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_第1页
来安县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_第2页
来安县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_第3页
来安县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_第4页
来安县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泓域咨询MACRO/ 来安县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来安县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行业调研及投资分析来安县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 宏观环境分析第二章 行业发展概况第三章 区域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第四章 重点企业调研分析第五章 重点投资项目分析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一章 宏观环境分析一、新基建产业分析(一)新基建概况全球经贸摩擦加剧,叠加海外疫情导致各国经济存在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外需不足,内需承压,经济发展动力需要寻求新的出口。投资作为与出口和消费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将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基建,将成为“稳投资”战略的重中之重。消费和出口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效果短时间内难以显现,投资能够有效提振市场预期,刺激经济增长。首先,出口层面来看,2018年3月以来,由于特朗普的单边贸易主义带来的中美经贸摩擦,我国贸易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在2020年1月15日,伴随中美达成第一接阶段经贸协议,取得阶段性成果,贸易摩擦而暂时得以缓解,利于我国贸易出口企稳回升,但是仍要正视后续由特朗普反复多变的个性而带来的不确定性,贸易出口要想平稳回升或进一步升级需要时间。另外,受疫情影响,2月份PMI出现大幅下滑,外贸领域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28.7%和31.9%,环比降20.0%和17.1%,外需大幅削减。国内方面,中国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比较优势不断降低,出口贸易存在挑战。另外,当前贸易发展方向也呈现出智能化、服务化的倾向,传统贸易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跨境电子商务正快速发展。以5G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将会推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新基建发展将有助于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占领高地。其次,从需求层面来看,2019年消费对GDP贡献率为57.8%,比上年下降了约20个百分点,城乡二元性、传统消费权重大、居住成本过高、以及投资结构与需求错配的问题使得消费贡献率增长势头承压,内需潜力有待持续释放,但短期内难以通过政策刺激显著改变。消费结构上,内部出现高级化发展趋向,但受到居住成本挤压。2019年居民服务性消费占比50.2%,超越货物消费权重,与发达国家60%-70%的服务消费比重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居住成本方面,房价的快速增长,挤压了居民的教科文娱、医疗保健等新型服务消费空间,2018年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居住收入比分别为23.7177%、10.3679%、9.2314%。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范围为4-6,房价收入比越高,则房价越高,偏离合理范围越严重。2019年居民部门杠杆率达55.8%,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0.2万亿元,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中,居住占比已经达到24.82%,新兴服务消费可用资金不断被房价压缩。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载体,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令人瞩目,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6%。然而,与美、日等发达经济体82%到91%的城市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城乡融合战略的推进,城镇落户门槛的不断降低,城市化进程也将快速推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2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2050年将达到80%左右。农村地区劳动力将加速流向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应与之匹配。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在2018至2019年度仅为3.8%,该指标2009年曾经达42.16%的水平。5G基站、特高压的建设将成为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基础,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将进一步帮助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加速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搭建,大大提升城市管理综合统筹能力。新基建将改善就业情况,培育人力资本。第一,新基建作为生产经营的基础部门,能够有效集聚劳动力,发挥对就业的吸纳作用,缓解失业等社会性问题。1979-2018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从69.8%降至26.1%。与此同时,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从17.6%增长至27.6%,从业人员总量实现反超。从GDP不变价数据来看,2019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40%左右,远远高于农业7%-8%的GDP占比。工业部门的劳动要素生产率明显较高,并且仍有较大空间吸纳剩余劳动力。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外溢性和网络效应,新基建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以及触发的新的行业机会都能够有效吸纳社会劳动力。第三,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以此带动就业结构的升级。新基建的科技化的发展导向,能够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培育,长期来看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当前我国传统基建存在重复建设、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结构错配、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活动的开展。新基建的发展将会对传统基建形成补充,有着较大向上发展的动能。以5G为核心的高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变革,支撑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全新发展方向,推动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智能化、互联网+的全新业态,对生产供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型基建连接着供需的两端,发展新基建能够补短板,调结构,向前向后发挥联动作用,通过产业链条有效提高上下游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集约化、科技化水平,最终实现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融合。(二)新基建机遇分析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通俗理解“新基建”就是发力于科技端,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2020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上就提出要“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与传统基建项目差别是,“新基”建项目单体投资体量较小,大致以十亿元以下投资体量的项目居多,数十亿元投资体量的项目极少。所以,在社会资本方面,对新基建的投资会采取更具战略性的模式,不是以获取建设利润或做大资产规模为导向,更多是基于自身的产业来布局新的可协同要素,以力争让自身产业可以更高效、更全面地触达市场和客户,在新的市场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近期,各地新出台的基建发展规划皆涵盖了产业转型发展、创新驱动、“五网”建设相关的新基建项目,且新基建的占比有上升趋势。而在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等理念、发展目标的影响下,市场也会自发地将资金聚焦于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的新基建领域。可以说,从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注意力、资源、资金都会逐步聚焦于新基建的发展。故而,新基建的全面落地已是水到渠成。“新基建”的特点包括:一是基础新,“新基建”更加关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底层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智能设备的生产和应用,而传统基建主要依赖钢铁、水泥等;二是作用新,“新基建”不仅本身是新业态、新技术,并且能够通过数据的收集、计算、模拟、反馈等创造出更多的新市场、新需求;三是模式新,“新基建”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金融手段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运营,优化和改变以往传统基建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固有模式。“新基建”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明显:一方面,“新基建”有利于刺激形成经济新增长点,不仅对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业态增长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而且加速释放了新能源汽车、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新基建”有利于加速补短板,对传统的轨道交通、公共设施、电网等领域持续赋能,并间接带动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等行业。与动辄上万亿的传统基建项目相比,“新基建”规模太小,对拉动上百万亿元的经济体的增速来说杯水车薪。根据工信部,未来8年国内5G投资总额将达1.5万亿,因此2020-2021年运营商5G投资额度总共才有2000亿-3000亿元。政府可以大幅加快这方面的进展,从而以对数字、信息经济相关行业的作用很大,但总规模还是只有1.5万亿的话,对于拉动GDP实在微不足道。二、宏观政策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推动我国经济强起来的关键步骤。近年来,我国“破、立、降”力度持续加大,“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经济发展新动力不断增强。这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新动能快速成长,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发展新优势。高质量发展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完善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才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对外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倒逼改革、促进改革,高水平的开放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 (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绿色化是发展的新要求和转型主线,循环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低碳是能源战略调整的目标。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更为宽泛,涵盖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则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形式,因此,可以用绿色化来统一表述。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市,要着力实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打造美丽环境。要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实施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工程、抑制城市扬尘工程、压减煤炭消费总量工程、治理机动车船污染工程;要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整治工程、良好水体保护工程、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工程、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工程;要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实施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基础工程、土壤污染分类管控工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三)xxx十三五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成为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制造中心和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主导地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四)xx高质量发展规划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投资、出口、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势必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基础、条件和动力在于:一方面,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内在韧性。这种潜力和韧性来自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所蕴含的扩大内需强劲需求;来自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且产业类型多样,经济的支撑非独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来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来自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的丰富经验。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源源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各方面改革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强劲的动能。能不能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面对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各部门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展望未来,改革开放依然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应当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需要着力做好的重要工作。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投资的重要主体,吸纳劳动力和安置就业的主渠道,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着眼大势认识当前经济形势,还要有长远眼光。影响当前经济形势的各种不利因素,都是我们前进中必然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不能只盯眼前,纠结于局部,要从过往、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大趋势中,辨析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的不同影响;从中外发展大量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症结的认识。惟此,才能跳出问题解决问题,立足于我国经济的内在韧性和巨大潜力,更加精准地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一一化解,最终赢得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未来。第二章 行业发展概况一、新基建市场分析“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七个板块,分别是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以及工业互联网。2020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层面多次强调将推进“新基建”建设。经测算,2020-2025年间,“新基建”领域中的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投资规模最大,其次是5G基站建设。“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七个板块,分别是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以及工业互联网。“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消费和出口受挫,投资则成为政府稳定经济局面的重要手段。投资手段中,“新基建”因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增加有效供给,因此,被政府部门频频提及。2018年12月,“新基建”概念被初次提及;2019年,在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中,“新基建”又被多次提及;2020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推进“新基建”被政府强调的频次更高了。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64.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基础建设投资增长3.8%。值得注意的是,2015-2017年,我国基建投资增速一直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2018年及以后,基建投资增速提升,也正是在2018年,“新基建”概念政府被提出。初步测算,2020-2025年在我国“新基建”建设涉及的七大产业领域中,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领域的总投资规模最大,投资规模预计达34400万亿元;其次是5G基础建设领域,投资规模预计达24000万亿元。二、新基建政策背景分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根据相关报道,“新基建”最可能集中于7大领域:一是5G基站建设(5G板块),二是特高压,三是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基建和高铁),四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五是大数据中心,六是人工智能,七是工业互联网。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新基建既包含宽口径的广义新基建,也包括窄口径的狭义新基建。201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结合来看,新基建包含了两个口径,一个是旨在创新的狭义新基建,主要包括以科技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5G基站、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网络安全、云计算等;另一个口径是重在补短板的广义新基建,除上述狭义口径包含的领域之外,还包括轨道交通等交运短板、核电等能源短板、垃圾回收处理等环保短板、医院养老院体育场等民生短板等领域。结合来看,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传统基建的投资效率不高,同时也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并加速房价回升,“房住不炒”的主线下“新基建”发力顺理成章。2008年,为应对全球经济放缓,我国开展了“四万亿”的大规模刺激举措以对冲国内基本面的下行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后果,如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库存过剩,传统基建、地产等行业过于强势,居民、企业债务压力逐渐加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问题,立足当下,若继续大规模采用传统的“铁公机”来刺激经济则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并推升杠杆率水平,在此背景下,“新基建”的推出就顺理成章。从专项债流向看,新基建占全部基建的比例约为24%左右,子行业中轨道交通是主要发力点,而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的比重并不高。从PPP数据看,新基建占比约为22%,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的占比最高。结合来看,狭义“新基建”的占比相对偏低,仍需政策发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从PPP数据看,新基建占比约为22%,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的占比最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末,我国共发行了9498亿元专项债,且资金全部流向基建领域(2019年9月国常会规定2020年的专项债资金全部不能流向土储棚改领域)总体看,狭义“新基建”的占比相对偏低,仍需政策发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第一,新基建的占比持续升高,但目前传统基建仍占主导地位;第二,从新基建的分项来看,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等致力于传统基建补短板的广义新基建占绝大多数,而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行业的占比不足50%。因此从短期来看,传统基建仍是当前稳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往后看,随着政策的不断引导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政策面来看,以5G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政策的广泛支持。自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此后得到政策的陆续加码,不断引导资金流向新基建领域。2020年度各省市投资计划清单相继出台,基建项目成为受关注的重点领域,同时涵盖新老基建两个范畴,下一阶段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成为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重要力量。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截至3月1日,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龙江、江苏、福建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从财政政策来看,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较上年提前下达增加4580亿元,增幅达33%。其中专项债务限额累计12900亿元,传统基建所占份额接近5000亿元。财政政策作为重大投资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托底新基建发展行情。政府专项债中片区开发类的主要流向以园区建设、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为主。从PPP投资方向来看,片区开发、市政工程和交通运输仍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主力,新基建的轨道交通、园区开发以及城镇化建设都涵盖在内。同时预计2020年财政赤字率有望增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支持新基建发展。利率方面,Shibor利率存在下行趋势,MLF利率在2月下降10个基点之后,2月20日贷款基本利率下调,1年期LPR从4.15调至4.05;5年期以上LPR调为4.75,前期为4.8。除此之外,央行松口存款基准利率有望迎来四年中首调,在保持流动性充裕合理的同时将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月27日,央行表态要对普惠金融服务达标的银行择机定向降准,降准与定向降准政策近期也有可能落地。宽松的货币政策,资金成本低,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投资乘数的拉力,有利于资本流向新基建领域。第三章 区域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一、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地区生产总值3216.95亿元,比上年增长9.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36亿元,增长7.25%;第二产业增加值1994.51亿元,增长7.57%第三产业增加值965.08亿元,增长11.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25亿元,同比增长11.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1.71亿元,同比增长11.46%。国税收入376.40亿元,同比增长8.68%;地税收入亿元37.90,同比增长7.3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1%。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12%,衣着上涨1.03%,居住上涨1.20%,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63%,医疗保健上涨0.6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86%,交通和通信上涨0.86%。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940.6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18.01亿元,比上年增长7.69%。规模以上AA、BB、CC、DD(含5G设备)等主导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285.31亿元,增长5.03%。AA完成增加值409.88亿元,增长5.94%;BB完成工业增加值376.09亿元,增长9.94%;CC完成工业增加值255.21亿元,增长9.67%;DD完成工业增加值155.67亿元,增长6.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64.12亿元,比上年增长7.50%。实现利润总额414.44亿元,比上年增长6.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75.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2%。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146.40亿元,增长10.9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29.05亿元,增长7.25%。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78.77亿元,同比增长8.75%;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717.34亿元,同比增长7.76%;第三产业投资完成679.34亿元,增长8.7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67.03亿元,增长9.84%。民间投资3295.77亿元,增长11.44%。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02.86亿元,增长6.71%。重点项目1580个,完成投资2224.45亿元,增长8.16%。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8.61亿元,比上年增长9.39%。城镇实现零售额1113.41亿元,增长6.96%;乡村实现零售额574.30亿元,增长7.3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547.03,增长11.18%。实际利用外资61932.89万美元,同比增长51.61%。外贸进出口总值385.71亿元,同比增长53.68%。其中,出口总值250.71亿元,同比增长52.65%;进口总值135.00亿元,同比增长52.20%。二、区域内5G设备行业市场分析以5G为核心的高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变革,支撑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全新发展方向,推动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智能化、互联网+的全新业态,对生产供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型基建连接着供需的两端,发展新基建能够补短板,调结构,向前向后发挥联动作用,通过产业链条有效提高上下游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集约化、科技化水平,最终实现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融合。“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七个板块,分别是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以及工业互联网。2020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层面多次强调将推进“新基建”建设。经测算,2020-2025年间,“新基建”领域中的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投资规模最大,其次是5G基站建设。“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七个板块,分别是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以及工业互联网。2020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层面多次强调将推进“新基建”建设。经测算,2020-2025年间,“新基建”领域中的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投资规模最大,其次是5G基站建设。来安县地处安徽省滁州市东部,介于长江、淮河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182011840,北纬32103245。南北最长处55千米,东西最宽处30千米。总面积为1481平方千米,县境东邻天长市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接滁州市、明光市,南连南京市浦口区,北与江苏省盱眙县比邻。来安县地质构造主要是燕山地壳运动以来生成的北东向凹陷和断裂。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除缺失晚元古代早期青白口系沉积外,自中元古代起,各时代地层均有发育;但大部分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出露甚少。中元古界在县复兴集和练子山以北,龙王山以南有所出露,厚度大于2135米。震旦系在县舜山以北,练子山以南和平阳水库西南有零星出露,为震旦系晚期沉积,厚度为1602米,含藻类化石。奥陶系在县平阳水库东南侧出露,为奥陶纪早期沉积。厚度在300米以上,含鹦鹉螺和腕足类化石。白垩系分布在县雷官集以南和东北、独山西北、平阳水库以西与琅琊区、南谯区交界处,厚度在300以上,仅上统赤山组有零星出露。第三系主要分布于县城至施官以北。其中下第三系在舜山集组、狗头山组、张山集组,主要为棕色泥岩、砂岩夹砾层,在炮嘴地区底部夹薄层石膏,含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叶肢类、鱼类、哺乳类及孢粉等化石,厚302米。来安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丘陵、南部为岗坳相间的波状平原,缓丘零星分布;滁河、沛河、新来河两侧为较广阔的河谷平原。全县海拔高度小于220米,相对高程大于100米。境内地貌类型分为丘陵、阶地、河漫滩三种。面积分别约占全县面积的30%、40%、30%。县内丘陵分布在低山外围或居于低山两侧,呈带状,和低山组成梯状地形,分为侵蚀丘陵、玄武岩丘陵、山丘。来安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来安县常见的乔木有侧柏、翠柏、园柏、龙柏、塔柏、刺柏、速生柏、罗汉松、三尖杉、广玉兰、白玉兰、厚朴、鹅掌楸、香樟等;常见的灌木有千头柏、匐地柏、鹿角柏、金叶桧、绒柏、粉柏、凤尾柏、孔雀柏、线柏、紫玉兰,狭叶山胡椒、麻叶绣线菊等;常见的竹类有阔叶箬竹、紫竹、桂竹、刚竹、淡竹、人面竹等;常见的花类有白玉兰、万年青、茉莉、桂花、玫瑰、海棠、含笑、菊花、山海棠、野菊花、梅花、水仙、迎春等;草常见的有狗尾草、艾蒿、茅草、苔草、龙须草、马鞭草、凤尾草等。来安县常见鸟类主要有小鸊鷉、绿头鸭、豆雁、扇尾沙锥、苍鹭、环颈雉、鹌鹑;兽类主要有狼、狐狸、刺猬、蝙蝠、野兔,鼠、獐、獾、松鼠、骚狗子、灵猫、黄鼠狼。鱼类常见的有鲢鱼、草鱼、鲤鱼、鲫鱼,鲶鱼、乌鱼、鲲鱼,黄鳝、刺鳅、鳜鱼、泥鳅、花鳅;昆虫常见的有瓢虫、蝗虫、金龟子、地老虎、蚜虫、蝽象、天牛等;此外,尚有蚌、螺、龟、蟹、虾、蛤蟆(青蛙、蟾蜍)、蛇、蜥蜴(四脚蛇)、壁虎等。来安县非金属矿藏储量大、品种多、品位高,主要有钾长石、膨润土、玄武岩、石英石等20多种,其中已探明的钾长石分布面积达80平方千米。顿丘山遗址位于来安城东村赵坝生产队,呈台形。南北长200米,东西长120米,文化层平均厚度约2.5米。因是东晋侨置的顿丘郡治所,故名顿丘山。1975年大水以后,该遗址成为居民住宅区。1972年5月,经安徽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发掘,该遗址出土一批石器、陶器、蚌器、骨器和铜镞、卜甲等珍贵文物,其中卜甲在安徽省江淮地区为首次发现。经考证,确定该遗址为殷商早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均被省博物馆运回。该遗址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王遗址位于来安东22.5千米处的磁山乡井王村井王生产队,呈长方形。南北长70米,东西宽60米,遗址原有古井7口,现仅存2口。其南面为井东、井北和井王生产队的农民集居区。遗址已废为农田。1986年,县文物工作组在对该遗址进行调查时,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石器2件及汉代砖瓦、唐宋瓷片等。该遗址内涵丰富,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证。高山县城遗址位于来安东北26千米处的王集乡高山村内的高山岗上,呈方形。长70米,宽60米。城址内散存大量碎砖瓦。旧城废于何时待考。据汉书记载,原高山县地秦时属东海郡,汉时属临淮郡,后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更为下邳国高山县。1985年,本县文物工作组在对该遗址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量唐宋瓷片,并在遗址附近一农民家里发现明代青花瓷瓶一件(为1983年出土)。建阳县城遗址位于来安南15千米处的水口镇东面,俗称东城埂。建阳县建于西汉,县城废于何时不详。遗址正南方向300米处为两汉时期墓葬群。县文物工作组在此发掘时,发现木廓墓棺木完好,随葬品有铜器、陶器和漆器等。吴王城遗址位于来安东南35千米处的烟陈乡姜渡村姜东生产队。遗址呈方台形,古城垣尚存,边长120米。遗址内残存大量瓦砾,平均文化层厚度约80厘米。据江苏省六合县民国版县志记载,吴王城为三国东吴所建,因吴王孙权而得名。北齐瓦梁郡治所置于吴王城故墓之上,南唐时废。该遗址为县文物工作组于1985年普查文物时发现,其时遗址东部已被破坏,截面文化层参差外露。该遗址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安县有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1个,形成了皖东烈士陵园为中心,依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二师师部、少奇楼等革命旧址。以半塔、杨郢银色风力发电为主题,依托长山东寺港风景区、龙卧寺省级森林公园、石界牌古民居、宝山千年银杏树等资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以白鹭岛度假村为重点,依托池杉湖湿地、小李庄、景华文化生态园、贾龙民族村、仰山桃文化、林桥苗木为一体的农业观光;依托尊胜禅院、孔雀寺、石固山穆桂英点将台等为一体的名胜古迹。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5G设备企业678家,规模以上企业45家,从业人员33900人。截至2018年底,区域内5G设备产值158279.74万元,较2017年135850.78万元增长16.51%。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68107.54万元,较去年59524.16万元同比增长14.42%。区域内5G设备行业经营情况项目单位指标备注行业产值万元158279.74同期产值万元135850.78同比增长16.51%从业企业数量家678规上企业家45从业人数人33900前十位企业产值万元68107.54去年同期59524.16万元。1、xxx(集团)有限公司万元16686.352、xxx(集团)有限公司万元14983.663、xxx有限责任公司万元8853.984、xxx(集团)有限公司万元7491.835、xxx科技公司万元4767.536、xxx科技发展公司万元4426.997、xxx有限责任公司万元340.548、xxx(集团)有限公司万元2792.419、xxx科技公司万元2656.1910、xxx科技发展公司万元2043.232018年区域内5G设备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9692.54万元,同比2018年60407.85万元增长15.37%;行业净利润18953.36万元,同比2017年15980.91万元增长18.60%;行业纳税总额20070.51万元,同比2017年17910.50万元增长12.06%;5G设备行业完成投资41731.72万元,同比2017年37745.77万元增长10.56%。区域内5G设备行业营业能力分析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行业工业增加值万元69692.541.1同期增加值万元60407.851.2增长率15.37%2行业净利润万元18953.362.12017年净利润万元15980.912.2增长率18.60%3行业纳税总额万元20070.513.12017纳税总额万元17910.503.2增长率12.06%42018完成投资万元41731.724.12017行业投资万元10.56%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2亿元,年均增长8.25%。预计区域内5G设备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240410.14万元,利润总额83528.37万元,净利润30430.74万元,纳税20394.84万元,工业增加值93388.19万元,产业贡献率18.20%。区域内5G设备行业市场预测(单位:万元)序号项目2018年2019年2020年1产值186173.61211560.92240410.142利润总额64684.3773504.9783528.373净利润23565.5626779.0530430.744纳税总额15793.7617947.4620394.845工业增加值72319.8282181.6193388.196产业贡献率13.00%16.00%18.20%7企业数量8149931271序号项目2018年2019年2020年1产值186173.61211560.92240410.142利润总额64684.3773504.9783528.373净利润23565.5626779.0530430.744纳税总额15793.7617947.4620394.845工业增加值72319.8282181.6193388.196产业贡献率13.00%16.00%18.20%7企业数量8149931271第四章 重点企业调研分析一、xxx(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一直秉承“坚持原创,追求领先”的经营理念,不断创造令客户惊喜的产品和服务。公司致力于一个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具有全球化、市场化竞争力的新型一流企业。公司是跨文化的组织,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将诚信、平等、公平、和谐理念普及于企业并延伸至价值链;公司致力于制造和采购在技术、质量和按时交货上均能满足客户高标准要求的产品,并使用现代仓储和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配送及售后服务。本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2018年,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85.41万元,同比增长9.98%(1042.42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5G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9635.66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3.89%。2018年营收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2411.943215.912986.212871.3511485.412主营业务收入2023.492697.982505.272408.919635.662.15G设备(A)667.75890.33826.74794.943179.772.25G设备(B)465.40620.54576.21554.052216.202.35G设备(C)343.99458.66425.90409.521638.062.45G设备(D)242.82323.76300.63289.071156.282.55G设备(E)161.88215.84200.42192.71770.852.65G设备(F)101.17134.90125.26120.45481.782.75G设备(.)40.4753.9650.1148.18192.713其他业务收入388.45517.93480.93462.441849.75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2725.7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52.24万元,增长率25.41%;实现净利润2044.3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5.84万元,增长率10.59%。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11485.4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9635.66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3.89%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9.98%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1042.42利润总额万元2725.76利润总额增长率25.41%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552.24净利润万元2044.32净利润增长率10.59%净利润增长量万元195.84投资利润率32.83%投资回报率24.62%财务内部收益率27.06%企业总资产万元18926.99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29.39%流动资产总额万元5562.44资产负债率23.00%二、xxx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完善而准确的计量器具配置,就不能为企业能源消费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能源计量工作也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项目承办单位依据ISO10012-1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并通过审核认证;随后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xx省质监局关于加强全省能源计量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据国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76-2006)的要求配备了计量器具并实行量化管理;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建立了“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评审认证,该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项目承办单位对能源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力度,实现了以量化管理促节能,提高了能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凭借着不断完善的能源量化体系,实现了对各计量数据进行日统计、周分析、月汇总、年总结,通过能源计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真实反映了项目承办单位能源消费的实际状态,为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而大大提高了项目承办单位的能源综合管理水平。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科学灵活的经营机制,完善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项目承办单位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依法独立核算、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了顺应国际化经济发展的趋势,项目承办单位全面建立和实施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起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核算、库存到售后服务的物流电子网络管理系统,使项目承办单位与全国各销售区域形成信息互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为项目承办单位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撑。公司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不断推动转型升级,使产品在全球市场拥有一流的竞争力。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产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产品成本优势明显。未来,公司计划依靠自身实力,通过引入资本、技术和人才等扩大生产规模,以“高效、智能、环保”作为产品发展方向,持续加强新产品研发力度,实现行业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夯实公司技术实力,全面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优化公司利润来源,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巩固和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xxx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产值16686.35万元,较上年度14858.73万元增长12.3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6034.57万元。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4860.61万元,同比增长13.61%;实现净利润2085.15万元,同比增长28.72%;纳税总额148.18万元,同比增长16.26%。2018年底,xxx有限责任公司资产总额41077.07万元,资产负债率54.77%。第五章 重点投资项目分析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建设符合性(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由xxx(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来安县新基建项目”主要从事5G设备项目开发投资,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二)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相容性来安县新基建项目选址于xxxx工业示范区,项目所占用地为规划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此外,项目建设前后,未改变项目建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xxxx工业示范区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符合项目建设区域用地规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