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_第1页
诗歌鉴赏练习_第2页
诗歌鉴赏练习_第3页
诗歌鉴赏练习_第4页
诗歌鉴赏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练习春江晚景 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那:同“哪”。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3.这首诗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 ) A.比喻 B.拟人 C.反复 D.夸张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二两句写溪水与诗人一路同行,相依相伴。 B.三、四两句写溪水与诗人岭头惜别,依依难舍。 C.该诗写景状物,化无情为有情,别有一番情趣。 D.全诗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现实的憎恶。北山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注王安石晚年隐居金陵,筑室于钟山(今紫金山,又叫北山)的山腰中。陂:池塘。 堑:护城河。 5.对这首诗中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句的“涨”,是指塘水上涨。 B次句的“滟滟”,是指水光闪动的样子。 C第三句的“坐”字,与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意义相同。 D末句的“归迟”,写出作者为美好的自然景物所陶醉。 v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描写作者退休后的闲适生活。 B首句的“输绿”,写绿色的草木布满北山,很有动感。 C第三句的“细数落花”,反映作者闲适生活的一个侧面。 D第四句的“缓寻芳草”,衬托出作者“心旷神怡”的心境。7.比较阅读李白渡荆门送别和杜甫的旅夜抒怀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桅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A.李诗写的是出峡日景,杜诗写的是峡中夜景。B.李诗语言深沉刚健,像千锤百炼,熔铸而出,杜诗语言超脱豪放,无迹象可求;李诗语言学郁,杜诗语言奋发。C.李诗描绘的景象开阔壮丽,杜诗描绘的景象险恶孤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取景都非常阔大,构思都非常精巧 ,有异曲同工之妙。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用的是比喻手法,而“官应老病休”是“老病应休官”的倒装。观祈雨李 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8.下列诗句与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 )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9.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人们在龙王庙前敲锣打鼓,鼓乐齐鸣,举行祭祀仪式,以讨得龙王欢心,祈盼上天普降甘霖的情景。 B后两句写豪门闲适欣赏歌舞,担心阴雨弄湿乐器而不能尽兴。C. 该诗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将农民心急如焚地求雨和达官贵人悠哉观赏歌舞的场景并置,一方是心焦求雨以解决旱灾,一方是唯恐下雨咽了管弦,寄寓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达官贵人的愤怒。D.全诗语言明白晓畅,极易理解。第一句(桑无叶、土生烟)直抒胸臆,抒写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寻欢作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出诗外。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徂辉:落日余晖。 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访隐者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 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11.(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12.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C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过看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13.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4.(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本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1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登高写于杜甫经历“关内大饥”和辗转流离之后的一个重阳节. B.诗中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感情都带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C.诗歌通过所见秋江的景色,倾诉长年漂泊、病老孤愁、忧国伤时的复杂感情. D.诗人熔铸宇宙人生的苍茫百感,感叹人生沧桑同时,也不失坚定的生活信念.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 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C. 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D. 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朗朗上口。尾联两句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抒发的感情。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8.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题中“书”是书写的意思,“书愤”即抒发内心的愤郁之情。 B.“中原北望气如山”意谓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C.“塞上长城”比喻能捍卫国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许”意即不认为自己是这种人物。 D.“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指可以相比。 1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诗共分两层,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四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已的感情。 B.第二联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又含有激愤和辛酸。 C.“千载谁堪伯仲间”既称赞诸葛亮无人可及,又表现了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业的愿望。 D.全诗感情沉郁,气韵雄厚,与李白的诗风相近。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21.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2.对这首词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魏尚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2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 B. “为报倾城随太守”是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随太守前去打猎。这里的“太守”是苏轼的好朋友。 C.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D.“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贯穿全篇。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4.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是 (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钱塘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钱塘湖美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把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答案1-6.津亭DBDCD 7-12.BCDA踏A13“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是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14.(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