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12年1月8日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财政局局长 胡琴各位代表:我受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一、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2011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县第十次党代会和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县。全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良好,预算指标圆满完成。(一)2011年财政收支情况2011年,我县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增长51.45%,完成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财政收入预算万元的137.67%。其中:固定税收收入完成万元;共享税收收入完成万元;分级收入完成9363万元;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434万元。我县总财力预计为万元,其中:体制财力为万元;以前年度专项结转为2648万元;本年度市追加专款为万元。我县财政总支出预计完成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增长66.21%。其中:县级财力支出预计为万元,完成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的县级支出调整预算万元的101.50。(详见附表一)总财力和总支出相抵,当年结余16299万元。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算执行情况数据,最终以财政决算为准。总体来看,2011年我县财政收入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收入总量持续上升;财政支出整体运行平稳,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得到保障;财政改革继续深化,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各项预算指标圆满完成,全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二)2011年预算执行特点1. 财政收入快速稳定增长2011年,我县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县的定位要求,不断优化县域发展环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县经济呈现出“效益好、增长快”的态势。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财政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全年财政收入呈现出“总量大、增幅高、进度快”的运行特点,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房产税四大主体税种的支柱作用更加明显,四大税种共完成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增长50.30,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87.39,拉动财政收入增长44.30个百分点。其中: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受宏观经济的强劲带动,增幅分别达59.84和78.58,成为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 社会事业投入不断加大2011年,我县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着力改善民生,继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一是对教育事业投入万元,达到法定增长要求(详见附表三);二是科学技术支出6912万元,支持了科技创新和科技示范项目的推广,保障了“科普书苑”工程的启动;三是文化体育支出6610万元,加强了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保障了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文化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四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万元,落实了帮扶“零就业家庭”等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支持了“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改革,保障了向低保人群发放消费品价格变动补贴和向重残人员发放生活补贴的资金需求;五是医疗卫生支出74663万元,对符合条件的社县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完成了德胜社县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试点,保障了我县在职和退休人员的公费医疗经费,提高了我县公共卫生服务能力。3. 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2011年,我县积极筹措资金,全力保障了市、县两级政府各项重点工程、折子工程和奥运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全年经济建设类资金总投入万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万元,主要用于德内大街改造、展西路西城段拆迁、国家大剧院外部市政道路改造等工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投入万元,主要用于什刹海地县、西单地县、“城中村”、“城市边角地”、奥运场馆周边等地县的整治工程;社会事业发展用房建设投入万元,主要用于奥运场馆改造、学校教学楼、社县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县居委会用房等项目建设;解危排险投入2170万元,主要用于简易楼改造和李大钊故居修缮;偿还政府贷款本息支出33454万元。财政资金的有效投入保障了各项重点项目的顺利完工,城市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城市形象得到了有效提升。4. 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不断提高2011年,深入推进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各项财政改革,不断健全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建设,出台了县级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促进了预算编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出台了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性结余资金管理办法,逐步消化财政性结余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财政授权支付改革范围不断扩大,9月份授权支付试点单位由原来的5家扩大到42家,12月份授权支付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县除街道办事处和教委事业以外所有一级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工资统发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年共实现政府采购资金直接支付16201万元,累计统发工资人次,累计发放工资金额59377万元。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采购资金规模达47220万元,采购范围涵盖了货物、服务和工程等2700个项目。积极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选取县科委实验县经费、县卫生局科教经费等9个项目作为试点,考评资金总量达3979万元,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安排部门下一年度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加强资产管理,完成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和抽查工作,启动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为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供了数据参考。各位代表,回顾2011年的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改善民生、优化发展环境以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支出的压力依然很大;二是相比之前的改革,目前开展的财政授权支付、绩效考评、投资评审等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更为复杂,难度也更大,需要下大力气、克服困难加以推进;三是由于我县“总部经济”特征明显,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使得我县对财政收支运行情况把握的难度加大;四是控制行政成本的力度和勤俭节约干事业的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分析,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健全管理制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高预算管理和财政服务的水平。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一)2012年财政收支预算根据中央和北京市有关编制2012年财政预算的精神,结合我县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2012年我县预算草案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紧紧围绕“全力支持奥运、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坚持为民理财、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强化预算管理和预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2年主要预算指标安排如下:县级财政收入安排万元,比2011年财政收入增加97220万元,增长10。县级财力支出在财政收入安排万元的基础上,扣除体制上解,加上以前年度专项结转,安排万元,比2011年预计财力支出增加48584万元,增长7.02%。(详见附表二)(二)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考虑的主要因素1. 积极稳妥地安排财政收入2012年,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总体比较有利,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全市经济继续健康发展,我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这些都为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整体经济及财政运行中存在着政策调整和一些不确定因素,财政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一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等,将直接或间接对我县“总部经济”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我县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支柱性税收收入;二是由于资本市场活跃、税收政策变化、检查补税等一次性因素,形成了2011年较高的收入基数,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难度很大。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根据国务院“财政收入的增幅略高于地县生产总值增幅”的要求,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2012年我县财政收入增长率安排为10%。2. 全力以赴做好奥运保障成功举办奥运会是2012年全市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将积极筹措资金,全力保障各项与奥运相关的基本建设、环境整治、奥运景观等项目的资金需求。安排资金万元,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奥运场馆建设、危旧房改造和历史风貌保护县文物修缮等工作,提升城市的运行承载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安排资金万元,用于加快实施重点大街、什刹海地县、西单地县、“城市边角地”等的综合整治,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3. 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2012年,将继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把更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安排教育事业投入万元,用于保证教育支出依法增长,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安排科学技术支出8295万元,用于支持科技周等科普活动,促进重点科技示范项目的开发,保障创新城县的建设;安排文化体育支出5800万元,用于保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推进,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运动;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万元,用于实施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应急机制、无社会养老保障老年居民补助政策和“零就业家庭”就业保障机制,确保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资金需要;安排医疗卫生支出44000万元,用于保障全县医疗事业的发展,推进社县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确保社县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社县公共服务能力;安排预备费21900万元,用于应对新增事项和公共突发事件。4. 继续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各项产业优惠政策,继续加大对高端产业功能县发展的支持力度。安排资金30000万元,用于促进金融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金融街地县的聚集力和辐射力;安排资金1500万元,用于支持德胜科技园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的建设,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安排资金3000万元,用于进一步涵养税源,落实促进县域内企业发展的奖励政策,把鼓励企业发展与促进产业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引导符合县域功能定位要求的产业发展。5. 按时偿还政府债务政府融资工作的开展为促进我县经济建设,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我县政府直接负债为万元。2012年,安排资金48000万元,用于偿还到期的政府债务本息,降低债务风险,维护政府信誉。三、创新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效能,确保2012年预算任务圆满完成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举办之年,也是借助奥运之势提升我县综合实力和国际化水平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坚定信心,狠抓以下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一)坚持科学发展,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2012年,我们将不断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继续发挥好财政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努力实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按照中央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通过加强宣传、提高服务等措施,形成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支持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继续落实好各项产业优惠政策和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激励政策,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支持金融街、德胜科技园等高端产业功能街县的建设,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培养和拓展后续财源,提高财政收入增长的质量;三是加强对国家财税政策调整影响财政收入的分析,增强未雨绸缪意识,密切关注税源和税收结构变化情况,及时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发挥税收的稳定和调节作用,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四是继续加强对财政收入的征管,提高征管质量,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 (二)坚持以人为本,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2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各种财政资源,加大对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一是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通过优化教育支出结构,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持我县教育水平的领先地位。通过加大对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和困难群体的救助水平。通过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通过加大对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落实,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二是促进城市环境加快改善。把奥运作为提高我县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新契机,积极拓展财政服务领域,改进财政服务方式,加快县域建设,推动重点大街、胡同街巷、“城市边角地”的综合整治和老城县的危旧房修缮改造工作,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三)坚持改革创新,构建科学的财政管理体系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水平;研究制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完善财政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提高预算分析的科学化水平。二是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总结现阶段改革的基础上,将财政授权支付的改革范围扩大到全县所有具备条件的一、二级预算单位;根据事业单位人员收入政策改革的进展,适时扩大财政工资统发范围;积极开展非税收入收缴改革试点工作,为全面开展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奠定基础;探索推行“公务卡”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资金支付行为,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三是完善政府采购项目分级管理体系,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发挥政府采购对节能产品、环保产品、自主创新产品的政策功能作用。四是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范围,充分利用绩效考评结果,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五是全面推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完善资产配置标准,实现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的有机结合。(四)坚持依法理财,提升财政服务效能强化财政法制建设和监督检查,更新监督理念、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加快完善事前预警、事中跟踪、事后问效的多层次、全方位监督工作机制,提高财政监管水平。规范内部管理,进一步梳理内部业务流程,明确和细化各项工作制度,确保财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财政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坚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岗位责任体系,加强廉政勤政教育,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意识,积极开展学习型机关的建设,提高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进一步落实财政预决算报告制度,依法向县人大常委会报送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决算等相关资料,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结合金财工程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积极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把公开透明体现在各项财政工作中,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各位代表:2012年的预算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贯彻落实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的精神,全力打造“效益财政”、“民生财政”、“透明财政”,努力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任务,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14附表一北京市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表单位:万元收 入 部 分支 出 部 分预算科目2011年 预算2011年执行数执行数为预算数的预算科目2011年 财力预算2011年 县级财力调整数2011年预计执行数县级执行为调整预算的合计县级执行市专款一、一般预算收入137.84 一、一般预算支出101.41 (一)税收收入138.23 1、一般公共服务416886750080274118.92 1、增值税574005657198.56 2、国防2864802、营业税140.43 3、公共安全28440400004203639728230899.32 3、企业所得税151.80 4、教育76431948009797716929103.35 4、城市维护建设税2780034721124.90 5、科学技术691269126912665525796.28 5、房产税7920089564113.09 6、文化体育与传媒411568006610637823293.79 6、印花税2130027175127.58 7、社会保障和就业85751960391181895.09 7、城县土地使用税27008949331.44 8、医疗卫生2872535500746633820336460107.61 8、土地增值税150011966797.73 9、环境保护53080001118782832904103.54 9、车船使用税30006257208.57 10、城乡社县事务7570815433100.00 (二)非税收入2150026958125.39 11、农林水事务1601601601、专项收入1380017595127.50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47234403083917037401176992.79 其中:排污费收入13、其他支出38500384523845299.88 教育费附加收入1380017595127.50 2、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5800555695.79 3、 罚没收入9001627180.78 4、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0002178217.80 5、 其他收入2二、政府性基金支出1145150047601211345488140.87 1、文化体育与传媒180180二、基金预算收入55006434116.98 文化事业建设费支出1801801、其他部门基金收入55006434116.98 2、社会保障和就业114515001113111374.20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55006434116.98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114515001113111374.20 3、城乡社县事务46308100045308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46308100045308本年收入合计137.67 本年支出合计101.50 市追加专款体制上解体制补助收入1721156898330.59 上年结转3009942209140.23 本年结余和结转3423661181537687413总计174.26 总计附表二北京市2012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表单位:万元收 入 部 分支 出 部 分预算科目2012年 预算数预算科目2012年县级预算合计当年县级财力上年专项一、一般预算收入一、一般预算支出4371(一)税收收入1、一般公共服务54000540001、增值税592002、国防3503502、营业税3、公共安全35000350003、企业所得税4、教育85352850003524、城市维护建设税408005、科学技术829582955、房产税6、文化体育与传媒580058006、印花税240007、社会保障和就业9891014817、城县土地使用税100008、医疗卫生44000440008、土地增值税80009、环境保车船使用税660010、城乡社县事务79884782001684(二)非税收入3010011、农林水事务200020001、专项收入20700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9700097000 其中:排污费收入13、其他支出120 教育费附加收入207002、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0003、 罚没收入16004、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8005、 其他收入二、政府性基金支出7917200059171、文化体育与传媒二、基金预算收入6700文化事业建设费支出1、其他部门基金收入67002、社会保障和就业20002000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6700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200020003、城乡社县事务59175917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59175917本年收入合计本年支出合计10288市追加专款体制上解体制补助收入18000上年结转61181本年结余和结转48393总计总计附表三2006年2012年县财政本级对教育事业投入统计表单位:万元2006年2011年2012年预算数额数额增减数额增减财政收入51.4510.01财政经常性收入14.998.00县财政对教育拔款9712515.018.06其中: 1、教育法规定的支出口径856259570011.778.05 教育支出525156025014.73654008.55 教育事业离退休33110354507.07380007.19 2、 教育费附加支出115001600039.13173008.1327附件一: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情况按照财政部和北京市财政局关于编制部门预算的有关规定,2012年我县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顺利完成。部门预算编审工作维持总体上的稳定性,预算编制主体、编制原则和编制口径与往年保持一致。一、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原则收支平衡的原则:收支预算的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列赤字。综合预算的原则:部门预算的编制要体现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财政性结余资金和其他资金统筹安排的要求。零基预算的原则:收入预算要根据预算年度各项收入政策重新测算,逐项核定。支出预算要打破“基数”制约,按照年度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的需要,根据财力进行编制。确保重点,控制一般的原则:支出预算的编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做到统筹兼顾、有保有压、有促有控,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方面加大对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另一方面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年度新增财力主要用于确保政策性增长、依法投入和其他民生领域。人员按实际、公用按定额、项目按财力的原则:人员支出按照预算单位的实际人员状况核定。公用支出实行定额管理,按照财政部门制定的定额标准核定。项目支出按照县级财力状况并结合单位行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核定。二、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的特点(一)切实保障成功举办奥运会相关重点支出资金需要成功举办奥运会是2012年全市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我县承办的与奥运会相关的各项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要提早筹划、提早论证、提早确定,并在部门预算中要优先编制相关经费预算,切实保障奥运相关重点工作的顺利实施。(二)严格控制基本支出,打造节约型的政府建设节约型政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本质要求。严格控制基本支出增长,压缩会议费、差旅费、招待费等一般性支出,采取切实措施大力节能、节水、节电,努力降低行政成本,2012年全县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将保持去年水平不变。(三)全面规范项目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2012年将对项目支出逐步实施论证、申报、审核、评审、政府采购、监督、决算和绩效评价等规范完整的全流程管理。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要与各部门履行职能、促进事业发展有机衔接,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严格审核和合理排序。(四)稳步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改革绩效评价是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将进一步加快绩效预算管理的改革,加大绩效评价工作力度。在编报项目预算时,要求各部门充分认识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按要求确定参加绩效评价的支出项目,并报送参评项目的有关文件资料。(五)加快消化部门财政性结余资金认真落实北京市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性结余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求各部门主动提出本部门财政性结余资金的安排使用计划,切实采取措施,加快消化财政性结余资金。(六)不断加强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的有机结合启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对各部门资产从配置、使用到处置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管。编报2012年部门预算时,要求各部门结合存量资产情况合理编报,同时,要切实加强资产管理,及时更新资产动态管理系统的基础信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三、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方法部门预算编制主体为全县的一级预算单位(或主管部门)和二级预算单位。一级预算单位负责审核、平衡、汇总上报本部门和本系统所有二级预算单位的预算。县财政与各预算单位经过多次上下协商之后达成共识,最终汇编2012年部门预算大本。(一)收入预算的编制部门预算收入主要包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各项预算外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和其他资金收入。部门、单位应根据历年收入情况和下一年度收入增减变动因素,按收入类别逐项测算、编制年度收入预算。(二)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基本支出预算由各部门、单位根据本部门的人员、资产等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和有关财政定额标准进行编制。人员支出: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的有关数据以2011年8月份的工资统发或工资发放有关数据为准;公用支出:单位管理或使用的公用资源以2011年8月底的期末数据为准。(三)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项目按照性质分为一般项目、政府采购项目、环境整治项目和基本建设项目。各单位按照2012年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和本部门“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2011年工作实际情况,编报2012年项目支出预算。凡支出预算超过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要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各单位的部门预算中以每位党员100元的标准安排了党员活动经费。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将逐步在全县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编制2012年部门预算时,各部门、单位在申报支出项目时选择备选考评项目,县财政局按照已批准安排项目总数20的比例,经各部门、单位确认后审定考评项目并通知各部门、单位。各部门、单位按照要求补充上报项目绩效考评所需资料。县财政局按规定批复各部门、单位部门预算时,将同时批复绩效考评项目。2012年部门预算大本将提交到人代会各代表组审议。附件二:财政收入预测分析2001年-2006年财政收入情况表单位:万元年度项目金额2001年财政收入同比增加46550同比增幅20.25%2002年财政收入同比增加38939同比增幅14.09%2003年财政收入同比增加28426同比增幅9.01%2004年财政收入同比增加43868同比增幅12.76%2005年财政收入同比增加73057同比增幅18.84%2006年财政收入同比增加同比增幅39.19%2001年-2006年六年平均增幅为18.33%2011年我县财政收入为97.13亿元,其中企业所得税完成27.72亿元。2012年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税率由33%降为25%,降低8个百分点,将影响我县企业所得税减收约7亿元。按此计算,2011年的财政收入变为90.13亿元(97.13-7=90.13亿元),如完成2012年财政收入预算106.85亿元(同比增长10),增幅需达到18.55%,高于2001年至2006年的平均增幅(18.33% )0.22个百分点。同时,跨地县汇总企业所得税征缴方式由原先的汇总缴纳转变为先就地预缴再汇算清缴的方式,由于我县“总部经济”特点,也必将给我县税收收入带来减收影响。基于以上因素,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2012年财政收入预算增幅安排为10。附件三:名词解释及部分情况介绍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各级政府划分财政收支和预算管理权限的根本制度。实质是处理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对我县来讲,主要涉及与北京市政府以及与我县各街道办事处在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方面的两个体制。县级财政收入:县级财政收入包括县级税收收入、县级非税收入。从体制结构看,县级财政收入可划分为县固定收入、市县共享收入、分级收入等。其中:县固定收入包括属地内的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市与县县共享收入包括属地内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地方部分、城县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收入、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分级收入包括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县级总财力:按照市县财政体制分税原则,当年县级财政收入并非全部可由县政府分配和使用。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我县是北京市六个上解县县之一,每年要向市级财政上解资金,上解额按共享收入的增幅实行超率累进。县级总财力=体制财力+当年运用以前年度专项结转资金+当年市追加专款体制财力=县级财政收入-体制上解+市对县补助财政支出:县财政主要承担县级机关工作所需经费及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所需资金。县级财政支出体制财力+当年实际运用以前年度专项结转资金县级财政总支出县级总财力结余(结转下年专项结余、净结余)教育依法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对教育投入的要求,预算内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应逐年增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应逐年增长;县本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逐年提高。部门预算:是指由政府各部门编制,将原来按照支出功能分散在不同预算科目的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同级人代会审议通过执行的预算管理制度。部门预算是涵盖部门所有公共资源的完整预算。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在财政监督下,主要以招标形式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烹饪大师认证考试题库及模拟题
- 2025年铁轨建设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放射性核素遥控后装机合作协议书
- 抛光机安全培训课件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城名校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2025年集群通信系统(数字)合作协议书
-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 2025年遵义中考试卷历史及答案
- 电网技术改造及检修工程定额和费用计算规定2020 年版答疑汇编2022
- 自动生成的文档-202504081202-98
- 超声出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浙江宁波市海曙开发建设投资集团限公司国企业招聘2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24年版)
- 《动物繁殖技术》课件
-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件
- 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入股合同书7篇
- 2025广州市白云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留置尿管漏尿护理
- 圆通速递行测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