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练习必修1第6单元第14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Word版含_第1页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练习必修1第6单元第14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Word版含_第2页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练习必修1第6单元第14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Word版含_第3页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练习必修1第6单元第14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Word版含_第4页
2017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练习必修1第6单元第14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Word版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14讲1.(2015济宁一模)1963年,法国政府拒绝接受由苏联、英国、美国签署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此后,法国又连续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法国政府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B法国已成为对苏“冷战”的领导者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A项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与事实不符;B项“领导者”说法错误;法国政府拒绝接受条约,说明美苏两极之外力量崛起,并企图摆脱控制,是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反映,故B正确;D项“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在材料中未有涉及。答案C2(2015济南模拟)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B欧洲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中国成为世界大国解析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以美苏争霸为主导,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为止,所以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与题干中所示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没有提到日本,故B项错误;题干中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和中国崛起体现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表现出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5苏锡常镇四市一模)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日本的崛起,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一条腿的国家”反映日本经济发达。“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又使得日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较低。“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也就是追求成为政治大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A项正确。B项与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不符;C项有待进一步观察,不得而知;日本的经济基础非常雄厚,D项错在“很快”二字。答案A4(2016保定摸底)1970年尼克松在报告中说:“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从报告内容可以直接看出()A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B尼克松有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愿望C美国在国际外交上有绝对控制权D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转变解析美苏争霸与改善中美关系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B两项错误;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针锋相对的对抗,美国难以主导国际外交控制权,故C项错误;据材料“美国不能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可知,70年代美国受制于相对实力的衰落,与苏联争霸采取全球收缩战略,故D项正确。答案D5(2015湖北教学合作联考)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美日同盟为基础的“多边自主外交”;加强美日关系,同时在中国和苏联之间采取“等距外交”;以美日合作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由此,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A日本迈向政治大国进程中的务实B美日关系逐渐淡化、边缘化C日本以独立身份展开自主外交D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外交制约解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材料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外交的三个阶段,“多边自主外交”、“等距外交”和“全方位外交”,说明日本在迈向政治大国进程中的务实,故A项正确;美日同盟、美日合作说明日本的外交仍然以日美关系为核心,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日本以独立身份展开自主外交,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美国对日本的外交制约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A6(2015新余期末统考)2014年5月纽约时报中文网10日刊登题为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的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中美实行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B国际格局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C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中美冲突的必然性影响世界安全解析本题考查当今国际局势。从材料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的进一步的强大,更多的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多极化趋势进一步的增强。答案C7(2015南昌十校二模)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解析本题考查上海合作组织,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上合组织”等关键信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上合组织的宗旨是“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充分体现我国新时期“不结盟”、“无敌国外交”的外交政策,B的表述符合题意。A为万隆会议精神;根据上合组织宗旨同样可以排除C、D两项。故选B项。答案B8(2016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各种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此起彼伏(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B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C和平与发展、紧张与动荡成为国际形势的一种特点D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解析材料中第一种现象说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第二种现象说明局部地区仍然动荡不安,两者结合,说明C项正确。答案C9.(2015南京、盐城二模)1962年5月15日戴高乐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如果欧洲不包括法国人的法国,德国人的德国以及意大利人的意大利,我不相信这个欧洲还能有什么存在的现实性。现在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不可能有别的欧洲。”由此可见,戴高乐()坚持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观不满马歇尔计划对法国控制反对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表达对欧洲联合的强烈愿望A BCD解析本题考查欧共体,意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信息“欧洲不包括法国人的法国,德国人的德国以及意大利人的意大利”说明正确;“现在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不可能有别的欧洲”说明正确,故选C项。答案C10(2015苏锡常镇四市二模)有学者认为:在债务危机面前,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这一观点旨在强调欧盟()A尚未建成集体决策机制B制度缺陷不能应对危机C一体化进程将难以为继D存在利益多元化的矛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盟,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在债务危机面前,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是不同的,目的在于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这表明尽管欧盟一体化程度较高,但还是存在利益的多元化,D项正确。答案D11(2016宿迁调研)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价正确的是()A它当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它不与美苏大国结盟,只和发展中国家结盟B它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力的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C20世纪70年代它已和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D中国已经成为其重要成员解析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依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政治和经济霸权”“主张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组织是不结盟运动,据此判断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史实。答案B12(2015合肥一模)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A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C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解析本题考查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旨在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可分析出20世纪80年代末两极格局终结后,超级大国的对峙变成了文化冲突。故选A项。答案A13(2015漳州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图表组(1)材料一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美)威廉 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3)材料三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二、三指出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可以得出图1代表欧洲走向联合;图2代表日本崛起;图3代表第三世界兴起。根据所学知识,三幅图片给国际关系带来的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很明显体现了美国主张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旨在为美国争霸提供理论依据。(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体现出中国主张多极化格局,理由从材料可以找到,如“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等。答案(1)现象:图1代表欧洲走向联合;图2代表日本崛起;图3代表第三世界兴起。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2)主张: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目的: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理论支持。(3)观点:世界呈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曲折过程。理由: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多样化趋势遭遇美国“一极”图谋的挑战。 14(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非传统安全威胁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早已有之,并非一个全新的问题。西方恐怖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公元前二世纪中国的史记刺客列传中也记载了许多谋刺活动;贩毒、海盗、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问题都并非始于今日,自然灾害更是始终与人类历史相伴随但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却是近年来才凸显的。绝大多数非传统安全威胁并不是一个国家独自面临的问题,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却是近年来才凸显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不一定来自某个主权国家,往往由非国家行为体如个人、组织或集团等所为。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如果非传统安全问题矛盾激化,有可能转化为依靠传统安全的军事手段来解决,甚至演化为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危害不可低估。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夺走了近3000人生命,超过了美国在当年珍珠港事件中的阵亡人数。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解析(1)“特点”从材料中“非传统安全威胁早已有之,并非一个全新的问题。西方恐怖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公元前二世纪中国的史记刺客列传中也记载了许多谋刺活动;”强调非传统完全威胁存在的时间早;“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却是近年来才凸显的”强调非传统完全威胁到近年来才普遍关注;“非传统安全威胁不一定来自某个主权国家,往往由非国家行为体如个人、组织或集团等所为。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强调非传统完全威胁涉及范围广;“如果非传统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