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儿童保健,彭州市中医医院文 钦2013年7月24日, 问题1. 日常给小儿补吃化验结果显示 所缺少的元素总是补不上去。, 问题2. 还有一些儿童检查化验一切正常, 但就是体质差、精神不振、容易 感冒等等。, 尝试用中医理论体系和方法来解决 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良好效果;, 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小儿日常 保健中的盲点就能得以解决。, 当前中医保健存在的问题:,1、对儿童体质辨识未形成统一标准;,2、现有资料多着眼于如何对儿童进行体质辨识 之后对质下药,停留在临床用药治疗方面;,3、保健形式单一,并未上升到预防保健层面, 未形成系统保健模式。,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生长发育始终处于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中,不同年龄段小儿在解剖、生理、病理、心理等方面具有与年龄相关的规律性。因此,应根据小儿体质的形态特征脏腑功能的个体倾向性及阴阳气血 津液的盛衰虚实,总结出各自规律,从而划分出不同年龄段的体质类型,据此,归纳出形成该体质的先天、后天因素,推导其发病及病机突变特点,继而指导中医进行预防保健在此基础上提出“辨体保健”这种具有中医特色的个性化儿童保健理念。,中医儿童保健基础,辨体,保健,纯阳说,阳长有余,阴长不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三有余,四不足,望、闻、问、切四诊和参,以望诊和问诊为主,望诊内容,注:上表来源于江西中医学院学报:中医望诊对学龄前儿童体质状况判断的探讨,视“精明”:小儿精气充盛则二目神光充沛、反之则呆滞无神。 (辨虚实)。眼影:过敏性疾病或有。观体态:形体强弱与五脏盛衰一致,肌肉、步态等(辨虚实)察面色:气血外侯。“赤者热也”、“黄者脾怯”、青者惊风”、 “既白神怯”、“黑者肾虚。(辨五脏)(面色分属五脏图),问诊内容,大便:色赤、黑,为热毒内盛,肠络受伤;色白乃胃寒,色青为大肠虚冷,洞利不止为脾虚气困;泻痢赤自,里急后重,腹痛扭撮,乳食减少,为暴伤乳哺,冷热兼杂,络脉受伤等。小便:钱氏指出其色赤黄或血尿,为内热伤络;色如“屋尘色”,则见于黄疽。,2、体质又是可以变化的: 咽峡、扁桃体、舌质、鱼际、口唇等五个方面变化是较大的, 较能够反映儿童的体质的变化。这一点也可以作为中医干预体质形成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表明,1、体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印堂山根、准头、睑结膜和指纹及面色在各年龄组之间的变化是缓慢的, 较能反映儿童的体质;,根据小儿这一特性,我们人为的根据年龄段的不同把体质分型,以指导中医儿童保健运用。,这一阶段小儿的特点:这个时段的小儿更易感触外感时邪,感邪之后,因于脏腑娇嫩更易传遍,伤阴化热而患时令热病;内陷心肝,邪热鸥张,化火生风而出现高热、惊风等症。心肝有余的孩子哭吵不休, 面目通红,大便干结一派热相,脾胃不足的孩子则胃纳不佳,面色白,动则汗出, 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寒性体质,一、0-3岁体质分型,0-3岁婴幼儿,提出“两体论”,其一、将孩子的体质总体分为两个大类,平和体质和偏颇体质。,其二、在偏颇体质的孩子中,再次一分为二,将其归类为心肝 有余(热体)和肺脾不足(寒体) 两大类。 0-3岁小孩偏颇体质大致都可以划分成寒体和热体两类。,二、4-6岁体质分型,4-6岁儿童体质分为: 均衡型 脾肺气虚型 内有蕴热型,均衡型体质的儿童对寒热耐受性较好,比较少患病,一旦患病康复也较容易。,二、4-6岁体质分型,均衡型,脾肺气虚型,内有蕴热型,内有蕴热型体质的儿童,一般是比较容易出现扁桃体炎、咽喉炎、肺炎等感染型疾病,应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比较好。,脾肺气虚型体质的儿童,一般消化功能较差,一般比较容易患风寒感冒、咳嗽、腹泻等。,综上所述:中医儿童保健,是以中医体质辨识法为基础,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体质给予个性化的保健措施。(体质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调治的。),四、中药疗法,中医儿童保健方法,一、饮食疗法,二、运动疗法,三、情志疗法,六、小儿推拿,五、外治法,一、饮食疗法,饮食疗法: 制定个性化食谱药膳; 强调日常喂养侧重点。 怎样吃好,不必赘述。,关于饮食疗法的认识误区,吃补品无害,多食补品增强体质。人参、燕窝、虫草不断, 鸡、鸭、鱼、肉餐餐都有。过补致害而不觉醒。过补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则孩子肥胖, 甚有早熟;另则厌食、瘦弱多病,关于饮食疗法的认识误区,盲目相信广告,追逐所谓新产品。听一所谓验方,如获至宝,盲目服食。须不知儿童存在着个体差异,体质强弱不同,方不对症,往往适得其反。鸡蛋含胆固醇高,应该少吃或不吃鸡蛋 。,关于饮食疗法的认识误区,药与食不分。天然与合成不辨。有毒与无毒不知。 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有病则病受之,无病则人受之。 黄帝内经讲: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 七,常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 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3,一、饮食疗法,常见情况的饮食保健:1、脾肺气虚体质的儿童,一般消化功能较差,一般比较容易患风寒感冒、咳嗽、腹泻等。平时要吃温性的食物。2、内有蕴热的儿童,平时饮食应清淡、清凉性食品,不宜煎炒、油炸香辣食品。3、发热的饮食:清淡饮食,不吃牛奶、油腻的食物。(因:脾常虚)4、泄泻的饮食:清淡饮食,不吃牛奶、油腻的食物。5、因时饮食:夏季多选用清凉饮食(虚证不适合)、冬季的温性补宜(热体不适合),注意排湿。,题外话,小儿自初生起,32日一变,64日变且蒸,10变5蒸,历320日,小蒸完毕;小蒸以后是大蒸,大蒸共3次,第1、2次各64日,第3次为128日。合计576日,变蒸完毕。小儿变蒸时,机体脏腑功能逐步健全完善,也就反映为表现于外的形、神同步协调发展。 变蒸有轻有重,其轻者体热而微惊,耳冷,髋亦冷,上唇头自疣起如死鱼目珠子,微汗出。其重者体壮热而脉乱,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辄吐,无所苦也。(耳朵、屁股、脚凉;唇上小白点:变蒸珠),附:常见食物性味,(1)谷粮类:凉(寒)性:小麦、大麦、荞麦、小米;温(热)性:糯米、西米、高粱;平性:梗米、玉米、马铃薯、芋子、番薯、花生、芝麻、燕麦。(2)豆类:凉(寒)性:绿豆、豆腐(寒)、豌豆(微寒);平性:黄豆、黑豆、赤小豆、蚕豆浆。(3)蔬菜类:凉(寒)性:芹菜、菠菜、空心菜、黄花菜、枸杞菜、白菜、苋菜、豆芽、莲藕、油菜、芥兰、竹笋、白萝卜;温(热)性:芥菜、韭菜、芫妥、豆角、大蒜、葱、生姜、洋葱;平性:茼蒿菜、红萝卜、卷心菜、花菜。(4)瓜果类:凉(寒)性:苦瓜(寒)、丝瓜、冬瓜(微寒)、黄瓜、葫芦(微寒)、番茄、茄子(微寒)、蘑菇(微寒)、紫菜、海带(寒);温(热)性:南瓜、辣椒(热);平性:香菇、猴头菇、银耳、木耳、茶树菇。(5)水果类:凉(寒)性:苹果、李子、梨子、柑子、香蕉、西瓜(寒)、柿子、柚子、柠檬(微寒)、橄榄、菠萝(寒)、甘蔗(寒)、枇杷、哈密瓜(寒)、杨桃(寒)、橙子、芒果、地瓜;温(热)性:荔枝(微温)、金橘(微温)、榴莲(热)、龙眼、木瓜、核桃;平性:葡萄、石榴、桃子、杏子、黄皮、莲子。(6)畜肉类:凉(寒)性:猪皮、猪脑、兔肉;、温(热)性:猪肝猪血、牛肉、牛骨、狗肉、羊肉;平性:猪肉、猪心、猪肺、猪肚、猪肠、猪肾、猪脚、猪骨、牛肝、牛肚、鸽肉。(7)禽肉类:凉(寒)性:鸭肉、温(热)性:鸡肝(微温)、鸡肉;平性:乌骨鸡、鹅肉、鹌鹑肉。(8)奶蛋类:凉(寒)性:鸭蛋、皮蛋;温(热)性:羊乳;平性:牛奶、鸡蛋、鹌鹑蛋。(9)水产及蛙类:凉(寒)性:螃蟹、田螺、蚌;蛙;温(热)性:草鱼、带鱼、黄鳝、虾(微温)、海参、淡菜、乌鱼;平性:鲫鱼、鲤鱼白鳝、银鱼、黄花鱼、墨鱼、鲈鱼、鳖肉、龟肉、牡蛎肉、海蜇、泥鳅。,二、运动疗法,可通过武术、游泳、运动调节保健操等调节偏颇质,提高 机体抗病能力。如:肺气不足的哮喘,在夏天有计划进行冷水浴锻炼, 能减轻秋冬季节温度变化时发病,提高小儿对环境的 适应能力。,三、情志疗法,根据体质差异,按照中医五行、五脏、五音、五志等理念进行心理疏导或音乐疗法,调节其性格、心理状态,使之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许多多动症后痉挛症的患儿,对音乐敏感性极高,在恰当的音乐声中,患儿接受治疗更安静,更配合,且疗效更好。,四、中药疗法,包括中成药、饮片、颗粒剂等,以非处方药为主,调节儿童体质偏颇,降低患病几率。,1、脾胃气虚体质儿童,需要益气健脾补肺,强化体质。可服用健脾散、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等益肺健脾之品。此类体质的儿童比较不适合抗生素的应用。,2、内有蕴热的儿童,一般是比较容易出现扁桃体炎、咽喉炎、肺炎等感染型疾病,应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可常用金银花、野菊花煎水饮用。,3、哮喘(内有宿痰,遇邪而发)主要发生在虚寒和痰湿化热的小儿;认为先兆期用药重在调理体质,如缓解期常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发作期则以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等。,五、外治法,外治法有穴位贴覆、中药药枕、中药香包、中药洗浴、中药熏蒸等可根据体质差异选择,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外治法之穴位贴覆:三伏贴,冬病夏治。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外治法之药枕:,薄荷、菊花、桑叶、决明子、青箱子、晚蚕砂、珍珠母、殊砂、生龙骨、雄黄等生药。 置于小儿头枕部,于睡眠时枕用。薄荷、菊花、桑叶皆归肝经,属辛凉轻清之品,气味清香、散风热、利头目,质地柔软,取其清香之气,将药性透过薄弱之头皮吸收;决明子、青箱子性微寒,入肝经质地坚硬如豆,对小儿头枕部中枢神经系统及穴位有一定刺激和按摩作用,其共奏入肝、散风热、清肝明目、解毒的作用,对婴幼儿“稚阴稚阳”的体质因素及肝常有余,邪热入里化火易于鸦张而引动肝风的病理现象,起到平抑和预防的调理作用;蚕砂不柔不坚,质地疏松,祛风除湿,吸湿止痒,配以龙骨,收敛固涩,加强其作用;珠母、龙骨、殊砂皆归心肝两经,平肝抑阳,定惊安神,可改善婴儿夜卧不安、惊惕哭闹等症;,雄黄,民间古昔之人用之制成香包随身携带,用之微量,驱赶蚊虫,解毒避秽。春季预防流行病 1、流感预防佩戴包:广藿香10g香白芷10g 白豆蔻10g草果石菖蒲10g 2、流感熏洗方:艾叶30g石菖蒲30g紫苏叶30g荆芥30g羌活30g独活30g麻黄30g细辛30g透骨草30g千年见30g加葱白生姜2两熬水熏洗。,外治法之香包、熏洗:,六、小儿推拿,揉腹、捏脊、点按小儿特定穴、耳穴、温灸、刮痧等,利用小儿推拿五经补泻作用,制定个性化保健方案,既可强身健体,亦可防病治病,达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的目的。,推拿手法: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借助介质:油、爽身粉、鸡蛋清等。,几个特定经络及穴位:,1、肺经、脾经、肾经、大肠经:, 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保健推拿以补为主, 一般原则:向心为补,离心为泻。,2、捏脊:, 俯卧位,头侧转,用双手食指和拇指从尾椎骨下端( 肛门后上3-5厘米处)沿背脊到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轻捏3-5次,每捏3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用于防病保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早已为历代医家所认同。,3、足三里:,4、涌泉,足少阴肾经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足太阴肾经的井穴。能引火归源,退虚热,止吐泻。,5、七节骨:, 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尾骨上的七节脊椎。, 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 向下能通便。,6、板门:, 手掌面大鱼际平面中点。, 用拇指按揉。, 调畅气机。,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7、清天河水、退六腑:,8、分推腹阴阳、摩腹: 健脾和胃、强壮身体、预防脾胃疾患,9、分推肩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模拟题库【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
- 自考专业(计算机网络)高频难、易错点题附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美妆护肤品牌集合店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重难点解析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汽车自动化冷却系统组装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情感识别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预测复习及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自考专业(护理)考前冲刺练习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通关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
- 中医助理医师全真模拟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制衣厂生产合作协议范本
- 无纺布行业知识培训总结
- 2025年秋季教导处工作计划-深耕细作教研路笃行不怠启新程
- 2024象山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
- 党建品牌创新活动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
- 2025年保山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合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教学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1课件
-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 优秀班主任的修炼手册 课件(共34张ppt)
- 冀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英语全册课前预习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