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山集中供热工程地埋管施工安装专项施工方案编 制 人:王萍项目负责人:姜立新审 核 人:陈志福编制日期:2017年 月 日地埋管的施工包括定位放线、开挖、垫层、埋管、砂石回填、试压等内容。具体施工工艺如下:一、定位放线工作:施工前,与工程部指定人员做好定位控制点的交接工作(施工内容见图纸并做好记录),并按规范进行测量,确定施工区域放线测量,定出管道中线及位置并定出水准点作为整个部位的控制点;每次测量均要闭合,严格控制闭合误差;在区域内有障碍物的,应清除或搬移施工场地的障碍物。二、放线开挖准备1了解并确定土壤地质条件。2确定地下综合管线分布及设置情况,并做好明显标识记号(现场施工人员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咨询工程部指定人员)。3平整土地,根据地埋管施工图,用白灰标示具体位置。4确认开挖位置。5依据设计图纸要求利用机械开挖。三、垫层施工1. 沟槽开挖结束后,首先进行清槽。2. 铺设100mm的碎石垫层,并复测垫层标高。3.浇灌100mm的C15商混垫层。四、地埋管预制施工1、测量放线定好工作坑位置。2、利用机械平整工作场地,开挖工作坑。3、利用机械安装工作坑位置,吊放预制管。4、地埋管芯管的对口预制焊接工作。5、无损检测合格后,安装外套管下部。6、芯管保温施工。7、保温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安装焊接外套管上部并完成施焊作业。五、预制管无损检测1、地埋芯管100%射线无损检测,技术AB级,评片登记级。2、地埋外套管100%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AB级,评片登记级。六、外套管气密性试验1、所有的焊接工作完成后,做好气密性试验的准备工作。2、采用0.6MPa的空气压缩机打压。3、打压至0.2MPa保压30min,压力不降,气密性试验合格。七、地埋管吊装施工 1地埋管无损检测合格后,做好吊装的准备工作。 2采用两台吊机同时平衡起吊的方法。 3垫层验收合格后开始起吊工作。4、吊装完成后,地埋管找平并固定。5、地埋两端与主管道连接安装。八沟槽回填施工1.米沙回填分层夯实。2、三渣回填分层夯实。3、红黏土回填分层夯实。九、技术组织措施1、半成品与成品保护措施半成品与成品保护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搞好施工中半成品与成品的保护与管理,可以使施工质量故障损失减少到较低限度,保证工程质量,使生产顺利地进行。管道安装安装完毕后,马上封住管口,防止异物落入。2、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内及其周围的地下管线(电缆、光缆)和建筑物进行调查。施工前,必须在已查明的地下管线,人工作业时,派责任心强的职工进行。在施工中对地上各种管线、建筑物采取措施加强防护,必要时设专人监护,保证其安全使用。3、水、电到位。4、场地平整,道路畅通,保证设备及材料顺利进场。十、安全管理控制目标严格遵守公司的有关安全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务发明人离职后知识产权转移与保密约束协议
- 个性化定制私人商铺租赁与营销策划合同
- 离异父母子女抚养权调整及财产权益保障合同
- 离婚协议书范本及子女抚养权及探望权保证协议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房产、车辆及现金明细协议
- 快乐足球绘画课件
- 修身养心的课件
- 小学唱脸谱课件
- 采购流程培训课件
- 旅游技术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 渐冻症患者的麻醉管理要点
- 校园校车消防管理制度
- 中医治疗失眠课件
- 2025年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TD/T 1017-2008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
- 出血性疾病诊疗规范
- 口腔科消毒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煤炭洗选设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DB31/T 1052-2017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防护与检测评价规范
- 货币互换协议书
- 航运企业船员安全培训及宣传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