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蓥市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华蓥市新能源汽车项目说明未来加氢站的类型逐渐多样化,也将趋向于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央企国企成为加氢站的主要建设者,加氢站分布更加合理。通过统一筹备配合地方 政策,加氢站将在全国各地多点开花,形成更加完备的上游产业配套。目前,国内氢能产业尚处于市场导入阶段,除部分气体公司外,市场化供氢渠道有限。结合不同技术路线制氢的产能、经济性以及碳排放情况,不同地区须依据其资源禀赋进行选择。2019年8月28日,浙江省发布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22年,通过技术突破、产业培育和推广应用,力争走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前列。紧跟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前沿,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线,按照试点示范促设施建设、设施建设促推广应用、推广应用促产业发展的路径,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业,拓展延伸氢能产业链,着力打造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协同发展的氢能产业高地。该新能源汽车项目计划总投资20990.2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868.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60%;流动资金5121.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40%。达产年营业收入3921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9889.82万元,税金及附加390.43万元,利润总额9321.18万元,利税总额10997.29万元,税后净利润6990.8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006.4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41%,投资利税率52.39%,投资回报率33.31%,全部投资回收期4.50年,提供就业职位766个。报告根据项目的经营特点,对项目进行定量的财务分析,测算项目投产期、达产年营业收入和综合总成本费用,计算项目财务效益指标,结合融资方案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并开展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等。.报告主要内容:项目基本情况、背景及必要性、市场研究分析、项目建设内容分析、项目建设地方案、工程设计、工艺可行性分析、环境保护可行性、项目安全保护、投资风险分析、节能评估、项目计划安排、投资情况说明、盈利能力分析、综合评价说明等。中国高度关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2011年以来,政府相继发布“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国制造2025等顶层规划,鼓励并引导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研发。此外,全国各地区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氢能及燃料电池的发展。氢能目前最广泛应用与交通领域,储能、军事等领域具备多种应用场景。作为清洁能源,氢能被列为人类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产业化应用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为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丰田、本田、现代等著名车企都推出了各自的燃料电池汽车。随各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氢能利用由最初的燃料电池汽车逐渐向其他交通领域扩展,燃料电池船舶、燃料电池无人机也成为发展重点,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均较为重视氢能在交通领域的产业化进程。此外,氢能也可用于家用电站、军事领域、便携电器等领域,应用场景较为广泛,具有较大发展前景。MACRO 泓域咨询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华蓥市新能源汽车项目我国氢能供给基础雄厚,未来有望在能源、交通、工业多领域应用。中国具有丰富的氢能供给经验和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工业积累,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初步评估现有工业制氢产能为2500万吨/年,可为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初期阶段提供低成本的氢源。富集的煤炭资源辅之以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可提供稳定、大规模、低成本的氢源供给。同时,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国,每年仅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弃电约1000亿千瓦时,可用于电解水制氢约200万吨,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的不断壮大,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望成为中国氢源供给的主要来源。发展氢能源对于中国战略意义深远。氢能在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以燃料电池车为代表的交通领域是氢能初期应用的突破口与主要市场。中国汽车销量已经连续十年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50%。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将以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探索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启、通信等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研究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车拓展。在工业领域,中国钢铁、水泥、化工等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氢气可为其提供高品质的燃料和原料。在建筑领域,氢气通过发电、直接燃烧、热电联产等形式为居民住宅或商业区提供电热水冷多联供。未来,随着碳减排压力的增大与氢气规模化应用成本的降低,氢能有望在建筑、工业能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面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压力,发展氢能已成为能源转型共识,氢能也成为了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关注的重点。中国氢能产业已初具雏形,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显示,氢能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浙江省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2年浙江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超100亿元,氢燃料电池整车、系统集成以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全面形成,氢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到1000辆,氢燃料发动机产量超过1万台,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建成加氢站30座以上;到2025年,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完备。中国高度关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2011年以来,政府相继发布“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国制造2025等顶层规划,鼓励并引导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研发。此外,全国各地区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氢能及燃料电池的发展。氢能目前最广泛应用与交通领域,储能、军事等领域具备多种应用场景。作为清洁能源,氢能被列为人类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产业化应用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为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丰田、本田、现代等著名车企都推出了各自的燃料电池汽车。随各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氢能利用由最初的燃料电池汽车逐渐向其他交通领域扩展,燃料电池船舶、燃料电池无人机也成为发展重点,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均较为重视氢能在交通领域的产业化进程。此外,氢能也可用于家用电站、军事领域、便携电器等领域,应用场景较为广泛,具有较大发展前景。(二)项目选址xx产业示范基地华蓥市位于川东北,中心位置北纬3023,东经10646,广安市境南部,从华蓥开车到广安市区,15分钟左右车程。东靠邻水县,北邻广安区、前锋区,西连岳池县,西南与重庆市合川区相邻。全市总面积466平方公里。华蓥市地处四川盆地川东平行岭谷区的华蓥山中段西缘,渠江东岸,市内海拔在206.71704.1米之间,高登山为最高点,最低点在庆华镇中间房村。襄渝铁路沿华蓥山脚纵贯南北,将华蓥市自然分为大致相等的东西两大部分,东西两部分的地形地貌有着明显差异。西部低丘广布,地势偏低,多为丘陵,又以低丘为主,深丘较少,其间散布着一些平坝、台地,多紫色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主要的农耕区。东部山地为主,地势较高。东南部是华蓥山中段的西翼部分,大部分是低山,只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华蓥山背脊一带,出现中山地貌,如仰天窝、尖山子、溪口宝鼎、三百梯等。东部山区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突出,有成片的石林和众多溶洞,如瓦店的石林、溪口的仙鹤洞等。华蓥市地处四川省盆地东缘,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春旱、夏热、秋凉、冬暖,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日照尚足的气候特点。春季回暖快,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不稳定,有时形成寒潮天气(俗称倒春寒);夏长雨多,热量充足,时有伏旱发生;秋凉降温快,细雨绵绵。夏秋暴雨多,常形成洪涝,甚至酿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受山势和强冷空气影响,华蓥市夏季还会形成冰雹等恶劣天气。冬暖雨少,冰雪少见(除海拔800米以上山区)。受地形影响,冬季多雾。华蓥市境内探明具有一定储量的矿产有煤、硫、石灰石、石膏矿、石英砂等,主要矿产资源可概括为“一黑一白”,黑为煤,白为石灰石,具有很大的开采价值。煤的远景储量达2.92亿吨,占华蓥山煤总储量的50%以上,可供开采200多年。华蓥山的煤具有含硫高、焦油重、埋藏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溶洞水、瓦斯等特点。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的重要原料。华蓥市石灰石分布广,储量大,达10.65亿吨。华蓥山森林有云豹、穿山甲、白鹭、相思鸟、红腹锦鸡等野生动物400余种。有白鹤、长腿秧鸡、雀鹰、锦鸡、鹰鹃、领角鸮、斑啄木鸟、翠鸟、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金钱豹、水獭等34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华蓥市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针叶混交林,竹林,灌丛及人工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其次是竹林和阔叶林,以马尾松、杉木、柏木、湿地松、柳杉等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占华蓥市森林面积的96.9%,成为华蓥市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华蓥市降水多“一江四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达240亿立方米。隐河、溶洞、地下水等储量达1.2亿立方米。华蓥市水能蕴藏量1.33亿千瓦。华蓥市地热资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埋藏深、封闭好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地热的开采方式主要是开采地下热矿水,地下热矿水含有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达到了医疗热矿水的国家标准。“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成为独特旅游品牌,华蓥山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华蓥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市、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四川省旅游强县;现有国家AAAA级景区1个、AA级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5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四星级酒店1家、星级餐馆3家、旅行社1家,旅行社分社2家,星级农家乐21家,注册旅游商标200余个,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华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59036.17平方米(折合约88.51亩)。(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1.81%,建筑容积率1.4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6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9.29万元/亩。(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59036.1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6490.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7373.5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63559.18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6717.53平方米。(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28台(套),设备购置费5694.10万元。(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943601.50千瓦时,折合115.97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33512.67立方米,折合2.86吨标准煤。3、“华蓥市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943601.50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3512.6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18.83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3.9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0.72%,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符合xx产业示范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20990.2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868.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60%;流动资金5121.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40%。(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3921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9889.82万元,税金及附加390.43万元,利润总额9321.18万元,利税总额10997.29万元,税后净利润6990.8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006.4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41%,投资利税率52.39%,投资回报率33.31%,全部投资回收期4.50年,提供就业职位766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认真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预测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前进行技术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度赶不上计划要求时及时研究,项目建设单位要认真制定和安排赶工计划并及时付诸实施。二、报告说明项目报告从系统总体出发,对技术、经济、财务、商业以至环境保护、法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通过对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所谓产业(项目)规划是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行业、专项和区域的发展目标、规模、速度,以及相应的步骤和措施等所做的设计、部署和安排。三、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产业示范基地及xx产业示范基地新能源汽车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产业示范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xxx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华蓥市新能源汽车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产业示范基地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766个,达产年纳税总额4006.41万元,可以促进xx产业示范基地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41%,投资利税率52.39%,全部投资回报率33.31%,全部投资回收期4.50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50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增强以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以民企民资为重点,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知名品牌示范区。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四、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平方米59036.1788.51亩1.1容积率1.481.2建筑系数61.81%1.3投资强度万元/亩179.291.4基底面积平方米36490.261.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87373.531.6绿化面积平方米6717.53绿化率7.69%2总投资万元20990.29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5868.962.1.1土建工程投资万元6532.212.1.1.1土建工程投资占比万元31.12%2.1.2设备投资万元5694.102.1.2.1设备投资占比27.13%2.1.3其它投资万元3642.652.1.3.1其它投资占比17.35%2.1.4固定资产投资占比75.60%2.2流动资金万元5121.332.2.1流动资金占比24.40%3收入万元39211.004总成本万元29889.825利润总额万元9321.186净利润万元6990.897所得税万元1.488增值税万元1285.689税金及附加万元390.4310纳税总额万元4006.4111利税总额万元10997.2912投资利润率44.41%13投资利税率52.39%14投资回报率33.31%15回收期年4.5016设备数量台(套)12817年用电量千瓦时943601.5018年用水量立方米33512.6719总能耗吨标准煤118.8320节能率20.72%21节能量吨标准煤43.9522员工数量人766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新能源汽车项目背景分析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能源的支撑。十八大以来,浙江能源转型成效显著,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相比,能源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只有继续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才能实现以高质量能源支撑高质量发展。迈入新时代,高质量能源至少应具备清洁低碳、经济高效、安全可靠三个特点。为加快构建高质量能源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浙江要坚持以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为重要目标和抓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更加注重长远布局,更加注重倒逼转型,更加注重惠民利民,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面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压力,发展氢能已成为能源转型共识,氢能也成为了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关注的重点。中国氢能产业已初具雏形,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显示,氢能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浙江省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2年浙江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超100亿元,氢燃料电池整车、系统集成以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全面形成,氢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到1000辆,氢燃料发动机产量超过1万台,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建成加氢站30座以上;到2025年,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完备。与浙江省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相比,新的意见稿将“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完备”的时间点由2030年提前至2025年,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省内化工企业副产氢资源”以提升氢供应保障能力。二、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紧跟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前沿,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线,按照试点示范促设施建设、设施建设促推广应用、推广应用促产业发展的路径,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业,拓展延伸氢能产业链,着力打造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协同发展的氢能产业高地。2019年8月28日,浙江省发布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22年,通过技术突破、产业培育和推广应用,力争走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前列。创新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取得较大突破,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产业发展。氢燃料电池整车、系统集成以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全面形成,氢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到1000辆,氢燃料发动机产量超过1万台,氢能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企业培育。力争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整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等优势龙头企业。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在公交、物流、船舶、储能、用户侧热电联供等领域推广应用形成一定规模,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以上。加氢设施。在现有加油(气)站以及规划建设的综合供能服务站内布局建设加氢站,力争建成加氢站30座以上,试点区域氢气供应网络初步建成。到2025年,基本形成完备的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加氢设施网络较为完善,氢能在汽车、船舶、分布式能源等应用领域量化推广,成为国内氢能产业高地。在开展产业化和应用示范试点方面,浙江将依托嘉兴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示范试点、宁波氢燃料电池汽车物流运输应用示范试点湖州氢能产业链一体化示范试点、杭州氢燃料电池汽车城市公交应用示范试点和由省能源集团牵头的加氢站建设示范试点等。第三章 项目单位概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公司(二)公司简介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拟在项目建设地建设项目,同时,为公司后期产品的研制开发预留发展余地,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大幅度提升项目承办单位项目产品产业化水平,为新产品研发打下良好基础,有力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将带动区域内相关行业发展,形成配套的产业集群,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公司将立足先进制造业,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以客户服务、品质树品牌,以品牌推市场;致力成为产业的领跑者及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68.24万元,同比增长27.33%(5037.75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新能源汽车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9007.9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0.99%。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4928.336571.116101.745867.0623468.242主营业务收入3991.685322.244942.084752.0019007.992.1新能源汽车(A)1317.251756.341630.891568.166272.642.2新能源汽车(B)918.091224.111136.681092.964371.842.3新能源汽车(C)678.59904.78840.15807.843231.362.4新能源汽车(D)479.00638.67593.05570.242280.962.5新能源汽车(E)319.33425.78395.37380.161520.642.6新能源汽车(F)199.58266.11247.10237.60950.402.7新能源汽车(.)79.83106.4498.8495.04380.163其他业务收入936.651248.871159.661115.064460.25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464.9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58.88万元,增长率11.35%;实现净利润4848.7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43.37万元,增长率10.06%。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23468.24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9007.99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0.99%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27.33%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5037.75利润总额万元6464.97利润总额增长率11.35%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658.88净利润万元4848.73净利润增长率10.06%净利润增长量万元443.37投资利润率48.85%投资回报率36.64%财务内部收益率25.11%企业总资产万元31548.21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31.11%流动资产总额万元9813.12资产负债率44.68%第四章 市场研究分析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我国已布局了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氢作为一个稳定介质,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可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变得稳定。在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示范演示的全方位格局,布局了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涵盖制氢(含纯化)、储运、加注、应用等4个环节。未来“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有望成为大规模制氢发展趋势。人工制氢依赖化石资源,国内煤制氢占比较大。目前,全球人工制氢的主要原料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资源为主,相较其他的制氢工艺(如:电解水制氢、光解水制氢、微生物制氢等工艺),化石资源制氢的工艺相对成熟、原料成本低廉,产量较高,但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负担。2017年,全球主要人工制氢原料的96%以上是化石资源,其中约48%为天然气,仅4%左右来源于电解水。从国内的制氢原料结构看,煤炭是我国人工制氢的主要原料,占比高达为62%,符合我国“富煤但油气不足”的资源结构特点,天然气制氢的占比次之,约19%。化石资源制氢的成本优势明显,具备较强经济效益。以天然气裂解制氢(水蒸气转化法+变压吸附净化工艺)、甲醇裂解制氢(变压吸附联合工艺)、电解水制氢(三塔流程纯化工艺)等三种制氢路线为例,假设天然气、甲醇、工业用电价格分别为2.6元/m、2300元/吨、0.6元/kWh,测算出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电解水制氢三种工艺的单位制氢成本分别为1.97元/Nm、1.99元/Nm、3.31元/Nm。与电解水工艺制氢相比,化石资源制氢成本低廉,具备较强的经济效益,但天然气制氢的一次性投资较高,一般适合1000Nm/h以上的制氢产能。工业尾气制氢为当前我国燃料电池所用氢气的主要来源,看好氯碱副产氢气。从我国氢气原料结构来看,利用煤为原料制备的氢气占全部制氢产量的62%,但由于煤制氢气中含有的杂质较多,对于纯化装置要求较高,从而抬高了生产总成本,因此我国燃料电池原料主要采用氯碱工业副产品的氢气。氯碱厂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离子膜或石棉隔膜电解槽,生产出烧碱、氯气、以及副产品氢气。大部分氯碱厂采用物理吸附法PSA法,将其副产品氢气提纯,可获得高纯度氢气,该工艺具备能耗低、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纯度高、无污染等优势。目前国内氯碱厂对副产的氢气有两种利用方式,其一为与氯气反应制备盐酸或制备其它化工品,其二为燃烧释放热能(前期投资大),较高比例的氢气被直接放空,形成资源浪费。考虑到氯碱工业副产制氢的成本只有1.3-1.5元/Nm,且氢气纯度可高达99.99%以上,与其他制备方法相比,成本、环保优势凸显。产量上看,2018年国内烧碱产量达到3420万吨,按每生产1吨烧碱副产270立方米氢气计算可知,2018年我国氯碱工业副产氢气理论产量为83万吨,理论上可供应超过250万辆燃料电池车,足以满足国内现有需求。储氢方式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两大类。物理储氢主要有液氢储存、高压氢气储存、活性碳吸附储存、碳纤维和碳纳米管储存等。化学储氢法主要有金属氢化物储氢、有机液氢化物储氢、无机物储氢等。衡量储氢技术性能的主要参数是储氢体积密度、质量分数、充放氢的可逆性、充放氢速率、可循环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等。从技术条件和目前的发展现状看,高压储氢、液化储运及固态储氢(复合储氢技术)三种方式更适用于商用要求。高压气态储氢主要使用大容量轻质高压气罐或传统钢瓶来储存气态氢,具有较高的质量储氢密度,但其体积储氢密度低、压力高、安全性差,而且占用汽车空间大,难以保证汽车的实用空间,同时,压缩氢气还需使用加压设备,增加了成本和能耗,纯氢的压缩还会导致纯氢的纯度降低;低温液态储氢技术是将氢气冷却到-253使之液化,然后灌装到低温绝热储氢罐进行储存,其储氢密度高,但能耗大、成本高,对隔热装置要求苛刻,而且存在挥发损失及安全性差等问题;固态储氢是将储氢材料存入密闭容器中,利用储氢材料的吸氢能力实现氢气的固态储存,具有很高的体积储氢密度。常用的储氢材料主要有金属氢化物、配位氢化物、纳米储氢材料、液态有机液体储氢材料等。其中,金属氢化物是最为常见的储氢材料。但是固态储氢方式的质量储氢密度相对较低,且吸放氢过程受到热量交换的限制,使得固态储氢装置的充装和释放速率较慢。根据供氢方式不同,加氢站各系统的设备有所不同,但差异不大,与现有较为成熟的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相似。主要包括卸气柱、压缩机、储氢罐、加氢机、管道、控制系统、氮气吹扫装置、放散装置以及安全监控装置等,其主要的核心设备是压缩机、储氢灌和加气机。1)压缩机目前加氢站使用的压缩机主要有隔膜式压缩机和离子式压缩机两种。隔膜式压缩机因无需润滑油润滑,从而能够获得满足燃料电池汽车纯度要求的高压氢气。但隔膜式压缩机在压缩过程中需要采用空气冷却或液体冷却的方式进行降温。离子式压缩机能实现等温压缩,但因技术尚未成熟,没有大规模使用。目前,国内氢能源用压缩机主要以进口为主,国外供应商Hydro-Pac和美国PDC为主,国内代表机构是中船重工718研究所,国内可能具备加氢站压缩机技术和产品储备的国内相关上市公司主要有金通灵等。2)储氢容器储氢罐是加氢站的核心设备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加氢站的氢气供给能力。加氢站内的储氢罐通常采用低压(2030MPa)、中压(3040MPa)、高压(4075MPa)三级压力进行储存。有时氢气长管拖车也作为一级储气(1020MPa)设施,构成4级储气的方式。当前国内企业采用较多的储运技术是高压储氢技术,高压储氢时的加氢过程是一个储氢气源与使用单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大量的高能气体进入到空气瓶中的过程。根据生产和使用的不同应用方式,高压储氢设备大致可分为三种:车用高压储氢容器、高压氢气输运设备、固定式高压氢气储存设备。3)加氢机加氢机是实现氢气加注服务的设备,加氢机上装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计量装置、取气优先控制装置、安全装置等等。当燃料电池汽车需要加注氢气时,若加氢站是采用4级储气的方式,则加氢机首先从氢气长管拖车中取气;当氢气长管拖车中的氢气压力与车载储氢瓶的压力达到平衡时,转由低压储氢罐供气;依此类推,然后分别是从中压、高压储氢罐中取气;当高压储氢罐的压力无法将车载储氢瓶加注至设定压力时,则启动压缩机进行加注。加注完成后,压缩机按照高、中、低压的顺序为三级储氢罐补充氢气,以待下一次的加注。这样分级加注的方式有利于减少压缩机的功耗。全球逐步形成发展氢能的共识,普遍认为氢能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技术研究中心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氢经济”概念,1976年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就开展了氢经济的可行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空气污染、能源自主可控、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及全球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电量储存等问题的凸显,增加了氢能经济的吸引力。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逐步形成全球共识,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是人类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预计到2050年世界将正式进入“氢能时代”。2016年全球氢能的下游应用的90%仍为工业,25%用于冶金,65%用于化工领域。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占到人类能源总供给的18%,贡献58EJ的总能量,其中主要的增量来自于交通运输,将消耗约22EJ的能量,占氢能下游应用的约38%。二、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预测随着我国对新能源汽车普及的政策和补贴的支持,对氢能源汽车的需求量也不断提升,促进了国家对加氢站的建设。2019年,“氢能源”更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氢能源已经成为国家能源战略中的重点发展对象,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会有更多企业进入这个赛道。氢能特点:1、绿色零排放,或将成为能源终极形式。氢气利用后的产物是水,真正做到零排放、无污染,被看做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未来或将成为能源使用的终极形式2、氢气热值高,易于实现轻量化和高续航。氢气是常见燃料中热值最高的(142KJ/g),约是石油的3倍,煤炭的4.5倍。这意味着,消耗相同质量的石油、煤炭和氢气,氢气所提供的能量最大,这一特性能有效满足汽车、航空航天等轻量化发展需求。3、发电建设成本低,不足光伏发电成本的1/5。数据显示,相较于风能、天然气、光伏、石油、生物质能发电等众多发电方式,氢能源的发电建设成本最低,仅为580美元/千瓦,不足光伏发电建设成本的1/5。4、分布式应用场景综合成本高,成为市场应用一大阻碍。以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为例,由于氢气在制备、储存、运输等过程中都需要更多的技术处理,因而具有更高的单位成本,直接导致氢能源燃料电池电动车综合成本偏高。这一因素也成为阻碍氢能源汽车成为市场主流的关键原因。能源正朝着高氢气低碳的方向发展,可以预料,未来的能源利用中,氢能会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燃料电池作为核心载体,引领氢能源的开发利用。氢燃料电池车“零排放、支持大载重、长续航里程、燃料补给速度快、燃烧效率高”等优势,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宠”。短期而言,燃料电池为氢能利用的主要领域,更加低廉的制备氢气,是氢燃料电池大规模商用的基础。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销售乘用车接近0.71亿辆,而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FCV(燃料电池汽车)销量3260辆(燃料电池汽车大多使用氢能源作为燃料,极少数使用其他燃料,若假设这些FCV都使用了氢气做燃料),2017年氢能源在汽车领域的渗透率也仅为0.0046%,可见在汽车应用领域氢能源产业化尚处于导入期。第五章 工程设计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建筑立面处理在满足工艺生产和功能的前提下,符合现代主体工程的特点,立面处理力求简洁大方,色彩组合以淡雅为基调,适当运用局部色彩点缀,在满足项目建设地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着重体现项目承办单位企业精神,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生产经营环境。undefined二、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功能分区合理,人流、车流、物流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功能分区合理,人流、车流、物流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三、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根据建筑物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的严重性来划分的,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为级。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规定,投资项目中所有建(构)筑物均按永久性建筑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00年。四、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项目总体布置要按照使用功能要求,进行功能分区,做到人流、车流路线通畅,空间布置和周围环境协调,同时,应符合相应满足噪音控制、采光、透视、日照、温度、净化等及其他特殊要求;所有建筑物设计应满足防火、防空、防腐、防盗等要求;环境美化、绿化要同周围环境协调并且别致新颖有特色;所有建筑物设计,应尽可能采用布置一体化、尺寸模数化、构件标准化,以便于施工和降低成本。建筑设计是根据生产工艺提出的设计条件结合总图位置,进行平面布局,空间组合,结构选型,全面考虑施工、安装及检修要求,既要充分满足生产经营要求,又要注重建筑的形象。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87373.53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87373.53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6532.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12%。第六章 项目建设地方案一、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二、项目选址该项目选址位于xx产业示范基地。华蓥市位于川东北,中心位置北纬3023,东经10646,广安市境南部,从华蓥开车到广安市区,15分钟左右车程。东靠邻水县,北邻广安区、前锋区,西连岳池县,西南与重庆市合川区相邻。全市总面积466平方公里。华蓥市地处四川盆地川东平行岭谷区的华蓥山中段西缘,渠江东岸,市内海拔在206.71704.1米之间,高登山为最高点,最低点在庆华镇中间房村。襄渝铁路沿华蓥山脚纵贯南北,将华蓥市自然分为大致相等的东西两大部分,东西两部分的地形地貌有着明显差异。西部低丘广布,地势偏低,多为丘陵,又以低丘为主,深丘较少,其间散布着一些平坝、台地,多紫色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主要的农耕区。东部山地为主,地势较高。东南部是华蓥山中段的西翼部分,大部分是低山,只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华蓥山背脊一带,出现中山地貌,如仰天窝、尖山子、溪口宝鼎、三百梯等。东部山区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突出,有成片的石林和众多溶洞,如瓦店的石林、溪口的仙鹤洞等。华蓥市地处四川省盆地东缘,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春旱、夏热、秋凉、冬暖,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日照尚足的气候特点。春季回暖快,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不稳定,有时形成寒潮天气(俗称倒春寒);夏长雨多,热量充足,时有伏旱发生;秋凉降温快,细雨绵绵。夏秋暴雨多,常形成洪涝,甚至酿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受山势和强冷空气影响,华蓥市夏季还会形成冰雹等恶劣天气。冬暖雨少,冰雪少见(除海拔800米以上山区)。受地形影响,冬季多雾。华蓥市境内探明具有一定储量的矿产有煤、硫、石灰石、石膏矿、石英砂等,主要矿产资源可概括为“一黑一白”,黑为煤,白为石灰石,具有很大的开采价值。煤的远景储量达2.92亿吨,占华蓥山煤总储量的50%以上,可供开采200多年。华蓥山的煤具有含硫高、焦油重、埋藏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溶洞水、瓦斯等特点。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的重要原料。华蓥市石灰石分布广,储量大,达10.65亿吨。华蓥山森林有云豹、穿山甲、白鹭、相思鸟、红腹锦鸡等野生动物400余种。有白鹤、长腿秧鸡、雀鹰、锦鸡、鹰鹃、领角鸮、斑啄木鸟、翠鸟、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金钱豹、水獭等34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华蓥市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针叶混交林,竹林,灌丛及人工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其次是竹林和阔叶林,以马尾松、杉木、柏木、湿地松、柳杉等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占华蓥市森林面积的96.9%,成为华蓥市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华蓥市降水多“一江四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达240亿立方米。隐河、溶洞、地下水等储量达1.2亿立方米。华蓥市水能蕴藏量1.33亿千瓦。华蓥市地热资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埋藏深、封闭好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地热的开采方式主要是开采地下热矿水,地下热矿水含有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达到了医疗热矿水的国家标准。“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成为独特旅游品牌,华蓥山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华蓥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市、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四川省旅游强县;现有国家AAAA级景区1个、AA级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5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四星级酒店1家、星级餐馆3家、旅行社1家,旅行社分社2家,星级农家乐21家,注册旅游商标200余个,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华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园区不断加大建设用地支持力度。国土资源部门要留足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对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各级产业园区的土地收益主要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积极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制度。对已纳入我省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土地所在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格标准的70确定,但不得低于成本价。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规定开展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时,要统筹合理确定产业园区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积极探索盘活现有土地存量资产,提高现有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方法,鼓励和引导产业园区建设向山地、坡地发展,进行梯田式开发,对一些荒坡、荒地实施成块连片开发的,免缴地方相关规费。“十三五”期间,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打造2个千亿主导产业,发展4个500亿和4个百亿产业集群(不含已有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中,力争食品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规模工业总产值均达到10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1%和20.7%;电子信息产业和能源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6.3%。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医药产业、建材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均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7.2%、29.0%和15.3。三、建设条件分析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培养和集聚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产品生产专业技术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箱维修转让合同范本
- 交房质量纠纷合同范本
- 策划方案类合同范本
- 家具搬运合同范本
- 2025年肿瘤科化疗药物使用安全性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甘肃省工会招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内蒙古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华林幼儿园(总园)教学辅助人员招聘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骨科创伤救治能力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手术麻醉处置应急演练答案及解析
- 企业治安防范教育培训
- 五年级冀教版数学下学期应用题专项水平练习题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 T-SDLPA 0001-2024 研究型病房建设和配置标准
-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真题及答案
- 凝中国心铸中华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学民族团结爱国主题班会课件
-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学设计
- DL∕T 1576-2016 6kV~35kV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方法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香氛系统市场深度调查及前景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 小学数学速算方法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