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礼仪是知行合一学一学礼乐文化的知识,然后践行,做到知行合一,久而久之你的气象一定会不一样。礼仪是人跟禽兽区别的标志为什么礼是核心?在中国人看来,礼仪是人跟禽兽区别的标志。人怎么认识自己?怎么定位自己,这是我们每个人要想清楚的。这个问题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在讨论,以至于西方人认为,全部哲学问题都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从哪儿来,人往哪儿去?对人的定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人是一种会语言的动物。可是鹦鹉也可以说话,一只好的鹦鹉说的话比两岁的孩子说话还要多。大猩猩也可以说话,但是它是禽兽。区别就在于人是按照礼的要求来生存的。“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你长成人的样子,也会说话,甚至说得很漂亮,可是你的言谈举止里面完全没有礼,说明什么?你的外表进化到人的形态,但是你的心不能管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能支配自己的人生,你的那颗心还停留在禽兽的阶段。人一定要按照礼来生活,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跟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懂礼。礼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来的规范,必须遵从。春秋时期,天下大乱,人类文明曾经出现过短暂的停止和倒退。论语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当时状况的焦虑。孔子讲,人是从动物演变而来的,我们应该努力修身,要做君子,要成圣贤,可是有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一步三回头。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孟子说,别以为自己跟禽兽有很大的区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受教育的程度不足,常常有意无意地把这一点儿点儿区别也丢了。“君子存之”,君子知道礼太重要了。人是从动物界进化而来的,注定了我们每个人生下来之后,或多或少地残留着动物的野性,如无序、贪婪、恶斗、残忍等。你想成圣成贤吗?我们首先要学会用道德理性来抑制、甚至消除我们身上动物的野性,那么这个手段就是礼。礼是野蛮民族走向文明民族的一个根本标志。礼是修身与教化之具韩愈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就是原道,里面讨论了孔子为什么要写春秋。韩愈认为,在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最灿烂、最发达。而人们把周边民族统称为夷。夷的文明程度相对滞后。他们原来是游牧民族,到中原后,一开始是掠夺,久而久之就住下来。夷跟华夏人混住杂居的时候,文明出现了两种走向。一种,个别诸侯用夷礼。原本一些华夏人的文明高度发达了,但是跟夷人部落生活在一起,发现不梳头、不刷牙也照样吃饭,也可以活得挺好,一说话就带脏字,觉得很好,就学夷,久而久之就跟夷一模一样了。周边的诸侯原来是兄弟之邦,其他华夏人觉得你怎么变成这模样了?于是盟会不敢请他们参加,认为他们没有资格。所以诸侯用夷礼,你就是夷了。相反,大多数夷人进入中原地区后,他们学习汉人的生活方式,每天起床要梳头,头上干干净净,女性逐渐习惯把头发盘起来,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认为每天早上必须是这样,才能开始新的一天,开始了文明民族的生活方式。于是,他们懂得了礼让,说话也带敬语。华夏民族有个传统,没有种族歧视,只看你的文化是否达标。礼是修身与教化之具。我们生下来就残留着动物的野性,达不到圣贤的标准,所以要不断地修正自己。荀子,是礼学的集大成者。其修身篇明确讲,“礼者,所以正身也。”礼论中也讲,“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你的行为不断地得到修正,你谈论的东西合乎道的规范,这是礼仪给我们最本质的东西。为什么文明人的行和言都要合乎道的规范呢,因为背后是人文精神。教育民众没有礼仪怎么来教化呢?我们要创建文明城市,离开礼仪,这是什么样的城市?人人懂得礼,我们才能和谐。古人谈的道从来不是虚的,“道也者,何也?”“礼义、辞让、忠信是也。”连这种规范都学不会,谈什么道?“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要创建和谐社会,践行八荣八耻,离开礼怎么做?只有懂得礼,文明才能落实。对于国家来讲,荀子认为:礼是一种规范,它是按照道德的理性规范出来的,谁是谁非,应该怎样,清清楚楚。“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没有秤,你怎么知道谁轻谁重?锯木头没有绳墨,怎知歪直?没有规矩,你怎么知道哪一个方哪一个圆?谁都不要乱来,因为大家有共同的规范和礼。礼是对我们人性的合理约束。人都有喜怒哀乐之情,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情感当中。但是,你一定要学会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古人讲,“发乎情,民之性也”,情是人性使然,天然合理。但是,情绪的表露一定要“止乎礼义”,合于道德理性的要求。礼的背后体现了什么样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中国人都相信天地之间有正气,有天理,有公道,人有良知,要讲道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礼的主旨是培养博爱之心道德是一个抽象的范畴,看不见摸不着,闻起来没有气味,但它确实有,它就像空气,看不见,闻不着,摸不到,但你不能离开它,一两分钟可以,时间久了你要出问题,社会的道德也是这样。你长久地离开了道德,这个社会肯定要出大问题。怎么办?我们的先贤很聪明,把它分解成了很多个德目,仁、义、忠、孝,等等,把它变成能够学习、比较、检验和提升的操作系统,教人一方面通过读书明理,另一方面通过践行知礼,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礼记说,“礼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它不是局部的、短暂的真理,而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具有恒久的合理性。礼的主旨是培养博爱之心。有礼没礼区别在哪里?就是心。中国人把仁爱当作人的最高境界。礼培养博爱之心,孝是培养爱心的起点。你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一生中每一步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关怀,你天天长大,但是父母天天在衰老,你要感恩、报恩,要孝顺、善待父母,所以爱心从这里来培养是最容易的。要通过这样的孝心推己及人,天下人都是我的父母,天下人都是我的兄弟。所以中国人的称谓里面很特殊,他跟你毫无关系,却叫你叔叔、伯伯、大爷、大妈,等等,西方人没有这样的传统。爱心通常通过礼表达出来。你爱一个人,一定要在形态上、在语言上让人感受到。中国人从小就要接受博爱教育。弟子规里面说,“凡是人,皆需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相处在同一片大地上,我们是同类,我们是社会性的动物群体,我们必须互相分工、互相合作。中国人有大爱、博爱的传统,这个是通过礼仪来表达的。谦卑是德行高尚者的庄严礼所有的动作、仪式都围绕一个字:敬。这个思想在两千多年前的孝经里面就有了,“礼者,敬而已矣”。礼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前提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天遇到不同的人,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对方的存在。夜里两点钟不能在家里开Party,要考虑到周围人的存在,人家要休息。我们走到哪里,看到老年人要礼让,怀有敬意,让他先走。我们的环境要考虑到是公共的,大家到这里来,我不能把它搞脏,这是对公众的尊重。礼教会我们这些东西。如何尊重?儒家著作反复强调:“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里的自卑不是自卑感,是谦卑。我们对他人必须怀有一种尊重、尊敬之心,向人家学习,处处要想到对方。对他人尊重、尊敬要到什么程度?“虽负贩者,必有尊也”,即使是背篓子、挑担子的穷苦农民,他也一定有他做人的尊严,我们不能忽视他。这是儒家教导我们的。不能说这个人是有钱有身份的人,是亿万富翁,才对他有敬意。在人格上大家是一样的。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讲,你别以为你是大学生,天之骄子,看到保安,不正眼看他,那你的书白念了,因为他们有尊严。每一个人都有人格尊严,不管他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一不偷,二不抢,三不贪,完全凭自己的劳动吃饭,人格何等高尚!论语告诫人们,要做君子别做小人。这个君子自有检验标准,不是你说是就是的。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在其存心也”,君子的心里面装着两件东西,“君子以仁存心”,他是一个仁者;“君子以礼存心”,对人礼敬有加。“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充满大爱的人,不管走到哪里,他都有一双关爱的眼光,都会尊重大众。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尊重。这个尊重,是通过我首先去尊重别人,然后得到别人的尊重。先从我做起,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社会和谐就能够真正实现。礼尚往来,人要相互尊重。人家给你行礼,你要回礼。谦卑是德行高尚者的庄严。人家尊重我,我更应该尊重他。社会要和谐,应该礼尚往来。礼是相互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礼是内外兼修的道德规范礼仪不仅是形式,中国人更强调内在,所以礼是内外兼修的道德规范。中国人认为一个人身上有两样东西,一个是质,一个是文。什么叫质?我们拿到一个东西,这是石头,这是金子,这是煤渣,说明质不同。人要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有的农民也许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是只要他勤劳、友善、孝顺,大家一定会喜欢他,因为他的本质很好。但是如果仅止于此,往往会流于粗俗。可能有人会反问,朴实难道不比这虚头巴脑的“文”更好吗?这个问题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被人提出过了。论语说,卫国的大夫棘子成问孔子的学生子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君子保持质朴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有文采?子贡说,虎豹有健硕的躯体,这是它们的质,而身上还有斑斓的花纹,两者相得益彰,让人一看赏心悦目。如果把虎豹皮上的花纹都去除掉,跟犬羊的皮挂在一起,你觉得有什么区别吗?礼记上讲,“德辉动于内”,“理发诸外”。我们毕竟是生活在一个文明时代,社会文明在进步,所以我们身上要有跟这个时代匹配的一套文化,例如人跟人交往的礼节,公共场合应有的规范等,古人称之为“文”。但是,一个人如果过分地追求“文”而忘记了朴素的本质,那也不行,容易变得虚浮、造作。两者要平衡,孔子说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人的美好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君子。美要从心理美,要内外兼修,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经常在外面看到很多女孩子,拥有明星一样漂亮的脸,但是不去修内在,外表打扮得倒很到位。我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倒退?一个人光知道追求漂亮的脸蛋,不想再去修炼自己的德行,这是令人遗憾的。谦敬典雅 君子风范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要建设好精神家园,言谈举止要像一个文明人。通过学习,逐步养成君子风范。君子德性淳厚,流露于外的则是谦敬典雅的风范。道理我想大家都懂,那么要让自己有君子的风范,具体该怎么做呢?我的建议是,学一学礼乐文化的知识,然后践行,做到知行合一,久而久之你的气象一定会不一样。使用敬语和自谦语我们前面讲了,“礼者,自卑而敬人”。与人交往,言谈举止要谦虚、低调,对对方要尊敬,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所以古人称呼别人的时候,一定要用敬语,于自己一方则用自谦语。如今的日本和韩国的语言中,都还保留有系统的敬语和自谦语。而在我们内地,敬语已经几乎没有了。北京话的称呼当中,大概只有“您”是敬语,而在很多地方,6岁的小孩跟80岁的老人讲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心理学心理评估与咨询技能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版起重机维修保养与零配件供应合同
- 2025年度桶装水节能环保技术引进合同
- 新增股东入股合同协议书
- 更改合同质保期补充协议
- 果园承包管理合同协议书
- 直播公司外包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拆除家具服务协议书
- (2025年标准)破坏恢复协议书
- 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农业建设协议
- 工勤考试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T/CNFAGS 16-2024绿色甲醇分级标准(试行)
- 货架安装合同协议书模板
- 员工宿舍转租协议书
- 2025年中小学数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浙江宁波市海曙开发建设投资集团限公司国企业招聘2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24年版)
- 孕妇宫颈机能不全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微流控芯片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入股合同书7篇
- 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防范措施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