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盘水市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六盘水市新能源汽车项目说明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100座加氢站,到2030年将建成1000座加氢站。随着各国氢能源汽车的推广,未来5年,全球主要国家将加快加氢站建设,到2020年,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加氢站的规划建设总数将超过435座,其中日本的规划建设数量最多达到160座,其次为德国规划建设100座加氢站。至2025年,可统计国家共计规划建设加氢站超过1000座,其中以德国和日本规划建设的数量最多,而我国作为氢能源汽车重要的推广国家,至2025年规划建设400座加氢站,为氢能源的汽车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日趋成熟,作为实现途径之一的燃料电池技术越来越被重视,由此也会将带动氢能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氢能源是目前已知的所有能源中最为清洁的一种,被称为最理想的新能源。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加氢、氢能应用等方面。其中,制氢是基础,储运和加氢是氢能应用的核心保障。随着我国氢能产业加速发展,氢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氢能源汽车分为两种,氢内燃机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发展较快的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加氢站的类型逐渐多样化,也将趋向于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央企国企成为加氢站的主要建设者,加氢站分布更加合理。通过统一筹备配合地方 政策,加氢站将在全国各地多点开花,形成更加完备的上游产业配套。目前,国内氢能产业尚处于市场导入阶段,除部分气体公司外,市场化供氢渠道有限。结合不同技术路线制氢的产能、经济性以及碳排放情况,不同地区须依据其资源禀赋进行选择。该新能源汽车项目计划总投资5564.0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83.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39%;流动资金1480.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61%。达产年营业收入11438.00万元,总成本费用8580.88万元,税金及附加103.88万元,利润总额2857.12万元,利税总额3355.09万元,税后净利润2142.8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12.2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1.35%,投资利税率60.30%,投资回报率38.51%,全部投资回收期4.10年,提供就业职位174个。报告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项目组织、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经营管理等初步方案;结合项目特点提出合理的总体及分年度实施进度计划。.报告主要内容:基本情况、背景及必要性、市场分析预测、建设规划、项目建设地研究、土建工程说明、工艺先进性分析、环境保护说明、项目职业保护、风险应对评估、项目节能情况分析、实施计划、投资情况说明、盈利能力分析、项目综合结论等。2019年8月28日,浙江省发布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22年,通过技术突破、产业培育和推广应用,力争走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前列。紧跟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前沿,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线,按照试点示范促设施建设、设施建设促推广应用、推广应用促产业发展的路径,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业,拓展延伸氢能产业链,着力打造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协同发展的氢能产业高地。MACRO 泓域咨询第一章 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六盘水市新能源汽车项目浙江省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2年,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业环节取得突破,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超百亿元;氢能供给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布局,建成加氢站(含加氢功能的综合供能站)30座以上;试点示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物流等领域形成示范推广,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到2030年,氢能产业链条基本完备,基本形成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制氢、储(输)氢、加氢及配套设施网络较为完善,氢能在乘用车、船舶、分布式能源、社会消费等应用领域量化推广,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高地和应用示范先行区。在开展产业化和应用示范试点方面,征求意见稿透露将依托嘉兴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示范试点、宁波氢燃料电池汽车物流运输应用示范试点湖州氢能产业链一体化示范试点、杭州氢燃料电池汽车城市公交应用示范试点和由省能源集团牵头的加氢站建设示范试点等。在开展产业化和应用示范试点方面,浙江将依托嘉兴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示范试点、宁波氢燃料电池汽车物流运输应用示范试点湖州氢能产业链一体化示范试点、杭州氢燃料电池汽车城市公交应用示范试点和由省能源集团牵头的加氢站建设示范试点等。近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了浙江省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2019年8月28日,浙江省发布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22年,通过技术突破、产业培育和推广应用,力争走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前列。紧跟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前沿,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线,按照试点示范促设施建设、设施建设促推广应用、推广应用促产业发展的路径,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业,拓展延伸氢能产业链,着力打造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协同发展的氢能产业高地。(二)项目选址xx产业园区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地跨北纬251944至265533、东经1041820至1054250,处于滇、黔两省,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约为300-500公里。总面积996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市境东邻安顺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云南省曲靖市,北毗毕节市。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木丛草甸土类、石灰土土类、紫色土土类、水稻土土类、潮土土类、沼泽土土类8种,分为24个亚类,74个土属,141个土种。土壤面积933.0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74%。黄壤是境内地带性土类,面积422.3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0.62%。市境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位于扬子准地台(I级构造)上扬子台褶带(II级构造)的威宁至水城迭陷断褶束、黔西南迭陷褶断束以及黔中早古拱褶断束和黔南古陷褶断束的极西边缘。六盘水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部因北盘江的强烈切割侵蚀,起伏剧烈。一般地区海拔在1400至1900米之间。地面最高点在钟山区大湾镇,海拔2845.7米;最低点在六枝特区毛口乡北盘江河谷,海拔586米。相对高差2259.7米。地貌景观以山地、丘陵为主,还有盆地、山原、高原、台地等地貌类型。市境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温13至14,1月均温3至6.3,7月均温19.8至22。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无霜期200至300天。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全市总水量约142.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体平均年流量64亿立方米,地下水体年平均流量52.68亿立方米表水体(不计界河水)25.5亿立方米。六盘水市地处长江、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大致以滇黔铁路为分水岭线,以北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以南属珠江水系。乌江水系在市境以三岔河为干流,地处北部地区,包括水城县、六枝特区及钟山区的部分地区。珠江水系以北盘江为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市腹部,南盘江支流分布在南部边缘。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有煤、铁、铅、锌、铜、锑、镍、铀、钻、银、硫铁矿、硅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萤石、方解石、冰洲石、重晶石、海泡石(石棉)、锗、镉、镓、铟、铱、镧、砷、水晶、油页石、石膏、水泥配料黏土等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铅、锌、铀、镍、银、锗、镉、镓、铟、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石膏等,其中以煤、铁、铅、锌储量为多。煤储量居全省之首。六盘水煤田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普、详、精查),垂深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市境因此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六盘水境内水资源主要源于天然降水。199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61亿立方米,重复主算量22.61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转化频繁。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化学类型简单,以低矿化度重碳酸盐类淡水为主,除局部轻度污染外,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适合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过境客水主要为北盘江及三岔河干流客水。北盘江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23.5亿立方米,三岔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13亿立方米,总量36.5亿立方米。由于河流切割深,农田灌溉难于利用。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6.65万千瓦,平均每平力公里土地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66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70.6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59.84%。六盘水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中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六个民族为六盘水市的世居民族。在长远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和传承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截止2010年,该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搜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200多条,已有六枝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盘县布依族盘歌、水城苗族芦笙舞(箐鸡舞)、盘县淤泥彝族山歌等4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盘县“老厂土法造纸”等24个项目列入省级名录,同时,该市公布了三批市级代表作名录73项和两批县级代表作名录101项。(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14147.07平方米(折合约21.21亩)。(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1.20%,建筑容积率1.4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1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2.52万元/亩。(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14147.0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7243.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947.3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3886.6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434.00平方米。(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7台(套),设备购置费1065.25万元。(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588520.28千瓦时,折合72.33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7399.74立方米,折合0.63吨标准煤。3、“六盘水市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88520.28千瓦时,年总用水量7399.74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72.96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9.80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8.68%,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符合xx产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5564.0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83.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39%;流动资金1480.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61%。(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1438.00万元,总成本费用8580.88万元,税金及附加103.88万元,利润总额2857.12万元,利税总额3355.09万元,税后净利润2142.8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12.2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1.35%,投资利税率60.30%,投资回报率38.51%,全部投资回收期4.10年,提供就业职位174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科学组织施工平行流水作业,交叉施工,使施工机械等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二、报告说明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对于初步确立投资意向的项目,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市场、投资、政策、企业等方面进行客观的机会分析,重点在于投资环境的分析及投资前景的判断,并提供项目提案和投资建议。包括:对投资环境的客观分析(市场分析、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企业经营目标与战略分析和内外部资源条件分析(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外部建设条件);项目投资者或承办者的优劣势分析等。三、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产业园区及xx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xxx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六盘水市新能源汽车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产业园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174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212.25万元,可以促进xx产业园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1.35%,投资利税率60.30%,全部投资回报率38.51%,全部投资回收期4.10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10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四、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平方米14147.0721.21亩1.1容积率1.411.2建筑系数51.20%1.3投资强度万元/亩192.521.4基底面积平方米7243.301.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9947.371.6绿化面积平方米1434.00绿化率7.19%2总投资万元5564.07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4083.352.1.1土建工程投资万元1651.292.1.1.1土建工程投资占比万元29.68%2.1.2设备投资万元1065.252.1.2.1设备投资占比19.15%2.1.3其它投资万元1366.812.1.3.1其它投资占比24.56%2.1.4固定资产投资占比73.39%2.2流动资金万元1480.722.2.1流动资金占比26.61%3收入万元11438.004总成本万元8580.885利润总额万元2857.126净利润万元2142.847所得税万元1.418增值税万元394.099税金及附加万元103.8810纳税总额万元1212.2511利税总额万元3355.0912投资利润率51.35%13投资利税率60.30%14投资回报率38.51%15回收期年4.1016设备数量台(套)10717年用电量千瓦时588520.2818年用水量立方米7399.7419总能耗吨标准煤72.9620节能率28.68%21节能量吨标准煤29.8022员工数量人174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新能源汽车项目背景分析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能源的支撑。十八大以来,浙江能源转型成效显著,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相比,能源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只有继续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才能实现以高质量能源支撑高质量发展。迈入新时代,高质量能源至少应具备清洁低碳、经济高效、安全可靠三个特点。为加快构建高质量能源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浙江要坚持以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为重要目标和抓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更加注重长远布局,更加注重倒逼转型,更加注重惠民利民,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面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压力,发展氢能已成为能源转型共识,氢能也成为了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关注的重点。中国氢能产业已初具雏形,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显示,氢能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浙江省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2年浙江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超100亿元,氢燃料电池整车、系统集成以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全面形成,氢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到1000辆,氢燃料发动机产量超过1万台,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建成加氢站30座以上;到2025年,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完备。与浙江省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相比,新的意见稿将“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完备”的时间点由2030年提前至2025年,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省内化工企业副产氢资源”以提升氢供应保障能力。二、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紧跟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前沿,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线,按照试点示范促设施建设、设施建设促推广应用、推广应用促产业发展的路径,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业,拓展延伸氢能产业链,着力打造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协同发展的氢能产业高地。2019年8月28日,浙江省发布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22年,通过技术突破、产业培育和推广应用,力争走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前列。创新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取得较大突破,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产业发展。氢燃料电池整车、系统集成以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全面形成,氢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到1000辆,氢燃料发动机产量超过1万台,氢能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企业培育。力争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整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等优势龙头企业。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在公交、物流、船舶、储能、用户侧热电联供等领域推广应用形成一定规模,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以上。加氢设施。在现有加油(气)站以及规划建设的综合供能服务站内布局建设加氢站,力争建成加氢站30座以上,试点区域氢气供应网络初步建成。到2025年,基本形成完备的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加氢设施网络较为完善,氢能在汽车、船舶、分布式能源等应用领域量化推广,成为国内氢能产业高地。在开展产业化和应用示范试点方面,浙江将依托嘉兴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示范试点、宁波氢燃料电池汽车物流运输应用示范试点湖州氢能产业链一体化示范试点、杭州氢燃料电池汽车城市公交应用示范试点和由省能源集团牵头的加氢站建设示范试点等。第三章 承办单位概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有限责任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公司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力度,通过开发新品种、优化产品结构来增强市场竞争力,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通过多年经验积累,建立了稳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销售网络;公司不断强化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ISO9000标准组织生产,并坚持以质量求效益的发展之路,不断强化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发展速度与产品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在结构调整中发展总量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展望未来,公司将立足先进制造业,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以客户服务、品质树品牌,以品牌推市场;致力成为产业的领跑者及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1.15万元,同比增长17.18%(1326.90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新能源汽车生产及销售收入为8574.38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4.73%。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1900.742534.322353.302262.799051.152主营业务收入1800.622400.832229.342143.598574.382.1新能源汽车(A)594.20792.27735.68707.392829.552.2新能源汽车(B)414.14552.19512.75493.031972.112.3新能源汽车(C)306.11408.14378.99364.411457.642.4新能源汽车(D)216.07288.10267.52257.231028.932.5新能源汽车(E)144.05192.07178.35171.49685.952.6新能源汽车(F)90.03120.04111.47107.18428.722.7新能源汽车(.)36.0148.0244.5942.87171.493其他业务收入100.12133.50123.96119.19476.77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159.6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0.73万元,增长率17.44%;实现净利润1619.7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5.02万元,增长率16.97%。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9051.15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8574.38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4.73%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17.18%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1326.90利润总额万元2159.61利润总额增长率17.44%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320.73净利润万元1619.71净利润增长率16.97%净利润增长量万元235.02投资利润率56.48%投资回报率42.36%财务内部收益率24.81%企业总资产万元12994.08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28.33%流动资产总额万元3681.28资产负债率35.69%第四章 市场分析预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日趋成熟,作为实现途径之一的燃料电池技术越来越被重视,由此也会将带动氢能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氢能源是目前已知的所有能源中最为清洁的一种,被称为最理想的新能源。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加氢、氢能应用等方面。其中,制氢是基础,储运和加氢是氢能应用的核心保障。随着我国氢能产业加速发展,氢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氢能源汽车分为两种,氢内燃机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发展较快的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出货量仅仅为3.6MW.201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出货量突破10MW。截止至2017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出货量增长至16MW左右,同比2016年的13.5MW增长了18.5%。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规模很小,并未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中国氢气年产量已逾千万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产氢国,2011年我国氢气产量已达1407万吨,2012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1600万吨,截止至2017年我国氢气产量增长至1915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3.66%。从制氢的方式来看,目前,制氢技术主要有传统能源和生物质的热化学重整、水的电解和光解。全球96%的氢气来源于传统能源的热化学重整,还有4%来自于电解水,其中,天然气制氢是现今最主流的形式。但是,由于煤气化制氢和天然气重整制氢的CO排放量均较高,对环境不友好,即化石燃料制取氢气不可持续,不能解决能源和环境的根本矛盾。而电解水制氢是可持续和低污染的,有望成为未来氢气制取的主流方式,未来发展空间更为广阔。随着各国氢能源汽车的推广,未来5年,全球主要国家将加快加氢站建设,到2020年,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加氢站的规划建设总数将超过435座,其中日本的规划建设数量最多达到160座,其次为德国规划建设100座加氢站。至2025年,可统计国家共计规划建设加氢站超过1000座,其中以德国和日本规划建设的数量最多,而我国作为氢能源汽车重要的推广国家,至2025年规划建设400座加氢站,为氢能源的汽车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二、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预测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日趋成熟,作为实现途径之一的燃料电池技术越来越被重视,由此也会将带动氢能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氢能源是目前已知的所有能源中最为清洁的一种,被称为最理想的新能源。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加氢、氢能应用等方面。其中,制氢是基础,储运和加氢是氢能应用的核心保障。随着我国氢能产业加速发展,氢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氢能源汽车分为两种,氢内燃机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发展较快的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出货量仅仅为3.6MW.201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出货量突破10MW。截止至2017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出货量增长至16MW左右,同比2016年的13.5MW增长了18.5%。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规模很小,并未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中国氢气年产量已逾千万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产氢国,2011年我国氢气产量已达1407万吨,2012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1600万吨,截止至2017年我国氢气产量增长至1915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3.66%。从制氢的方式来看,目前,制氢技术主要有传统能源和生物质的热化学重整、水的电解和光解。全球96%的氢气来源于传统能源的热化学重整,还有4%来自于电解水,其中,天然气制氢是现今最主流的形式。但是,由于煤气化制氢和天然气重整制氢的CO排放量均较高,对环境不友好,即化石燃料制取氢气不可持续,不能解决能源和环境的根本矛盾。而电解水制氢是可持续和低污染的,有望成为未来氢气制取的主流方式,未来发展空间更为广阔。随着各国氢能源汽车的推广,未来5年,全球主要国家将加快加氢站建设,到2020年,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加氢站的规划建设总数将超过435座,其中日本的规划建设数量最多达到160座,其次为德国规划建设100座加氢站。至2025年,可统计国家共计规划建设加氢站超过1000座,其中以德国和日本规划建设的数量最多,而我国作为氢能源汽车重要的推广国家,至2025年规划建设400座加氢站,为氢能源的汽车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第五章 土建工程说明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建筑立面处理在满足工艺生产和功能的前提下,符合现代主体工程的特点,立面处理力求简洁大方,色彩组合以淡雅为基调,适当运用局部色彩点缀,在满足项目建设地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着重体现项目承办单位企业精神,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生产经营环境。二、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应留有发展或改、扩建余地。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功能分区合理,人流、车流、物流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本次设计融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以建设和谐企业为前提条件,以建筑“功能、美观、经济”三要素前提为出发点,全盘考虑场区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等各方面要素,极力打造一个功能先进、生产高效的现代化企业。三、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根据建筑物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的严重性来划分的,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为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投资项目建筑物结构设计符合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投资项目建筑物结构设计符合度抗震设防的要求,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各建筑物均采取相应抗震构造设计。砌体结构应按规范设置地圈梁及构造柱,建筑物耐火等级为级。四、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建筑设计是根据生产工艺提出的设计条件结合总图位置,进行平面布局,空间组合,结构选型,全面考虑施工、安装及检修要求,既要充分满足生产经营要求,又要注重建筑的形象。土建工程是在满足生产工艺专业所提条件的前提下,使其满足国家的有关规范规定,还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施工能力,力求建筑的美观大方,经济实用,并使场区各建构筑物协调一致。项目承办单位的建筑设计应遵守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定,特殊建筑物按专门的技术规范、标准执行。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19947.37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19947.37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1651.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68%。第六章 项目建设地研究一、项目选址原则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和现行标准的允许范围,不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二、项目选址该项目选址位于xx产业园区。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地跨北纬251944至265533、东经1041820至1054250,处于滇、黔两省,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约为300-500公里。总面积996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市境东邻安顺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云南省曲靖市,北毗毕节市。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木丛草甸土类、石灰土土类、紫色土土类、水稻土土类、潮土土类、沼泽土土类8种,分为24个亚类,74个土属,141个土种。土壤面积933.0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74%。黄壤是境内地带性土类,面积422.3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0.62%。市境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位于扬子准地台(I级构造)上扬子台褶带(II级构造)的威宁至水城迭陷断褶束、黔西南迭陷褶断束以及黔中早古拱褶断束和黔南古陷褶断束的极西边缘。六盘水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部因北盘江的强烈切割侵蚀,起伏剧烈。一般地区海拔在1400至1900米之间。地面最高点在钟山区大湾镇,海拔2845.7米;最低点在六枝特区毛口乡北盘江河谷,海拔586米。相对高差2259.7米。地貌景观以山地、丘陵为主,还有盆地、山原、高原、台地等地貌类型。市境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温13至14,1月均温3至6.3,7月均温19.8至22。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无霜期200至300天。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全市总水量约142.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体平均年流量64亿立方米,地下水体年平均流量52.68亿立方米表水体(不计界河水)25.5亿立方米。六盘水市地处长江、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大致以滇黔铁路为分水岭线,以北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以南属珠江水系。乌江水系在市境以三岔河为干流,地处北部地区,包括水城县、六枝特区及钟山区的部分地区。珠江水系以北盘江为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市腹部,南盘江支流分布在南部边缘。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有煤、铁、铅、锌、铜、锑、镍、铀、钻、银、硫铁矿、硅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萤石、方解石、冰洲石、重晶石、海泡石(石棉)、锗、镉、镓、铟、铱、镧、砷、水晶、油页石、石膏、水泥配料黏土等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铅、锌、铀、镍、银、锗、镉、镓、铟、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石膏等,其中以煤、铁、铅、锌储量为多。煤储量居全省之首。六盘水煤田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普、详、精查),垂深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市境因此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六盘水境内水资源主要源于天然降水。199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61亿立方米,重复主算量22.61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转化频繁。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化学类型简单,以低矿化度重碳酸盐类淡水为主,除局部轻度污染外,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适合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过境客水主要为北盘江及三岔河干流客水。北盘江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23.5亿立方米,三岔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13亿立方米,总量36.5亿立方米。由于河流切割深,农田灌溉难于利用。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6.65万千瓦,平均每平力公里土地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66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70.6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59.84%。六盘水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中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六个民族为六盘水市的世居民族。在长远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和传承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截止2010年,该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搜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200多条,已有六枝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盘县布依族盘歌、水城苗族芦笙舞(箐鸡舞)、盘县淤泥彝族山歌等4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盘县“老厂土法造纸”等24个项目列入省级名录,同时,该市公布了三批市级代表作名录73项和两批县级代表作名录101项。园区不断保持适应新常态的战略定力,以战略提升为导向谋划实现高水平的科学发展。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正逐渐形成。部分优惠政策弱化或终结,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产要素成本持续增加,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国家高新区必须要保持发展定力,理性看待资源环境约束带来的发展压力,更加注重用好智力和科技成果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的产出,坚定不移推动创业发展,把培育中小企业、提高经济质量、增强内生增长动力放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持续深入探索产业组织创新,持续优化管理体制,坚定不移推进集约集聚发展,真正实现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园区着重优化实体经济发展新环境。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部署,大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同时,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较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业税费负担,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优良发展环境。三、建设条件分析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培养和集聚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产品生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引进和内部培养,搭建了一支研究方向多元、完整的专业研发团队,形成了核心技术专家、关键技术骨干、一般技术人员的完整梯队。当地相关行业的前列,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项目承办单位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向科研开发倾斜的奖励机制,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产品及关键工艺开发的奖励。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土地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其二,项目建设区域水、电、气等资源供给充足,可满足项目实施后正常生产之要求;其三,投资项目可依托项目建设地成熟的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设施等富余资源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建设成本,节约项目投资,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综合经济效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交易给项目承办单位搭建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很多公司都已经不是以前传统销售方式,仅仅依靠一家供应商供货,而是充分加强网络在市场营销的应用,这就给公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凭着公司产品良好的性价比和稳定的质量,通过开展网上销售,完善电子商务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四、用地控制指标投资项目占地税收产出率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占地税收产出率150.00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占地税收产出率150.00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投资项目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土地综合利用率90.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土地综合利用率95.00%”的具体要求。五、地总体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51.20%,建筑容积率1.4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1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2.52万元/亩。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平方米14147.0721.21亩2基底面积平方米7243.303建筑面积平方米19947.371651.29万元4容积率1.415建筑系数51.20%6主体工程平方米13886.647绿化面积平方米1434.008绿化率7.19%9投资强度万元/亩192.52六、节约用地措施投资项目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专业化生产的原则,除了主要生产过程和关键工序由项目承办单位实施外,其他附属商品采取外协(外购)的方式,从而减少重复建设,节约了资金、能源和土地资源。七、总图布置方案(一)平面布置总体设计原则同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沿围墙、路边和可利用场地种植花卉、树木、草坪及常绿植物,改善和美化生产环境。达到工艺流程(经营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输送线路最短、货物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的标准要求。(二)主要工程布置设计要求道路设计注重道路之间的贯通,同时,场区道路应尽可能与主要建筑物平行布置。(三)绿化设计(四)辅助工程设计1、场内供水采用生活供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生产补给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在场区内形成供水管网。投资项目用水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统一供给,规划在场区内建设完善的给水管网,接入场区外部现有给水管网,即可保证项目的正常用水。2、项目建设区域位于项目建设地,场区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管网,水源充裕水质良好,符合国家卫生要求,场区给水系统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给水系统。投资项目水源来自场界外的项目建设地市政供水管网,项目建设区现有给、排水系统设施完备可以满足投资项目使用要求。3、10KV配电室设有专用防雷柜,低压系统分级配有避雷器,弱电系统配有电涌保护器(SPD)。配电系统采用TN-C-S制,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接地电阻R4.00欧姆,高压配电设备采用接地保护,低压用电设备采用接零保护,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构架、穿线钢管均应可靠接零。项目承办单位采用高压计度方式结算电费,低压回路装有电度表,便于各车间成本核算;在10KV电源进线处设置电能总计量;每路10KV出线柜均装设有功电度表和无功电度表。undefined4、项目建设规划区内部和外部运输做到物料流向合理,场内部和外部运输、接卸、贮存形成完整的、连续的工作系统,尽量使场内、外的运输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场内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卸车进库;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转运,以及成品的装车外运;场内运输由装载机、叉车及胶轮车承担,其费用记入主车间设备配套费中,投资项目资源配置可满足场内运输的需求。5、工业电视部分:在场内主要场所进行重点监视,适时录像并存储图像,不仅可以了解工作人员及场内来往人员的情况,还可通过查询录像资料,为事故鉴定、责任划分提供法律认可的视频图像证据。主体工程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进行通风换气;送风系统利用空气处理机组,空气处理机组置于车间平台上,室外空气经初、中效过滤后经风机及通风管道送至车间各生产区,排风系统可采用屋顶风机和局部机械排风系统,车间换气次数为5.00次/小时。项目承办单位设计提供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和配置;选用系统设备时,各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系统配置的详细清单及安装、辅助材料待确定系统成套供货商后,按技术要求由成套厂商提供;系统应由资信地位可靠、具有相关资质、有一定业绩、服务良好、具有现场安装调试、开车运行经验、能做到“交钥匙”工程的成套厂商配套供货,并应对项目承办单位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八、选址综合评价综上所述,项目选址位在项目建设地工业项目占地规划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无污染源、自然景观及保护文物;供电、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