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报告_第1页
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报告_第2页
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报告_第3页
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报告_第4页
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姓名:班级:学号:目录实验一:运算器实验第3页实验二:存储器读写实验第6页实验三:数据通路实验第8页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试验第10页实验五:TEG-G1模型计算机(微程序控制器)测试第12页实验六:TEG-G1模型计算机(硬连线控制器)测试第14页实验七:程序调试BEDUG实验第16页实验八:内存操作数及寻址方法实验第18页附录部分:第20页实验七 调试程序DEBUG实验手册实验八 内存操作数及寻址方法实验手册实验一:运算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寄存器的读写操作。2.熟悉运算器的数据通路。3.验证运算器的加、减、与、或功能。4.按给定的数据,完成几种指定的算术、逻辑运算功能。二、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详见实验指导书P12-P13页。操作方式选择S3 S2 S1 S0M操作类型功能HLLHL加法F=A加BLHHLL减法F=A减BHLHHH逻辑与F=A与BHHHLH逻辑或F=A或BHHHHH传送1F=AHLHLH传送2F=BTEC-G1中运算器操作功能3、 实验设备:1.TEC-G1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1台2.双踪示波器1台3.直流万用表1只4、 实验内容:1. 用逻辑笔测试时序信号T1、T2、T3。2. 对下述7组数据进行加、减、与、或运算。(1) A=0F0H,B=10H(2) A=10H,B=0F0H(3) A=03H,B=05H(4) A=0AH,B=0AH(5) A=0FFH,B=0AAH(6) A=55H,B=0AAH(7) A=0C5H,B=61H3.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每一步中有关信号的值,并对这些信号的作用予以解释。5、 实验步骤:详见实验指导书P14-P16页。六、实验结果:1.用逻辑笔测试时序信号T1、T2、T3时序信号QD指示灯D1D0高低 T1 T2 T32.7组数据的加、减、与、或运算结果与C、Z标志位数值运算加减与或CZA=0F0H,B=10HA=10H,B=0F0HA=03H,B=05HA=0AH,B=0AHA=0FFH,B=0AAHA=55H,B=0AAHA=0C5H,B=61H3.试验中记录每一步中有关信号的值,并对这些信号的作用予以解释操作指示灯SEL0SEL1SEL2SEL3LRSWBUSALUBUSLDZLDC写入D0-D7写入A0-A7写入B0-B7,加减与或重置解释: 七、思考题:(加分项目)为什么在A总线上出现数据A、在B总线上出现数据B后,在数据总线DBUS上能够直接观测运算的数据结果,而标志结果却在下一步才能观测到?答: 实验二:存储器读写实验1、 实验目的:1.了解静态随机读写存储器MH6116的基本工作特性及使用方法。2.了解半导体存储器SRAM怎样存储和读出数据。2、 实验原理:详见实验报告书P16-P19页。注:1.存储器器件HM6116外形图详见实验报告书P17页2.写操作时序图详见实验报告书P17页3.读操作时序图详见实验报告书P18页4.存储器实验电路图详见实验报告书P18页3、 实验设备:1.TEC-G1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1台2.双踪示波器1台(非必备)3.直流万用表1只4、 实验内容:1. 将下列10十个数写入从地址23H开始的10个存储单元。10H,11H,12H,13H,14H,2AH,2BH,25H,0FH,08H2.从地址23H开始的存储单元连续读出10个数,并将读出的数和写入的数比较,看是否一致。3.在存储器读、写的过程中,记录下有关信号的值,并且解释这些信号的作用。5、 实验步骤:详见实验报告书P19-P21页。6、 实验结果:1.实验内容1和2制作成动画录像收存2.在存储器读、写的过程中,记录下有关信号的值,并且解释这些信号的作用操作指示灯SWBUSRAMBUSLARSELARLRWARINC输入存储地址输入存储信息输入读取地址解释: 3.结合实验报告书P18页的存储器实验电路图,说明在TEC-G1模型见算计中是如何实现存储器的读写答: 七、思考题:(加分项目)在TEC-G1模拟计算机中,信号SWBUS和RAMBUS能否同时为1?为什么?答: 实验三:数据通路实验1、 实验目的:1.了解TEC-G1模型计算机的数据通路。2.了解各种数据在TEC-G1模型计算机数据通路中的流动路径。2、 实验原理:详见实验报告书P21-P23页。TEC-G1模型计算机数据通路框图详见实验报告书P22页。3、 实验设备:1.TEC-G1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1台2.双踪示波器1台(非必备)3.万用直流表1只4、 实验内容:1.向R0中写入35H,向R1中写入86H。2.将R0中的数写入存储器20H单元,从存储器20H单元读数到R2。3.将R1中的数写入存储器20H单元,从存储器20H单元读数到R3。4.检查R2、R3的内容是否正确。5.在上述任务中记录有关信号的值,并对信号的取值做出正确的解释。5、 实验步骤:详见实验报告书P23-P24页。六、实验结果:1.实验内容1和2制作成动画录像收存2.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有关信号的值,并对信号的取值做出正确的解释 七、思考题:(加分项目)1.在实验报告书P23-P24页的实验步骤3-6中是否改变了R0和R1的值?为什么?答: 2.在实验报告书的P24页的实验步骤6中A总线A7-A0上显示的是哪个寄存器的值?为什么?答: 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试验1、 实验目的:1.掌握时序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TEC-G1模型计算机的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3.学会微程序控制器的一般设计方法。4.读懂微程序流程。5.理解微程序流程图设计方法。2、 实验原理:详见实验报告书P25-P30页。注:1.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图详见实验报告书P25页。2.名称助记符功能指令格式IR7 IR6 IR5 IR4IR3 IR2IR1 IR0加法ADD R0,RsRO - R0 + Rs000000Rs减法SUB R0,RR0 - R0 - Rs000100Rs逻辑与AND R0,RR0 - R0 and Rs001000Rs逻辑或OR RO,RR0 - R0 or Rs001100Rs传送1MOVA Rd,R0Rd - R00100Rd00传送2MOVB R0,RsR0 - Rs101000Rs取数LD R0,immRd - imm0101RdXX 立即数imm存数ST R0,addrR0 - addr0110XXXX 存储器地址addrC条件转移JC addr如果C=1,转移到地址addr0111XXXX 存储器地址addrZ条件转移JZ addr如果Z=1,转移到地址addr1000XXXX 存储器地址addr停机HALT暂停T1、T2、T31001XXXXTEC-G1模型计算机指令系统3.微程序流程图详见实验报告书P27页。4.TEC-G1模型计算机的伪指令格式图详见实验报告书P28页。5.微程序控制器电路图详见实验报告书P29页。3、 实验设备:1.TEC-G1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1台2.双踪示波器1台(非必备)3.直流万用表1只4、 实验内容:1.采用单周期方式追踪每种指令的执行过程。2.记录每种指令执行中每一条微指令中控制信号的值,并做出正确解释。3.说明指令JC ADDR和JZ ADDR的实现方法。5、 实验步骤:详见实验报告书P30-P32页。六、实验结果:1.实验内容制作成动画录像收存2.记录每种指令执行中每一条微指令中控制信号的值,给出解释 3.说明指令JC ADDR和JZ ADDR的实现方法(1)JC ADDR的实现方法: (2)JZ ADDR的实现方法: 七、思考题:(加分项目)LD指令执行的过程中,微地址为15H时,为什么信号PCINC=1?答: 实验五:TEG-G1模型计算机(微程序控制器)测试1、 实验目的:1.通过测试程序的运行,进一步掌握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2.掌握从取出第一条指令开始,TEC-G1模型计算机(微程序控制器)怎样一步步运行测试程序,从而掌握使用微程序控制器的简单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通过运行测试程序,验证TEC-G1模型计算机的正确性。结合以前的实验,初步掌握简单计算机(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2、 实验原理:详见实验报告书P32-P33页。3、 实验设备:1.TEC-G1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1台。2.双踪示波器1台(非必备)3.万用直流表1只4、 实验内容:1.运行程序1测试运算指令。2.运行程序2测试存储器读写指令。3.运行程序3测试条件转移指令。5、 实验步骤:详见实验报告书P34-P37页。六、实验结果:1.将程序1翻译成二进制格式,写入存储器,检查正确后,使用单微指令方式和连续方式各运行一次。在单微指令方式运行时,每条指令执行后检查执行结果。在连续方式运行时,程序1运行结束后检查运行结果。程序1如下:START(00H):LD R0,#95H LD R1,#34H ADD R0,R1 SUB R0,R1 MOVA R3,R0 LD R0,#0AAH LD R2,#55H OR R0,R2 AND R0,R2 HALT 2. 将程序2翻译成二进制格式,写入存储器,检查正确后,使用单微指令方式和连续方式各运行一次。在单微指令方式运行时,每条指令执行后检查执行结果。在连续方式运行时,程序1运行结束后检查运行结果。程序2如下:START(00H):LD R0,#95H LD R1,#34H LD R2,#22H LD R3,#23H ST R0,14H MOVB R0,R1 ST R0,R1 MOVB R0,R2 ST R0,16H MOVB R0,R3 ST R0,17H HALT 3. 将程序3翻译成二进制格式,写入存储器,检查正确后,使用单微指令方式和连续方式各运行一次。在单微指令方式运行时,每条指令执行后检查执行结果。在连续方式运行时,程序1运行结束后检查运行结果。程序3如下:START(00H):LD R0,#95H LD R1,#0A4H JC S2 S1: LD R0,#0AAH LD R2,#55H AND R0,R2 JZ R3 S2: JC S1 MOVA R3,R0 MOVA R1,R0 S3: HALT 1. 从整体上叙述TEC-G1模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答: 注:程序1、2、3测试结果制作成动画录像收存七、思考题:(加分项目)1.如果一条指令执行后需要查看执行结果,在取指微指令(微地址为01H)改变操作模式开关行不行?为什么?答: 2.在单微指令方式执行测试程序的过程中,拨动数据开关SD7-SD0会不会对程序的执行结果产生影响,请说明理由?答: 实验六:TEG-G1模型计算机(硬连线控制器)测试1、 实验目的:1.通过测试程序的运行,进一步掌握机器指令与周期的关系。2.掌握从取出第一条指令开始,TEC-G1模型计算机(硬连线控制器)怎样一步步运行测试程序,从而掌握使用硬连线控制器的简单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通过运行测试程序,验证TEC-G1模型计算机(硬连线)的正确性。结合以前的实验,初步掌握简单计算机(硬连线控制器)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2、 实验原理:详见实验报告书P41-P42页。3、 实验设备:1.TEC-G1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1台。2.双踪示波器1台(非必备)3.万用直流表1只4、 实验内容:1. 运行程序1测试运算指令。将程序1翻译成二进制格式,写入存储器,检查正确后,使用单周期方式和连续方式各运行一次。在单周期方式运行时,每条指令执行后检查执行结果。在连续方式运行时,程序1运行结束后检查运行结果。注:程序1详见实验五:TEG-G1模型计算机(微程序控制器)测试的“实验结果”部分。2. 运行程序2测试存储器读写指令。将程序2翻译成二进制格式,写入存储器,检查正确后,使用单周期方式和连续方式各运行一次。在单周期方式运行时,每条指令执行后检查执行结果。在连续方式运行时,程序1运行结束后检查运行结果。注:程序2详见实验五:TEG-G1模型计算机(微程序控制器)测试的“实验结果”部分。3. 运行程序3测试条件转移指令。将程序3翻译成二进制格式,写入存储器,检查正确后,使用单周期方式和连续方式各运行一次。在单周期方式运行时,每条指令执行后检查执行结果。在连续方式运行时,程序1运行结束后检查运行结果。注:程序3详见实验五:TEG-G1模型计算机(微程序控制器)测试的“实验结果”部分。5、 实验步骤:详见实验报告书P42-P44页。六、实验结果:1.程序1、2、3测试结果制作成动画录像收存2.从整体上叙述TEC-G1模型算计机(硬连线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答: 7、 思考题:(加分项目)如果一条指令执行后需要查看执行结果,在取指令周期W1改变操作模式开关行不行?为什么?答: 实验七:程序调试BEDUG实验1、 实验目的:1.熟悉调试程序DEBUG。2.掌握调试程序DEBUG操作步骤。2、 实验原理:详见附录实验七:程序调试BEDUG实验的“基本操作”部分。DEBUG主要命令一览表DEBUG下符号与标志位对应表3、 实验设备:1.个人笔记本电脑1台2.DEBUG.EXE程序四、实验内容:1.掌握调试程序DEBUG的基本命令。2.在DEBUG下查看开机后执行的第一条指令。3.在DEBUG下查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情况。五、实验步骤:详见附录实验七:程序调试BEDUG实验的“操作步骤”部分。六、实验结果:实验内容1、2和3制作成动画录像收存七、思考题:(加分项目)(1).开机后的第一条指令应该在内存的什么区域?是在ROM还是RAM中?为什么?答: (2) .开机后执行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是否固定?为什么?答: 实验八:内存操作数及寻址方法实验1、 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DEBUG的常用命令,学会用DEBUG调试程序。2.掌握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方式和内存操作数的几种寻址方式。3.掌握简单指令的执行过程。2、 实验原理:请将相应的信息写在对应的语句旁(用注释方式):(1)求两数和程序与两数多字节加减法程序: MOV AX,1234 MOV 1000,AX MOV BX,1002 MOV BYTE PTRBX,20 MOV DL,39 INC BX MOV BX,DL DEC DL MOV SI,3 MOV BX+SI,DL MOV BX+SI+1,DL MOV WORD PTRBX+SI+2,2846 用A命令输入上述程序,并用T命令逐条运行。 每运行一条有关内存操作数的指令,要用D命令检查并记录有关内存单元的内容,注明是什么寻址方式。注意:D命令显示结果中右边的AscII字符及双字节数存放法。(2)求累加和程序: MOV BX,1000 MOV CX,10 SUB AX,AX LOP:ADD AL,BX ADC AH,O INC BX J:LOOP LOP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