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论文让经典诵读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十堰市东风24小学 朱凤勤摘要:经典作品具有美育和德育的功能,经典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经典诵读的过程就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我校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时将经典诵读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经典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诵读时再现传统文化画面,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力争让经典诵读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关键词: 经典诵读 传统文化 挖掘 再现 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而“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瑰宝,它含有深刻的哲理、丰富的情感。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其实就是与我们古代的先哲对话,听取古代圣贤的教诲。诵读经典可以积累知识、丰富思想与情感、提高涵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养成学生丰富的语言感受力,提高学生说话、写文章的能力,同时,经典作品还具有美育和德育的功能,“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它能带给学生美的熏陶及人格的砒砺,从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不断净化和提升,内心世界不断地强大和丰富。经典诵读的过程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因为它是圣贤先哲对自身生活的记录和感悟,它本身就是传统文化,而经典中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基于此,我在开展我校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时将经典诵读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经典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再现传统文化画面,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力争让经典诵读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一、挖掘经典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经典中富含传统文化。我们以节日诗歌为例。如唐代王维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诵读这首诗时,我们在充分诵读、体会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的基础上,可以挖掘出唐代人民是怎样过重阳节的。除了诗中写的登高望远、爬山、插茱萸外,通过查找资料,我们还知道了重阳节的来历及历史传承。“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怀有特殊的感情。因此,重阳节这天习俗众多,包括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寓意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我们在学习时号召同学们回家和家长一起按传统方式过重阳节,把古老的传统传承下去。又如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诵读的同时,我们在了解古人过年时要放鞭炮、换桃符以及欢天喜地心情的同时,可以挖掘春节的来历、传说及传统习俗让学生知晓,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来历、传说讲给他人听,将传统习俗付诸实践。再如清朝李静山的节令门端 阳: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简简单单的28个字,就把古人如何过端午节写得清清楚楚了。我们诵读时还可以补充端午节的来历、纪念屈原的意义,还可以把有关 白蛇传的传说、戏剧、电影、电视片段推介给学生欣赏。像这样的古诗词很多,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唐朝宋之问的途中寒食、唐朝林杰的乞巧、元代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汉代关于七夕节的诗词等,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诗词歌赋,从这些诗词歌赋中都能挖掘出很多的传统文化资源。二、再现经典中的传统文化画面经典诗词歌赋的画面感都很强,我们可以在诵读时用不同方式分门别类地再现。再现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诗词歌赋的内容选择合适或喜欢的方式加以呈现。诗配画:几乎所有的经典诗词都可以用此种方式再现画面。尤以写景类、叙事类为佳。配的画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连环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教师组织鉴赏和评比,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诗配乐: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先生早已把很多唐诗谱上了曲子成为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并出了专辑读唐诗,收录了登鹳雀楼、春居、红豆等很多名篇。我们在诵读这些经典诗词时也可以欣赏、学唱,甚至把这些由古诗词编排的歌曲变成舞蹈在课堂上、课间、课后跳出来,让这些诗词变成童谣,永生难忘。讲诗文故事:很多经典中都蕴含着有趣的传说、故事,在诵读经典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积累,开“经典中的传说”故事会,通过这种方式将源远流长的故事流传下去。演一演:叙事类、送别类作品都可以演出来,比如课本中的杨氏之子、送元二使安西,我们在学习时都把它改编成了小剧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当学生身着古装、羽扇纶巾、满腹经纶地“劝君更进一杯酒”时,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离文明又进了一步,你不得不感叹经典的魅力。奏一奏: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大多数孩子都学了一、两门乐器。我们可以把乐器和诗词结合起来。比如学习伯牙绝弦,我们在弄懂文言文的意思后,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用表演的形式再现了这个故事,演出时就请学古筝的同学演奏古筝曲高山流水让同学们欣赏。三、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很多,创作时的背景、情境、传说,经典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哲理甚至思维习惯,精神上的鼓舞、气节上的鞭策、文学上的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等,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模仿。它们是那样鲜活,喜怒哀乐,时隔千年,仍然让我们感同身受。比如古诗中那些富含哲理的句子的应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今天都依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比如那些咏“梅、兰、竹、菊”的诗篇仍荡涤着人们的灵魂,那些气节歌仍是我们的民族魂;比如那些写景的、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仍能激起我们的共鸣我们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从时代背景、地理位置入手,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诵读、表演,吟诵其他的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赋得古原草离别别董大一直到席慕蓉的送别),还在课堂上欣赏因送元二使安西而谱写的阳关三叠,最后整节课在同学们合唱的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中结束,学生的小脸因文化的滋润而纯净、唯美,听课的老师评价:这节课一定会在学生的记忆中占据一席之地。2012、2013、2014年的庆“六一”文艺汇演,我校都是师生共同参与,自制服装、道具,将经典诵读中优秀的篇目在欣赏的形式上加以创新,配上音乐、画面、情境、舞蹈、道具,用表演、演唱、朗诵、情景剧、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展现经典魅力。2013年“六一”,九位年轻教师选了一组儿童古诗词,配上笛子、雨伞、向日葵、红辣椒、硬纸壳剪的黄牛和小船等道具,在学生的配合下吟诵,表演非常成功,使学生、教师和与会的家长们都沉浸在经典浸润的快乐和幸福之中。2014年“六一”,三年一班同学身着古代戎装,手拿岳家旗,在自己敲打的战鼓声中吟诵岳飞的满江红赢得热烈的掌声,应观众要求,他们这个节目演了两遍,经典的魅力通过他们稚嫩的童声传递给了作为家长的成人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这个信仰有些迷失的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疆克州州直机关遴选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4年贵州六枝特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威尼斯小艇的课件课
- 工业安全技术员知识培训课件
- 平面向量的加法课件
- FGGH-生命科学试剂-MCE
- exo-α-1-2-3-Mannosidases-Bacteroides-thetaiotaomicron-生命科学试剂-MCE
- 滨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夷陵区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环保产业园2025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 安全生产 技术规范
- 电仪安全培训课件
- 经典诵读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考核试卷及答案
- 土壤隐患排查培训课件
- 鱼苗配送服务方案(3篇)
- 产品可追溯管理制度
- 用血重点科室管理制度
- 小学生音乐绘本课件大全
- 房产公司红黄线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卫星宽带终端设备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