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总论_第1页
药物毒理学总论_第2页
药物毒理学总论_第3页
药物毒理学总论_第4页
药物毒理学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毒理学,成绩评定标准,到课率 10 ,课堂表现 40 ,论文 50 。GLP实验室(p161)。,第一章 药物毒理学的基本原理,概述一.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 研究在特定条件下,机体接触化学、生物、物理物质后呈现毒性作用的科学,并对药物毒性作用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及靶器官毒性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的一门实验性的科学。,研究内容:一般毒理(急毒p167,长毒p176,局部毒性p192),特殊毒理(p205),靶器官毒性及机理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危害性,指导临床安全用药。药物毒理学与药理学的区别 有害毒性治疗作用 安全剂量有效剂量 多样性单一性,药物毒性事件-沙利度胺,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德的一家制药厂生产了一种安眠药沙利度胺(也译为“反应停”),对妊娠呕吐有明显的疗效,一时各国争相上市,使用极为广泛。1961年10月,在西德妇产科学术会议上报告了沙利度胺引起的海豹型畸胎,总结了从19561961年五年间畸形胎儿60008000个。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它给人们敲响了必须重视药品安全性的警钟。,药物毒性事件-SMON事件,氯碘喹是1933年上市的抗阿米巴药物,后来发现它能防治旅行者腹泻,迅速风行许多国家,包括日本。50年代后期,日本医生发现有许多病人患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简称SMON病),患者可有双足麻木、刺痛、无力、瘫痪、失明等症状。 4年以后,到1971年,才查清氯碘喹与SMON病的因果关系。据统计,日本各地因服用此药而患SMON病的有11000多人,死亡几百人。由于这个事件有关企业共赔偿患者195亿日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约7亿多元人民币。,替马沙星是第三代喹喏酮类药物,由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无严重不良反应,于1991年首次在瑞典上市,1992年在美国上市。截止1992年6月FDA收到了318例不良反应报告,包括: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肝损伤、低血糖等。这些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当于其它喹喏酮类药物的4倍。该品种在美国上市仅4个月,收到8例肝损伤、低血糖休克报告,死亡3人,即迅速从市场上撤除该品种。药厂被迫在1996年6月宣布停止销售替马沙星。 该事件暴露出该药开发时受试的人群样本太少,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难以发现;同系物的开发放宽了安全性试验;管理过程不严的问题等。,药物毒性事件-替马沙星事件,二. 药物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 了解药物的毒性反应(双刃剑)。2. 确定药物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并且其机制。3. 确定毒性作用的剂量范围。4. 了解药物的毒性作用是否具有可逆性(沙立度胺)。5. 研究解毒药及药物中毒后的解救措施。6. 通过对动物实验的重复给药,为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提供线索。7. 为生命科学提供资料。8. 开发新药:偶然发现如氯丙嗪(抗休克)。,三. 药物毒理学研究的意义,1. 正确理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物作用的辨证关系(砒霜)2.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 治疗 毒性 安全性3. 经济成本:及早发现毒性作用(开发成本高,成功率低,药效同时称量体重),四. 药物毒理学的任务,1. 已上市和新生产的药物对健康影响的安全性评价,靶器官的毒性作用机制及防止发生危害的安全剂量。2. 药物毒理学资料是新药审批所必须的。,毒理学的术语,所有药物的毒性都与一定的剂量有关!药物与化合物?剂量和浓度的区别?最小中毒剂量?剂量-效应关系?量反应和质反应?,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 物的重量表示,单位 为g/kg, mg/kg。,一、剂量(dose),二. 正常值(normal value),以健康或正常的个体进行某项观察指标测定,并以平均标准差作为正常范围(如血常规指标,ALT,AST)。统计处理: t 检验:P0.05, 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显著性意义;P 0.0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三. 对 照,对照(contrast)是指除了供试样品等以外,对照组的一切条件应与用药组完全一样,具齐同可比性。对照的概念?对照的分类?阳性药出不了阳性结果,阴性组数据与常规数据有出入,实验是失败的!,四. 毒物,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的剂量给予时可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都是毒物。药物与毒物的区别在于剂量 :应用剂量时为药物,剂量过大时为毒物,如砒霜、蛇毒、阿托品、对乙酰氨基酚等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食盐15-60g/次,水200-250g/次(死亡),杂食(国外吃药),不宜过量食用。人们常根据某一物质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将其划分为:食品、药品、毒品,五. 毒性,毒性(toxicity):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什么是毒性靶器官(组织)?毒性靶器官=药效靶器官?药物产生毒性作用的靶器官是否一定是其浓度最高的部位?氨基糖苷类治疗泌尿、胃肠道感染,但是造成听神经、肾损伤。衡量毒性的客观指标包括各种生理,生化指标或死亡率等。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越小,毒性愈大。毒性:极毒、剧毒、中等毒、低毒、无毒。,六. 中毒,中毒(poisoning):机体与药物接触后引起的疾病称为中毒急性中毒、慢性中毒靶器官直接毒性、间接毒性。,八. 其 它,危害性(hazard):是指药物与机体接触或使用过程中,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安全性(safety):一般指对健康不引起或只引起可接受的轻微影响的危险程度,毒物(人工合成)与毒素(天然成分)的区别?药物毒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毒物和毒素。最小中毒量(临床常用剂量下,无毒性效应,超过阈值)毒性作用与不良反应?,药物毒理学的研究方法,1. 体内实验 :即整体动物实验2. 体外实验: 游离器官 细胞 细胞器,第二节 药物毒作用机理,一. 氧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受到抑制二. 抑制酶系统活性而产生损害作用(P450)三. 对组织细胞结构的损伤作用四. 干扰代谢功能五. 影响免疫功能:诱导兴奋和消退抑制,第三节 影响药物毒作用的因素,一、药物理化性质对药物毒性作用的影响1. 结构功能团与毒性的关系 例如:-COOH2. 光学异构体与毒性的关系 例如:左旋、右旋3. 脂水分配系数与毒性的关系4. 电离度与毒性的关系5. 溶解度与毒性的关系,二,动物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对药物毒性作用的影响,真阳性 真阴性 假阳性 假阴性(真:人=动物)1. 实验动物的种属和品系与毒性的关系 各种动物对同一药物反应不一,敏感性不同,裸小鼠毒性大。2. 实验动物个体因素与毒性效应 性别 年龄3. 动物疾病因素与毒性效应,三. 其 它,1. 辅料对药物毒性作用的影响 溶剂 辅料 苯妥英钠胶囊事件(胶囊填充剂由硫酸钙变为乳糖)2. 给药途径对药物毒性作用的影响 LD50应注明口服 静脉等3. 环境因素对药物毒性作用的影响 温度 季节,第五节 表示毒性的常用参数,毒性上限指标:引起实验动物急性中毒死亡的剂量。1. 绝对致死量(LD100):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剂量。2. 半数致死量(LD50):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剂量。3. 最小致死量(MLD):药物在最低剂量组仅一群实验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4. 最大耐受量(MTD):药物在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LD50的重现性较好,因此一般均以LD50表示毒性上限。,毒性下限指标,毒性下限指标:只有少数个别动物在某项生理,生化或其他指标出现最轻微效应的剂量或浓度。1. 急性域剂量:指一次接触药物所得的域剂量。2. 慢性域剂量:指长期连续接触药物所得的域剂量。3. 最大无作用剂量(ED0):未观察任何损伤作用的剂量。4. 最小有作用剂量: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新药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2、证明性文件;3、立题目的与依据;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8、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9、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10、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11、药品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或者对照品;12、样品的检验报告书;13、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1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15、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二、药学研究资料,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17、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18、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19、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20、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21、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试验研究和文献资料;22、复方制剂中多种成份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23、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24、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25、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26、依赖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27、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四、临床研究资料28、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综述;29、临床研究计划及研究方案;30、临床研究者手册;31、知情同意书样稿、伦理委员会批准件;32、临床研究报告 ;,药理毒理研究申报资料项目,共12项,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项,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1项,11项:主要药效学试验,一般药理试验,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过敏性、溶血性、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研究,复方制剂中多成分的相互影响试验、致突变试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癌试验,依赖性试验,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三)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程序,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1)两种品系、35天染毒、毒性量效曲线,推荐临床使用途径;(2)器官毒性试验、死亡情况、体重变化、血液学、临床生化学、组织学检查;(3)致突变活性第二阶段筛选;(4)生殖毒性试验;(5)受试动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6)行为试验;(7)协同、增效、拮抗作用。,第二水平,长期毒性试验 (第一阶段),第三水平,长期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1)动物长期毒性试验(半年以上);(2)哺乳类动物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