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专题之陶渊明.ppt_第1页
古诗词专题之陶渊明.ppt_第2页
古诗词专题之陶渊明.ppt_第3页
古诗词专题之陶渊明.ppt_第4页
古诗词专题之陶渊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专题之陶渊明,陶渊明一个在诗中能“开其心扉”的人,他的诗作象打开一本书,毫无掩饰地显露他的个性,记录了一个谦和自耕的诗人的生活史和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的思考。他的诗表现出一种与自然与环境和谐一致的冲淡闲适的奇妙意境,构成了中国哲学所认为的最高幸福。,陶渊明成就的秘密在于,他在诗中能开其心扉,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生平,晋书陶渊明传萧统陶渊明传颜延之陶征士诔萧统陶渊明集序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自祭文,晋书陶潜传,“以亲老家贫,起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陶征士、陶靖节、靖节先生。陶彭泽,陶渊明毕生走过三个时期,界线分明:少年、青年的闲居时期。壮年的辗转出仕时期。中晚年的隐居终老时期。,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出身望族,少有壮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钟爱丘山与游好六经少年、青年的闲居时期,陶渊明先后四次出仕,四次归隐:29岁,为江州祭酒,不久辞归;召为主薄,不就。36岁,入桓玄幕府;后归家居母丧。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不久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40岁,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11月,辞归。,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辗转出仕时期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定,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宋书本传:“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躬耕田园的隐者箪瓢屡空,不慕荣利。最超脱、最彻底的隐士。抱朴含真,任情自得。最真诚的诗人。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隐居终老时期,陶渊明逸致图,王维论陶渊明之弃官,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计)其后之累也。与魏居士书,见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十八,陶渊明的思想,(一)坚守“固穷”的思想不失气节和人格“固穷”是以儒家所倡导的个人品德和节操为思想基石的。“猛志逸四海”、“有志不获骋”、“猛志固常在”,“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总角闻道,白首无成”“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陶渊明的思想,(二)崇尚“自然”的思想道德修养上的“抱朴含真”生活道路上的“归园田居”生死观念上的“纵浪大化”,陶渊明的思想,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以辞彭泽令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尚积极谋仕,但也向往隐逸生活,追求精神自由。后期走向归隐陶渊明的反复出仕和反复归隐,其思想根源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第二节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一)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其一,写诗人归田的原因和重返田园的愉快生活。这首诗的平淡醇美,全表现在诗人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用词的精确,对仗的工整,又体现出平淡中见功力的诗人风格。,CrystalGraphicsPowerPlugsTransitionsI,饮酒其五,饮酒其五,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陶渊明的田园诗,(二)热爱农业劳动,强调劳动意义。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陶渊明的田园诗,写诗人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和富有诗意的感受。,归园田居其三,“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农业劳动的意义。体力劳动的艰苦和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劝农,哲人伊何?时维后稷;赡之伊何?实曰播植。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三)歌咏闲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与人交往的情谊和郭主簿、归园田居(野外罕人事)、移居,陶渊明的田园诗,和郭主簿,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四)反映诗人生活的贫困,揭示农村凋敝的惨象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陶渊明的田园诗,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旧谷既没,新谷未登”,归园田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余。”,(五)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如桃花源诗“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陶渊明的田园诗,多组诗,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三良、读山海经、咏荆轲等。,陶诗的另一面咏怀诗与咏史诗,杂诗其二,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道丧千余载,人人惜其情。”“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读山海经其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陶渊明的咏怀诗与咏史诗明显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陶氏自己的特点,多围绕仕与隐的矛盾,表现他与世俗的隔阂和对恬淡生活的安然;当然也有忧愤激越时。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等。,陶渊明的行役诗,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是陶渊明行役诗共有的主题。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等。,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赠答诗,倾诉对友人真挚敦厚感情。如与殷晋安别、答庞参军,答庞参军,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第三节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1、创造了安静悠闲的田园境界。平凡的农事村景一经诗人点化,便进入了安静悠闲的诗的境界,田园也不再是贫穷饥饿、劳累痛苦的所在,而是令人神往的乐园。,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2、形成了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诗人所表现的静穆平淡的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以及他处于这种环境中恬静自然的心情决定的。质朴无华的语言和不事雕饰的白描手法。,“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严羽:“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梁启超:“文艺只是自然的体现”许学夷:“靖节诗甚不易学,不失之浅易,则伤于过巧。予少时初学靖节,终岁得百余篇,率浅易,无足采录。今间一为之,又不免类白、苏矣。因遂绝笔,不复为也。”(诗源辨体),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3、情、景、事、理浑融一体,意境高远。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景物描的写上。写自然景物不求形似,而是着意于神貌的点染。通过平凡的事物与通俗的语言表现自己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言有尽而意无穷。,“倾耳无希音,在目皓已洁”“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三十首),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4、平淡自然中的语言锤炼语言质朴自然,精炼传神,“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骞翮思远翥”;“望云惭高鸟”;“羁鸟恋旧林”;“飞鸟相与还”;“众鸟欣有托”,“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忘其为艺术”(朱光潜陶渊明)王圻稗史:“陶诗淡,不是无绳削,但绳削到自然处,故见其淡之妙,不见其削之迹。”“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惠洪冷斋夜话)苏轼:“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与苏辙书)朱光潜:“总合各家的评语来说,陶诗的特点在平、淡、枯、质,又在奇、美、腴、绮。这两对恰恰相反的性质如何能调和在一起呢?把它们调和在一起,正是陶诗的奇迹。”(陶渊明),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5、风格多样。,朱熹论陶诗“自豪放”,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真相者,是詠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来?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钟嵘评陶诗,宋征士陶潜,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典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丽,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诗品,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与苏辙书,苏轼谈陶诗,第四节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散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抒写他辞官归田的喜悦心情和生活乐趣。语言清新流利,抒情色彩浓厚,富有诗意。闲情赋感士不遇赋,第五节陶渊明的典型意义,诗人陶渊明的被发现,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诗文学价值的人。,萧统评陶渊明诗文,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乎?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尝谓有能观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怯,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