无芒杂交,后代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3:1,则亲代的基因型为?,TtBbttBb,有关孟德尔试验典型比例的习题,3:1?1:2:1?1:1:1:1?9:3:3:1?3:1:3:1?1:0:1:0?,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亲代基因型,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1:1:1:1:2:2。按自由组合定律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B,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若这些基因是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归纳如下表:,21,22,23,2n,31,32,33,3n,(1:2:1)1,(1:2:1)2,(1:2:1)3,(1:2:1)n,21,22,23,2n,(3:1)1,(3:1)2,(3:1)3,(3:1)n,一对夫妇,丈夫并指(并指基因为A),妻子正常,他们的独生儿子却是先天性聋哑(聋哑基因为d),理论上推测第二个子女既是聋哑又是并指的概率为()A1/2B1/4C1/8D3/8,C,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1:1:1:1,1:3,1:1:2,1:2:1,3:1,正常的完全显性,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A13B11C121D9331,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则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A13B31C211D11,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的花色种类和比例分别是()A3种;961B4种;9331C5种;14641D6种;143341,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测交,后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紫白31C若基因型为AaBB、AABb的植株各自自交,后代中表现型的比例相同D若某植株自交,后代中只有紫花植株出现,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天竺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A943B934C916D961,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尝试解答】_C_【解析】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扁盘形,说明亲代全为纯合子,F2表现型比接近于961,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可得出:基因型为双显性的个体表现为扁盘形,基因型为单显性的个体表现为圆形,基因型为双隐性的个体表现为长圆形。据此可知,亲代圆形南瓜的基因型应该是AAbb、aaBB。,变式训练荠菜三角形角果植株与卵圆形角果植株杂交,F1所结果实全是三角形角果,F1自交获得F2,F2所结果实的性状分离比为三角形角果卵圆形角果151。若F1与卵圆形角果植株杂交,则后代所结果实分离比是()A不确定B三角形角果3卵圆形角果1C三角形角果2卵圆形角果1D三角形角果4卵圆形角果1,解析:选B。假设荠菜角果形状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题干可知,15(A_B_A_bbaaB_)1(aabb),因此F1的基因型为AaBb,卵圆形的基因型为aabb,则二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3(A_B_A_bbaaB_)1(aabb)。,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A2鲜红1蓝B2紫1鲜红C1鲜红1紫D3紫1蓝,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已知正常株的基因型为B_T_,基因型为bbT_的植株下部雌花序不能正常发育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Btt的植株顶部雄花序转变为雌花序而成雌株;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顶端长出的也是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对下列杂交组合所产生后代的预测。错误的是()ABbTtBbTt正常株雄株雌株934BbbTTbbtt全为雄株CbbTtbbtt雄株雌株11D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211答案:D,西葫芦的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果皮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W与w、Y与y)控制,这四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据下表回答问题:,(1)甲组F1中的扁盘形果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2)乙组亲本中扁盘形果的基因型为_,请用柱状图表示F1中各表现型的比例。(3)丙组F1中,白皮果的基因型为_,黄皮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2)乙组亲本中扁盘形果与长圆形(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杂交后,出现了长圆形(基因型为aabb)的子代,则说明双亲都能产生a、b配子,都含a、b基因,由此推知:亲本中扁盘形果的基因型为AaBb。乙组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则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Bb1Aabb1aaBb1aabb,相应的表现型及所占的比例为扁盘形1/4、圆球形1/2、长圆形1/4。绘制柱状图时要注明横坐标、纵坐标的方向、含义及相应的数值。,(3)因为白皮果的基因组成为W_Y_、W_yy,黄皮果的基因组成为wwY_,丙组中白皮果与黄皮果杂交,后代出现了绿皮果(wwyy),说明双亲都能产生w、y的配子,都含w、y基因,则推出丙组亲本中黄皮果的基因型为wwYy,白皮果的基因型为Ww_y,则丙组的杂交组合可写为Ww_ywwYy,因后代绿皮果所占比例为1/8,即1/2ww1/4yy所得,则丙组亲本白皮果的基因型应为WwYy。那么丙组的杂交组合为WwYywwYy,产生的子代中白皮果的基因型有三种:WwYY、WwYy和Wwyy;黄皮果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8wwYY,2/8wwYy。,答案:(1)扁盘形果圆球形果长圆形果961(2)AaBb柱状图如下(3)WwYY、WwYy和Wwyy1/8,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另有i基因与狗的毛色形成有关,基因突变时则可能出现白毛狗(白化)。以下是一个狗毛色的遗传实验:P褐毛狗白毛狗F1白毛狗互交F2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1231,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的“基因突变”应为_(显/隐)性突变,最终结果是导致狗的皮毛细胞中不能合成_。(2)该遗传实验中,亲代褐毛狗和白毛狗的基因型分别是_、_。(3)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_种,如果让F2中雌雄白毛狗互交,其后代出现褐毛狗的几率是_。(4)如果让F2中褐毛狗与F1回交,理论上说,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为_。,本章网络构建,解题方法指导(3)遗传类实验的答题技巧,遗传类实验的考查是高考的热点,考查时经常涉及到基因显隐性的判断、基因型的判断、基因位置的判断和遗传规律的验证等类型。1显隐性的判断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依赖于对遗传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同时还需要认真体会生物学家们发现遗传定律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方法。(1)已知个体纯合时,不同性状杂交后代所表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2)不知个体是否纯合时,应选择相同性状个体交配或自交(植物),后代出现的新性状即为隐性性状。,植物:自交法。若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子。说明:此法适合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但对于动物不适合。测交法。同动物的测交判断。3基因型确认的遗传实验设计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杂合子所表现的性状与显性纯合子表现一致。欲确认某个体基因型是纯合还是杂合,可通过如下几种方案予以探究。,2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理论依据显性性状的个体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其基因型必定是两个隐性基因。(2)判断方法动物:测交法。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可能为纯合子。说明: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特别提示】若待测个体为雄性动物,应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便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若待测个体为植物,选自交的方法可避免人工去雄及人工授粉的繁琐操作过程。,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1科学家选用萌发的普通甜椒的种子搭载“神舟”飞船,在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植株中选择果实较大的个体,培育出大果实“太空甜椒”(如图)。假设果实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请你用原有的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和大果实甜椒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鉴别“太空甜椒”大果实这一性状的显隐性。(1)你的实验方案:_。(2)分析实验,预测结果:如果后代全部表现为小果实,则_;_,则大果实为显性性状。,解析:由于萌发的种子在太空中接受了大量的射线辐射,突变几率会大大提高。突变时既可单个基因突变,也可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同时发生突变,即突变个体既可是杂合子,又可是纯合子;又由于选用的原有的小果实普通甜椒是纯种,因此让突变个体与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进行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就可判断出显、隐性性状。若小果实为显性,则大果实个体全为纯合子隐性,则杂交后代全为小果实,若大果实为显性,则大果实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则杂交后代只要出现大果实个体,即可证实大果实为显性性状。,答案:(1)直接用纯种小果实个体与大果实个体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2)小果实为显性性状如果后代出现大果实性状,2现有纯种紫色种皮和纯种白色种皮菜豆品系,请回答下列实验设计方案的相关问题:(1)在以紫色种皮菜豆为母本和以白色种皮菜豆为父本的正反交实验中,当年母本植株上所结种子的种皮分别为_色、_色,此结果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_。为什么?_。(2)若上述性状是由核基因控制的,则求证紫色与白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并预测实验结果,说明相应结论。,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预测结果得出结论:如果_,则_;如果_,则_。,答案:(1)紫白符合种皮是母本植株的结构(2)P:紫色()白色()白色()紫色()F1F1自交自交收获种子收获种子F1产生种子的种皮颜色均为紫色紫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F1产生种子的种皮颜色均为白色白色为显性性状,紫色为隐性性状,3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