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枣庄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2017年枣庄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2017年枣庄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2017年枣庄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2017年枣庄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 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202) 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与集中 实践环节“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具备机械 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研究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意识, 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 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 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产品设计、 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知识 1. 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比较完善的数学基础,能够运用数学方 法分析、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 2. 专业性知识:牢固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各种机械 工程实际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了解机械工程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机械 工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3. 人文社科知识:具备理论研究和实际业务相关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法学等 方面的知识。 4. 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从事机械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 (二)能力 1. 获取知识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2. 实践应用能力:具有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使用恰当的技术、资 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具有能够基于科学原理进行设计实验、分 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的能力;具有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 题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系统、部件或过程的能力。 3. 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对机械工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 术和新设备进行创新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 综合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 表达、建立模型、综合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 1. 思想政治素质: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 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2. 专业素质: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 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 科学文化素质: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 的角色;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 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 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4. 身心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三、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 (二)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及机械制 造基础、机械 CAD/CAM、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 A、自动 控制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系统等。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制造过程认知实习、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技术 训练、工业自动化综合技术训练、工业机器人综合技术训练、军事技能训练、社会实 践、毕业设计、毕业教育、课程设计。 (四)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专业(本科)各环节学时(本科)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 学分 理论学分 实践学分 总学分 占总学分 比例% 通识教育 平台课程 必修课 560 24 11 35 21.87% 选修课 160 10 0 10 6.25% 学科教育 平台课程 必修课 440 26.5 0.5 27 16.87% 选修课 144 6 1.5 7.5 4.68% 专业教育 平台课程 必修课 264 13.5 1.5 15 9.37% 选修课 520 18 9.5 27.5 17.19% 创新创业 平台课程 必修课 48 3 1 4 2.5% 选修课 256 4 6 10 6.25% 集中实践 教学环节 必修课 14 14 8.75% 选修课 10 10 6.25% 总计 2392 105 55 160 100% 学分比例% 65.63% 34.37% 100% 四、修读要求四、修读要求 (一)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 4 年,弹性修业年限 3 至 8 年。 (二)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三)毕业标准与要求 修满 160 学分方能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程 45 学分,学科教育课程 34.5 学分, 专业教育课程 42.5 学分,创新创业课程 14 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24 学分。 五、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矩阵五、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矩阵 见附表 1。 六、各学期时间分配六、各学期时间分配 见附表 2。 七、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七、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 见附表 3、附表 4。 附表附表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专业专业(本科)(本科) 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矩阵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矩阵 要求要求 课程课程 知识知识 能力能力 素质素质 工 具 性 知 识 专 业 性 知 识 人 文 社 科 知 识 自 然 科 学 知 识 获 取 知 识 能 力 实 践 应 用 能 力 创 新 创 业 能 力 综 合 能 力 思 想 政 治 素 质 专 业 素 质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身 心 素 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形势与政策 大学英语 1-4 大学体育 1-4 应用写作 军事理论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就业指导 创业基础 校外拓展活动 军事技能训练 社会实践 毕业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实习 高等数学 B1-B2 线性代数 B 概率统计 要求要求 课程课程 知识知识 能力能力 素质素质 工 具 性 知 识 专 业 性 知 识 人 文 社 科 知 识 自 然 科 学 知 识 获 取 知 识 能 力 实 践 应 用 能 力 创 新 创 业 能 力 综 合 能 力 思 想 政 治 素 质 专 业 素 质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身 心 素 质 大学物理 机械制图 A1-A2 电工电子技术 C 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 Python 程序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电气工程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 AutoCAD 理论力学 A 材料力学 A 机械原理 A 机械设计 A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A 机械 CAD/CAM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A 机械制造工艺学 数控技术 A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B 自动控制原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B 液压与气压传动 要求要求 课程课程 知识知识 能力能力 素质素质 工 具 性 知 识 专 业 性 知 识 人 文 社 科 知 识 自 然 科 学 知 识 获 取 知 识 能 力 实 践 应 用 能 力 创 新 创 业 能 力 综 合 能 力 思 想 政 治 素 质 专 业 素 质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身 心 素 质 可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系统 力学分析及应用 数学建模 智能汽车控制与开发 机器人建模与规划 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设计 机械产品三维创新设计 工业自动化技术 流体力学 传热学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电机与拖动 DCS 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及仿真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设计 制造执行系统 制造执行系统二次开发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 要求要求 课程课程 知识知识 能力能力 素质素质 工 具 性 知 识 专 业 性 知 识 人 文 社 科 知 识 自 然 科 学 知 识 获 取 知 识 能 力 实 践 应 用 能 力 创 新 创 业 能 力 综 合 能 力 思 想 政 治 素 质 专 业 素 质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身 心 素 质 机械优化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 语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工程摩擦学基础 特种加工 汽车构造 汽车电子技术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SOLIDWORKS 三维设计 PRO/E 三维设计 UG 三维设计 ADAMS 基础与应用 三维逆向工程技术 创业策划实践 智能汽车实践与创新 机器人技术实践与创新 工业自动化实践与创新 学科竞赛 机械制造实践与创新 机电系统实践与创新 创新训练 标准化管理 产品造型设计 制造企业生产管理 要求要求 课程课程 知识知识 能力能力 素质素质 工 具 性 知 识 专 业 性 知 识 人 文 社 科 知 识 自 然 科 学 知 识 获 取 知 识 能 力 实 践 应 用 能 力 创 新 创 业 能 力 综 合 能 力 思 想 政 治 素 质 专 业 素 质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身 心 素 质 机械制造过程认知实习 基本制造技术训练 先进制造技术训练 机电综合技术训练 机械制图测绘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可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系统课程 设计 DCS 控制系统设计 工业自动化综合技术训练 工业机器人综合技术训练 项目实训 1 项目实训 2 (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是该专业所有学生均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应有相应的 课程作为支撑,体现于课程对应的关系矩阵中。在相对应的表格中画“” ) 附表附表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专业(本科)各学期时间分配表专业(本科)各学期时间分配表 上课 复习 考试 机械 制造 过程 认知 实习 基本 制造 技术 训练 先进 制造 技术 训练 机电 综合 技术 训练 军 事 训 练 毕 业 设 计 毕 业 教 育 寒 暑 假 总 计 第 一 学 年 第一学期 16 2 2 5 25 第二学期 17 2 1 7 27 第 二 学 年 第三学期 16 2 2 5 25 第四学期 16 2 (2) 7 27 第 三 学 年 第五学期 16 2 (2) 5 25 第六学期 18 2 7 27 第 四 学 年 第七学期 18 2 5 25 第八学期 5 2 12 1 7 27 总计 122 16 1 2 (2) (2) 2 12 1 48 208 备注:教育实习、专业实习具体时间由各学院自行安排,该学期上课周数作相应调整。上课周数 为“总计”减去其他各项的时间的差值。 ( 项 目 周 数 学 年 期 ) 12345678 S11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 332+(32)32322考试 S111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2322考试 S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 332+(32)32322考试 S111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664+(64)64644 考试 S111005- S111012 形势与政策1-8 232+(96)32961111 考查 每学期 第五周 开始上 课 R111016- R111019 大学英语1-412192+(48)试 I111001- I111004 大学体育1-44128+(16)128162222考查 A111003 应用写作116161考试 Z011001 军事理论232+(4)3242考查 35 560+ (292) 384176292 X012101 X012599 课程名称 实 验 课程 类别 附表附表3 一二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 专业(本科)课堂教学计划表专业(本科)课堂教学计划表 备 注 小 计 考 核 形 式 课程 编号 其中 总学 时讲 授 通 识 教 育 平 台 课 程 至少选10学分、160学时。占总学时的6.69% 开课学年、学期及周学时 四 总 学 分其他 占总学时的23.41% 通 识 教 育 必 修 课 通 识 教 育 选 修 课 小 计 分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技类、艺术体育类、创新创业类和教师教育类课程。要求学生至少修满10个学分,其 中:文科类学生须选修2学分的自然科技类课程,理工科学生须选修2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师范生须选修2学分教 师教育类课程。 12345678 D121003- D121004 高等数学B1-B21016016064考试 D121010 线性代数B348483考试 D121011 概率统计464644考试 O121035大学物理232322考试 O121001- O121002 机械制图A1-A25808023考试 O121034电工电子技术35640163考试 2744042416 O122001 C程序设计2.54832163考查 O122037 C+程序设计2.54832163考查 O122038 Python程序设计2.54832163考查 O12201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54832163考查 O12201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54832163考查 O122048 电气工程基础2.54832163考查 O122042电工电子技术2.54832163考查 O122002 AutoCAD1320323考查 O131004理论力学A464644 考试 O131005 材料力学A47256884考试 O131008 机械原理A3.56448884考试 O131010机械设计A3.56448884 考试 152642162424小 计 课程 编号 开课学年、学期及周学时 学 科 教 育 必 修 课 占总学时的 11.04 % 小 计占总学时的18.39 % 学 科 教 育 平 台 课 程 课程 类别 其他 总学 时 讲 授 至少选 修2.5 学分 其中 至少选 修2.5 学分 至少选7.5学分,占总学时的 6.02 % 一备 注二 总 学 分 实 验 课程名称三四 专 业 教 育 必 修 课 学 科 教 育 选 修 课 考 核 形 式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课 程 12345678 O132150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 基础A 3.56448164考试 O132006 机械CAD/CAM24816323考查 O132149互换性与技术测量A2322482考试 O132013 机械制造工艺学2.540403考试 O132003 数控技术A2.55624324考试 1324015288 O132071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 基础B 2.54832163考试 O132009 自动控制原理2.54832163考试 O13215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B1.5241682考试 O132012 液压与气压传动35640163考试 O132072 可编程控制器及 变频 器系统 35640163考查 1323216072 O132078 力学分析及应用1.53216162考查 O132079 数学建模1.53216162考查 O132074 智能汽车控制与开发1.53216162考查 O132075 机器人建模与规划1.53216162考查 O132081 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 设计 1.53216162考查 O132082 机械产品三维创新设 计 1.53216162考查 O132084 工业自动化技术1.53216162考查 条件选 修课, 最多选 修6学 分 机械制 造方向 课程组 (限选) 专业方向选修课由限定选修课程、条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程组成,其中限定选修课程设2个课程组,分别为A机械制造 课程组(12.5学分)、B机电系统课程组(12.5学分),学生必须选择一个课程组修读12.5学分,修读另一课程组课程的学 分可以和任意选修课程学分实行互通;条件选修课主要针对基础扎实、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前需先通过开课教师组织的基 础知识与能力测试,且最多选修6学分,条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程学分实行互通;任意选修课程至少修读15学分。 机电系 统方向 课程组 (限选)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 学 分 课程 类别 考 核 形 式 备 注 讲 授 实 验 其他 一 总学 时 四 其中开课学年、学期及周学时 二三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课 程 专 业 方 向 选 修 课 12345678 O132152 流体力学2322考查 O132153 传热学2322考查 O132007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24024163考试 O132034 电机与拖动 2402416 3考试 O132086 DCS控制系统1.53216162考查 O132110 运动控制系统1.53216162考查 O132083 现场总线技术1.53216162考查 O132096 工业机器人技术24024163考查 O132154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1.53216162考查 O132155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 及仿真 132322考查 O132097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1.53216162考查 O132156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 与应用 1.53216162考查 O132157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 三维设计 132322考查 O132158 制造执行系统1.53216162考查 O132159 制造执行系统二次开 发技术 1.53216162考查 O132088 先进制造技术24024163考查 O132014 机械优化设计232323考查 O132031 机械设计制造及 其自 动化专业英语 116161考查 O132089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 术 1.524241.5考查 O132103 工程摩擦学基础1.524241.5考查 O132090 特种加工1.524241.5考查 O132108 汽车构造1.524241.5考查 O132109 汽车电子技术1.524241.5考查 O132091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1.524241.5考查 O132092 SOLIDWORKS三维设计1.53216162考查 O132093 PRO/E三维设计1.53216162考查 O132094 UG三维设计1.53216162考查 O132112 ADAMS基础与应用1.53216162考查 O132100 三维逆向工程技术1.53216162考查 至少选27.5学分。占总学时的21.74% 总学 时 其中 实 验 其他 三四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课 程 专 业 方 向 选 修 课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 学 分 任意选 修课, 至少选 修15学 分 开课学年、学期及周学时 考 核 形 式 备 注 讲 授 一二 12345678 Z041001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116+(6)1662 考查 前8周 开设 Z041002就业指导116162 考查 前8周 开设 Z041003 创业基础216+(16)16161考查 448+(22)4822 Z042001 课外拓展活动2 O142017 创业策划实践132322考查 O142018 智能汽车实践与创新24816323考查 O142019 机器人技术实践与创 新 24816323 考查 O142020 工业自动化实践与创 新 24816323考查 O142008 学科竞赛24816323考查 O142009 机械制造实践与创新24816323考查 O142010 机电系统实践与创新24816323考查 O142001 创新训练132322考查 O142024 标准化管理232322考查 O142003 产品造型设计24816323考查 O142004 制造企业生产管理1.53216162考查 811312+(314)1072 21624+(314)202718136100 551080608280(22)00-30-3 7-17 3-513-17 0-270 1362392+(314)1680 496216+(314)20 27-3018-2120-30 9-11 14-18 0-270 备注: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至少选10学分。占总学时的10.70% 创 新 创 业 平 台 课 程 创新 创业 平台 必修 课 小 计 总 学 分 其中 四 创 新 创 业 平 台 选 修 课 其他 实 验 三 总学 时 一 讲 授 备 注 开课学年、学期及周学时 二 考 核 形 式 合 计 必修课 选修课 总学时、周学时 占总学时的 2.01 % 1.通识教育必修课总学时中的括号内学时为报告、讲座或调查实践,不是理论授 课,不计入小计、合计的总学时,计算占总学时的百分比时也不予计入。 2.课程名称前标注“”的课程为学位课程,前标注“”为核心课程。 3.通识教育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具体课程见每学期选课通知。 4.课程名称后标注的A、B、C标识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