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保健医疗部 王琳,定义*,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弥漫性病变,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和间质炎症及增生为主的改变导致肝功能异常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五种不同肝炎病毒 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引 言,病毒分型,正式命名的5种肝炎甲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A virus 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D virus 丁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E virus 戊型肝炎,引 言,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类粪口途径 甲型和戊型肝炎 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或流行,无慢性肝炎血液途径传播及母婴传播 乙、丙和丁型肝炎,多为散发,无季节性,有慢性化倾向,部分病例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引 言,危害 世界范围流行,我国是高发区,尤其甲肝和乙肝,表1 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引 言,据卫生部20032005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肝炎总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不同程度 发病率仍位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一、二位,死亡率位于第三位,其中 甲肝发病率 乙肝发病率 丙肝发病率 戊肝发病率呈波动状态 甲、乙肝疫苗接种面积 防制力度,引 言,第一节 甲型肝炎第二节 乙型肝炎第三节 丙型肝炎第四节 丁型肝炎第五节 戊型肝炎,目 录,第一节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HAV) 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可形成暴发或流行,主要感染对象为儿童及青少年,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一节 甲型肝炎,形态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球形颗粒内含单股正链RNA,7,500个左右核苷酸,第一节 甲型肝炎,抵抗力 较一般肠道病毒抵抗力强 在淡水、海水、污水、泥沙毛蚶等水产品中 HAV易通过食物和水在人群中传播,存活数天至数月,第一节 甲型肝炎,温 度 60 1h仍可存活 1012h部分灭活 100 1min完全灭活 4其抗原性和组织培养活性可保持1年 -20可存活多年并保持传染性,第一节 甲型肝炎,化学消毒剂 抵抗力强于肠道病毒属病毒 3%福尔马林5min均可灭活 70%乙醇3min部分灭活 不耐受冷冻干燥,对紫外线敏感,第一节 甲型肝炎,图1HAV电镜图,第一节 甲型肝炎,二、流行过程,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 亚临床感染者 灵长类动物(黑猩猩、狨猴及猕猴等) 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第一节 甲型肝炎,传播途径,经食物传播 经食用受污染的贝壳类水产品 经产、供、销环节污染的食物经水传播 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和地区 特点 发病者多饮用同一水源,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第一节 甲型肝炎,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婴幼儿期 甲肝的易感性最高(尤其8月-2岁)人群易感性 影响甲肝流行的关键因素接种甲肝疫苗 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第一节 甲型肝炎,时间分布 周期性、季节性 人群分布 高流行区 低年龄人群,以婴幼儿为多,514 岁发病率高,14岁后随年龄增长而 低流行区 发病年龄后移,成人发病比例高,第一节 甲型肝炎,三、流行特征,20,我国老年人甲肝发病率低,占老年病毒性肝炎的24%,抗HAVIgG检出率达90%,表明老年人对甲肝已普遍具有免疫力自限性(self-limited),不引起进展性或慢性肝病,四、预防策略与措施,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 甲肝减毒活疫苗 被动免疫 甲肝免疫球蛋白,第一节 甲型肝炎,第二节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 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二节 乙型肝炎,形态与基因结构 抵抗力 HBV抗原抗体系统 自然史 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一、病原学,第二节 乙型肝炎,形态与基因结构,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正肝DNA病毒属电镜:3种形态,第二节 乙型肝炎,图2,图3,第二节 乙型肝炎,图4,较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均有耐受性 自然条件 停留于物品表面 1周 保持感染性 37下30d抗原性稳定 pH2时6h、60时10h或100下10min感染性消失,但仍有抗原性70%乙醇不能灭活 煮沸30min/121高压20min/160干热2h等可灭活 0.1%KMnO4/2%戊二醛/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可消毒,抵抗力,第二节 乙型肝炎,HBsAg 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之一 是HBV感染的基本标志 HBsAg阳性见于 乙肝的潜伏期、急性期 慢性乙肝 病毒携带 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注意 HBsAg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HBV抗原抗体系统,第二节 乙型肝炎,抗-HBs特异性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 抗-HBs阳性可见于 乙型肝炎恢复期,在HBsAg消失后间隔一定时间抗-HBs出现隐性感染的健康人,自身产生了免疫力 注射乙肝疫苗或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后,产生的主动或被动免疫,第二节 乙型肝炎,HBcAg 不能从血清中直接检出 抗-HBc 非中和抗体、分IgM和IgG 主要见于慢性感染和既往感染 抗-HBc IgM 通常在出现症状时即可检出,一般持续约6个月,提示HBV 复制,是急性感染的重要指标,也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重要标志 抗-HBc IgG 在抗-HBc IgM下降及消失后出现,可伴随感染者终生存在,第二节 乙型肝炎,HBeAg 与HBsAg平行出现,较HBsAg消失早 意义 体内HBV复制、传染性强的标志 急性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 判断预后的指标:HBeAg转阴,表示HBV复制减少或终止,预后好;若HBeAg持续阳性,则预后不良,易转为慢性抗-HBe HBeAg消失后出现无症状HBV携带者及非活动期慢性肝炎患者表示HBV在体内复制减少或终止,传染性减弱或消失,第二节 乙型肝炎,32,HBV血清标志物及其意义,自然史 HBV感染后结局:病毒清除 病毒携带 病情迁延,慢性化,第二节 乙型肝炎,二、流行过程,传 染 源乙肝病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 HBsAg携带者,第二节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经血传播医源性传播 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第二节 乙型肝炎,人群易感性,对HBV普遍易感 易感性一般随年龄 而 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第二节 乙型肝炎,三、流行特征,地 区 分 布,第二节 乙型肝炎,图8,人群分布年龄和性别 高流行区 青少年和3040岁的成人 中流行区 仍以成人感染为主 低流行区 多2029岁年龄组发病高峰 职业 高危人群 医务人员 托幼机构儿童 妓女 静脉内滥用毒品者 男性同性恋者 家庭聚集性明显,第二节 乙型肝炎,39,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一般人群 HBsAg阳性率为9.09%老年人HBsAg阳性率5%乙肝约占老年病毒性肝炎的239%68.5%癌变率: 慢性肝炎10年间的癌变率为8-11 肝硬化的年癌变率约7。,四、预防策略与措施,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 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 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 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治意识 管理传染源,第二节 乙型肝炎,第三节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HCV) 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三节 丙型肝炎,结构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直径3642nm 球状颗粒由包膜、核衣壳和病毒核心构成 单股正链RNA,9600个核苷酸,一、病 原 学,第三节 丙型肝炎,图9,抵抗力 较强,耐热,对一般化学消毒剂尤其氯仿敏感抗体 抗-HCV及HCV RNA阳性 HCV感染并有传染性 宿主 范围狭窄 仅感染人和黑猩猩,第三节 丙型肝炎,二、流行过程,传染源 丙肝病人 HCV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 与乙肝类似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第三节 丙型肝炎,三、流行特征,地区分布 世界性分布,但不均衡,第三节 丙型肝炎,图10,人群分布 感染集中在15岁以上年龄段 男性感染率女性 主要集中在高危人群时间分布 无明显的季节性,以散发为主,第三节 丙型肝炎,48,发病率青少年最低老年人丙肝较多见,约占老年病毒性肝炎的30-50丙肝慢性化倾向较乙肝明显 1年内的慢性转化率可达64.7 2年后的慢性转化率也有46-48,甚至更高。慢性丙肝易进展为肝硬化 10年内30%进展为肝硬化 20年内65%进展为肝硬化,并可迅速演变成肝癌。,四、预防策略与措施,防制原则与乙肝基本相同 但因病毒变异频繁,目前尚无有效疫苗 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第三节 丙型肝炎,第四节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HDV) 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HDV须与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才能致病,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一 、病 原 学,完整的HDV颗粒 HDV基因组和抗原(HDAg)所组成的核壳体,包膜是HBsAg 单股负链、环状RNA 1700个核苷酸稳定,不易变异,第四节 丁型肝炎,缺陷病毒 复制需要HBV等嗜肝DNA病毒为其提供外壳,并协助其组装、成熟、分泌和释放 1个血清型抗-HDV IgM:用于早期诊断 抗-HDV IgG:诊断慢性HD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第四节 丁型肝炎,二、流行过程,传染源丁肝病人无症状携带者,第四节 丁型肝炎,传播途径 与乙肝类似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三、流行特征,全球分布 HDV感染高度流行区 地中海地区、中东、中亚、西非、南美亚马逊河盆地 和南太平洋某些岛屿我国 城市农村 无性别、年龄差异,第四节 丁型肝炎,HDV患病率,高,中等,低,极低,没有数据,台湾,太平洋岛国,图14 丁肝感染的地理分布,57,HDV感染低流行区,抗HDV的平均检出率为1.15%主要表现-慢性HBV和重型肝炎的合并感染乙肝病程越长,病情越重,合并HDV感染的机会越大。,四、预防策略与措施,主要防制措施与乙肝相同 接种乙肝疫苗加强献血管理防止HBV携带者和HDV携带者密切接触,第四节 丁型肝炎,第五节 戊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HEV) 粪-口途径传播的 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五节 戊型肝炎,一、病原学,杯状病毒科结构 无包膜、直径2734nm、20面体 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的圆球状颗粒 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 单股正链RNA7,200个核苷酸 ,3个开放读码框架抵抗力 不稳定,对高盐、氯化铯和氯仿敏感 反复冻融易降解 48、35d病毒滴度,第五节 戊型肝炎,二、流行过程,传染源 潜伏末期和急性期病人(临床型 、亚临床型和隐性感染)传播途径 经粪-口途径传播人群易感性 人对HEV普遍易感 抗体 抗-HEV:中和病毒,第五节 戊型肝炎,三、流行特征,地区分布 世界性分布 亚、非、中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 北方南方、东部西部、农村城市 时间分布 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后 人群分布 多青壮年,高发年龄在1535岁,一般男性患病女性 孕产妇罹患率 病死率,第五节 戊型肝炎,64,戊肝在我国流行有地域性主要侵犯青壮年老人和儿童发病较少大多数发病后4周内能自愈无慢性携带者(chronic carrier),四、预防策略与措施,与甲肝基本相同 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第五节 戊型肝炎,表5 我国病毒性肝炎主要流行病学特点的比较,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理,病理上它们都具有整个肝脏弥散性受侵,细胞变性,坏死、再生、间质炎症及增生为主的改变。病毒性肝炎可引起以肝细胞为主黄疸和不同程度梗阻的黄疸,介绍:H & E染色病理切片,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肝腺泡内炎症较明显,肝小叶,P,P,V,中央静脉,肝细胞索,门管区,临床表现 -潜伏期,甲型肝炎为30天乙型肝炎为7080天丙型肝炎为7周丁型肝炎为420周戊型肝炎为36天左右此后出现急性肝炎若病程延长超过6个月或疾病反复发作者转为慢性肝炎。,临床表现-临床分型 *,急性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黄疸型。老年人以黄疸型为主,约占90%,无黄疸型者只占8.6-11.1。慢性肝炎 轻度中度重度。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慢性重型肝炎。以乙肝为主,约占77.1-92%,其他仅占17.4%-23.9%。淤胆型肝炎。 肝炎肝硬化 约占24.7-37.6%。,老年人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老年肝炎病情重,易慢性化、治愈率低。老年人肝脏内血流量较非老年人明显减少肝脏的解毒和蛋白合成能力均降低肝细胞再生能力降低免疫功能低下:T细胞和B细胞功能减退,不能调动体内免疫因素对抗和清除病毒,老年人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重症多,并发症多。重型肝炎以慢性重型和亚急性重型为主,黄疸程度深。并发症发生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明显,腹水多见;可见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慢性及隐匿性较多随年龄增长发病率积累发病往往隐袭,常无明确的过去史淤胆型肝炎多见 约占24.6%38%易误诊为肝外梗阻性黄疸。,老年人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预后差、死亡率高老年人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基础疾病,常加重肝炎病情,影响患者的预后。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消化道大出血和脑水肿者,预后极差。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肝炎,老年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可达80%。,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肝炎 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注射史和输血制品史)症状体征:消化道症状、发热、疲乏无力和黄疸,肝肿大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和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病原学检测并排除其他疾病,即可做出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肝炎 既往有乙肝、丙肝、丁肝病史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异常者,可诊断为慢性肝炎以往无明确肝炎病史,影像学、腹腔镜或肝细胞病理检查呈慢性肝炎的改变,可诊断无明确肝炎病史,根据临床表现和化验结果综合分析也可以做出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体征:起病10d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肝性脑病度以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同时肝浊音区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肝功能明显异常( TBIL171umol/L )昏迷前驱症状:行为反常,性格改变,意识障碍和精神异常 具有严重消化道症状(食欲缺乏或频繁呕吐和腹胀呃逆)、极度乏力伴有昏迷前驱症状,并排除其他原因者,应考虑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0d以上出现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同时具备以下之一:度以上肝性脑病,昏迷前驱症状黄疸迅速上升(TBIL171umol/L),肝功能严重损害(ALT升高或胆酶分离、白球比例倒置)。“三高”症状,即高度乏力、高度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和高度腹胀及腹水,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诊断和鉴别诊断,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史;或无病史但影像学、腹腔镜、肝穿活检支持慢性肝炎者,诊断和鉴别诊断,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轻,明显肝肿大,皮肤瘙痒,大便发白。血胆红素升高明显,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表现为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三周以上,排除其他梗阻性黄疸者,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临床症状者为慢性淤胆型肝炎。,诊断和鉴别诊断,肝炎肝硬化 慢性肝炎患者+门脉高压证据(静脉曲张、腹水)影像学检查:肝脏缩小、脾脏大、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排除门脉高压其他原因者,即可诊断为肝硬化。早期肝硬化症状不典型,须依靠病理。,生化学检查 -血清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胺转移酶(GT):一般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 血清胆红素(BIL):通常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 -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 - 胆碱酯酶(ChE):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可作参考 - 白蛋白(ALB):反映肝脏合成功能,A/G可作参考 - 甲胎蛋白(AFP):出现明显升高往往提示发生HCC -血氨测定:有助于肝性脑病的诊断,五、实验室检查,83,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HAV:粪便中查见HAV颗粒;血清中查见HAV IgM或抗HAV自病初至恢复期效价至少增长4倍 HBV血清学标志包括: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IgG和抗-HBc IgM , HBV DNA定性和定量检测:反映病毒复制的情况HCV:HCV IgM 、 HCV IgG、 HCV-RNA测定HDV:抗原和抗体可同时存在于血清中,HDV RNA是确诊敏感指标HEV:检测粪便或血液中的HEV;抗HEV IgM 和IgG,实验室检查,治疗,急性肝炎最主要措施是绝对卧床休息对胃肠道症状或黄疽明显或病情严重者,可给予护肝药物治疗。慢性肝炎治疗目的在于阻止进行性肝功损害,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目前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综合疗法其中主要措施是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在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有明显或持续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征者。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例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85.5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 - 40%三项检测中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重度,介绍: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HBV血清学检测 - HBV血清学标志包括: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IgG和抗-HBc - HBV血清学标志检测:酶免疫法(EIA)、放射免疫 法(RIA)、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化学发光法 - HBsAg血清学转换:HBsAg转阴的同时抗-HBs转阳 - 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转阴的同时抗-HBe转阳,五、实验室检查,HBV 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HBV DNA定性和定量检测:反映病毒复制的情况HBV基因分型方法: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PCR微量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法、基因序列测定法HBsAg耐药突变株检测:HBV聚合酶区基因序列分析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荧光实时PCR法、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等,五、实验室检查,可对肝脏、胆囊、脾脏进行 B 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和磁共振成像 (MRI) 等检查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鉴别诊断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进展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如HCC等,六、影像学诊断,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 HBV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以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 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七、治疗,七、治疗,慢性乙肝治疗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对症治疗 抗病毒是关键,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HBV DNA105拷贝/ml;HBeAg(-)者HBV DNA104拷贝/ml ALT2ULN;如IFN治疗,ALT10ULN,TBIL2ULN ALT2ULN但肝组织学Knodell HAI4或G2炎症坏死具有并有或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达不到上述标准者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续HBV DNA阳性且ALT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七、治疗,单项应答 - 病毒学应答:指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 低于检测下限,或较基线下降2log10 - 血清学应答:指血清HBeAg转阴或HBeAg血清学转 换,或HBsAg转阴或HBsAg血清学转换 - 生化学应答:指血清ALT和AST水平恢复正常 - 组织学应答:指肝脏组织学炎症坏死或纤维化程 度改善达到某一规定值,七、治疗-抗病毒治疗应答,时间顺序应答 - 初始或早期应答:治疗12周时的应答 - 治疗结束时应答:治疗结束时的应答 - 持久应答: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或12个月以上, 疗效维持不变,无复发 - 维持应答:在抗病毒治疗期间表现为HBV DNA检 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或ALT正常,七、治疗-抗病毒治疗应答,时间顺序应答 - 反弹:达到初始应答,但在未更改治疗情况下, HBV DNA 水平重新升高,或一度转阴后又转为阳 性,可有或无 ALT 升高。有时也指ALT和AST复常 后,在未更改治疗的情况下再度升高,但应排除 由其他因素引起的ALT和AST升高 - 复发:达到治疗结束时应答,但停药后 HBV DNA 重新升高或阳转,有时亦指ALT和AST在停药后再 度升高,但应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ALT和AST升高,七、治疗-抗病毒治疗应答,有下列因素可取得较好疗效:治疗前高 ALT 水平;HBV DNA2108拷贝/ml;女性;病程短;非母婴传播;肝纤维化程度轻;对治疗依从性好;无HCV、HDV或HIV合并感染者。 - 治疗12周的早期病毒学应答对预测疗效也很重要,七、治疗-干扰素治疗的抗病毒疗效预测因素,重组干扰素:IFN1b、IFN2a、IFN2b复合干扰素:C-IFN(非人体自然产生的生物合成IFN)长效干扰素:PegIFN-2a、(PegIFN-2b) - 聚乙二醇化技术的优点:保护以减少抗体、阻止 蛋白降解、降低给药频率、延长药物半衰期 - 派罗欣 (40KD):有限分布,固定单一剂量给药 佩乐能 (12KD):广泛分布,需按体重调节剂量,介绍: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干扰素,七、治疗-干扰素治疗,主要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结合,诱生多种抗病毒蛋白,阻碍病毒核酸和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复制还具有免疫调节和增强免疫活性细胞的作用。目前主要用于HBV、HCV、HDV的治疗。,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 流感样症候群: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 - 一过性骨髓抑制:外周血中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如NEU绝对计数0.75109/L,PLT30109/L,应停药 - 精神异常:表现抑郁、妄想症、重度焦虑等症状 - 干扰素可以诱导产生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其他少见不良反应:肾脏损害、心血管并发症等,七、治疗-干扰素治疗,主要通过抑制病毒的DNA-P或逆转录酶的活性,使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拉米夫定(lamivudine) - 随用药时间延长患者发生病毒耐药变异比例增高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 - 在较大剂量时有一定肾毒性,主要为血清肌酐升 高和血磷下降;每日10mg影响较小,应定期监测恩替卡韦(entecavir) - 研究表明对初治患者治疗1年时的耐药发生率为0,七、治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缺乏乙肝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胸腺肽1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良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兵器装备集团湖南云箭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煤化工专业人才3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大数据行业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研究报告
- 2025年数字化营销行业全球数字营销平台服务市场格局与发展趋势深度调研报告
- 2025年机器人产业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汽车智能驾驶行业自动驾驶与交通安全研究报告
- 2025年金融科技行业区块链数字身份认证研究报告
- 2025年人居环境行业智能家居与城市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冷链物流行业冷链物流技术创新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牛油果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分析
- 雪花啤酒终端销售协议书
- 生产风险管理
- 2025年人保车险考试题及答案
- 《茉莉花》音乐课件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电工技术类《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工厂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协议书(2篇)
- 外墙真石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环境保护体系和保证措施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产科联合多部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
- 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