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第四定律_第1页
人性第四定律_第2页
人性第四定律_第3页
人性第四定律_第4页
人性第四定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性第四定律 动物皆鄙视、排斥或压迫弱者,畏惧、敬重和服从强者。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在其社会生活中,也基本上是鄙视和压迫懦弱,敬畏和屈从于强权虽然在许多情况下,表现形式上已经较其它动物要隐晦、含蓄和收敛些。利用人的这一特性,那些手握权力的强者,常常在想方设法限制、利用和剥削受其制束和支配的人;而占据着绝对权势并几乎不受什么约束的人,则更是必然要对所有势力范围内的人们实行专制统治。一,目光短视 短视是欲望偏低,潜在的谋生能力过弱,动手意识差,懒得运用脑筋,因而目光浅近的结果。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文化与外界缺少交流,难得远门见识,工作和生活长期单调、沉闷的人们都尤其具备这一点。人类最引以为自豪的,是他们结成团体,形成社会,为自身谋取最大利益和幸福的合力精神,他们的理智性,以及群体生活中和平竞争所激发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通过知识的积累,借助于各种现代载体及技术手段,如今人类从整体上说已经较其原始祖先们远见得多。但是,就人类面临许多根本问题时大多依旧表现得“任由天命”,对专制和暴孽无动于衷,还是远古荒蛮的“任权生长,由专制横行”而言,人们对自身的优越性,以及对所谓“理智性”的认知程度,还是不应盲自吹嘘,过高估计。概略看来:普遍地不顾社会群体的根本利益,不敢或不愿为其采取一些起码的,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生存现状的实际行动,而是自顾眼前,听凭命运,将“为社会和团体谋取长远利益”滞留、排徊在思想上,一味地放任专制自流,对群体所创造和集累的财富,这些财富最后的流向和归宿表现出漠不关心,还有对切身利益中自然环境的恶化采取漠视、放任态度,都不能不说是现今人类普遍存在的、也是最为突出的目光短视现象。二,嫌贫仰富,鄙弱敬强 弱者,指的是那些不敢、不愿或者是羞于力争天然权利的人。强者,则是指有能力维护好自己的天然权利、应得权益,以及那些不满足所得,又得寸进尺,不断去向大自然索取,或去侵占别人权益的人。 嫌贫仰富、鄙弱敬强,是人从弱肉强食的动物界遗传下来,虽然表面看已经演化得温和且隐蔽了些的本性之一。人类自从步入社会生活之后,至少从表面上,在公开场合,较之别的动物,有了许多文明理智,这无疑问得益于文化进步,归功于法制和道德舆论的兴起。但是,关于这方面,人类还没有多少可值得骄傲的。因为他们仅仅是不敢公开放肆而已。只要有机会,能够获得快感或好处,并且可能避开惩戒的话,歧视、排斥,用种种动物们绝对想象不出的现代手段愚弄和践踏弱者,打击和摧残竞争对手,折腾平民殃及无辜的事例,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仍然是例证绰绰,且其残忍无耻及冤暗性,往往超过缺少文明的原始当年。故而在生活中对此保持警惕,应该说是必要和无可奈何的。人类趋富嫌贫,因为人都希望生活得好一点,自在些(那些执拗于所谓气节而宁贫不屑的人儿,恐怕多是妒嫉的光火,因为负气的难平或是愚顽,而非什么真理和正义)。且认真究析起来,“嫌贫仰富”未必不是件好事,它鼓励人们抗争命运,向富裕看齐。“鄙弱敬强”也是无可厚非,人之常情总不能反过来敬重贫困和弱者而鄙视富裕及强大,使我们的社会趋向弱庸和倒退吧。问题在于,过多的人在持有“嫌贫仰富”态度时,并没有想着创造,去动手追赶,有朝一日改变命运,过上所景仰的生活,而是将这一人生态度,滞留在思想上。而如果“鄙弱敬强”也一直停留在思想及无所追求的简单行为上,尤其是以自尊作为代价去敬强的话,那就难免涉嫌人们所说的“势利”了。确实,鄙弱敬强很自然的一个附属之物就是“势利”。不过势利可不象大多数人认为那样,纯是一种丑恶和卑鄙,毋宁说它是人类从动物界继承下来,也是求生存在社会竞争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本能心态。人类社会中,优势得意者在任何地方都是少数,他们一般都具有发放机遇通行证的能力,这就是引致他人攀附的原因。除了青春期为了性偶而出现思想上的严重迷失外,人基本都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谋生,这一点任何道德约束在它面前都显得无力。生活中每个人不屑于与所有相识的人都搞好关系,这对他说来既无精力,也没必要。与有朝一日用得着的握权领衔的人物保持良好关系,在其身上多用些心思,表现得服顺体贴,这是公认的社交生存常识。攀上淡下,趋权冷俗,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势利”。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常常据此而指责别人,多半是因为自己找不到可势之利,或者说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中尚属人性使然的竞技规则、民风俗尚,并非纯属寡心无欲、正直性廉。人间事理,岂能强求。换角度彼此观察,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肯承认的缺陷。是的,人性使然,人与人之间,有一分利害关系,就有一分交流热心,多一份利害关联就多一份亲近激情;这时,虽有眼障,多嘈杂,有急事缠身,但有心人总是眼尖认得准,耳聪听得明,也有充裕的时间分得出身,并非如当初所称日理万机忙得分秒难挤。反之,人与人之间,少一分利害关系便少一分热情,没有利害关系时也就懒得应付答理;这时,虽近在眼前却看不见,寂静无声中却听不清,哪怕同胞老友相遇,也如同路人般茫然不辩。而如果说以上所举都算是势利行为的话,那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据此而结论:势利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类身上尚存难消的思想遗传之一;只要有些儿条件或相关环境,几乎所有人都会势利。这一点是肯定的。世俗公论一般只是将最沉不住气,又最激进轻浮的巴结行为叫做“过于势利”,人们怨恨的也只是小题大作令人肉麻的巴结行为。这一点应该说可以理解。三,盲目崇拜昧慑权威 人的本性中包含有很强的、习惯性的、看重专家和信服权威的成分。生活当中,要不是情势所迫,或是兴趣爱好使然,人们一般都不喜欢或者说懒得接触事物的复杂层面,不愿意动脑筋花力气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和细节,宁愿相信直觉随见的现象表面,相信一个个很可能已被歪曲过,或纯属有心人为事物随意立就的,答案现成的标签和结论。贪图省心便利,人们还耐不住赘述聒噪,总是将听多了的谎言转而半信半疑,或是信以为真;即使明知道自己原来的思想正确无误,也可能放弃,宁愿去赞成已成大势的、多数人的错误意见。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些多数人的错误,可能出自于少数有心之人的误导,经各种讹传加工扩散辗转而来,或者根本就是所谓主见之人的信口开河。生活当中,绝大多数人在一定权力差、地位差面前,表现得首尾难顾,自我消失得六神无主不见踪迹,巴不得听凭招唤,任由神的代言人差遣支配。他们依从形势,跟随大流,崇敬往往是他人所树的偶像,即便是十分荒谬,也依然会将信将疑中身不由己地任由支使。不知道谁在掌控着自己的头脑,也不知道谁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权威在他们的生活当中,不仅具有导向作用,而且早已具有神的地位。的确,许多人对知道并不合法也不愿崇拜的权力,依然表现得任劳任怨,由其宰割。他们认为凡是权力就得服从,管它怎么来的,即使这权力的表现既荒唐可笑。敬重富裕,崇拜强者,拜物入神,爱屋及鸟。别看那些思想贫乏物质穷困的群体,期间也有些人可能会装做对富贵者不屑一顾,但心底里头,在文化方面也好,物质方面也罢,价值量衡上仍与大众同样,总还是期待着富贵者们的认可和承认,渴望着他们的肯定和赞赏。放眼望吧,从社会生活中人们积极地,有意识地崇拜和仿效周围的权势富裕者,到国际间竭力崇拜和追逐,人们都在有意无意地以富强国家的专家、明星、权势人、富有者的价值观作为生活中的高级准绳从技术、管理、服饰、行为举止,到生活习性、伦理道德方面,莫不如是。人对难于动摇的,多半有点儿怪异、神密莫测和不可理喻的东西,对技能出众的陌生人物,以及法定的权力,具有崇拜性。为渔利卖乖,回避思考可能带来的烦脑和风险,人们总是趋向于讨好和取悦权势,鄙弃贫实和冷待真理。他们可能由此容易形成可观的群体效应在这方面,就人显得易于组织管理而言,或许是社会生存的必要,是相对于动物界而言的一种优势;但是,因为信息感染及传播扩散手段的丰富快捷,许多常常表现得并非理智的群体行为,较之一般动物,也就具有更大、更广泛的盲动性和危害性。史实是,人类也因此而备受愚弄,变得比任何种类动物都更易于被操纵,掌控和奴役。这就是为什么在专制主义国家中,统帅人物一时的愚蠢糊涂,就易引发原本昏昏沉的民族激情奋勇,使之内耗打斗或是发动战争,自伤自残和带来重大破坏的缘故。人类容易被愚弄,为专制主义者利用的特点,是其天性中懦弱无知自欺欺人最为典型的一面。也正因如此,宗教和民族主义比之正常的意识形态,情感比之理智,总是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斗争中占据上风,其造成的影响力和破坏力,往往深远长久,巨大而可怕。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之所以总在偏袒胜利者,并非皆由于史学家们媚权威趋炎势利所致,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民大众在阅读和汲取历史知识时,只对胜利者感兴趣。他们更相信有利于胜利者、成功者的史实剧情、轶文传记,只对注册专家和来自官方的“正史”深信不疑。倒是试图将一部为失败英雄鸣冤叫屈的历史、传记或录本流传下去的努力,才是既受权势打杀阻碍,充满危险,又没有多少销路和读者市场的徒劳之举。四,吝惜生命 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生命,是任何动物无可指责的天性本能,这一点天经地义,毋庸置疑,也无可厚非。但若是由此而丧尊辱权地殃及终身,祸害大众,危及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及幸福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一点对于号称文明、自尊且最具有理智和远见性的人类而言,尤其如此。世上恐怕没有不爱惜生命的动物,除非神经错移,或是强烈的刺激之下受压被逼达到极限,自然界的一切动物都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为此,它们一生都在不停地总结经验,千方百计避开强劲的对手,回避生存环境中的各种危险,难于对抗的灾害。为争夺配偶、抢占食物和领地,它们虽然不时与同类厮打夺斗,但若非意外,也不愿为之搭上性命。然而,自然界的动物是自由身,每个个体都有选择的自由和流浪的权利,除非一方心甘情愿,否则彼此间基本上不存在无法逃脱的强制和奴役,即使是在一场恶斗争执之后,尚有比人类多得多的、生存上的选择,仍可以活得自由自在。我们没有理由将自然界的动物及人类日常规避敌害的行为,视为对生命的吝惜。同样的道理,具有充分人身自由的人,无论他从事什么样寄人篱下的工作,其所有维护生存捍卫生命的行为,都是对生命的珍惜、于生活的热爱。因为他对任何痛苦的忍受都是权宜之计、暂时的,只要他愿意就可以通过不太困难的选择随时摆脱或改变。而因为怕死,甚至仅只是怕失去一点点既得,就不愿抗争,也无意支持别人对命运的反抗,心甘情愿放弃人身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