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零件图,第一节零件图概述,第二节零件视图选择,第三节零件上的常见结构,第四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第五节读零件图,1.1零件图的定义和作用,1.2零件图的内容,1.3零件的分类及结构特征,第一节零件图概述,定义:组成机器或部件的最基本的构件称为零件,机器和部件都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的关系装配而成的。,可分为: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壳体类,1.1零件图的定义和作用,零件图是表达零件结构、大小和技术要求的图样,是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技术文件,是制造、检验和维修零件的重要依据。,1.2零件图的内容,一般包括:,一组视图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各部分的内、外结构形状。,全部尺寸确定零件各部分结构形状的大小和相对位置。,技术要求采用规定的代号、符号、数字、文字和字母等注出制造和检验零件时,在技术应该达到的要求。文字说明标在图样右下方空白处。,标题栏填写零件名称、材料、数量、比例、编号、制图和审核者的姓名、日期等。,1.3零件的分类及结构特征,根据零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可将零件分为:,轴套类零件:小轴、泵轴、衬套、柱塞套等。盘盖类零件:齿轮、端盖、皮带轮、手轮、法兰盘、阀盖等。叉架类零件:拨叉、连杆、摇臂、支架等。壳体类零件:泵体、阀体、减速箱箱体、液压缸体以及其他各种用途的箱体、机壳等。,轴套类零件特点:,结构特点:1.一般是由同轴回转体组成;2.轴向尺寸远远大于径向尺寸;3.零件上常见结构:键槽、倒角、退刀槽、螺纹等。,盘盖类零件结构特点:,1.多数是由同轴的回转体组成。2.径向尺寸远远大于轴向尺寸。3.零件上常见结构:均匀分布的孔、轮辐,键槽等结构。,1.结构形状不规则且较复杂;但一般可归纳为由工作部分、固定部分和连接部分。2.零件上常见结构:肋板、安装座、凸台等结构。,叉架类零件结构特点:,1.结构形状复杂,具有中空的内腔;2.壁厚较均匀;3.零件上常见孔、螺孔、底座、凸台、凹坑、沟槽、加强肋等结构。,壳体类零件结构特点:,第二节零件视图的选择,2.1视图的选择原则,2.2各类零件的视图表达,总则:表达一个零件所选用的一组图形,应能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各组成部分的内外形状和结构,便于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且绘图简便。,2.1视图的选择原则,1)主视图的选择原则,形状特征原则加工位置原则工作位置原则(安装位置原则),形状特征原则,使选择的主视图投影方向,能明显地反映零件的形状和结构特征,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详见:第十一章。,加工位置原则,加工位置是零件加工时在机床上的装夹位置。,如图所示轴和盘盖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其主视图应选轴线水平位置。,工作位置,工作位置是零件在机器中的安装和工作时的位置。,起重机吊钩和汽车前拖钩泵体,2)其他视图的选择原则,其他视图用于补充表达主视图尚未表达清楚的结构。,根据零件结构的复杂程度,按照便于画图和易于看图的原则,选用适当的视图数量,使每一个视图都应有一个表达重点。优先考虑采用基本视图以及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图;如采用局部视图或斜视图时应尽可能按照投影关系配置,并使其处于相关视图附近。视图之间的位置应布局合理,充分利用图幅,图样清晰匀称,便于看图。,b)内、外形的表达,内形复杂的可取全剖;内外形需兼顾,在不影响清楚表达时可取局部剖。,c)尽量不用虚线表示零件的轮廓线,但用少量虚线可节省视图数量而又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时,可适当采用虚线。,总结视图选择应注意的问题:,a)优先选用基本视图。,d)在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基础上,视图的数量越少越好。,e)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2.2各类零件的视图表达,3)叉架类零件,1)轴套类零件,2)盘盖类零件,4)箱体类零件,1)轴套类零件,分析形体和结构,由于轴上零件的固定及定位要求,其形状为阶梯形,并有键槽。,轴系分解图,选择主视图,选择其它视图,用断面图表达键槽结构。必要时,加局部放大图。,选: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放置。,.,技术要求,螺旋杆的零件图,2)盘盖类零件,分析形体和结构,选择主视图,选择其它视图,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面所组成,其厚度相对于直径小得多,成盘状,周边常分布一些孔、槽等。,通常采用全剖视图。,用左视图表达孔、槽的分布情况。,安放状态:符合加工位置或形状特征原则轴线水平放置,投射方向:A向,端盖,端盖视图表达方案,3)叉架类零件,支架,叉架类零件包括各种用途的拨叉和支架。拨叉主要用在机床、内燃机等各种机器的操纵机构上。支架主要起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叉架类零件毛坯形状较复杂,一般先铸件,然后再切削加工。,分析零件,功用:支撑轴及轴上零件。,形体结构:由轴承孔、底板、支撑板、加强筋、底板孔和螺纹孔等组成。,支撑板两侧面与轴承孔外表面相交。,支架,相对位置分析:三部分形体的相对位置及表面连接关系。,选择主视图,零件的安放状态,支架的工作位置,投射方向,主视图,主视图表达了零件的主要部分:轴承孔的形状特征,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三个螺钉孔的分布等都得到了表达。,比较A、B两方向后,定为A向,选其它视图,选择移出断面表达支撑板断面的形状。,还需选择什么视图呢?,选全剖的左视图,表达轴承孔的内部结构及两侧支撑板形状。,选择B向视图表达底板的形状。,B,A-A,视图方案一,视图方案二,俯视图选用BB剖视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的形状。,B-B,选全剖视的左视图,表达轴承孔的内部结构及两侧支撑板形状。,视图方案二,方案比较,分析、比较两个方案,选第二方案较好。,方案一,方案二,箱体类零件多为铸件,也有焊接件。一般可起支承、容纳、定位和密封等作用。如各种泵体、阀体等机壳零件。箱体类零件一般都是部件的主体零件。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比前面三类零件复杂,常见的结构有圆形的、长方形的和拱形的,有中空的内腔、轴孔;有起安装和密封作用的底板、凸缘、凹坑、肋板以及各种孔等。,4)箱体类零件,球阀阀体,减速箱体,转向器壳体,分析零件,功用:最重要部分是传动轴的轴承孔系,用来安放支承蜗杆轴、蜗轮轴、及圆锥齿轮的滚动轴承,箱内还盛放一定量的润滑油。,形体结构:箱壁上有两个螺孔。上面的孔用来装油标以示油量,下面的螺孔用来装螺塞以排出污油。为了防止污物侵入箱体和油的飞溅,以及装拆零件方便,箱体上装有箱盖,箱体顶部的四个凸台和螺孔用于连接箱盖。箱体底部有底板,底板上有四个安装孔。,减速箱体,旋转90o,相对位置分析:,选择主视图,零件的安放状态,箱体的工作位置,投射方向,A向:沿蜗轮轴线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选其它视图,该零件可分解为8个部分来表达。,表达方案一,主视图和左视图分别采用阶梯剖视和局部剖视来表达三轴孔的相对位置,及左面箱壁凸台的形状和螺孔位置。俯视图主要表达顶部和底部的结构形状以及蜗杆轴的轴孔。C-C局部剖视表达圆锥齿轮轴孔的内部凸台圆弧部分的形状。D向视图油标孔和螺塞孔。通过这个视图可以把箱体的全部结构表达清楚。,表达方案二,主视图和左视图分别采用阶梯剖视和全剖视来表达三轴孔的相对位置。俯视图主要表达顶部和底部的结构形状以及蜗杆轴的轴孔。D向视图表达左面箱壁凸台的形状和螺孔位置。C-C局部剖视表达圆锥齿轮轴孔的内部凸台圆弧部分的形状。通过这几个视图已经把箱体的全部结构表达清楚。,加了一个简化的局部视图,对于标注尺寸有益,更容易做到清晰。虽然视图数量用了六个,但显得更加清晰突出和简便,是一个较优的表达方案。,减速器箱体零件图,分析零件,功用:在壳体的上部装有螺杆,它与方向盘连接在一起。螺杆上面套由螺母,在螺杆和螺母的螺旋槽中嵌有滚珠。在壳体下部装有扇形齿轮(带轴),它与螺母下端的齿条啮合。当司机转动方向盘时,螺杆转动使螺母移动。带动扇形齿轮摆动,通过扇形齿轮的轴再带动其他零件使汽车前轮转向。,载重汽车的转向器壳体,转向器壳体的简单装配情形,转向器壳体,螺母,螺杆,钢球,扇形齿轮(带轴),形体结构:,箱体-中空,用来容纳螺母和扇形齿轮。上半部为长方形柱体,下半部的轮廓是由直线与圆弧组成的柱体。圆柱筒-用来通过扇形齿轮轴。带孔方板-位于箱体两侧,使螺杆轴穿过并安装其他零件。面板-轮廓由圆弧及直线组成,凸出在箱体的左面,以便安装其他零件。斜凸台-在箱体上方,上有螺孔以便加油,它的形状是由半圆柱与方柱组合而成。突起部分-一种是圆柱体,另一种是球头圆柱体,它们主要是为了使钻孔处有足够的壁厚。,形体结构,圆柱体,球头圆柱体,斜凸台,圆柱筒,带孔方板,箱体,面板,选择主视图,零件的安放状态,箱体的工作位置,投射方向,A向:充分显示出零件的形状特征。取全剖视。这样就能表示出壳体上半部的断面形状(长方形)和下半部的圆柱筒,以及它们的相对关系,并表示了各处的壁厚。,主视图方向,A,选其它视图,只有一个主视图还不能充分反映出主要部分的形状。,表达方案一,半剖视的左视图,以显示面板的形状、箱体左面的外形、斜凸台的位置和倾斜角度、安装螺母和扇形齿轮等零件的空腔形状等。BB半剖视的俯视图,以表达面板、球头圆柱体突起、斜凸台等部分的相互关系和圆柱体突起在内部的位置等。半剖视CC的右视图为了表示壳体右面的外形和面板里面的形状。D向局部视图表示主视图的外形。E向斜视图表示斜凸台端面的形状。,表达方案二,要进一步研究能否使表达方法更清晰和简练。经过分析,我们把表达方案调整,即将右视图改为局部视图C,只画出外形的一半,而面板里面的形状则改在左视图上用虚线表示。同时,局部视图D调整为只画出带孔方板形状,省去后面的部分,并按投影关系直接放在左视图的旁边,使看图更方便。,零件的结构形状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考虑加工、装配、使用和耗材等问题。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零件结构的合理性,以免给后续生产工序带来麻烦。,第三节零件上的常见合理结构,3.1铸件上的合理结构,3.2机械加工件上常见的合理结构,3.1铸件上的合理结构,1)拔模斜度用铸造方法制造的零件称为铸件,制造铸件毛坯时,为了便于在型砂中取出模型,沿模型起模方向作成斜度,叫做拔模斜度。拔模斜度在视图中一般不画出,可在技术要求中标出,2)铸造圆角,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却时产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落砂。,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相贯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以过渡线的形式画出。,两曲面相交,过渡线:,两等直径圆柱相交,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过渡线画法,3)铸件壁厚,在浇铸零件时,为避免铸件各部分冷却时因冷却速度的不同产生内应力而造成裂纹或缩孔,铸件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不同壁厚间应均匀过渡。,3.2机械加工件上的合理结构,1)倒角和倒圆轴和孔的端部一般加工倒角,以去除毛刺、锐边和便于装配。轴肩处加工倒圆,以避免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2)凸台和凹坑,作用:减少机加工量,保证零件间表面接触良好。,3)退刀槽和越程槽,作用:在加工台阶孔、台阶轴或螺纹时,便于退刀、保护刀具、不碰伤已加工表面,且便于装配。,4)钻孔,钻孔时应使钻头轴线垂直于零件表面,保证钻孔准确和避免钻头折断。,正确,错误,4.1正确选择基准4.2考虑设计要求4.3符合加工顺序和便于测量4.4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4.5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4.6典型零件的尺寸标注,第四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4.1正确选择基准,设计基准: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的基准。,工艺基准:用以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基准。,a.零件上重要的加工表面b.零件的对称面c.主要轴线,举例,高度方向主要尺寸基准,长度方向主要尺寸基准,宽度方向主要尺寸基准,长度方向辅助尺寸基准,4.2考虑设计要求,A)影响机器传动精度的尺寸,如:齿轮的轴间距B)直接影响机器性能的尺寸,如:车床的主轴中心高C)保证零件互换性的尺寸,如:轴和孔的配合尺寸D)决定零件安装位置的尺寸,如:孔中心距和分布圆直径,4.3要符合加工顺序和便于测量,同一个方向只能有一个非加工面与加工面联系,A:加工面,B、C、D:非加工面,合理,不合理,不便于测量,便于测量,4.4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4.5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1)倒角、退刀槽的尺寸注法2)光孔、螺纹孔、沉孔的尺寸注法,1)倒角、退刀槽的尺寸注法,2)光孔、螺纹孔、沉孔的尺寸注法,4.6典型零件的尺寸分析,1)轴套类零件,a)主要的径向尺寸和基准,主要的四段直径要求在同一轴线上,因此设计基准就是轴线。由于加工时两端用顶针支承,因此轴线亦是工艺基准。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医药公卫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考核试题(附答案)
- 阿尔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点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武汉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杭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球馆兼职合同范本
- 电子类购销合同范本
- 码头固定吊车合同范本
- GB/T 19900-2005金属铠装温度计元件的尺寸
- GB/T 19867.4-2008激光焊接工艺规程
- GB/T 19802-2005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观片灯最低要求
- N-苯基马来酰亚胺
- 自控仪表安装工程施工方案52919
- 交通管理与控制3平面交叉口管理课件
- 医学自我口腔保健方法-预防口腔医学课程教学
- 压力性尿失禁专题宣讲PPT培训课件
- 机动车维修备案登记表
- (完整版)100句搞定雅思阅读长难句——练习版
- MSA指标%PT与%GRR知识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