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中联通公司背景比较_第1页
中移动、中联通公司背景比较_第2页
中移动、中联通公司背景比较_第3页
中移动、中联通公司背景比较_第4页
中移动、中联通公司背景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对比分析报告专业:08级汉语言文学学号:40824004姓名:陈孝鹏 摘要: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同作为国有大型通信运营商,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各自的特点。本文首先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背景及主要经营业绩和财务数据进行了介绍;其次进行战略分析对比,主要包括内外部环境分析,当前战略体系等内容,其后对其战略适宜性进行了评析;进而通过收入分析、成本费用分析、盈利能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成长能力分析对中国移动和联通作了全面的对比阐述,得出中国移动在规模和效益上都胜于中国联通的结论,同时总结出了各自业务特点和优势;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对其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关键词: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战略分析 会计分析 财务分析 发展前景注:1.本文所有相关数据都来自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官方公开资料。 2.由于中国移动在香港上市,执行的财务会计准则与内地有所不同,为统一比较标准,文中部分数据已经经过调整。另文中有些数据前后有细微差别,可能是由于统计口径不同而造成的。目 录第一章 公司介绍4一中国移动介绍 4二中国联通介绍5第二章 战略分析6一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6二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6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目前战略体系8四战略评析9第三章 会计与财务分析10一收入分析11二成本分析 12三盈利能力分析13四偿债能力分析14五营运能力分析15六成长能力分析16七分析总结17第四章 前景分析18一电信运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8一中国移动发展前景及建议19二中国移动发展前景及建议20中国移动简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骨干企业,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518亿元人民币,由中央政府管理。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2008年5月27日,铁通并入中国移动,成为中国移动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2011年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87位,品牌价值位列全球电信品牌前列,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目前,中国移动的基站总数超过60万个,客户总数近6亿户。中国移动主要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项目单位2007200820092010用户规模万户36933.94572552228.358401.7净增用户数万户6810.78791.76503.36173.4营运收入亿元3569.694123.434521.034852.31EBIDTA亿元1940.132164.872290.232393.82净利润亿元870.621127.9311511196.40总资产亿元5634.936576.977513.688619.35中国联通简介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2000年6月21日、22日分别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拥有300多个分公司和11个子公司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行政区,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2008年在国家主导下进行重组,10月1日联通CDMA网络正式移交中国电信运营。10月15日,中国联通、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正式合并。 2009年1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重组合并,新公司名称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对其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国联通主要业务经营范围包括:GSM移动通信业务、WCDMA移动通信业务、固网通信业务(包括固定电话、宽带)、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接入号193)、批准范围的本地电话业务、数据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接入号16500)、IP电话业务(接入号17910/17911)、卫星通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以及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其他电信业务。 近年来主营经营业绩如下:中国联通主要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项目单位2007200820092010用户规模万户12056.413336.514758.716742.6净增用户数万户18251280.11422.21983.9营运收入亿元1004.681527.641583.691759.76EBIDTA亿元325.83572.42598.19594.37净利润亿元56.3357.893.7436.71总资产亿元3357.163470.374192.324434.16(注:表中用户数仅指移动业务用户,不包括固网和宽带业务)截至2010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移动市场和固话、宽带市场所占份额图第一章战略分析一、外部环境分析- PEST分析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作为国资委管理的特大型国企,与中国电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垄断我国通信运营。从外部环境来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面临较为相似的外部环境,主要有:(1)政治方面,对通信行业实行准入制度,对相关业务发放牌照经营,属于国家垄断行业,同时国家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中国移动和联通的扶持力度较大。(2)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移动和联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经济环境。(3)社会因素,社会发展加强了人与人直接的相互联系。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离不开移动通信。(4)技术方面,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但经过近20年的发展,行业格局也已基本奠定。就未来来看,通信行业将进一步发展,但主要将集中在产品和服务的提升和开发上。二、企业内部分析-SWOT 分析尽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面临较为相似的外部环境,但是作为两个企业实体仍具有非常大的差别。SWOT分析方法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明确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 (1)中国移动SWOT分析 从以上简要分析来看,中国移动在2G现有市场上占有比较大的优势。拥有绝对优势的客户群和知名的品牌,同时具有较强的市场和品牌经营能力。但是由于TD技术的不成熟,在3G业务上发展较为弱后。未来发展需要开发新的业务和技术标准,同时也面临联通、电信的竞争和国家调控的威胁。(2)中国联通SWOT分析中国联通自重组合并网通以后,业务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移动业务、固网和宽带业务实现强有力联合。同时其拥有的WCDMA技术是目前最成熟的3G技术,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未来3G发展将成为主流,发展潜力无限。但是网络覆盖、内部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对其有比较大得限制,同时还面临移动和电信的竞争和反垄断审查的威胁。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目前战略体系 公司战略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明茨伯格总结归纳了战略的五个定义:计划、计谋、模式、定位和观念。企业战略的内容和层次主要包括:(1)总体战略 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着眼于成长型战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具体战略选择上具有如下不同之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密集型成长战略多元化成长战略1.市场渗透:增加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如不断促进移动用户的增加1.移动业务2.固网语音业务3.固网宽带业务2产品开发:不断开发新产品投入现有市场,如移动飞信、MM、139说客3、市场开发:如进一步开发农村市场(2)竞争战略 企业竞争战略是企业业务层次的战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业务层战略上的选择有:(例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1针对学生用户-动感地带1校园市场沃2. 针对商务用户全球通2、高端市场引进iphone3、针对普通大众用户神州行注:此处仅归纳比较典型的战略,并未包含全部四、战略评析根据战略管理理论,战略是否适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判:1.可行性标准,即是否有足够的资源、资金等来保证战略的实施。2.可接受性标准,指战略的收益结果是否可被接受。3.适宜性标准,战略是否扬长避短,发挥企业优势。结合以上内外部环境分析和目前战略体系及评判标准,我们可以对以上战略进行评析。中国移动在现有市场上占有优势,所以其选择密集型成长战略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为保持现有市场份额,必须不断进行市场渗透,在产品服务和开发上下功夫。在业务层战略上选择差异化战略也适合目前市场现状。但随着人们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提高,中国移动未来可以再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 中国联通在合并网通以后,发挥其业务多元化的优势,实行相关多元化成长战略。在目前移动市场上,联通相对处于弱势,所以在竞争战略上采用集中化战略,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目前来说其收益结果还没有达到可接受的标准。因此,建议未来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相关业务的联系和捆绑,把固网、宽带上的优势逐渐扩展到移动业务,形成一个完美的产业链组合。并适时进行企业战略调整。第二章会计与财务分析 从以上对比图中,可以很明显发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规模和效益上都有非常大的差距。具体分析如下:一、收入分析 收入分析主要从收入总额、收入结构、收入增长率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移动收入主要由通话费及月租费、增值业务收入、其他营业收入构成,其中增值业务收入包括语音增值收入、短信业务收入、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其他数据业务收入等。 从移动近三年的营业收入结果来看,通话及月租费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其次是增值业务收入,其所占比较逐渐提高。在增值业务中短信和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增加较快。中国联通的收入主要由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构成。移动业务包括2G和3G,固网业务包括宽带和固话收入。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其移动业务收入所占比例由2009年的47%提高到2010年的51%,这主要归功于3G业务收入实现爆发式增长,增长率高达1408%。宽带数据业务也增长较快,固话业务份额下降。综合来看,由于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这也是其营业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大大高于联通在这方面的收入,收入结构较为单一。联通固网业务占有重要份额,3G已成为最大得利润增长点,在这方面已经领先于移动。结合世界优秀通信运营商的情况来看,未来语音业务收入所占份额将逐步下降,增值业务特别是数据业务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二、成本分析成本分析主要从成本总额、成本构成、份额变动等方面分析。中国联通主要成本构成(成本/营业收入)通过上图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成本费用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1.中国移动近4年来移动成本率低于联通且成本总额较为稳定,中国联通呈现上升趋势。2.中国移动人工成本较低且较为平稳,中国联通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较高,且有较大比例的上升。3.折旧费用中国移动较大程度低于中国联通。4.SA&G(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中国移动高于中国联通。因此,中国移动成本控制将集中在行政管理费用方面,而联通在人工成本方面应加以控制,同时加强对资产的经营管理。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其主要衡量指标有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收益率等。指标2007200820092010营业利润率中国移动34.7634.5934.3032.86中国联通10.316.587.178.3总资产收益率中国移动15.4517.1515.3313.88中国联通3.95.690.752.5股东权益回报率中国移动23.2925.5022.7320.77中国联通10.428.074.423.3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营业利润率对比图 从上表和对比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移动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收益率均高于中国联通3-4倍,说明移动盈利能力大的高于联通,并且移动相关指标较为稳定,而联通表现出波动较大。四、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考察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和风险,有助于对企业未来收益进行预测。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主要指标有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2007200820092010流动比率中国移动1.341.331.371.26中国联通0.340.290.150.21速动比率中国移动1.311.311.351.24中国联通0.290.280.140.19资产负债率中国移动33.5932.6632.4432.01中国联通35.6839.7750.1853.05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移动的偿债能力明显高于中国联通。移动流动比率及速动比较都高于一般水平,显示出稳健偿债能力,而联通该指标均低于一般水平。在长期偿债方面,移动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32%左右,而联通近年来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比较大幅度的提升,可见其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五、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比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这些比率揭示了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指标200720082009201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中国移动50.559.3467.8969.13中国联通29.6624.2716.5117.37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中国移动7.226.155.375.28中国联通12.315.0322.1121.01总资产周转次数中国移动0.670.680.640.60中国联通0.70.620.410.41 表中可以看出,移动和联通总资产周转次数相差不大,但这2年逐渐显现出差距。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移动是联通2倍左右,说明移动应收账款较少,收入质量较高;联通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并且周转次数有下降趋势。说明移动资产运营能力高于联通。六、成长能力分析 企业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速度,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企业成长能力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的能力,反映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主要衡量指标有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2007200820092010营业收入增长率中国移动20.8615.529.647.33中国联通4.1-0.43.6711.24营业利润增长率中国移动36.4714.958.752.8中国联通18.85-47.69109.79-65.53净利润增长率中国移动31.8629.552.13.88中国联通20.42.662.2-60.72 由于移动通信市场相对饱和,近年来移动营业收入增长率大幅下滑,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也随之有较大的滑落。联通由于3G业务和固网宽带业务营业收入增长率有较大提升。但是由于资产减值的因素,去年净利润大幅下降,净利润增长率业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综合以上所有分析结果来看,中国移动目前拥有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良好的资信水平、稳健的财务经营能力,各项指标都优于中国联通。而联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第三章前景分析及建议一、电信运营行业发展前景传统运营商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划分为引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由于各国管制和市场环境不同,各国传统运营商进入各个发展阶段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过程如下表所示。我国目前还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电信运营商成长轨迹图2011年11月,德勤推出研究报告未来的电信服务纵向发展战略。报告显示,德国电信服务供应商的宽带业务未出现显著增长,访问服务市场甚至出现下滑。随着工业解决方案连接功能的加强,客户对电子医疗、移动支付技术、能源供应技术、联网汽车、云计算这几个领域的关注度也将逐渐加强。所以,电信运营商应该大力推动电子医疗的开发,并以移动支付作为发展的突破点。另外,智能化能源供应需要智能网络,并需要以电信运营商作为合作方,因为电信运营商在数据处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联网汽车方面,电信专家能够打造一个泛在的、不仅仅限于制造商范围的信息服务平台。德勤专家认为,在电信行业销售额停滞不前的情况下,电信供应商应该通过跨领域合作,发掘其它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医疗、能源等领域。在研究新的解决方案时,要将具有技术含量的智能连接功能放在首位。在这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将成为理想的合作伙伴。 德勤专家认为,短期内行业解决方案不能成为抵御电信行业销售额下降的灵丹妙药,但是却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长远来看,电子医疗和智能能源无疑最具有吸引力。而联网汽车、云计算和移动支付则能实现短期收益。这一过程是拉动电信行业销售额增长的良好时机,电信企业应该瞄准机会,发掘合作潜力,从而推动整个电信行业的发展。二、中国移动前景分析及建议 作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的龙头老大,中国移动有着骄人的业绩,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每年上千亿的利润都是其他运营商不可比拟的。但是从以上分析来看,虽然中国移动有着良好的盈利、运营、偿债能力,但是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首先是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的大幅下降,移动引以为傲的语音通话业务份额也在逐年下降,在3G市场上发展落后,在业务上也面临着联通和电信的强有力竞争等等。“居安思危”是重要的企业经营之道。中国移动应该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战略,以期在未来取得新的突破。首先,努力保持现有市场份额,采取市场渗透,产品开发等战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其次,利用目前强大的现金余额提高技术水平并且开发相关市场。如:1.通信技术研究,移动终端开发等。终端是开发新业务的基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丰富的应用已经深刻改变了用户的终端和业务使用习惯,手机早已不是仅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的设备,它已成为用户使用业务的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